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木雕发展杂谈
2021-06-24刘红艳
张 斌 刘红艳
(1.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 541006;2.桂林旅游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
在世界木雕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国古代传统木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木雕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前人对木质材料理解的高度。彩绘、镂空、拼接等技法的运用,还有对木雕整体造型的把握无不体现着他们独特的思考方式和高超的技艺。木雕艺术是我国艺术史上伟大的财富,通过这些传统木雕,也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因为这些木雕不论是在形式或是内容上都反映出我国古人在不同时期精神上的追求,也体现了我国的民族精神与内涵。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得到全面发展。这为我国现代木雕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创作条件。由于现代艺术中观念、技术等方面的革新,艺术家对木雕创作中的观念、形式、木质材料语言有了更深的理解与体会。他们抛开传统的旧有观念与模式,在木雕创作中大胆创新,表现得更加无拘无束。多样的观念与表现形式使得木雕艺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木质材料在艺术家的不断探索下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
1979年由黄锐、王克平、艾未未、严力等艺术家在中国美术馆东侧举办的“星星美展”代表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端和崛起,也标志着我国正式踏上现代艺术的道路。展览之中,王克平的作品《沉默》就是一件木雕:作品展现的是一尊头像。人物的眼睛被蒙住,嘴巴被堵上,痛苦的表情似乎是艺术家内心的真实写照和对现状的一种申诉。在作品中,作者巧妙地运用树枝和树干的分叉之处,将其本该“开枝散叶”的部位雕刻成被封堵的嘴巴,表达了在这种艺术环境下的巨大压抑。透过作品《沉默》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在现代木雕创作中,工艺虽然很重要,但它只作为一件优秀木雕品的重要组成要素。和传统木雕相比,雕塑家如何理解和运用材料的可能性显得更为重要。作品表达的完整程度从侧面上也反映出作者对问题的思考、理解的深度。随着科学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木雕技法在现代雕塑创作中更加多元化,木雕以丰富多彩的姿态呈现给观众,木雕语言得到更多的挖掘,作品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对艺术家而言他们将有更多的方式宣泄自身内心情感,雕塑家的内在情感得到更好的诠释。这无形中促进了雕塑家在木雕创作上的积极性。而在现阶段雕塑的现状对于木雕艺术来说并不是很乐观,但还是有少部分雕塑家坚持运用传统的木质材料创作出一批批优秀的雕塑作品,也正是这些艺术家的坚持和影响,才能使现代木雕的种子在中国生根、发芽。
在前辈雕塑家中,刘焕章、孙家钵、张德华、夏肖敏、滕文金、田世信等老先生的木雕作品对中国雕塑界的影响力非常大。其中张德华的木雕作品《向往》在1982年法国的春季沙龙展上还拿过金奖。这无疑是对我国木雕艺术的肯定,同时也激起了国内更多艺术家对木雕的创作欲望。另外还有孙家钵老师的作品(图1),在他的一系列人物木雕作品中,不仅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的抽象风格,并略带点传统写实主义意味,结合汉代木雕的简洁、大气,把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表达出来,他的“大刀阔斧”体现了他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在中国古代雕刻艺术中有一种“循形造像”的说法,孙家钵先生地对汉代木雕的借鉴不但保留了木质材料朴实的美感,还使作品显示出一种形体上的张力。此外孙家钵很好地利用了先进的现代工具,不论是哪件作品,你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作品表面清晰地留有链锯的锯痕,艺术家正是利用这些结合斧头的砍痕、木雕刀的凿痕对作品表面进行有意识地处理使得其艺术作品具有一种原始又不失现代的美感。木质材料本身也变成了一种表现的可能。而刘焕章1989年所做的木雕作品《女人体》形体浑厚饱满。“依型造势”是他在木雕创作过程中惯用的手法,作者进行创作时顺着木头的形状和弯曲的节奏进行雕凿,给浑然天成的感觉,有一种古典东方韵味,令人回味无穷。
