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遥感监测的玉龙湿地资源调查与保护研究

2021-06-23李建波

绿色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玉龙遥感技术人工

李建波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昆明分院,云南 昆明 650200)

1 引言

近些年,在自然资源调查方面,遥感技术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能够有效针对实际情况落实数据统计和分析,因此文章便利用遥感技术实现湿地资源调查,并且结合调查结果制定优化策略,这不仅是文章论述的重点,也是当前湿地资源保护过程中必须要着重研究的技术体系。

2 湿地资源调查检测的重要性

由于湿地资源本身存在多样性特点,在常规的湿地资源保护过程中,单纯的人为保护工作并不能全面统筹湿地资源的发展状态。同时也无法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那么便需要信息技术的加持。利用遥感技术落实稳定的湿地资源监测和管理,可以进一步掌握湿地资源的动态消长规律[1],同时能够了解不同资源的分布状态,可以实现湿地资源开发,也能够实现针对性保护,确保湿地资源的发展处于稳定状态,同时能够进一步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因此落实湿地资源监测,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湿地资源保护力度,也可以打造动态性的保护体系,确保满足湿地发展以及自然环境保护的相关需求。

3 玉龙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分析

根据省市关于开展第2次湿地资源调查的统一部署,建立在省湿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中坚力量,玉龙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湿地资源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工作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对湿地资源的管控力度,玉龙县构建了湿地资源数据库以及管理信息平台,为湿地资源保护管理以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同时建立在遥感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动态性监测和全方位管理,详细的调查内容及方式如下。

3.1 调查内容与方法

3.1.1 主要调查内容

玉龙县境内的湿地资源总面积约4 hm2以上,涉及到了湖泊湿地、人工湿地以及沼泽湿地等多种类型,其中,涵盖了宽度10 m以上、长度5 km以上的河流湿地,本次遥感调查的主要内容以一般调查和重点调查这两方面为主。

一般调查是对全县所有符合调查范围的4 hm2面积以上湿地进行调查,统计湿地型、面积、分布(行政区、中心点坐标)、平均海拔、所属流域、水源补给状况、植被类型及面积、主要优势植物种、土地所有权、保护管理状况;河流湿地的河流级别等。

重点调查是除一般调查的内容外,还调查自然环境要素、湿地水环境要素、湿地野生动物、湿地植物群落和植被、湿湿地保护与管理及利用状况等。

将省级保护区内的湿地、金沙江干流、老君山地质公园所辖湿地划分为重点调查,其它湿地为一般调查。

3.1.2 遥感调查方法

3.1.2.1 遥感影像解译

由省及组织调查的部门提供遥感影像图片,遥感数据的获取在保证调查精度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特定的数据源。一般应保证分辨率在20 m以上,云量小于5%,最好选择与调查时相最接近的遥感影像,其时间相差一般不应超过2年。

3.1.2.2 资料收集

需要收集整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全县全覆盖的1∶5万比例尺地形图电子数据。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分布图、湿地专题图、流域专题图。

3.1.2.3 外业调查

根据一般调查技术要求,填写一般调查湿地斑块调查表,现场核实卫片,调查植物分布情况及保护现状与利用情况。

3.1.2.4 内业汇总

按要求完成湿地面、线数据表、照片录入,湿地调查汇总表填写。

3.2 调查结果

3.2.1 湿地类型

玉龙县湿地按湿地类分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按湿地型分河流湿地为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河流和洪泛平原湿地3种;湖泊湿地为永久性淡水湖;沼泽湿地有森林沼泽、灌丛沼泽、草本沼泽和沼泽化草甸4种;人工湿地有库塘、输水河、稻田3种。详细的湿地资源类别数量及面积如表1所示。

