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体育相关产业跨界融合现状及趋势分析

2021-06-23董艳梅朱传耿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跨界服务业

董艳梅,朱传耿

自2014 年10 月国务院颁布46 号文件[1]后,体育产业迎来了新生。2017 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已达2.2 万亿元,比2016 年增长15.70%;到2025 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 万亿元[1],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业界普遍认为体育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仅依靠其自身尚无法实现,需要多行业融合推进。事实上,随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推进和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体育产业融合趋势逐步加强,各种新型体育业态不断涌现,如马拉松旅游、高尔夫城市地产、冰雪旅游、赛马游憩休闲产业、电子竞技运动等,产业融合逐渐成为新时期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2]。跨界融合已成为体育产业当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新常态”[3]。这其中不仅有消费升级的作用,政策引导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如2014 年10 月国发46 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注重统筹协调,促进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的基本原则;跨界融合极易引发的市场外溢效应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体育+”事件的发生,但在跨界融合中,我们不仅要看到市场机遇,还要看到体育跨界仍面临着诸多“水土不服”问题,如2014 年6 月,阿里巴巴入股恒大俱乐部50%股权,2015年11 月恒大淘宝登陆新三板并成为亚洲足球第一股,但在2017 年财报中恒大淘宝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91%至5.28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高达12.39 亿元[4],因此,寻找真正具有融合潜力的行业之间融合发展的契合点是跨界融合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产业融合是工业经济时代在产业高度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融合概念最早源于20 世纪60 年代美国学者Rosenberg[5]对美国机械设备制造业演化的研究,他把产品功能和技术完全不相关的产业因采用通用技术而导致的独立化过程称为技术融合。1978 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Hacklin[6]用3 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机、出版印刷业和广播电影业3 个产业间边界重合现象,认为3 个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领域最多的领域,这是关于产业融合的最初的概念雏形。20 世纪80 年代,哈佛大学Oettinger、法国作家Nora 和Mince 分别创造了compunctions 和telemetriqu 2 个新词来反映数字融合的发展趋势[7],但直到20 世纪90 年代产业融合尤其是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之间的产业融合才开始受到业界和学者们的关注[8]。1997 年欧洲委员会关于电信、媒体和信息技术部门融合的绿皮书,深入分析了融合现象,认为产业融合是指“技术网络、市场和产业三个层面的融合”,并从不同方面探讨了如何制定适应产业融合趋势的规则与政府管制等[9];日本著名产业经济学家植草益[10]具体分析了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认为产业融合是“通过技术变革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的壁垒,加强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此后,许多国外学者们针对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开展了一系列实证研究,但事实上产业融合除了发生在信息通讯领域,还广泛存在于其他领域[11]。我国学者对产业融合的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始于20 世纪90 年代,于刃刚[12]较早地对3 次产业的融合趋势进行了分析,此后,马健[11]、苏毅清等[13]等学者开始对产业融合的理论、价值和现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有关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问题的研究,我国直到20 世纪初程林林[14]才开始对我国体育产业融合机理、原因、作用和意义等问题进行研究。近年来,有学者开始从理论上对我国体育产业融合特征、类型、动因、基本要素、影响机理、价值、困境和实现路径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15],此外,部分学者也开始就体育与细分行业领域的融合进行了研究,如查圣祥等[16]对我国体育产业与健康服务业融合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叶宋忠[17]运用文献资料法、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金媛媛等[18]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问题进行研究。

体育产业融合的基础是体育产业关联性[2],产业关联性是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目前,理论界对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层面对体育产业融合的类型、原因、影响机理及细分市场的融合问题进行探讨,且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实证研究较少。虽然已有学者开始对体育与相关产业关联性进行研究,但从全国层面对体育及相关细分产业进行产业融合的实证研究基本没有,因此,本论文拟从全国层面对体育产业融合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但考虑到产业融合发展是产业高级化的过程,尽管国家从政策上推进体育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而实际上目前我国体育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为对我国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真正起到实践引领作用,本文选择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体育相关产业而非体育产业对其融合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本论文以2002 -2017 年我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把我国产业分为21 个行业,实证分析我国体育相关产业跨界融合现状及趋势,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健康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实证参考。

