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思维”理念指导下的“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初探

2021-06-22张清清郑玉光王红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6期
关键词:科学思维教学改革

张清清 郑玉光 王红芳

[摘 要] 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扎实掌握传统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能够运用现代科学思维认识和分析问题,即在教学中应坚持“双思维并重”理念,以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中医药人才。以“中药药剂学”课程为例,探讨双思维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思路,“双思维”理念的提出不仅使中医药文化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且将现代科学及其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中,以科研促教学,为实现中医药专业本科教育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药剂学;教学改革;中医药思维;科学思维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河北中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医药思维与现代科学思维并重理念下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19yd-35);2019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以‘中药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基础探讨中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019GJJG278);2020年度河北中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德树人背景下中药学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20zd-9)

[作者简介] 张清清(1987—),女,河北石家庄人,医学博士,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药体内外成分分析及药效物质研究;郑玉光(1973—),男,河北保定人,医学硕士,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中药鉴定及中药资源学研究;王红芳(1974—),女,河北衡水人,医学硕士,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药物制剂新技术和新工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6-0137-04    [收稿日期] 2021-01-10

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势与特色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现阶段,我国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医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在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作用也日益突显。在2020年初和2021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在疫情防控和临床救治中发挥独特作用。其中“清肺排毒汤”作为密接隔离人员干预和新冠肺炎患者治疗的首选方剂,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门强调,为确保该方剂的疗效,应使用传统中药饮片调配,水煎煮使用,生石膏须先煎,共煎共煮必不可少。充分体现了中医药传统理论和技术的特色与优势,是对中药方剂传统制备工艺的传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既需要传承经典,又离不开创新,要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充分利用科学研究中的新成果和新发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现代科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事业,在“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中要坚持“双思维并重”理念,即中医药思维与科学思维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中药药剂学”作为中药学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临床疗效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与生产实际和临床用药密切相关,是联结中医与中药的桥梁与纽带。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掌握“中药药剂学”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合格的中药人才,为中药事业的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结合“中药药剂学”课程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探讨基于双思维并重理念的“中药药剂学”教学,为该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夯实中醫药理论基础,吸取传统经典精华

在“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中,要巧妙自然地融入中医药思维,首先应清楚何为中医药思维?如何提升教师自身的中医药理论水平和双思维理念?中医药思维[1,2]是指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背景,以中医药理论为依据,在对生命活动、疾病规律,药物的发现、使用和作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建立、形成的一种经常性作用的思维习惯与方式。“中药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多个中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关系密切,包括“中药学”“中药炮制”“中药化学”“中医基础理论”等。因此,就要求教师自身的中医药理论知识扎实,首先,要熟练掌握中药学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内容,以便在教学中实现不同课程的相互支撑、融会贯通;其次,要加强对中医药经典著作的研读,如《黄帝内经》,其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药经典著作,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也记载了汤、丸、散、膏、药酒等不同剂型及其制法,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研究,贯穿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中药制剂发展史的认识[3]。另外还有《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肘后备急方》等经典医书均涉及中药制剂制药理论、制备法则、剂型选择等内容。

二、彰显“中药药剂学”课程的中医药思维特色

在“中药药剂学”教学内容中,对于传统剂型的介绍是其独具特色的内容。虽然中药传统剂型由于现代科技发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4],但能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内涵,对于继承传统医药文化精华,培养学生中医药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5]。中医药院校在教育上应承继“传承经典、实践创新、发展融合”的要求,重视中医药思维,不但能促进学生主动归纳专业知识、理清知识结构、促进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又能奠定中药药剂学传统制剂技术发扬与革新的基础[6],从而增强学生对中药传统制剂技术的兴趣和自信。例如在介绍水丸的制备时,水丸的辅料包括水、酒、醋、稀药汁等,这些辅料在水丸制备过程中既起到赋形剂的作用,同时又与方药发挥协同作用,这就体现了传统中药制剂辅料选择的核心思想,即“药辅合一”,同时这也是中医药理论中整体观的体现;同时,引入“雷允上六神丸”这一经典水丸案例,该制剂的制备工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自信。又如介绍中药传统剂型的特点时,应用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精辟论述:“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通过讲解使学生意识到中药制剂剂型的原则是与所治疗疾病的特点、治疗目的密切相关,从而逐步加深对中医药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传承与创新并重,注重科学思维的培养

中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7]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具有良好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毕业生。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一)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避免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枯燥,互动少,学生不愿思考与接受新知识,缺乏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不高,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对学生产生的问题难以进行及时的指导与建议,无法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控水平,进而影响教学效果。随着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相继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例如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基于以学生为核心的教授方式,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8];微课教学,即微型视频课程,其内容以教学视频的方式展现,教师可以对课程中的重点及难点内容进行集中呈现,使学生能更好地接受该课程中的重难点[9,10 ];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是目前比较具有前瞻性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推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设计学习任务,将学生分组分配任务,每组再根据内部调整每个学生有不同的分工,如文献查询、资料整理、课件制作、总结讲解等[ 11 ];此外翻转课堂与案例结合教学的模式也逐渐应用于课上与线上教学中;还有新兴的教学方法如PI教学法(Peer Instruction),又称为同伴教学法[ 12 ];POGIL教学法(Process-Oriented Guided-Inquiry Learning)是以过程为导向的引导探究型教学法[ 13 ]等,这些教学方法都从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真理、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对于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给予了有力支持。

