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景岳全书》论治遗精病组方配伍特点及学术思想研究
2021-06-24张洋庄田畋
张洋,庄田畋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0 引言
《景岳全书》是张介宾在总结前人理论之上,结合临证体会,编写出的一套系统完备的医学理论体系著作。其中《景岳全书》所记载治疗遗精病虽非无所不致,但也较为详细的介绍了该病的病因病机与治法方药等。《景岳全书》在“遗精”篇详细记载了心肾不交、脾肾阳虚、湿热下注等多种证型的遗精病,相关列方共42首,在临床工作中仍被广为应用,且效果颇佳。为系统学习并深入剖析名家张景岳治疗遗精病的宝贵经验及用药特色,笔者搜集、整理《景岳全书》[1]中“遗精”篇所载列方,运用统计学方法,深度挖掘其中所药物组合规律,回顾其治疗遗精病的见解,为现代中医医学治疗各种证型的遗精病找寻值得信赖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选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景岳全书》[1]为参照,以“遗精”篇所载列方方剂(内服)作为分析对象。
1.2 方剂整理
将《景岳全书》中遗精篇涉及的列方按方剂名称、八阵分类、药物组成等汇总录入 Excel 表格。对于重复出现的方剂仅录入1次。
1.3 中药标准化
根据《中药学》[2]、《中药大辞典》[3]、《中华本草》[4]给出的中药名称、四气五味、归经等进行标准化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Excel 2020将整理所得的方剂名称、八阵分类、药物组成等信息建立数据,借助 SPSS Statistic21.0 软件展开聚类分析[5]探究中药间的关联和聚类规律。
2 结果
在对《景岳全书》遗精病篇中列方进行统计时,如见存在分歧,请2名相关医学人士分别独立对方剂进行筛选和分类。最后,共得到42首方剂,涉及中药92味。
2.1 八阵频次
《景岳全书》遗精病篇中方剂八阵归属分析:42首方中,补阵使用最多为16首,占总使用次数的38.10%;其次是固阵13首,占30.95%;未出现热阵、散阵。
表1 《景岳全书》遗精病篇中方剂的八阵方分析
2.2 用药频次
表2显示,对于42首处方的组成药物频次进行统计,总共使用中药92味,其中使用频次≥6的有13味中药。
表2 《景岳全书》方剂中药物使用频次≥6的药物比较
2.3 药性频次
《景岳全书》遗精病篇中方剂所包涵药物共92味中药的药性(四气、五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寒、微寒归为寒,温、微温归为温。结果表明,组方药物的药性四气累积频数为92次,五味累积频数为153次,归经累积频数为253次,以温性 (33次,35.87%)、甘味 (56次,36.60%)、归肾经 (49次,19.37%)药为主,详情见图 1、2、3。
图1 四气频次统计
图2 五味频次统计
图3 归经频次统计
2.4 高频中药聚类分析
采用SPSSS tatistics21.0进行高频中药聚类分析,采用组间连接的聚类分析方法,当距离系数为10时,中药组合趋于稳定,聚类合理,共得到类。类1:熟地黄、山茱萸、泽泻;类2:菟丝子、山药、五味子;类 3:酸枣仁、远志、人参;类4:当归、白术;类5:炙甘草;类6:茯苓。详情见图4。
图4 《景岳全书》遗精病篇中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图
3 讨论
遗精病在中西医的认知中差异较大,西医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当做为病[6],因此治疗方式上以心理疏导、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抗抑郁等为主[7];反而中医皆惜精如命,根据证型不同用以补气养血固精、温肾助阳、交通心肾、清热除湿[8-10]等。在《景岳全书》遗精病篇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同时,提出治疗该病:“遗精之始,无不病由乎心,正以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心有所动,肾必应之。”认为想要治疗该病,首先应该“以持心为先”,然后根据证型对症治疗,自无不愈。倘若但凭借药物治疗其症状,不以“持心为先”求本之道,该病的治疗立竿见影,却也不能完全治愈。
本研究对《景岳全书》遗精病篇中42首列方进行分析,发现治疗遗精病八阵分型中以补阵、固阵最为常见;可见,其临床治疗仍与补虚、固涩的治法基本一致。但没有出现散阵、热阵,其原意可能与该病发病病因有关,医者畏之有关,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但为遗精病病因探讨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对遗精病篇列方的处方组成中92种中药药性组成进行分析,发现组成药物以温性、甘味、归肾经药为主,中医认为甘味能补、能缓、能和,温之性可温里散寒、引火归元、温阳利水;甘温补气温阳,扶助机体正气,次以苦味以燥湿,兼顾“湿”的病机特征,主归为肾心肝经,与“遗精”病位相符合,且“肾藏精”,甘温补之,则肾气化源充足,统摄有权,达到“心肾相交”、“滋水涵木”之功。42首治疗遗精病列方中高频中药聚类分析表明,类1:以补益肝肾药为主,可用于肝肾阴虚火旺、肾精不足型遗精病类;类2:菟丝子、山药、五味子,可用于因气虚及阳虚型遗精病类;类3:酸枣仁、远志、人参,可用于心阴不足、心肾不交型遗精病类;类4:当归、白术,用于脾虚水湿、血虚型遗精病类;类5:炙甘草,调和药性,缓急和中;类6:茯苓,健脾宁心。遗精病在以后的临床实践用药时可优先选择潜在中药组合进行疾病的治疗,并减少中药种类,针对性高效选择相应的药对组合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同时液降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景岳全书》遗精病篇中列方进行统计,分析其主治证型分类、高频中药关联规则以及性味归经等,对遗精病篇中列方的临床应用特点与潜在中药组合进行深层次挖掘[11],探讨治疗遗精病用药规律,总结潜在的核心中药组合,适应临床需求,为遗精病临床治疗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理论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将部分结果应用于治疗遗精病的新型方剂的研发中,有利于促进新型方剂开发。由此可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中医临床资料与大数据相结合进行深层次分析整合,方便挖掘中药潜在配伍规律,为指导临床用药及新处方研发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