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精准教研模式探究

2021-06-23叶燕芬

新课程·上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模式互联网+互联网

摘 要:从现实需求出发,教师呼唤基于“互联网+”的教研模式,以此提高教研效度。通过实践,提炼几种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精准教研模式:内需出发的教研直播,提升教师教研的积极性;针对主题的教研点播,提升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诊断点击的名师导播,提升教研活动的指导性和建立共同体的跨区域转播,扩大教研活动的辐射性。

关键词:精准教研;模式;“互联网+”

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学校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除了列入上一级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规划的学习以外,校本研修才是促进教师整体专业提升的主体舞台。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迫切希望通过教研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从而改善教学行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希望拥有更大的教研自主性,能随时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困难;希望名校中的名师能随时引领;希望教研的时间、空间、地点能够灵活。总而言之,从现实需求出发,教师呼唤基于“互联网+”的教研活动,提升教研精准度。

本校在创现代化学校进程中构建完成的教研网络平台,已基本具备了在线教研的网络设施设备。同时,在前期“互联网+”的校本教研实施过程中,曾以学校学科拓展活动微课等作为任务驱动,团队老师以钉钉建群的方式,构建在线教研网络,教师共享备课资源、分享设计心得,部分名师共同体在此基础上,以师徒“1+1”合作形式,获得了一定的在线教研过程体验。一段时间下来,效果明显,提炼了以下几种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教研模式。

一、教研直播:内需出发,提升教师教研的积极性

人人都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利用群直播功能,组织者事先发布直播教研预告(包括时间、内容与研讨主题),以自媒体的方式随时发起直播,分享观点。群成员随时参与直播,在视频界面进行评议、讨论、交流。

为扎实开展直播教学,教师互相研讨学习,克服重重困难,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定时直播,及时线上批改,按时线上答疑解惑,使线上教学活动有序开展。

例如,学校三年级数学教研组的王老师在“倍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对“如何挖掘隐性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融通”等问题产生了困惑。于是,王老师通过教研组钉钉群发起了教研直播活动,上传了自己的教学设想,并提出困惑与问题。“思政”这一新鲜词汇瞬间激起了组内教师的研讨兴趣,纷纷就“倍的认识”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基础等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给予积极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的“教研直播”努力从教师内需出发,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促使教师从“被教研”走向“要教研”。教研不仅较好地解决了直播教师的困惑,也激发了其他教师对相关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受益的不仅仅是提出问题的教师,更是参与研讨的全体教师。在活动中,教师进一步体会到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善于在日常教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有的困惑都有它的研讨价值,群组中的讨论交流可以让教学改进方向更明确,也更能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

二、教研点播:主题针对,提升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教研组长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首先,精准选择点播资源类型进行研讨式教研,如选择校内外特级教师的优秀课堂实录进行学习型研讨,或选择本校新教师的课堂实录进行诊断式研讨,还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观摩课和研究课进行辩证式研讨。其次,截取视频进行研究式教研。再次,合成多位教师上课的同一环节视频资源进行对比式研究,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教研效果。

例如,学校六年级数学教研组的沈老师将代表学校上一堂区级公开课“比的意义”,教研组长召集组内教师共同收集相关文献与录像资料,并围绕“如何在比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主题,组织开展录像诊课校本教研活动。将沈老师的课堂录像片段与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课堂录像片段进行“对比诊断”,包括教学时长、情境创设、关键问题、学生活动、教师引导、评价语录、板书设计等维度的分析。通过教研,教师对“比的意义”这一教学内容及相关问题的认识与理解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沈老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控与应变也得到了很好的改进。

这样的“教研点播”使教研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参与教研的老师不仅对研讨的核心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还能深切感受到任何一堂“简单课”的背后都是经历过深入而复杂的思考与实践的。教师感受到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教师(教学经验、背景、个性、风格)的不同理念、不同构想、不同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从而体会到要善于在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并由此打开自己的教学思路,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学个性。

三、名师导播:诊断点击,提升教研活动的指导性

名师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依托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名师网络工作室项目,以网络平台为纽带,组成线上、线下共同研修的名师共同体。积极发挥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的作用,选择关注度高的主题专项问诊,对教学难点、重点问题进行专项研讨。如学校语文组接到任务,要做各年级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的在线教学微课,老师们觉得对语文部编教材“快乐读书吧”的认识不到位,纷纷求教于我。作為“浙江省叶燕芬网络名师工作室”的导师,我组织开启了下面的在线教研活动。