图1 孙家钵作品
除上述艺术家之外,还有甘少诚、何力平、何永福、李秀勤等优秀艺术家,他们对中国现代木雕发展的贡献也同样不可忽视。正是有很多像他们这样对木质材料怀着执着信念的艺术家在木雕创作上的不断探索带动着我国木雕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对现代木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国内与国外间的艺术交流日益增多,并且一些艺术机构还在惠安、东阳等地相继组织举办国际性的雕刻大赛。同时,也有专门以木雕为主题的雕塑大赛。通过一系列木雕大赛的举办,我国现代木雕的创作氛围变得活跃起来。国外的新观念、新形式在国内不断地涌现,木雕的表现语言更加丰富。并且,国外各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渗透与借鉴所产生的创作形式充分拓宽了国内艺术家的视野,同时也激发艺术家抛开传统木雕的创作思维,以全新的角度去认知木质材料。一些国内艺术家开始重新审视我国木雕,在反思我国木雕艺术的同时借鉴了国外的观念与形式。当然,他们并不是对国外木雕进行翻版式的模仿,而是立足在本国木雕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借鉴,从而在木雕作品中既体现材料的现代性,也保留了我国的民族性。对此,湖北美院的雕塑家傅中望是这样理解的:“就我个人来看,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作最有可能进入世界和国际交流对话,这是一种认知和策略问题。因为一味地模仿和挪用其他民族文化,就很可能丧失自身的价值。把本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并赋予它当代意义,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艺术家才能获得某种价值认同和国际交流身份,当然这需要智慧。”在他的木雕作品《榫卯结构》系列中,作者采用了“中国古代建筑”式的手法对木块进行“重组”,通过主观的改造,作品以装置的形式得到体现。这种采用现代艺术手段的搭建形式不仅显示出作品的现代意味,同时也带有浓厚的传统气息。又如中央美院的雕塑家孙伟,他对木质材料在雕塑创作的运用上有着自己的理解。在他的木雕作品中,无不体现着作者在现代艺术环境下对木质材料语言的不断探索。如图2作品中作者吸收了传统木雕的镂空技法,并以方孔的形式进行表现。通过穿透木雕的方孔,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运用传统木雕技法的同时结合了现代艺术理念对木质材料进行阐释,使传统木雕中的镂空技法在现代木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以全新的方式进行再现,得到很好的延伸。简洁的造型与方洞体现作者在木雕作品中对雕塑空间的研究。另外对空洞大小、比例的把握也使作品在视觉造型上充满一种神秘感。总的来说,作者以极为朴素的方式雕凿出简洁、单纯的方孔,并通过现代艺术的手段把这种朴实的“镂空造型”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去传达作者心中的感悟,给人们以想象。使木雕作品简洁、开阔而又别具风格。
图2 孙伟作品
综合以上所述,国内有很多艺术家根据全新的现代理念与创作形式寻找自己的艺术道路,对于中国现代木雕艺术的发展而言,如何继承传统木雕的优点并根据现代审美需求走出一条带有民族特色的发展道路成为关键。完成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结合,既要传承中国传统工艺的技法又要结合现代观念和审美情趣,对现代艺术造型和观念的肯定,使两者能够融入木雕创作中,开辟中国木雕艺术新道路。
总之,笔者在前文通过对现代艺术思潮下国内外木雕创作多样性的描述,并大量举例,意在说明现代艺术在创作过程中对传统艺术进行借鉴的可行性。另外对日本在欧美艺术思潮的影响下能走出一条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道路案例不失为中国木雕艺术在发展道路上的榜样。中国现代经济的发达和科技方面的进步为艺术家提供很好的创作环境,艺术家在探索材料应用方面也做出极大的努力,并尝试用现代的观念去驾驭传统雕塑中可以利用的资源财富,相信我国艺术家将会找到更好地前进道路。
注释:
①银小宾.徐盛.当代美术家专访-傅中望谈录.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