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为人知的邓小平“特工”记

2021-06-22

新传奇 2021年22期
关键词:保密工作保密特工

由于保密意识强,邓小平等人于1926年1月7日晚成功撤离巴黎,避开了法国警方次日凌晨展开的大搜捕。法国警方在搜索报告中,对于邓小平等人的保密预防措施表示无可奈何:“他们采取了预防措施,丢弃了一切会引起麻烦的文件。”

邓小平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战争年代从未被捕过,也从未在战争中受过伤,在老一辈革命家中十分少见。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邓小平如“特工”般牢固的保密意识和对保密技巧的娴熟运用。

保密意识强,法国警方无可奈何

1921年,17岁的邓小平在巴黎已经开始运用保密技巧展开斗争。

1925年6月,邓小平和傅钟等接替旅欧党团组织领导革命活动,受到法国警方的监控。为了避免旅欧党组织的革命事业遭遇损失,邓小平在巴黎比杨古特拉维夫街登记了三处住址,以便随时进行转移,从而成功应对了当时严峻的局势。

1926年1月3日,为声援国内五卅惨案,旅法华人援助上海反帝国主义行动委员会在巴黎召开了旨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会议。根据法国外交部公布的档案显示,当时法国警察得到了密报,邓小平在会上号召联苏反帝。这次会议通过了致冯玉祥将军和广州政府电以及致中国驻法国公使馆的信函,主旨均为联苏反帝。法国警方经过部署,计划于1月8日凌晨对邓小平等人实施突袭式逮捕。

由于保密意识强,邓小平等人于1926年1月7日晚成功撤离巴黎,避开了法国警方的大搜捕。法国警方在搜索报告中,对于邓小平等人的保密措施表示无可奈何:“他们采取了预防措施,丢弃了一切会引起麻烦的文件。”

“他的工作直接牵涉中央的安危”

1927 年底,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秘书长。此时,中央机关已由武汉转移到上海。

大革命失败后的上海,形势更为严峻。时任中央秘书处处长黄玠然回忆:“邓小平是秘书长,要负责处理政治局会议决定的工作,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责任很大。秘书长知道的事情多,处理的事情也多。所以,他的工作直接牵涉中央的安危。”

邓小平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安排中央会议,其中涉及协调中央机关特别是中央领导同志参会,更为不易。因为在当时的上海,国民党军警宪特利用各种手段抓捕我党的同志,破坏我党的机关。对此,中央特别强调秘密工作制度和纪律,尤其对中央机关办公和活动地址、中央领导同志住址等都作了严格的保密规定。比如,要求中央领导同志必须不断变换住处和姓名,彼此之间不能知道对方的住处等。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秘书长,全面掌握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的活动地点及住处,还有秘密接头地点。每次安排会议、组织活动,他都采取了周密的保密和防范措施,确保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安全。

在他分管领导下的中央秘书处,也严格做好保密工作。那时,秘书处设有“文书、内政、外交、会计和翻译”五个科,工作繁重,邓小平组织大家以极其秘密的方式分工开展工作,如把外送文件藏到鱼肚子里等。

为做好中央机关的保密工作,邓小平下了很大工夫去了解上海的地理环境。他对照地图走街串巷,特别是到法租界、公共租界等地熟悉情况,很快便成了地地道道的“上海通”。他还按照中央要求,先后经营过杂货铺、古董店,并且打理得井井有条。对此,李维汉回忆:“六大开会期间,我和弼时(任弼时)受命负责留守中央,中央秘书长是邓小平……当时,每天上午9时,我、弼时和小平碰头处理日常事务,地点就在隔一条街的一个商店楼上。”李维汉说的这个商店,就是邓小平开的杂货铺,在当时发挥了很好的掩护作用。

此外,邓小平开展工作、参加活动也很注意化装隐蔽,尤其注意“符合身份的穿戴”。当时在中央机关工作的刘英回忆:“第一次认识小平同志,是他同周恩来同志到李维汉同志那里谈工作……他们经常化装,到什么地方就穿什么。比如到租界穿得讲究,到平民地方就穿工人衣服,所以不容易被敌人发现。”

邓小平就是在这种“职业身份”的掩护下,精心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并出色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受到了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赞许。

成功运用保密技巧

解放战争开始后,邓小平于1947年5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8月,邓小平同刘伯承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在国民党重兵围攻中坚持斗争,把战线推进到长江北岸,在中原地区站稳了脚跟。

身处国民党军队四面包围,稍有不慎就可能遭到重大损失。为此,邓小平和刘伯承指示,所属部队和地方机关人员进入国民党统治区域时,禁止携带秘密文件。由于邓小平长期重视保密工作,刘邓大军在挺进大别山、展开战略反攻中没有出现泄密事件,随后的淮海战役打得十分激烈,也没有出现因作战计划泄露而造成的损失。

在解放大西南的战役中,邓小平担任第二野战军前委书记和政委,二野的保密工作令国民党反动集团完全无法判断二野主力进军的方向,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少有的,从而完成了对胡宗南集团出其不意的包围和打击,加速了西南解放進程。

具体部署上,二野在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下,邓小平和刘伯承命令二野领导机关率第三兵团经津浦、陇海铁路乘火车西进。行至郑州,邓小平特意出席群众欢迎大会,宣布大军即将入川。在车站,邓小平特地从车厢窗口伸出半个身体,与地方军队干部握手致意,有意让国民党情报侦察机构看到这一幕,使西进假象更为逼真。蒋介石据此判断,二野将西进并从陕西南下解放西南,因此将大兵团放在秦岭准备阻击二野主力。事实上,二野已秘密南下,直奔湘鄂西。同时,第五兵团乘第四野战军进行衡(阳)宝(庆)、广东战役的机会,就势隐蔽地到达湘西集结。这样,一方面是第四野战军浩浩荡荡、势吞两广;另一方面是第二野战军隐形匿迹,迂回西南。有了这样的战略安排,二野才得以把西南残余的国民党军队打得措手不及,从而在极短时间内顺利解放了西南。

(《人民公仆》等)

猜你喜欢

保密工作保密特工
做好新时代下保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我是特工
失误的特工
中轻联、总社召开保密委员会(扩大)会议
探索保密工作信息化路径
承诺
跟踪导练(4)
读者调查表
《旅游休闲》读者调查表
特工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