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综述
2021-06-24陈星孙永兰
陈星 孙永兰
摘 要: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语文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随着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广泛运用,语文教育研究者们也发现了其在应用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相关文献期刊、硕博论文的梳理归纳,对其研究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类、总结,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师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2-0105-05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知识授受”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一定的弊端: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一切活动围绕教师进行,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新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把目光从教师的“教”转向了学生的“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教育者关注的重点。现在的课堂教学要求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性。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新课程改革中积极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逐渐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法已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小组合作学习相关概念界定
(一)小组
“小组”广义上来说是指为工作、学习等的方便而组成或划分的小集体、小班子,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为了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学习的效果,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分组,组成多个小班子,这便为“小组”。在课堂教学中组成合作小组,目的是通过小组内各成员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已经被开发和研究了数十年,在国内外课堂教学中受到广泛运用。但由于受到地域、思维方式、文化背景等的影响,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合作学习”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别。美国教育家斯莱文把合作学习当做一种课堂教学技术,他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从事一定的学习活动,同时根据小组的总成绩来获取奖励。”加拿大心理学家文泽指出,“教师指定或随机地将学生分配到不同能力水平的小组中,小组成员一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合作学习。”我国教育家王坦在《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中指出,“合作学习是基于异质小组为单位的一种教学活动,学生相互学习以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我国学者多认同王坦先生的观点。
虽然学者们对“合作学习”所下的定义不同,但本质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我们认为“合作学习”的内涵应该包括以下4个方面:合作学习的任务是由教师分配的;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完成的一种活动;合作学习是为了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共同进行的;达到合作学习目标后,奖励将基于小组的表现。由此,“合作学习”可理解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安排一定的学习目标,学生进行合作和沟通以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目标,最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总成绩被作为评估和奖励的依据。
(三)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即在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研究和讨论,然后进行小组内部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单独学习,通常每个小组有4-6人,小组成员专注于共同的学习任务,面对面地学习和密切地交流。在合作学习中,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主动向他人寻求建议。同时,还鼓励学生在交流和讨论的基础上学会总结和完善。
小组合作学习基于相互协助、共同学习和互惠互利的学习共同体,以实现全面发展。前苏联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合作学习的主要理论基础,这一理论的本质是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的帮助下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而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他认为,儿童与能力更强的伙伴进行合作与互动将直接促进儿童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意思是说,在与能力更强或更有经验的同伴互动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表现出更高的智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与成年人或伙伴的共同活动,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共同活动的有效形式之一。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可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我国经典的教育著作《学记》最早提到“教育合作”这一概念,即“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中如果只是自学而不与朋友切磋交流,那么自身知识就有所欠缺,见识短浅;只有与朋友相互探讨、互相学习,才能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在学习中,同学的作用有时比教师还重要。有调查显示,与教师和父母相比,中学生受同学的影响更大,因为同龄人更有可能拥有共同的语言,更适合成为榜样,并且更容易模仿和学习。这就启示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应该多与同学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学习。
(一)国外研究状况
在西方,公元1世纪时,古罗马昆体良学派就指出,学生可以从相互教育中受到启发。到了18世纪初,英国已经开始对合作研究小组进行广泛的实验,其实践在19世纪初传播到美国,并得到了广泛运用。在教育学发展史上,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有关课堂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美国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率先提出“合作学习”这一概念。自此以后,許多学者开始陆续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与此同时,合作学习在美国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自身存在着独特的优势,因此,这一新型教学组织形式迅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关注。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迎来巨大飞跃,相关理论也日渐成熟并在各国兴起。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还从各种实验研究中总结出了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其中,小组分工、小组调查等策略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进一步趋于完善,同时也与其他教学理论融合,成为一种有很大影响力的教学理论。如今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的学校都在使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
(二)国内研究状况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了对合作学习的系统研究。从现有的文献记载来看,浙江省杭州市是我国最早开始使用小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法的城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发展十分迅速,全国各省市教科所开展了大量有关“合作学习”的课题,例如山东省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各机构也陆续出版了有关“合作学习”的著作,例如我国著名教育家王坦的《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等。这些研究课题及著作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实践、发展进程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正因如此,有关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研究过于强调理论,对实践方面的研究不深入。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不能只注重研究结果和数量,还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注意出现的一些问题。近几年有关“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论文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其中,代表性的有丁桂凤的《合作学习研究的基本走势》等,这些也都为我国继续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被运用到我国课堂教学实践中,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研究与改革,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很多地方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进课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研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及操作模式进行了更新和完善,使其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
如今,“小组合作学习”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相吻合,它可以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提升其参与意识。因此,在全国各地的学校范围内遍地开花。国内学者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还在有序进行,也提出了许多自己的理论及建议。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成果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已逐渐成为中学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相对开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并在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梳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文献资料时发现,这方面的研究不算丰富。而近些年新课改背景下,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语文教学研究的文献数量虽有所增加,但总体上数量不多。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主要方向有三个: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开展途径研究;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研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的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互动交流为主要取向的新型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各个国家的教育领域被采用并不断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此同时,我国也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走进了课堂教学。
单黎明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了分析。首先,论述了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策略,还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其次,从实践出发,系统阐述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的建构、过程及合作学习的评价等多个方面。
