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分子免疫学专题”混合式教学的探索
2021-06-22康友敏封文海赵要风
康友敏 封文海 赵要风
[摘 要] 伴随21世纪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自2005年开课以来,“分子免疫学专题”课程已成为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研究生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之一。教学团队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采用混合课堂教学模式和多元化教学评估方式,不仅提升了研究生综合学习能力,还促进了研究生对免疫学学科的创新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
[关键词] 分子免疫;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
[基金项目] 2019年度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混合课程建设项目“‘分子免疫专题混合课堂的初步探索”(HJ2019061)
[作者简介] 康友敏(1973—),女,河北定州人,理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动物免疫学研究;封文海(1963—),男,河北石家庄人,免疫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动物病毒学研究;赵要风(1970—),男,河南漯河人,农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动物分子免疫遗传學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6-0117-04 [收稿日期] 2021-02-23
一、前言
自从1998年教育部批准进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以来,各高校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举办的“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的主题是“网络推动教育变革”,主要探讨现代远程教育如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充分表明教育界已经认识到网络教育对教育教学变革的巨大推动作用[1]。21世纪网络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网络教育作为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兴教育模式,为传统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网络教学时代,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平台的硬件设施和环境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而教育资源的“软环境”建设在网络教学实践过程中尤为重要。教育资源建设包括强大的网络教学平台、课程的网络课件、媒体素材、试题和文献等。多媒体和网络课堂的运用大大提升了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效果,拓展了传统课堂的内容和空间,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教学效率。混合式课堂教学是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多媒体、教材和教学平台等进行有效的课堂组织和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2]。很多高校也开展了混合式课堂的教学改革[3-6]。2017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逐步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实施,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互联网时代的高素质人才,累计立项138门混合教学课程,支持研究生任课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协助任课教师进行混合式课程的教学设计和资源建设,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我院研究生课程“分子免疫学专题”的混合式教学建设是在此契机下开展的。
二、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
“分子免疫学专题”课程是2005年针对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相关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课程,选课学生包括生物学院、动物医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和植物保护学院及507所的研究生。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不但与动物及人体结构、生理和病理的发生密切相关,也与生物技术及产业化紧密相连。近年来免疫学发展较快,取得了多项创新研究成果,很多经典的免疫学理论被替代和更新,并建立了一些新的免疫学理论,同时发现了一些新的免疫细胞亚群,新的免疫学研究技术和方法也不断地出现。本课程的选课学生大多没有进行免疫学的前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仅靠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和研究性学习需求。研究生有一定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较高。由于免疫学的内容较多,可以将免疫学技术及最新研究成果及时的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研究免疫学的兴趣和热情。
免疫学的教学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免疫系统组成、抗原与抗体、补体系统、淋巴细胞发育、先天免疫、获得性免疫、免疫调节、抗感染免疫、自身免疫疾病和疫苗等。本课程教学采取专题的形式进行,由三位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分成八个专题进行课堂讲授,封文海教授主要进行抗感染免疫的研究,在课程中承担抗感染免疫、免疫反应的激活和疫苗三个专题的讲授。赵要风教授主要进行动物适应性免疫的免疫球蛋白基因、T细胞受体基因和MHC等关键基因的不同物种间比较研究,在课程中承担B细胞发育和免疫球蛋白两个专题的讲授。康友敏副教授主要进行自身免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研究,在课程中承担免疫系统组成、MHC和免疫调节三个专题的讲授。课堂教学很难全面涵盖免疫学的教学内容,课堂讲授内容外的知识以及最新研究文献通过线上教学资源的形式进行必要的补充,以便学生构建系统的免疫学知识体系和全面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结合研究生的学习特点,经过十多年课程改革和建设,充分发挥网络课堂的优势,通过网络教育平台系统补充和扩展了丰富的免疫学学习资源,包括电子教材、课件、专家讲座和研究文献等,不仅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效率。混合式课程建设获得了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混合课程建设项目的资助。
三、授课教师网络信息化教育教学理念和能力的提升
