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地区老年人冬季体育锻炼开展对策研究①

2021-06-24张熙策郑妍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体育锻炼受访者

张熙策 郑妍

(吉林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老年人经常会出现肌肉萎缩、关节疼痛、反应变慢等现象,这是由于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机能如运动能力、认知功能、心肺功能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心脑血管及各个系统疾病,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机能,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在身体健康层面,强度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和降低老年人患慢性病的风险。老年人如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还可以有效缓解由于家庭、社会等方面造成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等,在丰富老年人生活的同时融入由体育活动构建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人与人及人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使老年人处于积极,健康的环境中,能有效提升老年人晚年幸福指数,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一定帮助。老年人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健康体质的同时,可以有效避免疾病的发生,为国家、社会及家庭均可以减轻一定的医疗负担。因此,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对构建和谐社会及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长,老年人必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进入体育市场,这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近年来我国经济稳步发展,居民健康意识提高,在国家对体育事业的支持下,我国体育事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特别是社区体育建设。由于社区对特定区域内老年人情况较为了解,且相对集中,有利于组织该区域内老年人参加相应的体育活动,社区体育事业必将成为老年人开展体育运动的主要平台。该文通过研究东北地区老年人冬季参与体育锻炼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相应开展对策,在更好地促进老年人参与冬季体育锻炼、推动社区体育发展的同时,也为东北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东北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该文通过查阅相关著作及文献,了解了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的意义及相关研究方法,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及归纳总结。

1.2.2 访谈法

根据东北地区在冬季参与体育锻炼的老年人的锻炼频率、单次锻炼时长、锻炼场所和参与锻炼方式等内容制订访谈提纲,对94名东北地区老年人进行访谈。

1.2.3 数理统计法

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2.4 逻辑分析法

将查阅的文献和访谈得到的数据进行进一步整理与分析,为该文的论证找出逻辑关系。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东北地区老年人冬季体育锻炼现状

该文对东北地区老年人进行冬季体育锻炼活动的频率、时间、场所、项目及参与锻炼的形式等方面进行访谈,结果如表1。

由表1可知,19%的受访者一周锻炼1~2次,43%的受访者一周锻炼3~5次,38%的受访者一周锻炼超过5次;57%的受访者单次运动时间在30min内,34%的受访者单次运动时长在30~60min内,仅9%的受访者单次运动时长超过60min;84%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天气情况良好将选择户外锻炼,11%的受访者选择在室内即家中进行锻炼,仅5%的受访者选择社区活动中心;43%的受访者选择户外快走,18%的受访者选择太极拳,17%的受访者选择慢跑,其余22%的受访者选择其他锻炼方式;在参与访谈的老年人中,70%偏向通过参加组织活动进行体育锻炼,30%则选择独自进行体育锻炼。

表1 东北地区老年人冬季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东北地区老年人冬季运动呈现频率适中(一周3~5次)、时长较短(30min内)、偏向户外运动(如果天气情况良好)、运动形式较单一(如快走)和偏向参加组织运动等特点。

在运动时长和频率方面,由于老年人体力及精力有限,无法保证高频率、长时间地从事体育锻炼。

在运动类型和场所选择方面,大部分老年人偏向快走、太极拳这类可以在户外进行的运动,由于这类运动强度适中,运动损伤较小,对老年人逐渐退化的身体不易产生损伤的同时也能保证较好的锻炼效果;此外,在冬季如果室外阳光充足、空气质量较好,有助于老年人身体新晨代谢的同时还能促进其融入社会,进行积极健康的社交活动,因此这些运动是老年人冬季锻炼的首选。在体育锻炼参与形式方面,大部分老年人选择参加组织或团体进行锻炼,如社区按周期规律组织的活动等。参加这类锻炼团体有助于减少老年人出门锻炼的惰性,增加其锻炼积极性,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找到与自己爱好兴趣相同的伙伴,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2.2 东北地区老年人冬季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首先,东北地区冬季天气寒冷,冬季最冷时室外温度能达到-20℃甚至更低,经历雨雪后道路结冰湿滑。一方面老年人畏寒,冬季穿衣厚重导致原本就迟缓的行动受到限制,活动更加不便利;另一方面结冰湿滑的道路也对东北地区老年人冬季进行户外运动产生影响,增加了发生突发事件的风险,使其在冬季的运动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进而运动受限。此外,由于天气原因,喜欢进行体育锻炼的老年人会选择在家中开展运动,活动时长和运动项目难以控制,对于运动强度及如何正确地开展体育锻炼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其次,根据访谈结果得知,东北地区老年人冬季体育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体现在多数老人选择室外快走或慢走,部分老人选择太极拳、广场舞等对肢体协调和学习能力要求较高,但不需要运动装备及专业场地设施的运动,仅有小部分老年人选择其他,如门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需要装备及场地的运动。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可供老年人选择的运动中损伤小又有理想运动效果的运动形式范围较小,且老年人思想较为保守,不愿意在运动装备和场地上花费额外的费用,此外,对于部分愿意为体育锻炼投资的老年人,社区运动器材、场地配备不齐全、场馆设施维护不及时、开放时间短等问题导致一些室内运动参与度低,老年人只能进行室外对场地要求低的活动。

此外,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导致的关节退化、心脑血管疾病、肌肉萎缩、反应迟缓等疾病不允许老年人在冬季进行大强度的体育运动。除了上述客观因素,部分老年人主观认为体育运动有害无益,老年人应该以“静”为生活的中心,因而缺乏走出家门参与到活动中的意愿,导致老年人体育锻炼开展困难。

2.3 东北地区老年人冬季体育锻炼开展对策

从自身角度出发,老年人群体自身身体状况、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均有所下降,因此应慎重选择室外活动,包括活动内容、时长、频率等。在天气、路面情况良好的情况下,可适当选择户外运动,运动过程最好结伴或有人陪伴。

从社区角度出发,首先,社区应加强社区体育指导员培训及健康知识培训,使他们具备科学指导老年人在冬季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如何根据老年人个体差异选择适合在冬季进行的运动项目、保证有效运动强度、选择科学运动时间及频率、相关运动器械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等;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群体,工作人员应在掌握相关医学知识的前提下遵医嘱展开辅导工作;社区服务人员应尽量避免老年人出现运动损伤,若出现损伤,应具备处理损伤的专业知识,争取将伤害降到最低水平。其次,社区应加强体育运动宣传,如组织健康知识讲座、举办社区老年人运动会等,使老年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锻炼对其自身身心健康的积极意义,进而改变陈旧的思想,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愿意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此外,社区应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运动,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除广场舞、太极拳、长拳这类常见的运动外,也可以为老人提供球类运动及毽子、空竹等有趣的选项,增加老年人对运动的兴趣。

从政府角度出发,政府应加强针对老年人体育锻炼特别是在冬季可以使用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老年群体提供合适的设施及场所,从根本解决老年人在冬季运动难的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还应完善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健全老年人冬季体育锻炼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开展冬季体育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老年人在冬季也应参加体育锻炼,这样不仅有利于防止老年病的发生,延缓衰老,增强老年人体质,还能促进老年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因此,应从老年人自身、社区及政府3个层面加强老年人冬季体育锻炼建设,为其在冬季进行体育锻炼提供有力的保障,使老年人在冬季也能做到积极运动、科学运动。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体育锻炼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认识亚健康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东北地区高校越野滑雪体育课程的开设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