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育人视角下的高职工匠精神培养困境与路径研究

2021-06-24丁锐

理论与创新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

【摘   要】在我国,工匠精神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优秀精神,工匠精神提倡的敬业、创新精神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具体体现。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对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迫在眉睫。本文旨在通过阐述文化育人视角下高职工匠精神培养面临的困境,提出高职工匠精神培养的具体路径,使学生明确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和作用,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文化育人;高职工匠精神;路径

引言

工匠精神是一种钻研精神,需要人们在对待工作时时刻保持敬业、精益求精、创新的态度。与此同时,工匠精神也为国家建设贡献了诸多富有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并为国家基础建设提供强力支持。然而随着快节奏时代的到来,人们对职业素养趋于功利化,且开始误解工匠精神的真正内涵,认为工匠精神只适用于从事相关工作的人身上。当代高职院校受此影响,对工匠精神在人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作用缺乏足够重视。基于这种情况,需要高职院校主动作为,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学生人文教育的重点,帮助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养成优秀的职业素养。

1.文化育人视角下高职工匠精神培养面临的困境

1.1培养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

虽然大多数人都明白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但是在将工匠精神培养落到实处时,人们却对这种传统、单调的工作精神视而不见。现代社会企业为了获取更多收益,经常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重量不重质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急功近利的经营理念逐渐成为市场主流,甚至流入高职院校影响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从而让工匠精神沦为一句空喊的口号。

1.2工匠精神培养中学校主体意识的缺失

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常围绕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展开,对于人文教育始终没有得到相应落实,由此造成学生对工匠精神缺乏认知。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过于注重专业技能而忽视人文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也难收成效。除此之外,工匠精神的培养时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一点一滴进行实践。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对工匠精神的培养只看重理论知识,使学生无法正确认知工匠精神能给他们未来带来的深远影响,致使工匠精神在学校主题意识的缺失。

1.3学校教育设计缺乏系统性

受到社会上急功近利主流思潮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往往也更加看重学生的专业成绩,忽略学生的人文教育,导致高职院校教师很难花费大量时间为工匠精神培养建立系统性的教学体系。而且除学生群体外,高职院校的教师也没有重视工匠精神在学生中的培养,片面地认为工匠精神只应该存在于课本当中,由此造成工匠精神的培养无法落到实处。

1.4价值取向忽略了工匠精神的人文性

文化育人的教育方针和工匠精神特性息息相关,两者遵循的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向。但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一方面过于重视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就业率,忽视了人文教育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却在学生严重缺乏人文教育和工匠精神培养的同时,以学生就业率作为衡量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指标,导致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和学生都以成绩的好坏来决定未来所能取得的成就,致使高职院校的价值取向朝着功利的方向发展。

2.文化育人视角下高职工匠精神培养路径

2.1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所需的职业品质

职业品质的培养是工匠精神的关键,需要高职院校引起足够重视。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在新生入学之初展开工匠精神教育培训,让学生在学好专业之余明确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为职业品质深入学生群体夯实基础。此外,高职院校可以开展座谈会或交流会,邀请国内先进事迹代表进行工匠精神宣传,以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职业素养。其次,现代社会逐步进入快节奏的时代,社会中的企业为了追求生产效率往往会将压力施加在员工身上。如果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没有养成优秀的职业品质,在面对这些压力时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严重时甚至能影响身体健康。

2.2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所需的职业态度和习惯

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由实践作为基础,如果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诉诸形式化、理论化,无疑会阻碍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的推广和传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接受工匠精神培养,将较难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同时学生在践行工匠精神的同时没有和实践相结合,对职业态度的认知往往会流于表面,往后步入社会也会因为缺乏职业态度被社会淘汰。因此,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以文化育人为基础,将实践和学生的工作和生活紧密结合,从而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和习惯。首先需要安排教师规范好学生每天的生活作息、学习课程,及时跟紧学生的学业情况,帮助学生早日养成自律性。其次需要高职院校和企业寻求交流合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接触有效了解企业的运行模式,为日后步入职场提前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还可以让学生和企业中的老员工进行深入交流,并从他们身上汲取优秀的职业态度和习惯,保证工匠精神培养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2.3建设利于工匠精神培养的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的任何活动开展都离不开科学完善的运行机制,工匠精神的培养也不例外。要想让工匠精神培养落在实处,需要高职院校从管理、制度、考核、学生等方面着手,完善高职院校中的教育运行机制,从而建设有利于工匠精神培养的教育环境。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完善和企业的合作机制,在安排学生參观企业的同时进入企业实习,让教学和实践充分结合。另一方面,文化育人视角下的工匠精神在实际培养中要时刻强调以人为本,本着一切以学生角度出发的教育理念和方针,并通过规范教师管理、教师教学方式等行为,将工匠精神的理念深入师生当中,从而使工匠精神的培养有效展开。

2.4营造工匠精神培育的职业文化氛围

文化育人视角下的教育理念包括精神和物质,其中优秀的物质文化建设能够加强人们对育人氛围的有效养成。基于文化育人中物质文化的特性,如果将这种特性有效利用于工匠精神培养氛围的制造中,能够让工匠精神深入教师和学生的心中。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诸如食堂、宿舍、教学楼等设施,并在建筑表面设计符合各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身处这种文化氛围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和自信感,使这种文化元素成为高职院校物质文化建设的关键点。其次,高职院校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利用互联网或微信群等学生喜爱的交流方式传播工匠精神。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在官网上开辟工匠精神学习版块,通过展示社会上先进个人的优秀事迹或优秀企业家的创业心路历程,使工匠精神通过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通过优秀事例升华心灵,充分提高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和认可。

3.结语

文化育人视角下,工匠精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该只停留在口头,而需要将工匠精神深入各行各业进行实践和探索。文化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需要将培养工匠精神作为重点,让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重视工匠精神对自身起到的职业素养雕琢作用。唯有如此,才能持续为社会输送具备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秦燕华.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3):40-43.

[2]力莎.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6):103-106.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2019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工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以江西省X高职院校为例(MKS1922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丁锐 (1987.05-),女,汉族,江西景德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党建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江西南昌    330099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
以文化育人为视角,探索教育学院文化与基层党建的双辐射机制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技术文化
鲁班文化育人的研究与实践
第五届全国职业院校“文化育人”高端论坛举行
广东省和平县实施“文化育人”获批复立项
文化育人视角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