1 数据来源及方法选择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使用的2002 -2017 投入产出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根据体育生产活动特点,国家统计局在编制42×42 部门投入产出表时一般将体育制造业纳入“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中,将体育服务业纳入“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中,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及研究的便利,本文将体育相关产业分为体育相关制造业和体育相关服务业两大类,其中体育相关制造业用“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表示,体育相关服务业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表示。此外,考虑2017 年只有149 部门投入产出表,为使投入产出表各产业部门具有可比性,论文先参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 -2017)将2017 年149 部门合并为42 部门,然后结合相应《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目录》将42 ×42 部门调整为21 ×21 部门。

1.2 方法选择

目前,国内外学者测算产业融合度常用的方法有赫芬达尔指数法、专利系数法、投入产出法等,但前两种方法仅从专利这一方面考虑产业融合,存在一定片面性,且相关行业专利数据较难获取。本文借鉴徐盈之[19]、胡晓鹏[20]、李晓钟等[21]等研究方法,从技术融合、价值融合和市场融合3 个层面构建体育相关产业融合指标体系(见表1),其中,技术融合是产业跨界融合的基础,价值融合是产业跨界融合的核心,市场融合是产业跨界融合的最终目的,三者共同构成体育相关产业跨界融合指标体系。

表1 体育相关产业跨界融合指标体系Table 1 Index System of cross border integration of sports related industries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相关产业技术融合度分析

2.1.1 体育相关制造业技术融合度分析

根据表2,可以发现以下特点:(1)体育相关制造业对其他产业的技术融合度普遍大于其他产业对体育相关制造业的技术融合度,说明体育相关制造业受其他产业的影响普遍大于其他产业受到体育相关制造业的影响;(2)体育相关制造业对体育制造业、化学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商贸服务业和运输邮电业等产业技术融合度一直较高;体育相关制造业对大部分产业的技术融合度均有所增长,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为科技服务业(220.00%),但体育相关制造业对科技服务业投入比率依然偏低;对公共服务业、其他服务业、体育服务业和住宿餐饮业4 类产业的技术融合度呈下降趋势,其中对公共服务业(-35.29%)下降幅度最大。(3)除了体育相关制造业本身外,其他产业对体育相关制造业技术融合度绝对值均较低,说明体育相关制造业对其他产业影响较小;大部分产业对体育相关服务业的技术融合度均有增长趋势,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体育相关制造业(158.51%),其次是农业(63.16%)和科技服务业(58.33%);有6 类产业对体育相关制造业技术融合度呈下降趋势,其中公共服务业(-47.22%)和体育服务业(-45.00%)对体育相关制造业技术融合的下降幅度较大;(4)体育相关制造业除了与其他制造业融合均衡性相对较好外,与其余大部分产业融合均衡性均较差,融合不均衡现象普遍。

表2 2002 -2017 年体育相关产业技术融合度Table 2 technology integration degree of sports related industries from 2002 to 2017

2.1.2 体育相关服务业技术融合度分析

根据表2,可以发现以下特点:(1)体育相关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技术融合度普遍大于其他产业对体育相关服务业的技术融合度,表明体育相关服务业受其他产业的影响普遍大于体育相关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2)体育相关服务业对机械设备制造业和运输邮电业的融合度一直较高;体育相关服务业对大部分产业的融合度均有增长,其中增长幅度最快的是金融保险业(193.55%),但体育相关服务业对金融保险业投入比例偏高;体育相关服务业对体育制造业(-45.00%)和其他制造业(-31.25%)的融合度有下降趋势;(3)除了体育相关服务业本身外,其他产业对体育相关服务业融合度的绝对值均较小,说明体育相关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较小;大部分产业对体育相关服务业的融合度均有增长趋势,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住宿餐饮业(88.33%),其次是纺织服装及皮革制造业(80.00%)和农业(77.42%);有8 类产业对体育相关制造业的融合度呈现下降趋势,其中非金属矿物制造业下降幅度最大(-31.95%),其次是科技服务业(-27.82%);(4)除了体育相关服务业本身外,其他产业与体育相关服务业的融合均衡性均较差,其中机械设备制造业和建筑业是融合均衡度最差的二类产业。

