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贺英:贺龙的大姐,贺氏一门109位烈士之一

2021-06-23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大姑贺龙姑父

中弹牺牲,时年47岁

得知大姐贺英、二姐贺戊妹英勇牺牲,惨遭分尸示众,贺龙心如刀绞,恳求贺炳炎去收尸:“你带点儿钱去,总还剩点儿骨头渣渣吧,收拾一下。”

贺英(1886-1933),湖南桑植人。贺龙的大姐。中共湘鄂边区军事斗争领导人之一。1933年5月牺牲,时年47岁。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从北伐革命到全国胜利,贺氏宗亲英勇献身的烈士多达2050人,其中贺氏本家109人。贺龙的大姐贺英,“以非党员的身份带领着受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为党做了大量工作直至献身”。电影《洪湖赤卫队》的女主角韩英,就是以她为原型。

贺龙之女口述:“大姑带领着乡亲们,亲自将‘湘西讨袁护国军几个大字绣在父亲的军旗上”

贺英武艺高强,曾经只身深入土匪巢穴,生擒匪首,收编了几百名土匪。她性子刚烈,坚决不裹脚,说:“我们穷苦人家,把脚包得尖尖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长嘴巴靠谁养?”

据贺龙之女贺晓明回忆:

大姑在七兄妹中居长,从小她就会帮助父母排忧解难,十二三岁就学着当家。父亲自小就与她感情非常深。

有一次,父亲饿得不行了,跑到隔壁堂嫂家想找口饭吃。大姑追在后面喊“常伢快回家,嫂嫂家的饭也不多了”。父亲很听话,放下刚刚端起的饭碗转身就回家了。每当父亲说到这些,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

洪家关当年流行一句歌谣:“贺家香姑谁不夸,十二三岁就当家。”大姑在自家姊妹中威信也很高,谁若吵嘴打闹惹是生非,旁人只要说一声“我向大姐告状去”,大家立即变得鸦雀无声了。

据父亲回忆,十六七岁时的大姑,出脱得像朵花儿似的,再加上大姑孝顺懂事,为人和气,左邻右舍无不夸她是一个好姑娘,方圆几十里地有儿子的人家,都想把她娶进门做媳妇。一天,大姑上山打柴,路遇猛虎,只身与猛虎搏斗,被正巧路过的青年谷绩廷相救,两人遂产生感情。1906年冬天,大姑刚满20岁,就与谷绩廷结为百年之好。

大姑父又名谷虎,身材高大,武功超人,结交甚广,是条硬邦邦的白族汉子。父亲15岁便跟着大姑父当了马帮客,整日赶着骡马行走在深山老林中,贩运盐巴和日用品,赚钱养家,也练就了一身虎胆。

1916年农历大年三十,父亲集合14位贴心兄弟,两把菜刀砍了桑植县笆茅溪盐局税警队的官兵,夺得枪支揭竿起义闹革命,这就是后来深得毛泽东主席称赞的“两把菜刀闹革命”。大姑和姑父也都参与了那次行动的策划,姑父还参加了起义。起义成功后,姑父留在了军中,不要官职,为父亲负责后勤事务。

手中有了武装的父亲成立了湘西护国军,追随孙中山讨袁护国。大姑带领着乡亲们,亲自将“湘西讨袁护国军”几个大字绣在父亲的军旗上。

大姑时刻关注着父亲的安危。一次父亲带兵驻扎桑植,有人密谋刺杀父亲,正欲行刺,被大姑发现,她飞起一脚踢掉刺客手中的尖刀,吓得那人落荒而逃。

父亲带兵离开桑植不久,大姑和姑父也组建了游击队,除霸安民,建立后方基地,专门收容父亲部队的伤兵及家属子女。久而久之,被人称“湘西王”的湘西巡防军统领陈渠珍盯上,多次派兵“围剿”姑父。未果,最终决定派人暗杀。

1922年农历九月重阳节那天,驻防桑植县洪家关的一个姓满的连长送来请帖,请姑父下山赴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姑父不幸被害,并且身首分离。

噩耗传来,大姑派人抢回了丈夫的遗体,亲手擦洗,又找来针线把伤口缝上,裹上白布,装进棺材下葬。

父亲讲起这些事情时总是说:“这样坚强的女同志真是不多见!真是了不起!”

