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洗发产品长期使用安全才能满足消费者真正诉求

2021-06-24曾万祥

中国化妆品 2021年6期
关键词:活性剂污垢防腐剂

洗发产品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化妆品之一,配方以表面活性剂和发用调理剂为主,还涉及防腐剂、香精等原料。原料的安全性、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是洗发产品的主要安全因素。洗发产品长期使用是安全的,才能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温和、安全的真正诉求。

洗发产品是品类最多、功能最多、用量最大、适用人群最广、功效和卖点成分最多的化妆品之一。毋庸讳言,国内大部分洗发产品处于中等偏低质量水平。大部分中、小型洗发产品生产企业对研发投入较少,技术水平较低,部分生产企业靠买来的几个配方支撑全部洗发产品。洗发后脱发、掉发、断发、头痒、起头屑、头皮过敏等问题不断出现,是配方问题?是原料问题?是气候问题?是环境问题?是头皮问题……2010年7月14日,中国香港《壹周刊》刊发报道洗发水合有可致癌因素“二恶烷”。其后消费者愈加关注洗发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同时洗发产品生产企业也开始注重洗发产品原料的安全性和温和性。

洗发产品的分类、西方结构及原料安全分析

洗发产品属于“一般液态单元,护发清洁类”化妆品;属于淋洗类化妆品,即在人体皮肤、毛发等处使用后需及时清洗的化妆品(用于清洁头发、头皮的清洁型淋洗类化妆品)。洗发产品的分类原则:①按使用人群和年龄分类;②按产品外观和形态分类;③按产品使用功能分类;④按产品市场销售分类;⑤按头发性质类型分类。

此外,洗发产品还可以按普通分类如下:①透明洗发产品(半透明、有悬浮物透明、清洁、清洁护理等)。②珠光洗发产品(珠光物:珠光剂、珠光浆、闪粉)。③乳白洗发产品(遮光物:ZPT、二氧化钛、乳化油脂)。④乳霜洗发产品(洗发霜、洗发乳)。⑤功能性洗发产品(去屑、止痒、控油、修复、护理、留香)。⑥特殊用途或特殊人群用洗发产品(防脱、生发、免洗、婴幼儿、儿童、老人、孕婴等)。⑦其他类型洗发产品(粉状、液体、凝胶、膏体、喷雾、泡泡等)。

洗发产品配方结构:稀释剂、主要表面活性剂、辅助表面活性剂、悬浮稳定剂、增稠增黏剂、发用调理剂、感观调整剂(珠光剂或乳白剂)、防腐剂、着色剂、配方助剂、酸碱度调节剂、发用功效剂、赋香剂。具体见表1。

洗发产品配方的安全性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以下简称“《规范》”)中规定:化妆品配方不得使用《规范》第二章表l和表2所列的化妆品禁用组分。若技术上无法避免禁用物质作为杂质带入化妆品时,国家有限量规定的应符合其规定;未规定限量的,应进行安全性风险评估,确保在正常、合理及可预见的适用条件下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化妆品配方中的原料如属于《规范》第二章表3化妆品限用组分中所列的物质,使用要求应符合表中规定。化妆品配方中所用防腐剂、防晒剂、着色剂、染发剂,必须是对应的《规范》第三章表4至表了中所列的物质,使用要求应符合表中规定。

洗发产品原料要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202l版)”内,并符合《规范》化妆品准用组分、化妆品禁限用组分的要求。按照《规范》所用原料应按相应要求在标签上标注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必须经安全性风险评估,确保在正常、合理及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洗发产品原料技术要求内容包括化妆品原料名称、登记号(CAS号和/或EINECS号、INCI名称、拉丁学名等)、使用目的、适用范围、规格、检测方法、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及其控制措施等内容。原料的包装、储运、使用等过程,均不得对化妆品原料造成污染。直接接触化妆品原料的包装材料应当安全,不得与原料发生化学反应,不得迁移或释放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有毒有害物质。对有溫度、相对湿度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化妆品原料应按规定条件储存。原料应能通过标签追溯到原料的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原料标准中文名称、INCI名称、CAS号和/或EINECS号)、生产商名称、纯度或含量、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中文标识。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化妆品原料,其标识应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动植物来源的化妆品原料应明确其来源、使用部位等信息。动物脏器组织及血液制品或提取物的化妆品原料,应明确其来源、质量规格,不得使用未在原产国获准使用的此类原料。使用化妆品新原料应符合《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2021年第31号)的规定。