3.2.2 流域分布

按一级流域玉龙县湿地分属西南诸河和长江区两个流域;二级流域分属澜沧江、金沙江石鼓以上和金沙江石鼓以下3个流域(表2)。

表1 玉龙湿地资源类型数量及面积统计

表2 玉龙县湿地流域分类面积统计

3.2.3 地貌分布

玉龙县湿地属中山地貌类型,海拔从鸣音乡与古城区交界处金沙江面的1360 m至石头乡金丝厂沼泽的4200 m,海拔跨度达2840 m。

4 湿地资源遥感调查技术及湿地保护优化措施

4.1 遥感技术应用结果及优化

本次工作利用遥感技术实现湿地资源的监测和调查,与传统的人工普查方法相比,其精准度更高,能够更加客观的展现实际的资源分布状态,在工作效率方面也具有极强的优势,误差较小[2],不会受到行政区域的限制,数据的统一性也较高。同时利用遥感技术能够有效实现湿地资源以及相关景观的动态性监察,可以根据实际的时间推移进行信息跟踪,其保存功能也可以为后期实现信息回溯提供依据。另外遥感技术也可以实现湿地资源的类型划分,促使湿地资源监控向精细化方向推进。

我国当前的遥感技术体系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在湿地资源监测和规划过程中有着极强的应用优势,但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应用有效性,构建可持续化的监测体系,就必须做好后期的数据分化以及标准统计工作,例如必须结合湿地资源调查数据实现单位统一规划,按照相关规范详细的填写湿地资源调查记录表。根据后期应用的看图软件调整湿地调查影像图的格式,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划分湿地斑块的分解和合并方法[3],并且进行详细说明。

4.2 湿地保护策略

4.2.1 合理利用,功能最大化

首先,必须建立在生态优先的角度,落实合理开发。要合理地规划开发的规模和程度,可以构建生态旅游系统,进一步挖掘资源的合理利用价值,与此同时,在开发的过程中也要实现资源保护,构建科学合理的水分涵养区、保护区以及开发利用区,打造阶梯型的开发战略体系,进一步实现生态资源的功能最大化,确保生态产业以及湿地保护工程能够具备可持续发展动力,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以及生态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4.2.2 科学管理,实现协调发展

湿地资源保护并不是单纯的以生态保护为主的工程,而是要建立在生态建设、科技建设以及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实现的多功能保护,应该打造科学的规划体系,构建严格的湿地资源开发和利用审批制度,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的有效性,打造动态型多功能的监测机制,同时能够根据监测结果实现分区和分级管理和优化,在维持湿地资源原有生态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生物多样性构建协调发展体系。

4.2.3 政策扶持,落实发展约束

可以打造统一的湿地资源管理部门,利用政府领导进行多部门的协调,统一管理,明确管理权,加强追责体系的建设,利用政策进行基础工程的引导,同时也可以提出先进的发展理念,以持续发展、生态修复、保护优先和科学规划为核心[4],倡导人们积极地参与到生态环境建设中来,可以结合湿地资源的既有优势组建活动。加大资金以及相关资源的投入力度,确保区域湿地保护工程能够成为社会层面以及国家层面的任务。

4.3 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保护模式

针对当前的湿地保护情况来看,要结合实际的发展情况与周边的环境系统相协调,打造符合区域发展规律的保护模式,通常以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为主[5]。

自然恢复模式是指通过自然发展消除导致湿地退化或丧失的危险因素,恢复湿地的功能和价值。一般来说,自然恢复方法的成功取决于以下因素:稳定的水源、最大限度地获得湿地动植物资源。自然恢复的好处是低成本,湿地及周边地区的恢复率高。人工恢复模式主要以人工手段促进自然恢复,涉及自然干预,即人类直接控制湿地恢复的过程,以恢复、建设或改善湿地生态系统为主[6]。如果湿地退化严重,只有通过人工建设和最大限度的改善才能达到预期的恢复和保护目的,人工促进恢复的方法是最好的恢复方法,这其中落实遥感监测是提升人工恢复质量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成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利用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湿地保护和重建。

5 结语

针对湿地资源进行调查,能够提升对湿地资源的掌控力度,确保根据实际的资源发展状态制定优化策略,因此,湿地资源调查技术必须要具备精准性、真实性和稳定性,与此同时,也要让遥感监测技术体系成为湿地资源保护工程开展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提升监测的有效性,构建完善的数据库以及监测模式,打造动态性的监测流程,以实现湿地资源的持续化管理,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湿地资源保护力度,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基础。

猜你喜欢

玉龙遥感技术人工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山西大同大学“无人机遥感技术及应用”大同市重点实验室
基于启停控制系统的整车安全性策略
猫 缘
利用遥感技术解析地理试题的研究
人工“美颜”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地质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人工制冷
测绘工作中测绘遥感的应用
玩具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