蒋介石向全国发出通缉令,悬赏3万大洋买贺龙和贺英的人头

丈夫被杀害后,贺英接过丈夫手中的枪,率领地方群众武装,抗官府、杀豪绅、打土匪、救穷人。1926年夏,她联络桑植县民军文南甫、李云清、刘玉阶等部攻克桑植县城,赶走县长马策,驱逐驻军团长肖善堂,城内各界人士送“万民伞”“欢迎贺司令进城”。

1927年初,贺英应贺龙之邀同三妹贺满姑到武汉小住,受大革命影响,决心带一批武器回湘鄂西坚持斗争。她离汉前对贺龙说:“国民党那帮人只顾升官发财,不要指望他们能干出什么好事来。”“只管大胆干,外面不行就回(湘西)去干。”贺英回家后,积极扩建武装,半个月内扩兵数百。

南昌起义后,蒋介石向全国发出通缉令,悬赏3万大洋买贺龙和贺英的人头。贺英毅然决定回老家稳住后方队伍。

据贺晓明口述:

同年10月,敌人调集了600多人“围剿”大姑,并扬言“不抓到贺英不收兵”。那时大姑骑着一匹大白马,指挥弟兄们边走边打,29天打了32仗。大姑率部进入太外婆的家乡——鹤峰县的王家河,便在割耳台一带隐蔽下来。这里山高林密,冬天山上的雪有一尺多厚。吃饭靠老百姓送苞谷,吃菜靠弟兄们上山打猎,挖野菜。最难受的是山上与世隔绝,大姑多次派人化装下山,到处打听消息。

1928年3月的一天,大姑突然得到天大的喜讯:弟弟贺龙回来了!

这天,大姑带着随行人员回到了洪家关,同我父亲、周逸群、贺锦斋等领导人见面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当天便把她的武器和主要人马都交给了父亲,身邊只留一些短枪和二十来个兄弟打游击。从此大姑便坚定了要与共产党一起奋斗的信念。

交出大部队后,大姑开始采取以少胜多的战术:有时骑着大白马,身挎双枪,公开和一些地方武装头目谈判;有时提个篮子,化装成卖针线的小贩,串乡走寨,悄悄走进大户人家小姐的房里,会见某地的团防老爷;有时化装成割牛草、拔猪草的农妇,钻进深山,深入绿林好汉的窝子,规劝他们投奔父亲军队。

不少人称大姑是“樊梨花再世”“穆桂英托生”,连敌人都畏她三分,只要听说是贺英来了,一个个都不寒而栗,可贫苦人民都喜欢她,亲切地称她“香大姐”。

遗憾的是,为革命贡献了一切的大姑,毕生的心愿未能实现。她多次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跟她谈话时表示,留在党外能做更多的工作。因此,大姑以非党员的身份带领着受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为党做了大量工作直至献身。

“我不行了,快去找贺龙”

“那时队伍很小,每次失败,她就帮助我重新成立起队伍。她并不懂理论,但她的想象力极强。胆大,天分比我们高多了。”贺龙晚年回忆贺英时说道。

1928年10月,工农革命军在石门受挫,贺锦斋等重要骨干战死沙场,贺龙率部退到桑鹤边界休整,处境十分艰难。贺英在战斗中几次负伤,但她得知工农革命军被困深山的消息后,亲自带领游击队打土豪,筹粮款,千方百计把缴获的银元、布匹、棉花、腊肉、粮食等物资,用骡马和人力运往深山,送给工农革命军,支援主力部队,使工农革命军得到补充,熬过难关。

贺龙多次说:“1928年那次石门失败转到鹤峰大山里的时候,若没有我大姐的支援,后果不堪设想!”