伴随着小组合作学习理论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实践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刘妙青的《初中语文小组合作教学探究》一文,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系统分析了初中语文课堂应该如何把小组合作模式运用到不同课型中,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做了深入研究与探讨。
在袁秀云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中,首先梳理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背景,接着又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最后系统地讨论了如何有效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创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这些都为研究者提供了进一步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具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以上有关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的研究成果,大多是作者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自身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得出的,也有一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结合相关教育学理论和已有经验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系统研究与探讨,对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开展途径的研究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在我国中小学课堂得到了广泛地运用,但不同学校的不同教师,在不同的课堂教学中所使用小组合作学习产生的效果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别。这一现象引起了诸多教育者的注意,基于此,教育者们开启了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开展途径的研究。
杨乐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探究》中,指出了小组合作学习在现在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合作学习小组的水平不同、分配不合理,导致各小组学习目标达成度差距过大;许多教师没有在学生小组学习结束后对他们进行及时评价,导致小组合作积极性下降等。针对所出现的这些问题,作者列举了几点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途径,如对学生进行有效合理的分组、设置完善的测试体系、教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评价、设置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等。这些对教学实践具有借鉴意义,可以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袁如兵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发表了《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探析》。他论述了合作学习在朗读、阅读、教学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如发挥合作学习法在朗读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合作阅读法在文章阅读中的作用,发挥合作学习在课文讲解中的作用,从而为语文教师提供教学方法上的指导,发挥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穆艳华发表了《试析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文章一开始就指出初中语文课堂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现状,而后又论述了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路径,最后提出教师应该注意小组合作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张海儒的文章《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探究》就如何在语文课堂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例如科学地设置合作学习的目标,教师必须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其引导作用,在合作学习完成后及时给予评价等。这几点建议对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如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另外,目前有关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开展途径的研究文章,大多是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这些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三)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在新课改以来受到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欢迎。但小组合作学习是否真的高效?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甚至关系到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小组合作学习原本是为了通过分组来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还能帮助学生增加感情,但在实际的课堂运用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有些教师在分组时没有考虑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导致有些小组的整体素质高,解决问题的思路快,而另外一些小组学生思维不活跃、参与度较低,面对任务时不思考、不交流,从而使得小组沉默以至于浪费了课堂时间,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部分教育者和一线教师关注到这些问题并对此进行了研究,并且给出了一些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张群在《对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高效化的探讨》中,从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三个方面列出了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即营造学生乐于参与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精心安排合作学习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改进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时的具体方法等,明确了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庾间萍的文章《巧用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从怎样分组、做好课前的准备、根据课的类型选择合作方式、教师的介入等多个方面系统地总结归纳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吕贤明的文章《对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高效化的探讨》,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从多方面对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他认为以合理的任务布置、科学的分组、及时的点拨以及完善的评价体系为基础才是高效化的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会有更多学习的动力,才能有效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通过以上关于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三个主要方面研究成果的梳理,我们发现,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无论是实施策略还是有效开展途径的探索研究都比较成熟。除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之外,还有一些有关合作学习的个案研究,不过因个案研究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所需时间较长,所以研究成果数量并不多。同时,也有部分涉及到对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设计的研究,但成果相对较少,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四、结语
初中语文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初中语文课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其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观察和独立进行判断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如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已逐渐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初中语文课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重视。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时,多数流于形式,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并不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不及预期。因此,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把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结合起来,真正地将学习的主动性归还给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独立思考、分享交流、合作探究和共同学习的机会,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黄子珊.合作小组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单黎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高晓芝.合作学习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刘妙青.初中语文小组合作教学探究[D].广州: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袁秀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6〕王柳.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7〕胡水清.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设计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8〕陈向明.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04).
〔9〕李家黎,謝芳.合作学习:历史发展、现状及展望[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06).
〔10〕张群.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探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2(12).
〔11〕杨乐.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6(19).
〔12〕穆艳华.试析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
〔13〕袁如兵.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1).
〔14〕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6〕冯卫.对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高效化的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2).
〔17〕庾间萍.巧用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9).
〔18〕吕贤明.对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高效化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
〔19〕朱铭.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20〕唐燕.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四忌[J].才智,2010(18).
(责任编辑 曹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