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2019年浙江省家蚕品种应用情况分析

2021-06-24朱春群何恩洁周金钱

中国蚕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饲养量皓月蚕种

朱春群 何恩洁 周金钱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

蚕品种是蚕丝业的基础,蚕品种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蚕茧的产量,更关系蚕茧和生丝的品质[1]。因此,家蚕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受到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和育种专家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浙江省十分重视优良家蚕品种的收集、整理和改良,同时积极引进推广国内先进蚕品种[2],开发应用自主创新蚕品种。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推广华8×瀛翰、华9×瀛翰、华10×瀛文等蚕品种;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推广华合×东肥、杭7×杭8、东34×603、东34×苏12、浙农1号×苏12等蚕品种;20世纪90年代,主要推广菁松×皓月、浙蕾×春晓、薪杭×科明、芳山×星·明、薪杭×白云等蚕品种[3]。进入21世纪,浙江省蚕品种推广应用趋向多元化,主要有秋丰×白玉、菁松×皓月、春·蕾×镇·珠、丰1×54A、夏6×夏7和创新育成的明·丰×春·玉、春·华×秋·实等常规蚕品种,以及雄蚕品种秋·华×平30、雌蚕品种浙凤1号和彩色茧品种金秋×初日等专用蚕品种。本文旨在通过对2010—2019年浙江省家蚕品种应用情况的分析,提出在蚕桑产业发展新形势和茧丝用途向多样化发展新趋势下浙江省蚕品种应用与研究方向的建议,以飨读者。

1 浙江省蚕桑生产现状

浙江省蚕桑产业在20世纪曾长期位居全国前列,1992年蚕茧产量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达到140 747 t[4]。但随着浙江省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及国家“东桑西移”战略[5]的实施,浙江省蚕桑产业步入快速下滑通道,特别是在2015年全省发种量跌到100万张以下后,以年均减少12.5万张的速度下降[6],到2019年发种量不到40万张(表1)。从表1还可以看出:与2010年相比,2019年全省桑园面积减少31 683 hm2,年均递减6.6%;蚕种饲养量减少102.2万张,年均递减13.4%;蚕茧产量减少44 144 t,年均递减12.2%,连续减产8年。

2 蚕品种应用情况

2.1 蚕品种应用多元化

2.1.1 蚕品种应用数量较多 根据浙江省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今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省蚕种质量检验站)]统计,2010—2019年浙江省农村饲养的蚕品种(蚕种冷库出库的一代杂交种,不包括少量扩大试验的新品种,下同)共有21对(不计重复),年平均11对(表2)。

表2 2010—2019年浙江省农村饲养的蚕品种情况

2.1.2 蚕品种应用结构多元 21世纪以来,浙江省蚕品种由传统的多丝量蚕品种和中丝量蚕品种(即常规蚕品种)为主,到2010年后逐渐演变为以市场需求、繁育成本、开发创新等为目标的选育与应用,呈现出常规蚕品种优质化、应用蚕品种多元化、专用蚕品种特色化的态势。

21世纪的前10年,浙江省蚕品种基本延续20世纪八九十年代应用的菁松×皓月、浙蕾×春晓、秋丰×白玉、薪杭×白云等蚕品种为主。起步于1996年的专养雄蚕研究,于20世纪末有了试验示范蚕品种;到2009年,经审定通过的雄蚕品种秋·华×平30饲养量达到13 076张;同时,还育成了相配套的雌29×平30(降低繁育成本)、华·菁×平30(多丝量)等相关蚕品种。2010年后,在浙江省科技厅“十二五”“十三五”育种专项的支持下,陆续育成了雌蚕品种、彩色茧蚕品种、丝绵被蚕品种、人工饲料蚕品种等创新性专用蚕品种,还引进了抗BmNPV蚕品种,成为浙江省蚕品种应用特色化的一大亮点。

在2010以来推广的21对蚕品种中,按类型分,有多丝量蚕品种6对,中丝量蚕品种15对;按用途分,有常规蚕品种11对,专用蚕品种10对(其中雄蚕品种6对、雌蚕品种1对、抗BmNPV蚕品种1对、人工饲料蚕品种1对、彩色茧蚕品种1对);按来源分,有本省育成的蚕品种15对(其中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13对、浙江大学育成1对、湖州市农业科学院育成1对),省外引进的蚕品种6对(其中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引进5对、从江苏省引进1对)。

2.2 主推蚕品种仍占主导地位

在21对蚕品种中,有的承继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势头始终为浙江省主推蚕品种,有的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特色新蚕品种,有的已退出市场,有的只是示范性的“试验种”。

2.2.1 2010—2019年浙江省农村各年份的蚕种饲养量 从2010年到2019年,浙江省农村蚕种饲养量累计618.8万张(该数量仅为浙江省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出库的蚕种,农村实际饲养量应包括省外调入的蚕种,统计年报饲养量还包括了原蚕区饲养的原蚕种折算的蚕种),年均61.9万张;从2011年最多的99.6万张,下降到2019年的36.1万张,减幅为63.8%,平均每年递减11.9%(表3)。