高校教育信息化是从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及方法等方面进行的一场根本性变革,而变革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师的现代信息化观念和素质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提高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和手段。网络教学需要教师熟练运用网络教育平台的辅助教学系统,了解网络教学的特点与方法,并掌握新的网络教学手段和方法。
自2017年开始,我校研究生院启动了“研究生混合式教学系列讲座”,邀请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韩锡斌院长介绍国外高校混合式教学的最新动态,并分享混合教学的理论体系、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和教学案例;还强调教师要聚焦混合式教学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支持和教学评价的混合式课程的六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笔者积极地参加了讲座,并与参加讲座的教师们分享了混合教学培训的体会与看法,共同探讨了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思考与疑问,获益匪浅。教学团队成员积极地参加了学校研究生院于2019年1月29日至3月17日举办的“第二期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混合式教学培训”,并进行了课程一个教学单元的设计,获得了结业证书。通过教学单元的设计方法,并设计完成1~2个混合课程的教学单元,重要的是通过培训更新了教育观念,提高了课程教学的信息素养,掌握了新的网络教学手段和方法,为本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开展奠定了基础。
四、课程在线网络资源的建设
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网络教学理论和网络教学设计理念,运用现代网络教学技能和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显著差异。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不断优化和更新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助力研究生课程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课程通过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在线教育平台进行课堂外的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
本课程的免疫学教学内容较多,一方面包括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免疫系统组成、抗原与抗体、先天免疫与获得性免疫、抗感染免疫、自身免疫疾病和疫苗等;另一方面重点是基于免疫学知识的科研思想和研究思路,结合免疫学相关的诺贝尔奖成果以及最新研究进展的科研论文,并结合主讲教师研究的主要内容。因此,本课程由三位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分成免疫系统组成、免疫球蛋白、MHC、淋巴细胞发育、免疫反应激活、免疫调节、抗感染免疫、疫苗八个专题进行课堂讲授。通过制作网络教学资源,学生可以结合电子教材和研究文献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进行自主学习。为了体现最新的免疫学科研进展,我院建立了不同专题的在线文献库,布置任务让学生查阅最新五篇文献进行补充,并研读和制作一篇文献的PPT进行课堂汇报评比,以促进对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为弥补没有实验课的不足,还建立了免疫学研究技术的在线资源,供学生学习和课题研究参考。
2019年冬天,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各高校纷纷开展了线上授课。尽管在线教学是应对疫情防控的临时性举措,但在疫情结束后极大地推进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进行。在疫情形势下,我院首先通过手机微信平台建立课程群,进行考勤和及时的教学联络与沟通;通过研究生在线教育平台分享电子教材、课件和文献库等教学资源;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线上教学;并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布置并检查各项作业,顺利地完成了课程的教学任务,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基于网络的多元化教學考核评价方式的建立
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平台、课程资源、学习方法和评价方式混合等多个方面。教学考核评价在课程改革和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检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是衡量教学的一杆秤,也是课程改革的指挥棒。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过于统一,闭卷期末试卷考核权重过高,忽视过程性考核,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混合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而更多地体现在课外的线上和自主学习,因此在考核评价方面也应对应这些新的变化,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将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结合起来,而且还要引入互评和自评等方式增加考核的客观性。对于研究生课程更应该注重学生个性和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尽量减少应试型考核,增加创新性、阶段性及多元化的考评形式,体现研究生课程的培养目标。混合式课程在促进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通过教学手段信息化使得课程教学考评呈现多元化、跟踪化及数字化的特点,有利于现代评价考核机制的完善。
结合混合式课程特点和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考核评价摈弃客观的闭卷考试,主要通过研究生课堂汇报、在线教育平台、微信平台及腾讯会议等形式进行。由于免疫学进展更新较快,传统的教材很难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因此,主要的考核形式是学生的课堂文献研读汇报,此外还有文献查阅上传以及课程总结。学生在在线教育平台的教学资源文献库中选取一篇最新专业文献进行研读,并提前将汇报题目分享至课程微信群,避免同学间选择的文献重复。同时还需制作PPT提交至线上教学平台,并进行课堂汇报,其他学生听后进行提问交流,同学之间按照教师提前制作的评分标准进行互评打分。在疫情形势下,本课程于2020年春季利用腾讯会议平台进行线上汇报互评。学生表示:“我觉得讲文献考核的方式特别好,我们会搜集很多相关的背景知识,只有更好地理解文献内容,才能清楚地讲出来”。文献查阅上传的目的是建立文献库,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专题查阅补充最新文献,每个学生3~5篇,教师根据上传文献的专业性进行打分。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效果反映出研究生的学习效果和收获,因此通过在线提交学生的课程总结,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课程总结包括专业知识总结和课程收获及建议,以便了解教学效果,还可以及时进行课程改进和调整。学生表示:课程分为八个专题分别由三位教师介绍,方式新颖,内容充实,课后通过阅读教师提供的文献进一步学习免疫学相关知识,收获颇丰;课程内容分模块进行,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有助于全面了解免疫学。考核方式开放,线上资源丰富,方便课后学习。总体来说,非常喜欢分子免疫学专题课的安排。还有学生提出对文献汇报安排时间的建议,可以每一节课后留出15~30分钟的时间,进行文献讲述,每一节安排1~2人讲文献,这样能在课程的最后听到不同的文献讲解,再加教师专业的点拨,每周都有很大收获。课程随即进行了调整,不再集中放到最后一次让学生同时汇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消化。
