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插“稻鸭共作”试验示范生态效果及效益浅析

2021-06-23夏柏玉陈英豪束华琴陈海波印良柏

农业装备技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稻田田间常规

夏柏玉,陈英豪,童 星,束华琴,陈海波,丁 雅,印良柏

(1.句容市后白镇农服中心;2.句容市郭庄镇农服中心;3.句容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句容212400)

“稻鸭共作”技术是一种新型复合、生态型的种养模式,主要利用稻田与鸭子的共生关系,将役鸭参与到稻田生态系统中,可以有效的通过役鸭对稻田进行除草、除虫、中耕浑水,刺激水稻生长;同时稻田杂草、害虫等成了役鸭的饲料,减少了役鸭养殖投入,其新陈代谢的粪便,又可以为稻田提供丰富的有机肥料。既能生产出优质的有机稻米,还能提供生态役鸭,节省人工除草除虫费用,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增加其经济效益。依据2018年省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专项,句容市后白镇承担了“稻田综合种养”项目的实施,笔者于2018-2019年开展了机插“稻鸭共作”技术试验示范及效益的研究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概况

本试验示范地点设置在句容市后白镇延福村(后白良种场),该区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农田沟、渠、路、林配套,适宜机插秧和稻鸭共作技术的推广应用。试验示范区域土壤肥力均衡中等,前茬种植紫云英绿肥耕翻作底肥。

1.2 试验示范设计

本试验示范设计2个处理,不设重复;试验调查区在示范区内,重复3次。供试水稻品种:南粳5050,供试役鸭品种:绍兴麻鸭。

①稻鸭共作区,示范区面积6 hm2,其中:试验调查区面积667 m2。②常规机插区,示范区面积1 hm2,其中:试验调查区面积667 m2。

1.3 试验示范过程

供试区域田块前茬种植绿肥紫云英,4月底用机械耕翻沤制50 d左右,充分腐熟作底肥。试验前测定土壤理化性状及肥力:pH值6.80、土壤容重1.34、有机质21.30 g/kg、全氮1.62 g/kg、有效磷38.70 mg/kg、速效钾92 mg/kg。

供试水稻品种为南粳5050,5月20日用秧盘基质育秧,秧龄25 d,6月15日大田全程机械机插,水稻株行距8 cm×30 cm,保持浅水活棵。每667 m2底施“植丰宝”牌商品有机肥300 kg+45%三元复合肥(N15-P15-K15)30 kg作基肥,常规机插区按本地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求开展追施分蘖肥和穗肥;稻鸭共作区不施分蘖肥,仅施1次穗肥。

稻鸭共作区在田埂旁边搭建鸭舍,稻田每0.50 hm2左右为1个小区,每个小区搭建1个鸭舍,每个鸭舍面积30~40 m2,可容纳100~120只役鸭。将鸭舍的地基加高到与田埂相当,四角用立柱,上架2根横梁(高度120 cm左右),上盖石棉瓦或塑料编织袋,四周围网,地上铺干稻草。鸭舍立柱周围放置U型食槽,供盛鸭饲料。大田围栏围网选用2 cm×2 cm网眼的尼龙网,高度70~80 cm,上下两端分别穿一根较粗的尼龙绳作纲,便于固定在桩上,桩长1~1.2 m,直径2~3 cm,每3~4 m栽1根,网的下端嵌入土中,上、下纲与桩扎牢。

水稻移栽15 d后田间放入役鸭,每667 m2放养15~20只鸭子。放鸭后的饲养及田间管理,刚放养的雏鸭觅食能力较弱,早晚应增添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的饲料;天气过热,要适当加深水层,以防役鸭中暑,稻鸭共作形成的浑水含有机肥料,故不排水,在稻田水层低时,应适当补充些水,保证役鸭全天候在田间生长活动。水稻进入穗期将田间役鸭收回上市出售,田间保持干湿交替灌溉方式进行水分管理并施好穗肥。

稻鸭共作区水稻一生不使用除草剂除草、不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做到绿色有机生产;常规机插区病虫草害防控同当地病虫防治技术措施一致。

