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南史》互勘
2021-06-23杨康
杨康
(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 江苏昆山215300)
《南史》的陈代部分以姚思廉所撰《陈书》为主要史源,虽删繁就简,但依然保存了大量的《陈书》原文。在两书传钞刻写的过程中,出现了这种情况:一书的某处文字错讹,而另一书的相应部分仍存其真,因此可以通过互相比勘来校正两书文字。这种方法前人早已用及,如殿本刊刻时曾以两书互勘来校正讹文,而诸多读史札记也曾利用此法纠正了不少误字,如王懋竑《读书记疑》卷十三《南史存校》、卷十四《北史存校》以及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相关部分,等等。[1]笔者比勘中华书局点校本《陈书》与《南史》相关部分,对其讹误可商之处按所在各书的先后顺序胪列如下,或能补阙正讹,以祈读者方家教正。
一、“溟”“滇”之讹
《南史》卷九《陈本纪上》:“上宰膺运,康救黔黎,鞠旅于溟池之南,扬旌于桂嶺之北,县三光于已坠,谧四海于群飞光,光启中兴,荡宁上国。”[2]265
“溟”,《陈书》卷一《高祖本纪上》作“滇”。按作“滇”是。“溟池”即溟海,原指神话传说中的海名,后亦可泛指大海。如《越绝书》卷七《内传陈成恒第九》:“越王句践稽首再拜曰:‘昔者,孤不幸,少失先人,内不自量,与吴人战,军败身辱,遗先人耻,遯逃出走,上栖会稽山,下守溟海,唯鱼鳖是见。’”[3]上文出自陈武帝进位相国的策书。“溟池”“桂岭”对文,言欲泛指南部地区,来称颂陈武帝安邦抚国的功勋。“桂岭”为地名实指,“溟池”当亦然。“溟池”当是“滇池”之讹误。“滇池”位于西南。《史记》卷一一六《西南夷列传》:“蹻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司马贞《史记索隐》注曰“滇池方三百里。”引《地理志》:“益州滇池县,泽在西北。”又引《括地志》:“滇池泽在昆州晋宁县西南三十里。其水源深广而更浅狭,有似倒流,故谓滇池。”[4]2993
“溟”“滇”之讹,张涌泉先生《敦煌俗字研究》对“冥”字俗字的考证或许可以帮助理解致误之由。兹录于下:
“冥”的俗写与“真”极相近,“溟”“滇”或因此而误。故当据《南史》改。
二、“戎”“戈”之讹
《南史》卷九《陈本纪上》:“公夙驾兼道,衣制杖戎,玉斧将挥,金钲且戒,祅酋震慴,遽请灰钉。此又公之功也。”[2]267
“戎”,《陈书》卷一《高祖本纪上》作“戈”。按当作“戈”。“衣制杖戈”出自《春秋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成子衣制杖戈,立于阪上,马不出者,助之鞭之。”[6]后“杖戈”的“戈”泛指武器。《史记》卷三七《卫康叔世家》:“孔氏之老栾甯问之,称姻妾以告。遂入,适伯姬氏。既食,悝母杖戈而先,太子与五人介,舆猳从之。”[4]1600又《陈书》卷三十《顾野王传》:“野王体素清羸,裁长六尺,又居丧过毁,殆不胜衣,及杖戈被甲,陈君臣之义,逆顺之理,抗辞作色,见者莫不壮之。”[7]399《陈书》卷内即有“杖戈”一词应以。“杖戎”不见其例,盖是“戈”的错讹。
三、“外”“中外”之讹
《南史》卷九《陈本纪上》:“今可还申旧志,崇立贤君,外宜依旧典,奉迎舆驾。”[2]285
“外”,《陈书》卷四《废帝本纪》作“中外”。按作“中外”是,《南史》夺去“中”字。“中外”谓朝廷内外。《汉书》卷九《元帝纪》:“冬,复盐铁官、博士弟子员。以用度不足,民多复除,无以给中外繇役。”[8]《后汉书》卷六五《皇甫张段列传》:“规出身数年,持节为将,拥衆立功,还督乡里,既无他私惠,而多所举奏,又恶绝宦官,不与交通,于是中外并怨,遂共诬规货赂群羌,令其文降。”[9]上文出自慈训太后废黜废帝的诏书。说的是希望新帝登基时朝廷内外稳定如前。《晋书》卷三二《康献褚皇后传》:“仰凭七庙之灵,俯仗群后之力,帝加元服,礼成德备,当阳亲览,临御万国。今归事反政,一依旧典。”[10]976可以比读。当据《陈书》补。
四、“乃”“及”之讹
《南史》卷六七《周铁武传》:“是时周将元定率歩骑二万助晈,围灵洗,灵洗婴城固守。乃晈败,乃出军蹑定,定不获济江,以其衆降。”[2]1632
“乃”,《陈书》卷十同传作“及”。按作“乃”上下文意不贯,当作“及”。这里的“及”是叙事时的惯用词。《三国志》卷三五《蜀志·诸葛亮传》:“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11]925又卷六四引《吴书》:“初,赞为将,临敌必先被发叫天,因抗音而歌,左右应之,毕乃进战,战无不克。及败,叹曰:‘吾战有常术,今病困若此,固命也!’”[11]1445与“乃晈败”句法一律,可以比读。覆检《陈书》百纳本及殿本,并作“及”,中华书局点校本误植为“乃”。
五、“哀”“衣”之讹
《南史》卷六九《顾野王传》:“及侯景之乱,野王丁父忧,归本郡,乃召募乡党,随义军援都。野王体素清羸,裁长六尺,又居丧过毁,殆不胜哀。及杖戈被甲,陈君臣之义,逆顺之理,抗辞作色,见者莫不壮之。”[2]1688
“哀”,《陈书》卷三十同传作“衣”。按当作“衣”。古人丁忧,常至毁瘠骨立,更有忧毁灭性的。顾野王身形本就单薄矮小,“又居丧过毁”,更显得瘦小。对此,古书常用“不胜衣”来形容。《晋书》卷三一《文明王皇后传》:“后事舅姑尽妇道,谦冲接下,嫔御有序。及居父丧,身不胜衣,言与泪俱。”[10]950《梁书》卷三十《徐摛传》:“会晋安王纲出戍石头,高祖谓周舍曰:‘爲我求一人,文学俱长兼有行者,欲令与晋安游处。’舍曰:‘臣外弟徐摛,形质陋小,若不胜衣,而堪此选。’”[12]“不胜衣”之形往往有胜于常人之气度。《陈书》卷十三《周敷传》:“周敷字仲远,临川人也,为郡豪族。敷形貌眇小,如不胜衣,而胆力劲果,超出时軰。”[7]200《旧唐书》卷七二《虞世南传》:“世南虽容貌懦愞,若不胜衣,而志性抗烈,每论及古先帝王为政得失,必存规讽,多所补益。”[13]古书亦有“不胜哀”的表述,指哀痛过度而亡。上文主要强调的是顾野王虽瘦小而“见者莫不壮之”的气度,故以“衣”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