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徽州建筑文化传承的村落意象设计探讨
2021-06-24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王信颖
文/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王信颖
1 关于“村落意象”
“意象”概念最早由BOULDING[1]提出,主要用于探讨其在人类社会交往中所产生的影响。1960年,美国凯文·林奇[2]首次将“意象”一词引入城市空间领域,提出“城市意象”概念,认为“城市意象”是人与其所在城市空间环境及其他事物“双向作用”形成的心理图像。我国学者熊凯[3]进一步将“意象”理论运用到乡村特色与形象塑造中,指出“村落意象”概念:乡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
2 徽州建筑文化传承与村落意象的关联性
“心理图像”通过具体物质空间实态进行传递与表达。徽州建筑空间是徽州村落物质空间实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建筑大到以宗祠为中心形成的聚落,小到马头墙、三雕艺术、美人靠等徽州建筑要素,都以具体的物质空间形态为载体,在人们脑海中留下独特的“心理图像”。因此,徽州建筑文化传承与村落意象塑造存在内在关联性。在传承和发展徽州建筑文化、塑造具有特质性的村落意象方面,应确立村落意象塑造的城市设计命题,并以此命题指导具体形态空间的塑造。
3 基于徽州建筑文化传承的村落意象塑造基本观点
1)徽州建筑扎根于徽州村落的历史土壤,是徽州村落意象生成与表达的物质空间载体。
2)基于徽州建筑文化传承的村落意象塑造,关键是确立其城市设计命题,由此指导整体空间层面的设计。
3)基于徽州建筑文化传承的村落意象塑造的城市设计命题,应从区位空间关系入手,在城市设计思想指导下,分析、研究现状,感知、把握村落自然地理特质和历史脉络,提取徽州建筑文化特质,把握区位主体与区位空间关系的相关性与层次性,确立城市设计命题。
4)在城市设计命题指引下的整体空间设计,主要分为整体空间关系的组织与延续、要素提炼与重构、建筑创作与场所空间生成等层面。
4 安徽黄山三江口黎阳地段村落意象设计研究
4.1 区位概况
三江口黎阳地段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三江(横江、率水、新安江)交汇地带。率水与横江相聚形成的新安江是连接杭州的水上交通要道,也是徽州的母亲河,孕育徽州古代文明。
黎阳地段位于黎阳in巷东北侧,紧邻镇海桥,东俯屯溪老街,南望阳湖镇,位于屯溪三江口三镇的核心地带,面积1.68hm2,区位优势明显(见图1)。
图1 区位关系
4.2 战略审视层面的城市设计
4.2.1 三江口历史人文及徽州建筑文化个性感知
低空无人机航测具有机动灵活、高效快速、作业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等优点,能对地点偏僻、开采方式隐蔽、已有航天遥感数据精度不高地区的稀土违法开采监测发挥重要作用[7-8]。本文在介绍无人机航测作业流程和内业数据处理流程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用于稀土开采监测的无人机航测数据获取、稀土开采遥感解译标志建立以及稀土开采变化信息提取方法,以期能为稀土开采监测以及无人机航测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黎阳地段历史人文及徽州建筑文化感知应在整个三江口范围内进行审视与把握。三江口自然地理特质独特,山际与丛林交相互映,景观地貌独特,凸显钟灵毓秀的徽州村落山水意象。横江、率水与新安江将屯溪划分为屯溪(老街)、黎阳和阳湖三镇。屯溪老街以真实的历史街巷空间形态还原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读性的村落历史文化,被称为“活动的清明上河图”。“阳湖”旧称“洋湖”,是新安江重要的商贸交易码头,在现存建筑遗存中也有码头文化的痕迹,整体呈山水意象的村落图景。而地块所处的黎阳,起源于汉建安十年(公园205年),是皖浙赣边陲商业中心和新安江的码头重镇,有“明清个屯溪,唐宋个黎阳”之说。其中,更新改造后的黎阳in巷,通过选择性保留、移植与大面积创新,展现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再现与发展。整个三江口是徽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深厚的徽州建筑文化历史积淀,“粉墙黛瓦”“人”字形屋顶、水口、古桥散落于三江口的每个角落。
