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尚志:“只想死在千军万马中”

2021-06-23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关东军赵尚志头颅

中弹牺牲,时年34岁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接见美国合众社记者时说:

“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赵尚志等等,他们都是共产党员,

他们的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

赵尚志(1908-1942),热河朝阳(今辽宁省朝阳市)人。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2月牺牲,时年34岁。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1940年夏,赵尚志被北满省委以反王明、康生为由错误地开除党籍。但他仍率小分队坚持抗日斗争。他对周围的同志说:“我生是共产党的人,做党的工作是我一生的任务,我一天也不能离开党,死也要死在东北抗日战场上。”此后不到两年,他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誓言,战斗到最后一刻。

“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杨靖宇身高1.93米,赵尚志身高1.62米,但同样顶天立地、气壮山河。他们都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分别领导南满和北满的抗日联军,被誉为“南杨北赵”。

1939年5月19日的《新中华报》曾对赵尚志有过形象描述:“矮矮的个子,穿着一身破旧的士兵衣服;一张布满了灰尘的面孔上安置着一只失明的眼睛——为我民族光荣负伤;大部分空闲时间,总是围绕着他的马,忙着喂饲料或梳毛……特别引人注目的就是他那双长久不洗的手,被汗水和灰尘交织着绣出了鳞状的花纹,每一个骨节都是膨大得像小榔头,除去手掌心之外,既黑又瘦,恰像老乌鸦爪子。”

就是这个小个子,令日寇闻风丧胆。日本关东军参谋部在《关于最近“满洲国”的治安》的报告中,认为赵尚志是“最顽强、匪势最为活跃的代表者”。日本关东军甚至重金悬赏:谁捉住赵尚志,“一钱骨一钱金,一两肉一两银”。

据杀害赵尚志的凶手田井久二郎回忆,在赵尚志领导东北抗日联军的十年中,数万日本军警被毙,这还不包括伪满洲国的军队。他说:“赵尚志将军得到中国人民的绝对支持,用一个师团以上的兵力讨伐是没有用的。他一声令下,东北的人民就能起来反抗,他和他们之间有父子一般的关系。”“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这是日军当年对赵尚志的敬畏评价。

“只想死在千军万马中,没承想死在刘炮手里”

日本关东军从1941年7月起进行“关东军特别大演习”,70多万日军调动频繁,遍布各地,汉奸、特务、密探活动猖獗。1942年底,赵尚志率小部队在鹤立、汤原山腰地带开展活动时,撞进了一个早已精心编织、布置完备的魔网。

“赵尚志来了,这还了得!”鹤立县兴山伪警察署署长田井久二郎、特务主任东城政雄惊恐不已。东城政雄首先密派了一个会说中国话的日本特务张锡蔚,伪装成支持抗联的地下工作者,化名“张玉清”,打入了赵尚志队伍的内部。张锡蔚不断为抗联“提供给养和递送情报”,很快就取得了赵尚志的信任。1942年1月上旬,第二个汉奸特务刘德山寻找到了赵尚志所率的小部队,骗取了赵尚志的信任。此时的赵尚志由于急于扩充实力,在吸收队员时来不及认真考察,被张锡蔚、刘德山等人混入,引来了杀身之祸。

1942年,东北的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阶段,东北抗日联军伤亡惨重,最后部队被迫撤向苏联境内。但赵尚志坚决不撤退,他对战友说:“我曾是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死也要死在东北抗日战场上!”

1942年2月12日凌晨1时,黑龙江省萝北县,寒风低吼。赵尚志率部直奔梧桐河警察分驻所和警备队而去。当他们走到距离梧桐河警察分驻所还有两公里的吕家菜园小土屋附近时,刘德山突然向赵尚志建议到小土屋里暖暖手脚再投入战斗,赵尚志表示同意。刘德山故意落后几步,把赵尚志、王永孝两人让到了前面,说:“咱到菜园子屋里暖和一下。”又说,“你们先去,我去解手。”

就在这短暂的一瞬间,刘德山凶神恶煞地举枪射击,子弹从赵尚志腹部穿过,赵尚志立刻倒地。紧接着,刘德山开了第二枪,将走在前面的王永孝打倒。赵尚志不愧久经沙场,当刘德山正欲迈步逃跑时,他忍着剧痛,迅速举枪射击,刘德山的头、腹部各中一弹,当即毙命。

走在后面的姜立新等人听到枪声,猛扑过来,急忙将受伤的赵尚志和王永孝抬进小土屋。而张锡蔚却乘慌乱之机溜走了,他是到梧桐河分驻所报告去了。

赵尚志从怀里掏出一包东西,对姜立新说:“我不行了,我来掩护你们。你们必须立即转移!这是部队的生命,一定要带上保護好!”这包东西是抗联组织联络图、北满日伪军事部署图和用作活动经费的黄金。姜立新恋恋不舍地带领两名抗联战士走出土屋,很快消失在黎明前的夜色中。随即,赵尚志因出血过多,昏迷过去。

30分钟之后,日军赶到吕家菜园。赵尚志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敌人的马爬犁上,他说:“只想死在千军万马中,没承想死在刘炮(刘德山)手里。”