(二)关注学科前沿,以科研促教学

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引导与塑造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将中药制剂新技术、新剂型的发展与授课内容有机衔接,提高学习兴趣和科学创新意识,旨在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严谨的求知态度,对知识深入理解。教师在讲授课程时不只是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将科研思路、科研成果与方法等传授给学生,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14 ]。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将科研项目中所取得的成果及方法融入其中,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引导学生阅读与课程相关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报道等,鼓励学生整理文献,分析科研思路、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以中药丸剂的知识点为例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1.结合中医药传统理论介绍丸剂。丸剂作为一种中药传统剂型,按照所用的赋形剂不同可分为水丸、蜜丸、糊丸、蜡丸等。“金元四大家”之一的著名医学家李东垣,在《用药法象》中提道:“丸者缓也,不能速去病,舒缓而治之”。这些论述与现代药剂中的缓释理论相一致,且这些传统丸剂一直沿用至今,说明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体现中医药传统文化和技术传承的重要性;又如,引入中药水丸制剂“雷允上六神丸”案例,其独特的制备工艺是现代制剂设备和工艺都无法超越的,也因此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增强学生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自豪感。

同时,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进步,丸剂得到了创新和发展,除缓释型丸剂外,还有发挥速释效果的丸剂,即滴丸。

2.案例导入:速效救心丸,属滴丸剂型,服药方式为舌下含服,是冠心病或心绞痛患者常备急救药。设置疑问:速效救心丸为什么能快速发挥药效?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让学生知道速效救心丸之所以快速发挥药效,一方面是因为通过舌下丰富的静脉丛可快速吸收药物;同时,要求药物的有效成分必须能快速从药丸中释放出来,这样机体才可快速吸收,达到速效的目的,这就取决于滴丸这一剂型的优势。到底何谓滴丸?如何制备?滴丸一定是速释的吗?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滴丸内容的学习中。

3.滴丸制备微课视频:滴丸主要采用滴制法制备,与其他丸剂剂型制备方法不同。首先通过实验室自制滴丸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对滴丸的制备过程有一个直观认识,然后再讲解滴丸的制备工艺和特点,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设置互动环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用对比法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滴丸的特点与前面的传统丸剂特点比较学习、解答疑惑。从剂型方面考虑滴丸的优点:和普通剂型相比,有着速效、高效以及缓释、长效的特点,这主要与所选用的基质及治疗目的有关,因此滴丸不仅仅有速效型,也有缓释型。从前面速效救心丸的案例中,已知滴丸具有速效和高效的特点,那么滴丸速释的机理是什么呢?主要利用一种现代中药制剂的新技术——固体分散体,药物在基质中以分子、胶体或微晶状态高度分散,溶出速度和吸收速度加快,因此,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又如穿心莲内酯滴丸。另外,以非水溶性基质制成滴丸,属于骨架型缓释制剂,药物释放缓慢,作用持久,体现缓释、长效的特点。以上内容实现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药物制剂新技术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意识到在传承的道路上,创新和探索的科学精神同样十分重要。

“中药药剂学”作为中药学专业的关键课程,其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学生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目前應用双思维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同时适当利用现代教学方法经过不断摸索,对于推动“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改进具有一定积极效果。以中医药思维为教学基础,结合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实现教育教学的改良,逐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加深对“中药药剂学”课程内容的理解,积极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形成中医药思维,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现代科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勇于创新进取,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赵乐,时博,马利刚,等.通过教学设计培养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双思维[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3):

19-20.

[2]周改莲,吴刚,赵立春.中药学专业学生中医药思维培养模式的探索——以“中药炮制学”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26):330-331.

[3]杨明.中药药剂学(4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4]高远,杨芳芳,缪艳燕,等.中药药剂学传统剂型教学新思路的探索[J].中医教育,2020,39(1):55-57.

[5]廖婉,傅超美,赵萱.中药药剂学“方-证-剂-道”特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

(11):198-202.

[6]贾艾玲,董金香,邱智东.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中药药剂学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

育,2019,17(8):141-143.

[7]匡海學.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问题的思考[J].中医杂志,2015,56(16):1355-1358.

[8]张纯刚,孟营,程岚,等.基于PBL教学法和中医药思维的《中药药剂学》教学研究与实践[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12):2993-2995.

[9]魏寒梅,朱光远.浅谈微课在药剂学与中药药剂学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20(32):74-75.

[10]项瑞,姜丽.“互联网+”时代下中药药剂学的教学思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3):1-2.

[11]周莉,左赛杰,刘兴超,等.翻转课堂结合案例法在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9,46(22):

150-151.

[12]王英姿,杜守颖,吴清,等.基于PI教学模式的中药药剂学教学改革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6):32-34.

[13]王潆潆.POGIL教学法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270-272.

[14]宋苗苗,韩小钗,何宇,等.科研创新思维在康复治疗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22):169-171.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of Pharmaceu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Double Thinking"

ZHANG Qing-qing1, ZHENG Yu-guang2, WANG Hong-fang1

(1. College of Pharmacy, He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ijiazhuang, Hebei 050200, China; 2. Hebei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6, China)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s majoring in Chinese pharmacy not only requires students to have a solid grasp of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ut also to be able to use modern scientific thinking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problems, that is,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concept of "paying equal attention to 'double thinking' " in teaching, so as to cultivate Chinese medicine talents with high comprehensive quality. Taking the course of Pharmaceu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an example, the thought of integrating the concept of "double thinking" into th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Double thinking" concept not only integrat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and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teaching organically, but also integrates modern science and its research results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promoting teaching through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realizing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Pharmaceu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refor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thinking; scientific thinking

猜你喜欢

科学思维教学改革
用面向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改进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
浅析计算机应用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
重视科学实验课教学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探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科普少儿剧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