洗发产品安全性评价内容①微生物项目;②卫生化学项目;③毒理试验项目;④人体试用。卫生安全性检验(微生物、卫生化学、毒理学)、人体安全性检验(如人体斑贴试验、人体试用安全性评价)、儿童用洗发产品在原料、配方、生产过程、标签、使用方式和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除满足正常的化妆品安全性要求外,还应满足相关特定的要求,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儿童用洗发产品应在标签中明确适用对象。人体安全性检验:人体皮肤斑贴试验,人体试用试验安全性评价。

《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2021年版)》(2021年第51号)第四章中“基于毒理学试验、临床研究、不良反应监测和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等的结果,从原料和风险物质的物理、化学和毒理学特征来确定其是否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健康危害效应:应根据产品的使用方法、暴露途径等,确认原料和风险物质可能存在的健康危害效应。

总之,《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2021年版)》《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2021年版)》等化妆品法规中严格规定洗发产品配方、原料、功能等方面的安全标准,所有生产企业都要严格执行,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洗发产品的安全性有保障。健康危害效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急性毒性:包括经口和经皮后产生的急性毒性效应。

②刺激性/腐蚀性:包括皮肤和眼刺激性/腐蚀性效应。

③致敏性:主要为皮肤致敏性。

④光毒性: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光刺激性。

⑤光变态反应:重复接触并在紫外线照射下引起的皮肤反应。

⑥致突变性: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效应等。

⑦重复剂量毒性:连续暴露后对组织和靶器官所产生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改变。

⑧致畸性:在胚胎发育期引起胎儿永久性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作用。

⑨生殖和发育毒性:对亲代的生殖功能及对子代发育过程的有害作用。

⑩慢性毒性/致癌性:正常生命周期大部分时间暴露后所产生的毒性效应及引起肿瘤的可能性。

⑾其他:有吸入暴露可能时,需考虑吸入暴露引起的健康危害效应。

表面活性剂和发用调理剂的安全性分析

洗发产品的主要作用是清洁头发、头皮的污垢。清洁力与污垢的性质、产品的性质、洗发温度和物理力等因素有关。污垢有头皮分泌的陈旧皮脂和汗液、过剩的角质碎片(头屑),也有灰尘、沙尘、尘埃等从外部环境进来的附着物,以及在一定时期使用的头发用化妆品的残留部分等。

污垢可分为颗粒固体污垢和油性液体污垢两种类型,通过机械吸附、静电吸附、化学结合等方式润湿、扩展,并吸附在头发上。洗发产品的清洁作用原理:利用表面活性剂,通过渗透、分散、乳化和增溶作用等,将头发污垢的吸附能变得更小,从而去除污垢,使吸附的能量屏障变大,污垢再次吸附变得困难。在去除污垢的过程中,表面活性剂溶液首先将污垢及头发表面润湿,并渗透到污垢和污垢附着的头皮与头发之间,减弱污垢的附着力。同时污垢容易在物理力的作用下变得细碎化,并脱离到泡沫水中。在泡沫水中的油状污垢被表面活性剂乳化成水包油型乳液,微细的固体污垢表面吸附表面活性剂,使得污垢在水中可稳定地分散,同时吸附在头发表面的功效性成分可防止污垢重新附着在头发上。

大多数产品配方中都有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因其与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配伍好,有很好的协同效应,可减少传统表面活性剂所产生的刺激性,并改善发泡力,产生细腻、稳定、丰富的泡沫。此外它还具有较高的增稠作用。但是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在生产过程中会有副产物一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总氯乙酸含量在300ppm以上时会对头皮产生一定的刺激性。部分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原料生产商可以将氯乙酸的含量控制在10ppm以下。另外,在配方中增加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传统洗发产品的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所带来的刺激性。用更加温和的氨基酸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植物发酵来源的表面活性剂取代或者部分取代常用的AES类硫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做法,在国外的洗发产品市场上已经较为普遍,在中国市场上也正逐步形成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于更温和、更安全的洗发产品。