2.2 体育相关产业价值融合度分析

本文借鉴胡晓鹏[20]方法,尝试构建体现体育相关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关系的价值创造能力。价值融合度Ⅰ表示因其他产业融合于体育相关产业程度的变化所引起的体育产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变化,价值融合度Ⅱ表示因体育相关产业融合于其他产业程度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产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变化。根据表3 可以发现以下特点:(1)其他产业融合于体育相关产业程度的变化所引起的体育相关制造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程度均大于其对体育相关服务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程度。(2)对体育相关制造业价值创造能力提升最大的产业是体育相关服务业(156.06),其次是住宿和餐饮业(62.44),对体育相关制造业价值创造能力提升最小的行业是化学工业(1.41);对体育相关服务业价值创造能力提升最大的是住宿和餐饮业(78.03),其次是体育相关服务业(67.51),价值创造能力提升最小的行业是化学工业(0.70)。(3)因体育相关制造业融合于本产业所引起本产业价值创造能力提升最大的产业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25.10),其次是住宿和餐饮业(62.01)、食品及烟草制造业(20.23)等产业,价值创造能力提升最小的行业是金融保险业(0.80)。(4)因体育相关服务业融合于本产业所引起本产业价值创造能力最大的产业是住宿和餐饮业(72.81),其次是食品及烟草制造业(27.37),价值创造能力提升最小的行业也是金融保险业(0.63)。

表3 体育相关产业价值融合度Table 3 value integration degree of sports related industries

2.3 体育相关产业市场融合度分析

2.3.1 体育相关产业的最终分配系数

根据表4,2002 -2017 年,对于体育相关制造业,在驱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最终消费和投资均有增长趋势,出口呈下降趋势;在最终消费中,农村居民(190.91%)和城镇居民(130.00%)的需求均有大幅度增加,且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对体育相关制造业产品需求增幅更大。对于体育相关服务业,最终消费稍有增长,其中农村居民对体育相关服务产品的需求呈下降趋势(-25.58%),而城镇居民的消费呈上升趋势(38.33%);此外,出口下降(-59.13%),进口增加(252.63%),表明国内体育相关服务产品同样存在国际竞争力下降趋势,且供给与消费者的需求矛盾有加大趋势。

表4 2002 -2017 年体育相关产业最终分配系数Table 4 final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of sports related industries 2002 -2017

2.3.2 最终使用对体育相关产业的生产诱发系数

根据表5,2002 -2017 年,最终使用对体育相关产业生产的拉动作用呈增强态势。具体看,在消费、投资和出口三大类最终使用中,出口对于体育相关制造业的生产拉动作用始终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最终消费,再次是投资;而对于体育相关服务业,排在第一位的始终是最终消费,其次是出口,再次是投资。从最终消费看,政府支出始终是对体育相关服务业的生产诱发作用最大的部分,其次是城镇居民消费,再次是农村居民消费;而对于体育相关制造业,2002 年,三大最终消费的排序和体育相关服务业类似,但2017 年,政府支出对生产诱发作用退居第三位,城镇居民消费对体育相关制造业的生产诱发作用上升为第一位,农村居民消费的生产诱发作用上升到第二位。

表5 2002 -2017 年最终使用对体育相关产业的生产诱发系数Table 5 production induction coefficient of final use on sports related industries from 2002 to 2017

3 政策建议

根据产业融合理论,产业融合是一个多层次、多内容的融合过程,一般要经过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三个阶段,结合本论文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体育相关产业科技投入力度,提升体育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体育相关产业科技服务业投入比率较低,这造成了我国体育相关产业与科技服务业融合发展不均衡、科技服务业与体育相关产业价值创新能力不强以及我国体育相关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趋势,供需矛盾突出,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可通过加强体育相关产业科技投入力度以提升体育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第二,因“业”制宜,构建体育相关产业链式耦合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对于体育相关制造业,增加其对体育相关服务业的投入会显著提升其价值创新能力,而对于体育相关服务业,增加其对住宿和餐饮产品的投入会显著提升体育相关服务业价值创新能力,因此,应根据不同行业发展规律,构建产业间链式耦合传导机制,以增强体育相关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力。第三,积极引导体育相关消费新业态和新模式的有序发展。研究发现最终消费对体育相关产业的需求有逐渐增强的趋势,但体育相关服务业还不能有效满足城乡居民对体育相关产品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可根据城乡、地区等消费差异,积极培育体育相关产业的网络消费、智能消费、定制消费等消费新热点,同时政策引导和鼓励与体育相关消费者体验、智能和个性化设计、柔性制造等产业加快发展,构建供需平衡的市场融合发展机制以促进体育相关产业消费梯次升级。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跨界服务业
甘肃省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推进路径
做好服务业 做强鱼文化
周鹏飞:大鹏展翅 跨界高飞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体育产业之篮球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