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视频脑电监测设备辅助摘除防护头围的设计与应用
2021-06-23霍光研王玉平石丽东
霍光研,战 艳,王 聪,王玉平,安 宁,石丽东,王 悦,黄 莎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 100053)
癫痫是以持续存在的反复癫痫发作为主要表现,由此引起神经生物学、认知、心理及社会方面后果的一种脑部疾病,儿童是癫痫的高发人群[1]。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phy,VEEG)是一种新型视频监测技术,能够同步监测患儿癫痫发作状况和脑电图,对提高癫痫诊断水平及明确癫痫类型、定位具有重要价值[2]。我院使用的视频脑电监测设备为32导国产视频脑电图仪,根据临床需要,一般监测时间分为4~6 h、12~24 h及24 h以上。儿童行视频脑电监测时需将盘状电极涂满导电膏后粘贴在头皮上,再用防过敏、透气性好的纸质宽胶带固定各个盘状电极,最后用网帽罩住整个头皮上的电极。以上多重固定的目的是保证导电膏能更好地传导信号、降低电阻,以提高视频脑电监测检查的准确性。检查结束摘下脑电监测设备时,需要逐层摘除,由于监测时间长,胶带、导电膏与头皮和毛发紧紧粘贴在一起,患儿多有疼痛、心情烦躁、害怕等不舒适感,常表现为哭闹、痛苦表情、大喊大叫等抗拒行为。为了减少摘除视频脑电监测设备时患儿的痛苦及家长的焦虑,一般会先采用喷水或用毛巾湿敷的方法将导电膏及胶带完全浸湿,这样易于摘除盘状电极及胶带,但在患儿头上喷水容易使水、导电膏等流到患儿面部、颈部及衣服上,造成患儿不适,增加后续清理难度。本研究设计一种实用新型防护头围,用于行视频脑电监测的患儿中,受到患儿及医护人员的好评。该防护头围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现报道如下。
1 制作与使用
1.1 制作实用新型防护头围由头围主体、立围、容置带3部分组成(见图1)。头围主体主要用于遮挡使用者的头部和身体,为扇环、双层结构,内层为防水材质,外层为吸水材质;头围主体两侧设有连接部,利用该连接部将头围主体两侧相连接;连接部从上到下等距设置三组,可为魔术贴、钮扣或挂钩。头围的内层可以使用儿童喜欢的颜色和图案。有研究证实,色彩或图案能减少儿童的紧张不安、恐惧情绪,使其身体感到舒适,对儿童心理具有正向促进作用[3]。头围主体上沿设置用于围住头部的立围。头围主体下沿设置容置带,容置带内有用于定型的铁丝或铜丝 (扫描文末二维码可了解关于“防护头围”的更多图文信息)。
1.2 使用方法儿童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期,故头围从出生的32~34 cm不断长到成人的54~58 cm,各患儿头围大小不一。根据患儿的头围特点,可以设计大、中、小三种型号的防护头围以适应不同年龄段患儿的需求。摘除脑电监测设备时,护士可根据患儿头围的大小,选择合适型号的防护头围,将防护头围的立围沿患儿眉毛上、耳朵及枕后发迹线围绕在患儿头上,并使头围紧贴皮肤,通过上述的魔术贴等结构进行调节、固定、粘贴,然后用手拎起头围的外侧成伞状。防护头围的作用是在喷水的过程中,防止水流到患儿的面部、颈部。
图1 防护头围的结构示意图
2 临床应用
2.1 对象选取2019年2—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住院行视频脑电图监测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行视频脑电监测;6岁及以上;沟通交流无障碍;头部皮肤完整。排除标准:认知能力缺陷;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不愿意配合。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患儿家长或监护人知情同意后纳入研究。将2019年5—7月住院的54例患儿设为观察组,2019年2—4月住院的54例患儿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中,男性29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为(9.83±1.41)岁,脑电监测时长为(17.4±0.83)h;对照组患儿中男性27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为(9.09±2.57)岁,脑电监测时长为(17.72±0.73)h。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脑电监测时长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方法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视频脑电监测及粘贴脑电监测导联电极。对照组在视频脑电监测结束后,护士先摘除固定脑电电极的网帽,然后用温毛巾湿敷在患儿头上,待毛巾上的水将纸质脱敏胶带和导电膏浸润后,逐步取下纸质脱敏胶带和脑电电极,再清洗头部以去除导电膏。观察组在视频脑电监测结束后,护士先去除网帽,然后沿患儿眉毛上、耳朵及枕后发迹线围上防护头围,再用盛有100 mL、50℃水的喷壶将水均匀喷在患儿头上,待水将纸质脱敏胶带和导电膏浸润后,护士逐步取下纸质脱敏胶带和脑电电极,再用清水清洗患儿头部以去除导电膏。
