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朝“奥特曼”,打跑小怪兽

2021-06-23余显斌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21年6期
关键词:英宗宦官奥特曼

余显斌

《明史》里有段有趣的记载,明英宗准备任用一个人做阁臣,就让宦官将此人召进宫里。这个书生挺拔如竹,不卑不亢,长须飘飘,十分潇洒。英宗见了,连连称好,然后问他年龄多大,对方回答40岁;再问及对方家住哪儿,当回答是北方人时,英宗抚掌称好;最后问及何年考中进士,听到对方是在自己登基后考中的,英宗再次叫好,井叮嘱道:“尔年正强仕,吾北人,又吾所政士,今用尔内阁,其尽力朕。”

这个在英宗看来恰到好处的人,叫岳正。但是,英宗并非明主,甚至很昏庸,他选择岳正,也是希望岳正对自己言听计从。

可惜的是,岳正是一个铁骨头、硬汉子,并非英宗所希望的那样,最后被贬谪到了远方。英宗给岳正的评语是:“岳正倒好,只是大胆。”他希望有人将这话传到岳正的耳朵里,希望岳正以后骨头能软一点儿,别和自己对着干。岳正知道后,呵呵一笑,给自己画了一张小像,并写了一首《自赞小像》:“岳正倒好,只是大胆,惟帝念哉,必当有,如或赦汝,再敢不敢,臣尝闻古人之言,盖将之死而靡憾也。”老板说我什么都好,就是太大胆。遇到不顺眼的事就提意见,问我以后还敢不敢这样?我回答,意见照提,死而后已。

有这样的员工,估计公司不会倒闭,老板也不会出现什么错误,因为这个员工时时监督着老板,无偿自任监察委员的职务。但英宗知道岳正的《自赞小像》后,挥挥手道,哪儿凉快就在哪儿待着吧。

在此后英宗活着的岁月里,岳正被晾在一边,最后虽然从贬谪地回来了,却只能在家里过着耕田的生活,闲暇的时候,就在桌案前画葡萄,他画的葡萄水灵晶莹,枝干倔强,叶子披离,和他的为人一样,才华如珠,性格如剑。他的诗歌自然洒脱,清新流畅,不像明朝其他文人那样爱卖弄,如“雨中篱菊破轻黄,风外金橙试远香”“小堂新弊未为华,双燕频来语似夸”,都雅然可喜,有生活的真味,犹如落珠零落,花草摇曳。

能写出这样淡然雅致诗歌的人,骨骼却奇倔,性格却刚硬,历史上很少见,有明一代也很少见。

岳正命运多舛,仕途跌宕,和当时的大背景分不开。英宗在土木堡之变后,做了瓦剌的俘虏,被放回来后。又做了太上皇,最后在一群权欲极强的野心家的帮助下,上演夺门之变,将把自己从俘虏营救回来的景宗皇帝和大臣于谦双双害死,自己再次登基,历史上称为复辟帝位。

英宗的狠毒和无耻,由此可见一斑。

英宗再次登基后所用的功臣,人品也可见一斑。其中夺门之变最主要的推手是大将石亨,他依凭夺门功劳,为所欲为,“蓄材官猛士数万,中外将帅半出其门,都人侧目”,所有在朝官员见到他都小心谨慎,仰其鼻息,唯有岳正,敢站起来,对他说不。

当时,有个执掌钦天监的官员,名叫汤序,是石亨同党。在石亨的授意下,他以天象有变、灾异将生为借口,请求英宗罢黜奸臣,毫无疑问,他是想以此为借口,将朝中正人君子一网打尽,让石亨的党羽盘根错节,占据朝堂。英宗听后点了点头,准备答应,岳正知道后,连忙去面见英宗,劝谏说:“奸臣无指名。即求之,人人自危。且序术浅,何足信也。”言外之意,汤序没有说出奸臣是谁。如果去查找,只会让大臣人人自危,颤栗不已。更何况,汤序不学无术,观察天象的能力很差,说不定看错了也未可知。

英宗听了,觉得有理,收回成命。于是,一场即将震撼朝野的大案,就这样消于无形,一个书生片言之间,让一群正直之人度过激流险滩,让一场政治旋风消失得了无形迹。

石亨的侄儿名叫石彪,也是武将出身,仗着叔叔的权势,坏事做尽,是一个无恶不作的主,他带着土兵把守边关重镇大同。为了升官,石彪经常做一些虚报军情的事情,夸大自己的功劳。一次,他又派出部下进京,告诉皇帝,外敌侵犯,在自己的勇猛反击下,丟盔弃甲大败而逃,并说自己“捕斩无算,不能悉致,皆枭置林木间”。岳正听了呵呵一笑,打开地图,指着那个地方道:“某地至某地,皆沙漠,汝枭置何所?”那个来报捷的人没想到,岳正对地势如此清楚,一时张口结舌,说不出話来。

