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黄梅戏艺术对群众文化的渗透

2021-06-24潘伟

理论与创新 2021年4期
关键词:刍议群众文化渗透

【摘   要】黄梅戏与京剧、豫剧、评剧以及越剧统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是我国重点文化遗产,因为其丰富的表现力,以及淳朴又流畅的唱腔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群众文化活动指的是通过实践活动来活跃人们的生活,是促进全民素质提升的关键途径,可以有效促进人们富强、求知等美好的愿望。在群众文化中渗透黄梅戏艺术,可以在活跃群众文化的基础上促进我国文化遗产的弘扬,从而整体民众素养文化提升。

【关键词】刍议;黄梅戏艺术;群众文化;渗透

引言

戏剧相对于其他艺术种类来说,是一门极具特殊性的艺术,不仅综合性强,还有着较为丰富的种类与表达方式。黄梅戏由清代发展至今历经二百年历史有余,在我国的区域中横跨了多个省份,爱好者也非常多,黄梅戏与京剧是我国五大戏剧中最受欢迎的两种戏剧艺术,而能够众多爱好者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群众文化中进行黄梅戏艺术渗透,可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的宣传,在满足群众观赏体验的同时得到艺术的熏陶,从而促进全民素养提升。

1.黄梅戏艺术简述

黄梅戏是我国戏剧文化发展较早的戏种,也可称为黄梅调与采茶戏,起源点在湖北的一个小山村中,后在安徽安庆得以壮大发展,经过历史的洗礼逐渐成为我国戏曲中的一大曲种,主要流行于我国的湖北、浙江,以及香港、江苏、台湾等地,代表作主要有《女驸马》《天仙配》等,因为其表现张力较为突出、曲调优美明快,受到大多数群众的好评。黄梅戏具有板式变化体这样具有特色的唱腔,而其腔系主要分为主调、花腔以及彩腔三种,曲调中兼具了民歌小调、庄重严肃以及优美大方等优点。早期的黄梅戏起源于唐朝,由采茶歌的形式开始盛行,后经过不同阶段的修整以及吸纳了多种曲调形式而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戏曲形式。黄梅戏的艺术特点兼具着质朴化与舞蹈化,并兼具着节奏律动,因其独特的风格受到群众的普遍喜爱。在2006年5月,黄梅戏被录入到我国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安徽省的安庆市与湖北省的黄梅县,成为我国的黄梅戏大省。在群众文化中融入黄梅戏艺术,有助于加强我国文化的建设,强化精神文明,并倡导我国优秀的艺术传承建设。

2.黄梅戏艺术在群众文化中渗透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精神文明与文化建设随之与世界文化相互融合,在人们相互借鉴、文化交流的同时,为戏曲艺术文化带来了冲击与机遇。与此同时,流行音乐、电影、媒体等软文化的冲击,为戏曲文化的宣传也带来了较大的阻碍,不仅限制了文化发展,还增加了发展难度。由于受到多种文化的冲击,我国的黄梅戏艺术在发展中受到了莫大的阻碍。黄梅戏最初是以采茶歌的形式传承下来,逐渐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才成为人们人为所认为的“高雅艺术”。想要加强在群众文化的宣传,需要基层相关部门在进行群文工作中采用多种形式、结合多种内容开展教育宣传。但是结合现状来看,在开展群众文化的工作中,面临着较大的问题。而主要的问题有在群众文化中开展黄梅戏意识不够强、宣传力度不够大,以及基础设施、活动建设不充分等,再加之缺乏专业黄梅戏相关指导,造成在群众文化中宣传黄梅戏受到莫大的阻碍。并且,在黄梅戏的发展中缺乏一定的专业宣传渠道,专门的黄梅戏彩排、表演等场地不够充分,并不能为工作人员提供有力的条件,从而造成黄梅戏在群众文化渗透中受到极大的阻碍。黄梅戏作为我国典型的“软文化”,不许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加强宣传,让人们体会传统艺术文化的魅力,实现全民素养的提升。

3.在群众文化中渗透黄梅戏的实践措施

3.1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提升群众参与度

黃梅戏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推广与实践都需要群众与政府的支持,想要加强宣传的力度,首先需要政府加强政策方面的支持,然后通过引导与鼓励群众投入到群众文化宣传中,提高重视度与参与度。在加大戏曲在群众文化中宣传力度的同时加强政策的鼓励,通过在群众文化建设方面落实政策指导,可以有效提升群众文化宣传的积极性,为宣传人员提供基础的保障,从而实现群众软实力的提升,加大本国文化宣传。

3.2投入资金、资源投入,创建丰富条件

我国戏曲之所以受到发展的阻碍,除了受到多种文化的冲击外,还因为资金、设备等方面的不足受到极大的发展阻碍。例如,缺乏专业的宣传渠道以及表演场地、表演设备不足、资金限制等问题。所以加强戏曲艺术宣传力度,促进群众传统文化水平提升的基础内容,是要加大资金与资源的投入。地方政府部门应当通过有效的措施,来促进黄梅戏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渗透。在建设中,可以通过鼓励戏曲团队增加实践活动,设立活动资金,以及补全相关设备等,为宣传人员提供充沛的活动条件,并在活动开展团体中长期设立奖金,通过组织活动进行个人评选来颁布奖金,从而促进宣传人员工作积极性。在落实资金与设备的同时,还要通过建立证书的形式来奖励优秀的黄梅戏作品,为群众文化中的戏曲渗透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的保障。

3.3转变黄梅戏传播形式,结合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黄梅戏虽然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戏曲文化,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时代的来临成为了个文化领域必须考虑的内容。而黄梅戏作为优秀文化更应当拓展发展的渠道与形式,通过多种传播方式加大宣传的力度。例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地方官方微博的建立来宣传群众文化演出的相关内容,通过媒体渠道增加黄梅戏知名度,并在官方渠道中进行黄梅戏基础知识的普及,积极引导、鼓励群众关注公众号信息内容,从而加强传统戏曲文化关注度,增强宣传与教育的力度。

4.结束语

戏曲文化蕴含着我国博大的精神文明与文化建设,在群众文化中渗透黄梅戏艺术,可以在促进群众生活娱乐性提升的同时弘扬我国艺术文化,把戏曲文化有机的结合群众文化,提升全民的文化软实力。加强戏曲文化建设,首先要抓住黄梅戏特点,其次要明确黄梅戏在群众文化中渗透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加强政府政策扶持,加大资金与资源投入的力度,并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来加强黄梅戏宣传的力度与宣传范围,从而充分提升群众积极性,把我国优秀的文化在群众中不断发扬。

参考文献

[1]李侠云.打造有地域特色的群众文艺活动——以南通伶工学社品牌建设为例[J].剧影月报,2018(02):46-49.

[2]江丽君.群众文化推广的有益研究——流行音乐与戏曲元素的结合[J].艺术品鉴,2019(29):70-71.

[3]付馨芳.戏曲知识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策略分析[J].文化产业,2021(11):58-59.

作者简介:潘伟(1975.1-),男,回族,安徽安庆人,本科,二级演员,研究方向为黄梅戏表演。

再芬黄梅艺术剧院    安徽安庆    246004

猜你喜欢

刍议群众文化渗透
刍议华师大版初中科学教材一题“思考与讨论”
全学科阅读背景下的初中文言文阅读刍议
刍议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刍议影响因素类探究试题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