贺英还向贺龙建议:“老躲在深山里不是办法,队伍‘要伍,‘不伍不成队伍。”贺龙随即对部队进行整编。他们将部队拉出堰垭,经沙道沟到咸丰县的黑洞,智取汪家营,夺得不少枪支。接着奇袭建始城,收编邬阳关部队,于1929年春解放鹤峰县城,5月解放桑植县城。红军的根据地也日益巩固。

贺龙征战各地,部队陷入困境时,多次得贺英帮助。1929年10月,红军在庄耳坪战斗失利,贺英率游击队去战地做善后工作。1930年7月,贺龙率主力红军东下洪湖,成立红二军团。从此,湘鄂西根据地发展到了全盛时期。

贺龙东下洪湖后,贺英率游击队留在湘鄂边根据地,配合红军主力,坚持游击战争。1932年反“围剿”战斗中,国民党军和地方武装四面包围根据地,贺英率部苦苦坚持。据贺晓明口述:

那时大姑带着张月圆等人住在太平镇的割耳台。一天,区苏维埃主席邓中义拦在了大姑的马前,反映沙道沟有一支队伍,打着“共产军”旗号,约三四千人。大姑立刻派人前去侦察。

第二天,侦察人员回来汇报。原来,四川土匪武装甘占元和杨森旧部张轩两股人马约3000人,为了暂时立住脚跟,便采用掩人耳目的手段,自称“共产军”,他们到处奸淫掳掠,暴露了其反动本质。大姑获得这一重要情报后,一面派人到湖南的石门地区报告我父亲,要求主力红军回师鹤峰;一面请求组织派出代表,到沙道沟同敌人谈判。

大姑建议苏区政府除热情招待外,必须准备用武力应付。甘占元、张轩进入鹤峰后,果然翻脸不认人,撕毁协定,不听从苏维埃政府安排。暗送情报,妄图与国民党军队取得联系,把附近的红军独立团一口吞掉。

12月24日,父亲率领红二军团到了走马坪,当即开会决定,对川军实行了武装改编,由大姑前去接受敌人投降。大姑当年的战友提起当时场景,啧啧称赞:那天贺司令身挎双枪和腰刀,带着张月圆、徐焕然、廖汉生等几个助手前去受降,敌人只得俯首贴耳,听从调遣。

1933年5月5日,这是父亲一生中最悲痛的日子。

由于叛徒许黄生告密,团防队长覃福斋等人带300多名匪徒,将大姑他们宿营的硝洞团团包围了,密集的子弹向屋里扫射。大姑卧在门侧,沉着应战,敌人始终冲不进来。

突然,一颗子弹飞来,击中了她的右腿,血流如注。徐焕然要背她冲出去,大姑坚决不肯,她从地上爬起来,掩护大家突围。大姑的腹部又中一弹,她把手枪交给身边的同志,说:“我不行了,快去找贺龙,跟敌人干到底!”说完,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得知大姐贺英、二姐贺戊妹英勇牺牲,惨遭分尸示众,贺龙心如刀绞,“热泪滚滚而下”。他恳求红二军团第5师师长贺炳炎去收尸,说道:“你带点儿钱去,总还剩点儿骨头渣渣吧,收拾一下。”当地群众帮助收拢了烈士的遗体,缝合起来入殓,安葬于洞柘湾。

后来,每当贺龙回忆起贺英,总会提及那段历史,并说:“她为革命贡献了一切,保护了一批子弟,不少娃娃经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我大姐保留了一批革命力量,功勞是不可抹掉的啊!”

1962年,当地政府将贺英迁葬于鹤峰满山红烈士陵园。

(责编/陈小婷 责校/黄梦怡 来源/《贺龙女儿忆大姑贺英 称其亲手缝合姑父遗体身首》,贺晓明口述、吴萍整理,《新民晚报》2011年6月4日;《贺英:利剑能挡百万师》,阮周围/文,新华社2018年8月27日;《贺英:把部队交给贺龙交给党》,刘瑛执笔、孙敏坚整理,《湖南日报》2018年10月30日等)

猜你喜欢

大姑贺龙姑父
蒋介石唯一一次约见贺龙:这人可怕,以后不约
拴红头绳的鸡腿子
贺龙威望哪里来
怀念姑父
陪姑父吃的最后一顿饭
大姑奶的时髦生活
母狼的护犊绝唱
饭桌上的教诲
贺龙火烧裂口
我们不谈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