洗发产品的发用调理剂是以阳离子化合物、油脂、蛋白质等修护成分组成的。在洗发的过程中,发用调理剂能从体系中分离出来,与头发中的负电荷相互吸引而沉积在头发上。一方面降低头发表面的静电密度;另一方面,高分子的阳离子聚合物在湿发时具有很好的柔滑性,能显著地降低头发表面的摩擦力,使头发柔滑易梳理。硅油类化合物因具有极低的表面张力,能够很均匀地铺展在头发上,在头发表面形成光滑平整的疏水膜,更好地反射光线。经过硅油类化合物处理,头发在湿发和干发的时候都能柔顺、光泽、易梳理。

其他的活性物质如水解角蛋白提取物由于与头发的化学性质相似,能更好地渗透头发更深层,能有效地修复头发受损部位,为头发提供更好地护理效果。阳离子化合物、阳离子聚合物、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阳离子物质越多,所给头皮带来的刺激性越大,洗发产品的安全性就越差。

洗发产品包装材料安全,不会与洗发产品发生化学反应,不会迁移或释放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有毒有害物质。

总之,表面活性剂能适度清洁,对头皮和头发低残留,是最安全的。发用调理剂能适度护理,对头皮和头发适度残留,也是最安全的。

防腐剂和香精的安全性分析

防腐剂是指可以阻止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其作用是保护产品,使之免受微生物污染,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防止消费者因使用受微生物污染的产品而引起感染。

化妆品受到微生物污染引起变质,一般情况下外观就能反应出来。如霉菌和酵母菌经常表现为在产品的包装边沿等地方出现霉点;受微生物污染的产品出现混浊、沉淀、颜色变化、pH值改变、发泡、变味等现象,如果是乳化体则可能出现破乳、成块等。如果防腐剂添加的量不够,则可能出现微生物适应周围的生长环境,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防腐失效。

洗发产品中合有表面活性剂、油脂、高分子聚合物和营养物质等成分,是微生物的营养来源;且洗发产品的pH值为弱酸性,如果没有防腐剂,很容易滋生微生物。现用在洗护发产品中的防腐剂可分为四类:①甲醛供体及衍生物,如乙内酰脲、双咪唑烷基脲;②苯甲酸衍生物,如尼泊金酯类、苯甲酸钠等;③醇类防腐剂,如苯氧乙醇、苯甲醇等;④卡松类防腐剂。防腐剂是专业度非常高的原料,既要安全、对人体温和,又要有强大药剂能力。未来会以有机酸类(山梨酸、苯甲酸、脱氢乙酸、水杨酸等)和芳香醇类(苯甲醇、苯氧乙醇等)作為安全性较好的防腐剂。无防腐剂类包括辛甘醇、苯乙醇、1,2-戊二醇、1,2-己二醇、白柳树皮提取物、肉桂树皮提取物、柑橘果皮提取物、小决明籽提取物等。

2021年5月1日开始,化妆品中防腐剂检验方法等了项检验方法纳入《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防腐剂过量时,产品的保质期越长,给头皮带来的刺激性越大,洗发产品安全性越差。洗护发产品的防腐能力用防腐功效测试来评判。防腐功效测试方法是将混合的霉菌和细菌混合液的接种量分别以104cfu/g(ml)和106cfu/g(ml)接种在合有受测试产品的培养基中,要求在第了天时霉菌降低90%、细菌降低99.9%,并在28天内菌数持续下降,则视为通过挑战试验。防腐剂用量超过“防腐功效测试方法”的最佳用量时,用量越多越不安全(刺激性越大)。用量越少也越不安全(防腐不行、产品易受微生物感染而变质)。

香精是由人工合成的模仿水果和天然香料气味的浓缩芳香油。香精主要包括天然香料和化学香料,主要成分是百里香酚和苏合香醇等具有芳香气味的有机物,主要香型有花香、木香、果香、动物香等。香精在洗发产品中的添加量一般为0.5%~1.5%不同公司、不同香型、不同产地、不同提取工艺的香精对同一洗发产品会产生不同的刺激性。香精是对洗发产品刺激性方面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香精公司一般会标明其提供的香精中合有欧盟规定的26种化妆品香料过敏源中的多少种,过敏源种数越多越不安全,香精用量过多也不安全(刺激性越大)。

产品生产过程安全性分析

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出现问题主要是生产过程污染的引入,破坏了原有的体系所致。所以,要在产品生产的各个过程中,注意防范过程污染源的引入,需注意如下五点:

①防止原料的污染,原料进厂前需要灭菌处理。另外,生产中使用大量的水,也有可能将微生物带入成品中。在化妆品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建立原材料检测程序,制定原料的微生物指标,采用严格的杀菌、除菌方法。原料贮存时容易污染,应采用防潮容器,按规定的温度和使用期限使用。为保证用水的质量,应每日检测水中的微生物,如果没有明显问题出现,可减少测试频率,但这必须建立在已证明有效的系统的基础上。

②防止环境和设备的污染。生产环境中空气系统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几个方面,包括进入空气的质量、温度、湿度、交换速度和系统设计对空气纯度的要求,并且要考虑进/出通风口的位置,以及控制气流模式的管道的布置。在潮湿地区,需定期对墙壁、天花板、地板、锅釜、搅拌浆、供料管和用具进行强力清洗和杀菌消毒,因为这些地方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常用的消毒剂有次氯酸钠、甲醛、新洁尔灭、醋酸洗必泰和乙醇等。

③防止包装的污染包装材料(桶、瓶、盖)的不卫生会造成化妆品的微生物污染,需要清洗后再投入使用。洗发产品使用旋盖要比滑动盖的效果好。

④防止操作人员的污染。人的皮肤、鼻、耳、口等均有微生物存在,毛巾在沾湿情况下一段时间后会合有大量微生物(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因此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有效方法,不执行良好个人卫生操作的员工将使以上所述的所有工作失去效果,尽管有最好的用品、设备、程序,以及好的清洁卫生操作,污染仍有可能发生。

⑤防止异物进入成品:不同产品混装,毛发等杂质易进入成品。

洗发产品稳定性分析

洗發产品稳定性是指洗发产品在保质期内,外观、颜色、气味、黏度等性质不会有较大的变化,因为产品在出厂前会对配方做一些稳定性测试。

稳定性测试是模仿产品在正常环境(室温、日光照射)和不同季候性条件(高温、低温、太阳光照射)下,并适当加强实验条件和缩短实验时间,使其在短时间内就能反映出化妆品在长时间的贮存或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其中产品兼容性主要是包装容器与内装化妆品配合后发生的物理或化学变化。

洗发产品出现变色、分层、变味、油水分离、变臭发黑等现象时,会让消费者联想到产品的不安全性。消费者不能使用已变臭发黑(产品受到微生物感染)的洗发产品。

消费者使用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分析

地球上的气候多种多样,气候的多样性会影响皮肤的完整性和功能。气候条件不利的环境(高温、低温、高湿度或过度干燥的空气、强风)会对皮肤的状况和外观产生负面影响,不同地区水质的硬度、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头发发质、同一地区消费者的头发发质不同等因素都会影响洗发产品的洗发效果。

洗发产品会经生产厂家进行安全性风险评估,确保在正常、合理及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洗发产品生产要符合化妆品生产规范的要求,生产过程应科学合理,保证产品安全。产品上市前进行必要的检验,检验方法包括相关的理化检验方法、微生物检验方法、毒理学试验方法和人体安全试验方法等。洗护化妆品应符合产品质量安全有关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一般洗发产品在出厂前会经过严格的测试和大量志愿者试用,使用安全性高。极个别消费者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会有“不良反应”。对于洗发产品的使用方面的安全性,《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了“化妆品不良反应”的概念它是指正常使用化妆品所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病变,以及人体局部或者全身性的损害是由于化妆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引起的病变或者损害。

洗发产品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头皮瘙痒、头皮发炎、红肿、红斑、丘疹等过敏性皮炎。

洗发产品归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需要持有《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才能从事生产和销售。在此过程中要接受近100个法律、法规、制度、标准的监督和管理,并在原料、检测、生产、评测、销售等过程中实施,化妆品是除药品管理外最严格的产品,正规持证化妆品生产企业生产的洗发产品是安全的。

曾万祥

特约专家

博贤实业(广东)有限公司

化妆品研发中心研发总监中国化工学会日用化学品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化妆品科学技术研究会副会长及化妆品科学技术研究会洗护专业专委会主任。

猜你喜欢

活性剂污垢防腐剂
酰胺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发展趋势
别把化妆品防腐剂妖魔化
食品防腐剂应用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空气中最后的污垢
驱油表面活性剂体系优选研究
四聚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防腐剂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清洁卫生间巧用醋
画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