石亨知道后,气得直哼哼。石彪更是气得暴跳如雷,可又无可奈何。

英宗的另一个亲信是曹吉祥,宦官头目,即司礼掌印太监,也是凭借夺门之变上位的,和石亨一样,依恃英宗的信任,干着伤天害理的事情,以至于当时的官员背地里谈道:“这两个家伙随意干坏事,没有一点敬畏之心,大家的命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因此遇到他们,一个个都不敢抬头去看。”

当时,有一个僧人假借天意,准备谋反,过一把皇帝瘾,被宦官掌管的锦衣卫侦查出来了。锦衣卫的武士们马上用一根绳索将这个人套上,抓了起来。曹吉祥觉得机会来了,立即指使一个宦官向英宗上奏,希望给锦衣卫的官员升职。岳正知道后坚决不同意,因为按照大明朝的法律,这样的事情只能奖赏钱财,没有升官规定,如果这样,过去的立功者都应升官,朝堂就满员超负荷了。这个宦官听了,只好垂头丧气地离去。曹吉祥知道这件事情后,也眼睛冒火。

曹吉祥的胡作非为,其至远远超过石亨,因此引起了极大民愤,大家敢怒而不敢言,有人就写了匿名布告,到处张贴,上面列举曹吉祥种种违法行为,曹吉样不但不改正,反而勃然大怒,进宫要求英宗悬赏捉拿写匿名布告的人。英宗也够昏愦的,马上宣来岳正,命他写一篇捉拿匿名者的圣旨,向天下发布。

岳正一听,摇着头放下了手里的笔。英宗很是疑惑,询问怎么了。岳正告诉他,匿名布告不一定说得不实,意思是,曹吉祥很可能真做了那么多坏事。退一步说,即使是诬陷,朝廷设置有刑部,捉拿罪犯的事自有刑部去查,哪有皇帝下旨去抓诬陷者的?皇帝难道成了他曹家的跟班了吗?另外,这事宜缓不宜急,急了反而抓不住匿名者,还是慢慢来吧。

英宗听了,觉得有理,点头答应了,没再下令抓捕匿名者。这无疑给曹吉祥腾腾燃烧的嚣张气焰上浇了一盆冷水,他怅然若失,对岳正恨之入骨。

石亨和曹吉祥干坏事,都不是单独干的,他们觉得,单独干没有分量,难以产生巨大的震撼力,于是搞了一个强强联手,团结一致地干坏事。

岳正这人,史书说他“素豪迈,负气敢言”,用现在的话说,他心里干净、不阴暗,因此对别人只是就事论事,并没有防着,对于石亨、曹吉祥做坏事,他依然长剑出鞘,剑剑见血。他有点如奥特曼面对一群怪兽,无惧无畏,直面对手。

一次,在替英宗下发的诏书中,他以英宗的口吻进行深入检讨:“乃者承天门灾,朕心震惊,罔知所措。意敬天事神,有未尽欤……赏香无度,府库虚欤?请渴不息,官爵滥欤?”这与其说是检讨,不如说是在批评英宗,政局混乱,善恶不分,曲直不辨,征调无度,和后来海瑞指斥嘉靖的“天下第一疏”,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此基础上,他又以英宗的口吻,质问大臣们,“贿赂公行、政事废欤?朋奸欺罔,附权势欤……抑有司阉茸酷暴,贪冒无厌。而致军民不得其所欤”?文章声韵铿锵,一一列举官员们的贿赂公行、趋炎附势、残暴害民、奸诈贪婪等罪行。

这不是罪己诏,简直是篇檄文,是对皇帝、对管员的当面质问,让他们一个个面红耳赤,无所遁形。

圣旨一下,无论田间农夫、陌上行人,还是朝廷官员、深斋书生,都传诵不断,石亨和曹吉祥更是冷汗直冒,胆战心惊。他们知道,岳正这篇文字是针对他们的,因为很多官员都是他们提拔的。他们于是商量一番,进宫上奏英宗,说岳正这样写是诽谤皇帝,为自己赢得正直名声。英宗听了很生气,一道圣旨将岳正贬谪远方。

无论在朝廷,还是在地方当官,岳正都做得很优秀,很称职,这是因为他一直心怀天下,心怀苍生。一个人只要心中装着百姓,装着国家,这个人的品德就不会差,这个人也会成为一部传奇。

(六月的雨摘自读览天下)

猜你喜欢

英宗宦官奥特曼
想做联名爆款?超级飞侠、熊出没、奥特曼等“高光”IP等你来聊
奥特曼大揭秘
明英宗颁赐甘州卧佛寺《永乐北藏》原因刍议
清朝才称宦官为太监
南京三座明代宦官墓的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真假奥特曼
明英宗重回大明多亏了谁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聋子锄奸
北狩南宫之后明英宗心理变化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