首先,我在平台上发起了教研话题——谈谈各册“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书目的文学价值与教学价值。其次,通知分布在全省各地的15位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和1100名工作室成员参与网络教研。同时,作为导师,我跟大家网络互动,及时回复老师们的疑问与困惑。各工作室成员纷纷参与到这不受时空限制的在线教研中。

在共同探讨教学价值的过程中,我对“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做了如下教学建议。

1.“快乐读书吧”是部编教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编写思路的载体之一,是大阅读课程从课内走向课外的桥梁。教学中要将读书兴趣从课文引向课外,从课外引向万千世界;要努力从读一篇引领到读一本,从读一本走向读多本;要将课文的阅读方法引导到“快乐读书吧”中,并从“快乐读书吧”再引领到课外阅读书目中。

2.“快乐读书吧”的教学,既要打破课内与课外的壁垒,让学生自主阅读,又要重视阅读全过程的指导。无论是阅读前的导读,还是阅读中的助读,还是阅读后的分享,教师都要与学生一起经历。建议每个“快乐读书吧”的教学都应该由“导读”“推进”“展示”三个部分来完成,每个步骤应该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

经过三天的充分讨论,我校语文教研组的老师和全省语文教师一起,对部编教材“课外阅读课程化”的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各年级“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做了充分设想,对各册“快乐读书吧”微课的制作都胸有成竹了。于是,我们不但顺利完成了区域教研部门的任务,同时还与地市图书馆合作,推出了“醇美语文共同体”系列公益阅读课程,并受到一致好评。

这种难题诊断式在线教研,在名师的引领下分析原因,从而形成对策,进一步探讨—实践—再深化,真正提升了教研活动的精准度和实效性,更具有教学研究示范、引领价值。

四、跨区域转播:建立共同体,扩大教研活动的辐射性

“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学校教师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我们邀请结对学校教研团队加入学校网络教研共同体,定期以结对学校教师的教研需求为基准展开跨校区转播式教研,同时努力发挥本学校“互联网+同步课堂”教研(专家)团队的作用,共同研究课堂模式,探究教研实施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互联网+”精准教研的辐射功能。

本校在“互联网+义务教育”网络教研过程中,基于部编教材的醇美语文阅读研究,基于录像诊课的校本教研,以及通过平板互动对学情进行的数据分析,都是以结对学校教师的教研需求为基准而展开的网络教研活动。

如我校英语组以HIO English community为核心的英语共同体团队承担了首节同步课堂研讨课任务,由青年骨干教师吕青青老师執教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对话课“Happy Birthday”。在共同体组织者蒋老师的统筹安排下,共同体五位成员和结对学校教研组老师组成了一个同步课堂备课组,并组建了一个研讨钉钉群。在开课前的两周时间里,吕老师试教了不下4次,每次试教,共同体老师都会现场听课、评课。除了线下研讨,我们还积极开展线上研讨。每次线下活动结束后,吕老师都会把自己试教的课堂实录或教学设计上传到群里,全体群成员,包括结对学校英语教师都可以看到完整的教学过程,大家一起进行后期的课堂观察,每位老师在线发表自己对本次试教课堂的看法和感受,提出听课中的疑惑,吕老师则在线进行叙述、解说。遇到教学难题时,大家会展开热烈的讨论,给出一些改进的建议,共同预测实施的可行性。在本节课的巩固拓展部分中,吕老师设计了学生用学过的语言How many...来描述birthday party中主人公Sam收到的礼物数量,但她对可以进行描述的礼物把握不准,在群里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结对学校老师看到信息后,立即对即将施教的班级学生进行了调查访谈,搜集班内学生赠送礼物的喜好与倾向。吕老师按这个方向进一步备课,课堂内容设计把握得更加精准。每轮线上教研结束后,吕老师都会及时整理大家的发言内容,完整梳理改进意见和建议,认真修改教学设计,积极准备下一次试教……一次次线上磨课、评课,让吕老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越来越明晰,教学过程的设计也更加合理,教学实施也愈显自信。

这样一种以“名师共同体”为载体的精准教研模式,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研方式。开课老师只要有问题或困惑,就可以随时在群里提出,其他老师也会在第一时间帮助其解除疑惑,为其提供优化方案;组织者更会及时做好教学理论上的引领和课堂实践上的指导。这样的教研,既节省了青年教师因理论欠缺和经验不足而自行摸索花费的时间,又促使双方参与研讨的老师打破了以前“只听不说”或“只说优点不谈问题”的惯例,这才是精准化的“真”教研。这样的精准,让老师们及时更新了教学理念,相互促进了思想交流和观点碰撞,有力地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注:本文系2020年度浙江省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基于‘互联网+的精准教研模式的实践探究”(课题立项编号:2020ETC122)的

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模式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