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总量控制的开发强度分区研究
2021-06-24边军辉刘舒茜
边军辉 刘舒茜
(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82)
0 引言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建设的依据,在城市建设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以开发强度的控制尤为重要。城市管理者可以通过合理的开发强度引导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塑造城市的形态空间,但是开发强度过低会导致城市土地利用不充分,与现如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政策不符,会制约土地经济价值的挖掘;开发强度过高,容易造成城市生态空间的失衡,导致城市景观不理想,城市通风不畅,城市交通拥堵,城市基础设施载荷过大等问题。如何合理的确定片区开发强度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成功的关键。
1 基于建筑总量的开发强度分区技术框架
技术框架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规模预测。规模预测包括人口规模、建筑总量规模、居住和非居住建筑规模。根据上位规划对该片区平均容积率的要求,结合区域内建设用地面积,预测建筑总量规模;通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人均绿地指标等方法,预测区域内规划人口数;根据预测人口数,按照区域内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指标,核算居住建筑规模,进而推算非居住建筑规模。步骤二,强度分区模型建构。借鉴国内现有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对规划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选取基础影响因子和修正影响因子。在因子选择、基准模型建构、修正模型构建创新技术运用,增加模型的技术理性。步骤三,强度分区分级标准。根据当地的技术管理规定要求,结合现状已开发强度,对修正模型后的强度分区进行分级标准确定。步骤四,建筑规模校核。根据强度分区确定的指标,对区域内用地建筑总量进行计算。若计算建筑总量与预测建筑总量之间误差在3%以内,则强度分配合理;若误差超过3%,则应对强度分配进行调整。
2 以三桥片区开发强度分区控制为例
三桥片区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东接西安市主城区,地处西安市西入西咸新区的门户空间,为西安与咸阳交通连接的必经区域,规划用地面积约6.97 km2。规划用地位于“大西安”创新发展中心内,创新发展带东侧,地处丝路能源创意中心的辐射范围内。
2.1 建筑规模预测
2.1.1 人口规模预测
1)用地指标平衡法: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分区规划》中沣东新城规划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指标为110 m2/人,规划片区内规划人口约12.9万人。
2)人均绿地控制法: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分区规划》(2010—2020)中规划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为17.81 m2/人,片区内规划人口约11.6万人。
3)居住用地控制法:《城市居住区规划师设计规范》中居住区多、高层人均居住用地控制指标为17 m2/人~28 m2/人,片区内规划人口数约21万人。为了减少误差,数据取平均值,片区内规划人口约15.16万人。
2.1.2 建筑规模预测
结合《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分区规划》(2010—2020年)中沣东新城城市建设用地平均容积率的控制要求,预测片区总建筑量规模约2 844万m2。根据《西安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及《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陕建发[2008]73号)中居住用地的容积率要求,片区内居住建筑建筑总量控制约1 226万m2,非居住建筑总量控制约1 618万m2。
2.2 开发强度分区
2.2.1 开发强度影响因子分析