六、结语
通过我院教学团队多年的努力,“分子免疫学专题”课程基本形成了线上资源和课堂授课相加和的模式,充分发挥了线上网络教育平台的优势,拓展了传统课堂的内容和空间,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升了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和能力。通过线上教学资源与课堂八个专题的教学内容,学生能够较系统和全面地构建免疫学的理论知识体系,为之后的课题研究和学业发展奠定免疫学的理论基础。线上及课堂最新专业文献与科研进展成果的渗透,培养了学生科研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进行免疫学研究的兴趣和动力。线上课堂免疫学实验方法的补充弥补了本课程没有学生实验的不足。通过课程涉及的免疫学重要研究方法和技术,尤其是学生研读文献中的具体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提高学生对研究技术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对后续科研课题的研究大有裨益。线上课堂免疫学实验方法,尤其是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都是团队教师多年实验经验和实际操作方法的积累,很实用,可能是学生正在或将要用到的方法。免疫学实验方法的学习对研究生课题的设计及完成将会有很大帮助。课程考核评价中的文献研读汇报不但提升了学生的能力,重要的是启迪了学生的学术思想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科研生涯和学术道路塑造了必备的思想素养和品格。
基于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混合式教学模式整合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网络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优化了教学过程,提升了教学效果和培养目标,势必成為高校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高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平台的硬件设施和环境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高校的在线教育管理信息平台的质量极大地影响混合式课程实施的效果。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在线教育综合平台为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提供了保障和技术支持,网络的流畅度会影响课程的混合式进行,有学生反映“课程作业提交时会遇到网页打不开的情况”。如果遇到网络维修或断网则会影响线上的资源分享,尤其是线上课堂的正常进行。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思想改变和信息素养需要不断地提高。尽管参加了研究生院举办的混合式课程的教学培训,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查阅和整理各类不同的教学资源,同时,还要在课程微信群和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及时地和学生沟通交流。混合式课堂的从无到有,到逐步地完善和提高,教学团队还要不断结合课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提高,以达到较高的混合式程度和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进超.网络教育与高校教育信息化互动作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1):164+109.
[2]田媛,席玉婷.高校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20(8):78-86+96.
[3]詹鑫,于蕾,姚洪文.混合式高效课堂教学探索[J].文教资料,2019(33):172-173+184.
[4]罗伟,杜为公,程丛喜,等.高校混合式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科技创业月刊,2019,32(6):57-60.
[5]于文婧,王凤秋.混合式教学——慕课在高校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8):19-20.
[6]许太安.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8,5(39):233-235.
Exploration of Blended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Advanced Molecular Immunology for Postgraduates
KANG You-min, FENG Wen-hai, ZHAO Yao-feng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21st century, blended teaching model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in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ince 2005, the course of Advanced Molecular Immunology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urses for postgraduates in the College of Biology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hrough many years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we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s in this course, especially in the special period of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COVID-19.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l and diversified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learning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but also promote the immunology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Key words: molecular immunity; blended teaching; course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