“一直睨视审讯官,置刀枪痛苦于不顾”

曾参与杀害赵尚志的日本战犯东城政雄,在反省文章里回忆:

审讯马上开始了,赵尚志将军神态威严,一言不发,只是轻蔑地看着在他身前身后转来转去的日本人。不管日本人怎么问,赵将军都是以沉默来对待。

直到最后,他才愤怒地说:“你们是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对你们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说了,也是对牛弹琴——没有用!”这时,由于伤势过重,失血过多,赵将军昏倒了。

在日本关东军宪兵司令部编辑的《满洲共产抗日运动状况·1942年》中留下了这样的记载,赵尚志最后的形象跃然眼前:

赵尚志受伤后约活8小时,当审讯时,他对审讯他的警察说:“你们和我不同样是中国人吗?你们却成为卖国贼,该杀!我死不足惜,今将逝去,还有何可问?”除发泄等言语之外,缄口不言,一直睨视审讯官,置刀枪痛苦于不顾,显示无愧于匪中魁首之尊严,而终于往生。

赵尚志的铮铮铁骨使日军惊叹不已,有的警察甚至偷偷地流下了眼泪。

1942年2月12日上午9时左右,赵尚志在被俘8小时后牺牲,时年34岁。赵尚志用生命实践了曾发下的誓言:“为收复东北失地,争回祖国自由,哪怕枪林弹雨,万死不辞,赴汤蹈火,千辛不避,誓为武装东北三千万同胞,驱逐日寇出东北,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奋斗到底!”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接见美国合众社记者时说:“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等等,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的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

头颅失踪之谜

1948年3月初,中共地下党在国民党占领的长春医学院发现了两个大玻璃瓶子,其中有抗联将领杨靖宇、陈翰章的头颅,但赵尚志的头颅却无下落。在文献档案中,人们唯一能够了解到的是,因为枪伤,赵尚志的左眼下方有三个月牙形的伤疤……

新中国成立后,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党史研究部门和文物管理单位,一直在努力寻找赵尚志的头颅。寻找在1987年初出现转机。当时,专门从事日本侵华战争史研究的日本女学者山崎枝子在哈尔滨,采访了时任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的李敏。李敏是赵尚志的老部下、抗联老战士。她讲述了赵尚志牺牲和头颅失踪的经过,对山崎枝子说:“能否请您协助找一找赵尚志將军的头颅?我们知道头颅被送到了长春,据说关东军把它泡在福尔马林药水里,转送到了日本。”山崎枝子回到日本后,几经周折终于查到了东城政雄。1987年2月8日,山崎枝子约见了时年75岁的东城政雄。据东城政雄回忆:

赵尚志的身体筋肉很消瘦。部分地方有伤痕。在进行全面调查后,拍了照片,把首级割下来,身体投入松花江。首级装入木箱,乘飞机送到长春。先给治安部大臣看了,他说,好,好,赞扬我们。首级眼睛没闭上,睁着眼睛的模样,冻起来了,颜色变成了紫色。那时,我才知道一个人的首级有那么沉重。

途中飞机降落在哈尔滨,我们在飞机内吃了面包,喝了饮料。那时候我们看到首级开始腐烂,明显地看到一个眼睛在战斗中受伤的痕迹。后来,日本军的高官们来看过首级后,谈了首级的处理问题。他们说首级已经腐烂了,把他送般若寺当作无缘佛埋起来就行了……

起初,日军决定将赵尚志的头颅焚毁。关东军总司令梅津美治郎信奉佛教,多次去般若寺拜见主持倓虚。当倓虚法师听说赵尚志的头颅将要被焚毁时,便请求将其掩埋在般若寺内,梅津美治郎破例允许。

1987年2月13日,山崎枝子写信告知李敏和黑龙江省党史专家金宇钟这一消息。此后,李敏两次来到般若寺,金宇钟以及长春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同志也多次去般若寺寻找赵尚志的头颅。但时光荏苒,倓虚法师早已圆寂。至于赵尚志的头颅究竟掩埋在这座寺院的何处,寺内的僧人一概不知。

直到2004年6月寺院修缮围墙时,赵尚志的头颅才被发现。

2008年10月25日,赵尚志的颅骨终于叶落归根,安葬在家乡朝阳市刚刚竣工的赵尚志烈士陵园。

(责编/陈小婷 责校/黄梦怡 来源/《赵尚志将军,魂兮归来》,常家树/文,《名人传记》2014年第3期;《赵尚志头颅失踪62年之谜》,纪文/文,《党的生活》2014年第1期等)

猜你喜欢

关东军赵尚志头颅
浅析头颅磁共振在脑血管性痴呆患者中临床诊断价值
愚人节缅怀革命先烈
抗联英雄赵尚志
齐齐哈尔日军“忠灵塔”探析
朝阳市赵尚志纪念馆
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使用化学武器探析
嵇康·绝响
关东军的强力干预与郭松龄反奉事件
北国雄狮未竞志
抗日英雄赵尚志为何两次被开除党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