水稻收获期,开展田间测产,各小区单打单收,并计算实产。

1.4 观察与记载

①役鸭、水稻收获后采集各处理田间土样,测定土壤理化性状、记载分析土壤结构和养分变化情况。

②调查记载各处理病虫草害田间发生情况,计算分析稻鸭共作区生态自然控草、控病、控虫效果。

③观察记载各处理苗情动态,成熟期考察水稻穗粒结构,计算理论产量;并加工大米观察外观品质。

④调查记载役鸭出栏产值,稻鸭共作大米市场价格,统计各处理用工成本,计算对比分析稻鸭共作种养模式经济效益。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鸭共作”技术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水稻收获后,采集土样测试结果表明:土壤养分稻鸭共作区较常规机插区有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37.4%、9.9%、10.9%、9.1%,特别是土壤有机质的增加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同时土壤理化性状鸭共作区较常规机插区土壤容重下降2.2%、pH值增加4.8%,更趋于中性合理(详见表1所示)。说明“稻鸭共作”技术,实施役鸭放养活动,通过饲料喂养和田间取食动植物产生的粪便还田累积,有利于降低土壤容重,疏松土壤通气,提高土壤肥力。

表1 “稻鸭共作”技术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2.2 “稻鸭共作”技术对病虫草控制效果的影响

小区试验定点调查结果表明:稻鸭共作区较常规机插区控草、控病、控虫效果显著,本地主要草种千金子、马唐等禾本科杂草控草效果达95.1%、鸭舌草、陌上菜等阔叶杂草控草效果达97.3%;纹枯病、稻瘟病控病效果分别达77.3%、63.5%;螟虫、稻飞虱、纵卷叶虫控虫效果分别达82.6%、66.4%、68.9%(详见表2所示)。分析主要原因是役鸭在田间生长持续活动,一是可以取食大量的杂草和害虫,杂草在水稻前期萌发或小苗期就被役鸭的活动取食控制无法生长,螟虫、稻飞虱等害虫在卵孵高峰至幼虫期被取食,控制了发生基数;二是役鸭取食浑水利于刺激水稻生长,同时不利于病原菌的生存与繁殖,减轻了纹枯病、稻瘟病等发生基数;三是不使用除草剂化除和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创造了有利于天敌生存的自然农田生态系统,起到了役鸭和天敌自然控害的效果。

表2 “稻鸭共作”技术对病虫草控制效果的影响

2.3 “稻鸭共作”技术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

水稻成熟期穗粒结构考察结果分析:稻鸭共作区与常规机插区相比形成的产量差异不明显,每667 m2仅减少7.9 kg。主要原因是在水稻分蘖期由于役鸭的田间活动,对水稻的部分小分蘖造成踩踏,抑制生长,影响了成穗,每667 m2有效穗数减少了1.9万穗。但役鸭的田间活动,对水稻有较强的碰撞和刺激作用,基部通风透光,减轻了病虫草害的发生为害,同时产生的粪便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有利于形成壮秆大穗,减少空瘪率,能够显著地提高成穗率、结实率和千粒重(详见表3所示)。稻鸭共作区的稻谷加工成的米质观察为优,糙米率、精米率均高于常规机插区,垩白率显著降低。

表3 “稻鸭共作”技术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

2.4 “稻鸭共作”技术对稻田综合效益的的影响

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稻鸭共作区与常规机插区相比产量虽然略有下降,但生产的稻米绿色有机,市场收购价格高于常规机插区0.4元/kg,生产成本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每667 m2可节本增效300元左右,同时役鸭出售,扣除成本,每667 m2又可增加收益约200元,稻鸭两项合计稻鸭共作区每667 m2纯收入可达1 477.7元,较常规机插区709元增收768.7元,增幅达52.1%(详见图1所示)。

图1 “稻鸭共作”技术对稻田综合效益的的影响

稻鸭共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削减了农药、化肥的使用,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

3 结语

本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机插“稻鸭共作”技术,不仅提高了土壤肥力,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节本增效,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起到了役鸭和天敌自然控害的效果,而且能稳定水稻产量,提高和改善水稻品质,加上役鸭的出售,每667 m2纯收入增加768.7元,增幅达52.1%。生产实践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水稻生长后期,当“两迁”害虫纵卷叶虫、稻飞虱等大至特大发生时,要加强虫情监测,需用生物农药开展防治1~2次。

猜你喜欢

稻田田间常规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常规之外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我从金黄的稻田看到我的祖国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小猪佩奇
稻田里的稻草人
破常规 获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