通过对规划空间分布的特征进行分析,建立强度分布的影响因子及其相对重要的因果关系,确立影响强度的三类基准因子:交通、环境、用地价值;确定修正因子:技术规范、现状建设、已批项目、文物保护、铁路、城市设计等(见表1)。
表1 开发强度分区影响因子
2.2.2 开发强度模型的建立
通过GIS技术的应用,根据开发强度分区模型因子,将各自因子通过量化,建立开发强度分区模型。开发强度分区模型分为基准模型、修正模型两个阶段。开发强度基准模型:以交通条件、生态条件及用地价值作为基础的影响因子,建立基准模型;开发强度修正模型:在基准模型基础上根据现状情况、已批项目、文物保护等特殊要求及限制条件,对基准模型进行局部修正,建立开发强度的修正模型。
1)基准模型。基于对片区内的用地在单因子的评价基础上,通过将各项单因子分值相乘,得到最终的基准模型。
a.交通可达性因子模型:该因子分为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两部分,鉴于轨道交通较一般交通相对优越性,故轨道交通权重设为0.6,公共交通权重设为0.4。公共交通因子:用地相邻的交通性道路越多,交通可达性越好,相邻三条交通性道路以上的用地赋值1,相邻两条交通性道路的用地赋值0.8,相邻一条交通性道路的用地赋值0.6,无相邻交通性道路的用地赋值0.4。轨道交通因子:地铁站点200 m范围内覆盖的用地赋值1,500 m范围内用地赋值0.8,其余地区用地赋值0.6。
根据两个交通因子的权重比值,进行叠加得出交通因子的基准模型(见图1)。
b.环境区位因子模型:将片区分为三种强度,相邻公园绿地及一个街坊范围内用地赋值1;相邻公园绿地2个街坊及邻近农林地的地块赋值0.8;其余用地赋值0.6(见图2)。
c.用地条件模型:将片区分为四种强度分区,商业服务设施用地赋值1;居住用地赋值0.9;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赋值0.8;其他类用地赋值0.7(见图3)。
d.将交通因子、环境因子及用地因子叠加得出基准模型(见图4)。
2)修正模型。基本方法:强度分区的基准模型是在土地级差地租理论基础上运用交通、用地、环境三大因素建立的模型,充分考虑了土地价值的体现,是反映全局的基础模型,具有一般性,但并未涉及区域特殊影响因子和局部的影响因子。结合区域的现状情况和特殊控制要求,选取了包括现状建设情况、已批项目、文物保护、用地内铁路及城市设计等限制因子,作为修正因子对基准模型进行各分区用地局部修正,以使强度分区模型更为具体和细化(如图5所示)。
修正原则:a.现状建设情况:落实现状保留地块开发强度及更新地块的开发条件;b.已批项目:落实已批未建项目开发强度;c.文物保护:落实文物保护周边地块限制条件;d.西成高铁、陇海铁路:片区内铁路对沿线用地强度的影响;e.城市设计:重点地区城市设计限制条件。
3)强度分区划分。根据强度分区修正模型,将0.1~0.33的 区域划分为强度1区;0.34~0.40的区域划分为强度2区;0.41~0.49的区域划分为强度3区;0.50~0.60的区域划分为强度4区;0.61~0.80的区域划分为强度5区;公共绿地不划分强度。
2.3 开发强度分区分级标准
参考《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对于各类用地的指标控制要求,分别制定用地开发强度的分级标准。由于工业、仓储用地开发强度与行业门类存在明显关联,且整体开发强度较低,梯度变化不大,按照上述开发强度分区制定强度分级标准,参考《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陕西省节约集约用地实施细则(试行)》(如表2,表3所示)。
表2 居住用地容积率分区上限值
表3 非居住用地容积率分区上限值
2.4 建筑规模校核
根据已划定的开发强度分区,结合各类用地的分级标准,对区域用地内建筑总量进行测算。计算建筑总量与预测的建筑总量进行比对,两者数据越是接近,表示此次强度分区是合理的,若两者误差之间比较大的话,则需要对强度分区分级的指标进行调整优化。建议两者之间的误差控制在3%以内。
3 结语
三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编制中,通过建立开发强度分区模型,制定出各类用地的开发强度分级标准,进而确定区域内每个地块的具体开发强度指标。通过与片区内预测的总建筑面积进行校对,对区域内的地块进行了局部调整与优化,使其符合区域建筑总量的控制要求,同时也满足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这里需要强调在模型制定之初,要对片区的建筑总量做出合理的预判,建筑总量的合理与否对于强度的分区的划分有很大影响。由于我们此次规划是小片区范围内控规编制,建筑总量是结合上位规划进行计算,对于大片区范围的建筑总量需要根据区域综合承载能力来确定。在开发强度分区修正模型中要结合区域具体特征、具体要求合理选取相关的修正因子,为片区控规指标优化调整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