表3 2010—2019年浙江省农村各年份的蚕种饲养量

2.2.2 2010—2019年浙江省农村各蚕品种的蚕种饲养量及所占比率 (1)饲养数量。2010—2019年,浙江省农村饲养的蚕品种出库饲养量集中度相当高,且差距十分明显,累计超过100万张的仅有1对蚕品种,即秋丰×白玉,达402.6万张;除秋丰×白玉外,累计超过80万张的也只有1对蚕品种,即菁松×皓月,达84.6万张;累计在10万~35万张的有5对蚕品种,依次是薪杭×白云为31.7万张,秋·华×平30为26.4万张,华康2号为22.5万张,明·丰×春·玉为19.7万张,中2016×日2016为11.5万张;在1万~10万张的有4对蚕品种,分别是春·华×秋·实、华·东×春·晨、秋丰×平28和限7×平48;其他蚕品种均在6 000张以下(表4)。(2)饲养比率。2010—2019年,浙江省农村饲养蚕品种所占比率差异较大。独树一帜的秋丰×白玉饲养量占总饲养量的比率高达65.1%,比位居第2的菁松×皓月(占比13.7%)高出51.4个百分点;除上述2对蚕品种外,所占比率在1%~5%的有6对蚕品种,依次是薪杭×白云为5.1%,秋·华×平30为4.3%,华康2号为3.6%,明·丰×春·玉为3.2%,中2016×日2016为1.9%、春·华×秋·实为1.6%(表4)。

表4 2010—2019年浙江省农村各蚕品种的蚕种饲养量及所占比率

从总体上来看,随着养蚕省力化要求的提高,优质强健中丝量蚕品种比率逐步提高,多丝量品种比率逐步降低;从趋势来看,专用蚕品种如人工饲料品种、雄蚕相关蚕品种等逐步增加(表5)。

表5 2010—2019年浙江省农村饲养的主要蚕品种所占比率 %

华康2号系秋丰×白玉导入抗BmNPV基因育成,故引用秋丰×白玉和华康2号2个品种饲养量之和来反映秋丰×白玉所占比率情况;2019年秋丰×白玉+华康2号所占比率与2018年相比明显降低,主要是2019年人工饲料品种所占比率明显提高。

2.3 适应市场需求的蚕品种才得以推广应用

在21对蚕品种中,生产上应用时间最长的已有30多年,可以说是浙江省应用蚕品种经久不衰的“常青树”,如秋丰×白玉、菁松×皓月,从20世纪80年代引进推广开始到成为浙江省的主推蚕品种,至2018年2个蚕品种合计仍占全省总饲养量的82%;有的虽然不是主要蚕品种,但仍受局部蚕区欢迎,如薪杭×白云,自20世纪80年代育成后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是在淳安县夏秋季中具有一定优势;有的贴合市场需求选育成的蚕品种,一经使用蚕种饲养量就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如人工饲料品种、华康2号等;有的2010年前后新育成的蚕品种作为后续蚕品种选育的基础,在完成使命后被新一代品种替代,如秋丰×平28、浙凤1号、限7×平48等;有的引进蚕品种,试养后因缺乏对浙江省同类蚕品种的优势,即被放弃,如苏·菊×明·虎在2012年后再无应用;有的蚕品种因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退出历史舞台,如丰1×54A、夏6×夏7分别在2011、2012年后再无应用。

3 小结与讨论

蚕品种的应用受遗传基础、市场需求、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自身过硬的蚕品种,可以久经环境、市场等多方面的考验,始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如中丝量蚕品种秋丰×白玉,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抗氟蚕品种引进浙江省,仅几年时间就成为嘉湖蚕区全年唯一的蚕品种,后经改良提高繁育系数等,直到当下仍是全省单个饲养数量最多的蚕品种。具有特色的专用蚕品种,能满足市场新需求,无论应用数量,还是推广面都增长较快。如雄蚕品种,不仅在浙江省有相对稳定增长的饲养量,而且在省外的应用也不断扩大;人工饲料品种,适应工厂化饲养的要求,一经推出,饲养量就迅猛增长,2019年饲养量已占浙江省总饲养量的10%以上。随着蚕业面临的新形势、茧丝用途向多样化方向的发展,浙江省蚕品种选育与应用,应在继续保持常规蚕品种优质强健的同时,不断开发专用蚕品种,促进市场应用蚕品种向多样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饲养量皓月蚕种
仰望一轮皓月
全国家蚕发种饲养量超1千万张(盒)以上的9对杂交组合
单笼饲养量对山麻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A Study of the Subtitle Translation in Titan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evance Theory
月牙儿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全国各蚕桑产区饲养量、产茧量及推广品种10年间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