2.3 评价指标两组患儿入院后均建立监测表,内容包括患儿的住院日期、姓名、年龄、组别、舒适度、浸湿时间、摘除时间、不舒适原因、判定人9个方面。①摘除视频脑电监测设备舒适度相关因素:在摘除患儿脑电监测设备时,判定人询问患儿的舒适度,并给予判断,判定人均为经过培训的、能正确掌握舒适度评估方法的护士,且通过考核后方可参与评估。不舒适原因包括撕除胶带时黏头发、撕除胶带时黏头皮、湿敷/浸润时水量大、水温不适宜、操作时间长。②患儿的舒适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进行舒适度评价,由护士教会患儿根据自己的感受在视觉模拟标尺上选择相应的分值。最左端0为最舒适,最右端10为最不舒适。按照分值将舒适度划分为6级,0~2分为舒适,3~4分为轻度不舒适,5~6分为中度不舒适,7~8分为重度不舒适,9~10分为极度不舒适。③浸润时间:记录两组患儿从往头上敷毛巾或喷水开始,直至纸质脱敏胶带和导电膏浸润的总共耗时,以min计算。④摘除时间:记录浸润后开始逐步摘除胶带、脑电电极的总共耗时,以min计算。
2.4 统计学方法数据录入Excel,并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描述。两组患儿的浸润及摘除时间若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时采用t检验,若不符合则采用非参数检验;两组患儿舒适度等级采用秩和检验;两组患儿不舒适原因比较时,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分析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引起两组患儿不适度的原因比较两组患儿不舒适的原因中,有4项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引起不舒适的原因比较 [n(%)]
3.2 两组患儿舒适度等级的比较Wilcoxon秩和检验显示,两组患儿舒适度等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浸润时间、摘除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浸润时间、摘除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儿舒适度等级比较
表3 两组患儿浸润、摘除时间比较 (min,±s)
表3 两组患儿浸润、摘除时间比较 (min,±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4 54浸润时间 摘除时间1.77±0.63 2.65±0.77 5.57±2.92 12.55±6.28 9.323 11.510<0.001 <0.001
4 讨论
4.1 应用防护头围可提高患儿摘除视频脑电监测设备时的舒适度摘除脑电监测设备时引起患儿不舒适的因素主要集中在:①清除与皮肤、毛发长时间黏贴后的胶带和导电膏;②水温掌握的不适宜;③湿敷时水会留至脸颊、眼睛及颈部等;④摘除脑电监测设备耗时长,引起患儿烦躁等心理感受。两组患儿均选择用水作为溶媒来浸湿胶带和导电膏,水安全、无刺激性,固定胶带为脱敏透气纸胶带,导电膏可溶于水,用水湿润可以使胶带与皮肤贴合处易于撕除。观察组采用喷壶喷水而对照组采用毛巾湿敷,毛巾湿敷时湿度不易掌控,过湿则容易使毛巾上的水流在面部、肩膀、衣服上,易导致不舒适的感受;过干则不能将胶带及导电膏浸透;且随着湿敷时间的延长,湿毛巾的温度会降低。采用喷壶喷洒,水量、水温方便控制,且喷洒均匀,在喷洒过程中配合使用防护头围,水和导电膏不会流到患儿的面部、颈部,不会弄湿衣服,进而降低患儿的不舒适程度。由表1、2可以看出,观察组在清除与皮肤、毛发长时间黏贴后的胶带和导电膏、水的温度和摘除脑电监测设备所需的时间这4项因素方面不舒适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舒适度等级也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防护头围的应用减少了在摘除时影响患儿不舒适的因素,提高了患儿的舒适度。防护头围的设计注重患儿的感受,旨在提高患儿的舒适度,通过调查、分析和处理,切实提高了患儿在摘除视频脑电监测设备时的舒适度。
4.2 摘除视频脑电监测设备时浸润方法的改进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患儿多因紧张、恐惧的心理及操作过程中的疼痛等因素,难以配合或抗拒医疗护理操作;儿科护士在操作过程中需反复用语言或行为诱导或安抚患儿配合,导致实际操作时间增加。使用喷壶喷洒,水量、水温方便控制,喷洒均匀,再配合使用防护头围,喷壶的水在喷洒时不会肆意喷溅、下流,提高了患儿舒适度的同时更节约了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操作时间。由表3可见,湿敷耗时平均时长由(5.57±2.92)min缩短至(1.77±0.63)min,摘除设备耗时平均时长由(12.55±6.28)min缩短至(2.65±0.77)min,两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时间的缩短,不但减轻了患儿的不舒适感和紧张情绪,更是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5 小结
应用自行设计的防护头围,提高了患儿在摘除视频脑电监测设备时的舒适度,缩短了护士的实际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本研究对象及操作方法均来自同一家医院,研究时间短、样本量小,是否适用于所有癫痫患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本研究中的防护头围为布质材料、非一次性产品,每例患儿使用后由医院统一清洗消毒后再供下一例患儿使用,未来可以根据临床需求与实际应用效果考虑转化为一次性产品投入临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