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全局思维与协同精神
——从湖北日报2021年全国政协会议报道说起

2021-06-24◎张

新闻前哨 2021年4期
关键词:协同作战湖北日报全国政协

◎张 辉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2021年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如期召开。

因疫情影响,今年湖北日报负责全国政协会议报道的记者无法到会议现场采访。但通过线上采访等多种手段,本次湖北日报全国政协会议新闻宣传制定的“稳中出新强化公信力、创新求变提升影响力”的目标,基本实现。

湖北省政协对此给予肯定:“各大中央媒体和省内媒体对住鄂委员履职活动作了充分报道,实现了重点联名提案报道全覆盖、委员采访报道全覆盖……有效凝聚起了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正能量。”

获得这样的积极评价,与委员们结合自身履职实践,在会场内外动情讲述湖北疫后重振英雄故事,充分展现英雄人民奋进新征程的昂扬精神风貌有着直接关联。同时,也与湖北日报事前充分策划,安排3名记者与参会委员、列席人员一一对接,加大云采访力度,在各专题策划中充分反映委员建言和履职风采等不无关系。

从新闻业务角度来看,2021年湖北日报全国政协会议报道,在全局思维、协作精神这两个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胸中有全局,眼中出新闻

当代著名报人范敬宜说,“胸中有全局,眼中出新闻”。

对于党的新闻工作者来说,增强了解大局、把握大局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我们必须牢记一切工作中都有政治,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见端倪、把方向,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始终在大局下谋划推进新闻宣传工作。

2021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同时,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依然很重。作为党的媒体和党的新闻工作者,有责任为湖北创新发展创造更好舆论氛围。

委员们在会场上共商国是,积极推动更多“湖北元素”进入国家规划,努力争取更多湖北份额的努力非常多。如何精心选择、策划报道、创新出彩?

政治新闻中心集体商议认为,我们应该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问题、选题目。大家认为,报道好11件湖北省政协策划推动形成、省委认可的11件重点联名提案,最能体现全局意识,最能体现省委机关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

这11件提案均是涉及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省委省政府领导关注的重点。按照“适时、有序、充分”的原则,和“争取更多湖北份额”这个关键,排定了报道次序。

从3月3日开始,湖北日报在一版开辟了【聚焦2021全国两会 京鄂连线 云商国是】栏目。首篇刊发了“郭跃进等住鄂全国政协委员提交联名提案 继续支持湖北疫后重振 加快经济社会恢复发展”。

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市,需要充满正能量的呼喊。这一报道,既报道了委员们对中央一揽子政策为湖北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认识,也详细报道了委员们提出湖北省需要再“搭把手、拉一把”的原因和建言。

重大主题报道,蕴含着丰富的新闻元素。把这批重点联名提案放在大局的天平上“称”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的重大新闻价值。

在3月4日全国政协会议开幕、5日全国人大会议开幕的当天,我们分别推出湖北省政协历史上少有的、4位院士联名提交“支持武汉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案的报道,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熊召政等委员联名建议——加强洪湖综合治理 让革命生态之湖更漂亮”的报道。在京参会的委员和洪湖群众纷纷来电,对这组报道表示肯定。

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是省委省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住鄂全国政协委员重点联名提案中的重点。杨松、李微微、姚增科联名提交提案建议,将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为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加大对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3月7日在湖北日报一版报道后,引来各方强烈关注,全国政协已将此件提案列为2021年重点提案。

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统筹实施引江补汉工程、打造武汉·中国种都、支持湖北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统筹实施引江补汉工程、建立南水北调水资源税分享机制、支持提高三峡电能留湖北消纳比例、支持鄂西页岩气勘探开发综合示范区建设等一批涉及湖北未来发展重大问题的重点联名提案,以每天一条或数条的进度刊发,在6天半的会期时间内全部作了新闻性较强的呈现,续写了湖北省两会时政报道的“开局漂亮”。

协同作战与新闻创新

重大时政报道,必须树立“一盘棋”的思想。落实在实践中,就是“舍小我、求大我”的协同精神,体现在团队的协同作战之中。可以说,在全媒体时代,协同作战已经成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

全国政协会议这样的重大时政报道,能够得到多方鼓励与肯定,协同作战是关键因素之一。

全国两会召开之前和会期之间,湖北日报各新闻中心、前后方记者、不同战线记者相互支持配合,主动交流沟通,快速传递信息,在协同作战中大家的协同能力得以提升,团结就是力量得到充分体现。

协同作战的本质,是有信息及时共享,有问题集体探讨,有情况共同分析,有困难大家一起上。

这样的新闻实践,在这次全国政协会议报道实践中,每天都在发生。特别是在重大事件突然来临时,协同作战,能够产生强大的新闻生产力。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发表重要讲话。其时,有9位住鄂全国政协委员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

消息传来,部门领导直接部署,负责政协会议对接报道的3名记者迅速作了分工,相互补位配合,想尽办法克服非现场等困难,采访9名住鄂全国政协委员,与省政协前方服务保障队伍联络沟通,以最快速度完稿。次日的湖北日报,刊出了图文并茂的整版报道,向湖北省人民传达了9位委员的心声:“总书记每一句话,都说到了我们心坎上。”

从全国政协会议报道来看,住鄂全国政协委员的身影,闪现在京鄂连线、重点关注、跨省联动等专刊、栏目中,出现在“牢记嘱托、谱写新篇,全力答好必答题”等主题策划中。充分的报道,得益于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同,得益于记者与记者之间的协同,体现了团结的精神,促进了新闻业务思想的碰撞、交锋与交融,推动了新闻创新,产生了好的产品。

“代表委员一句话”栏目以及融媒体海报的推出,就是一个例证。在全国政协会议召开之前,政治新闻中心和融媒体新闻中心就联合讨论、策划了这款产品的基本框架。该款产品在会期中推出后,得到了代表、委员的热捧。住鄂全国政协委员纷纷主动联系对口记者,传来参会的现场图片,自己撰写“精彩一句话”,并把产品在朋友圈及时推出。

协同精神不仅推动了新闻创新,也帮助记者获得报道对象的更多信任,让湖北日报的公信力进一步彰显。就如仲志余委员,当这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主动向记者提供图片、文字后,数次询问制作过程,希望帮助精编文字。当仲志余委员的海报制作出来后,记者及时传给了过去,他的第一反应是“没替我改一下?”。就在本文成稿之前,他给记者发来信息,所提交的提案已经立案,并获得中央有关领导的批示,国家有关部委即将在湖北有大的举动,敬请记者关注。

信任如斯!这是协同精神推动报纸公信力提升、记者信任度提升的一次有力诠释。

猜你喜欢

协同作战湖北日报全国政协
穿越火线之协同作战(下)
穿越火线之协同作战(上)
九三学社9件提案入选全国政协重点提案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3月3日开幕
基于原子行为、通信和协商的计算机生成兵力协同作战研究
基于A G E N T的多机协同作战传感器平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