屯溪三江口具有独特的山水意象自然地理特质和浓厚的徽州建筑文化底蕴,屯溪三镇通过对徽州建筑不同的保护与传承方式,展现村落的意象与历史文化。但审视整个三江口,仍缺乏基于徽州建筑文化传承、展现历史文化时空性脉络关系、传递徽州村落意象和聚落文化的核心物质承载空间。
4.2.2 区位主体与区位空间关系
1)区位主体特质 三江口核心展示空间,是徽州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村落意象塑造与展示的核心场所。
2)区位空间关系 山水与徽州建筑相融相生的整体空间意象;具有黎阳镇悠久的历史文化——汉唐文化;黎阳是屯溪两镇的必经之地;紧邻明清古桥“镇海桥”。
4.2.3 三江口黎阳地段村落意象塑造城市设计命题确立
1)从地段所处的三江口自然地理特质性审视,三江口整体山水意象特征显著,屯溪三镇雄踞三方,山水与徽墨(徽州建筑)交相辉映,整体呈现“桃花源”般宁静自由、与世隔绝的自然地理空间格局。
2)从徽州建筑文化层面看,三江口是徽州建筑文化的发源地,至今仍保留祠堂、书院、民居等徽州建筑及码头、古井等众多历史遗存空间。
3)从历史文化脉络的追溯、审视与把握上,其与汉唐文化密切相关,始建于唐代的龙山寺,是黎阳汉唐文化的历史见证。
基于上述分析,将三江口黎阳地段的村落意象城市设计命题确立为“桃源村墨梦汉唐”,强化宁静自由、与世隔绝的自然地理特质,传承和发扬徽州建筑文化。
4.3 整体空间设计层面的城市设计
在城市设计命题的指引下,整体空间层面设计以大徽墨为蓝本,融入汉唐文化,从整体空间关系的组织与延续、要素的提炼与重构及建筑创作与场所空间的生成3个层面展开。
4.3.1 整体空间关系的组织与延续
地段整体空间组织关系以三进合院的宗祠建筑(内部置换为展示与交流功能)为中心形成3个聚落组团,象征屯溪三镇的整体空间格局,凸显宗法文化,功能业态划分为篆刻、剪纸与徽墨技艺的展示与交流,作为承载黄山国际旅游传统技艺文化展示的核心地段。在徽州聚落形态空间中融入汉唐轴线空间,再现黎阳镇汉唐历史文化脉络。传承、延续街巷空间尺度关系,并将街巷空间体系与主体建筑(祠堂空间)充分衔接,融入徽州水口、水圳、水源的水网体系,塑造二者相存相依的历史空间关系,以此重拾徽州村民的美好记忆(见图2)。
4.3.2 要素的提炼与重构
运用类型学原理,整体意象取意于汉唐建筑代表性要素——汉阙,融入斗拱、马头墙要素,进行协调、相融与重构,构成山墙通用建筑符号语言,并运用到具体建筑形态空间设计中,形成整体的大徽墨背景,再现黎阳村落的汉唐历史文化意象。
4.3.3 建筑创作与场所空间的生成
在城市设计命题指引下,重要滨水界面核心建筑“徽墨技艺展示与交流中心”融入徽州建筑要素(马头墙、“人”字形屋顶)和汉唐建筑特质性要素(汉阙),将二者协调、整合、重塑,打造高低起伏的山形走势关系,并与大徽墨背景形成时空对比。在核心展示建筑南侧,打造码头文化广场,作为承载黎阳传统民间艺术表演的场所空间,表达三江口“两江交汇,三省通衢”区位特质,传递徽商精神发源地的历史文化意象。
5 结语
基于徽州建筑文化传承的村落意象塑造,是对“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黎阳地段”特质性空间进行的分析与思考,在城市设计思想指导下,提出塑造“桃源村墨梦汉唐”的村落意象。其中,城市设计命题的确立(战略层面)是村落意象塑造的关键所在。整体空间设计层面应重点把握村落意象塑造与徽州建筑文化传承二者间的内在关联性,将命题在具体建筑空间形态层面进行落实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