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共生理论的小城镇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

2021-06-22邓奎许亮宋海燕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共生理论发展规划

邓奎 许亮 宋海燕

摘 要:小城镇综合体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科学引导特色小镇发展,特别是在产业支撑下建设小城镇农业综合体,已成为城乡增长极和农村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小城镇综合体建设规划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系统的规划方法体系,主要问题是:产业空间不足、房地产开发过度、重视规划、忽视实施等。本文通过对小城镇综合体建设的发展历史、政策支持、实证分析等的梳理,创新性地提出基于共生理论的小城镇综合体发展规划方案: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实施保障,为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城镇综合体;发展规划;共生理论

一、前 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强调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我们应该在新的工业化道路建设进程中,坚持信息化、城镇化、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从而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集成,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的有效互动,协调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正处于日益增长的城镇化阶段,如何同时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设具有新内涵的新型城镇,是对当前城镇规划提出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代表着农村发展的新时代。小城镇综合体建设以小城镇和周边农村为基础,以带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就业率、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因此,小城镇综合体的概念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完全相同。与传统城镇不同,以产业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的小城镇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必须具体实施。随着各具特色的城镇全面建设进程的加快,一批专业从事规划设计的公司和单位纷纷成立专业队伍,接受政府的委托。但在规划小城镇综合体时,大部分都沿袭了以往的城市设计模式,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基础上,分析了小城镇综合体的产业规划、空间实施、特色和体制机制的策略与方法。同时,结合苍南绿能小镇的规划实践,重点分析了小城镇综合体的规划策略和方法,希冀能为我国小城镇综合体规划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科学规划,建立小城镇综合体发展规划

(一)开发结构

小城镇综合体应以特色为导向,在规划中应从产业、文化、生态资源等方面寻找自己的生态定位,挖掘自身特色,引导其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这就是创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小城镇综合体传承特色文化活动的途径。与以往规划的小城镇不同,小城镇综合体的规划以特色而非居住为首要关注点。小城镇综合体综合规划(图1)是在工业与社区、文化与旅游等功能融合的基础上,涵盖概念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空间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等多个领域,它是一个具有目标导向的规划,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要实现“一镇一式”,应注重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兼顾短期和长期设计,使规划更具包容性、科学性和可实施性。

图1 小城镇综合体多功能综合规划

(二)综合功能空间

小城镇综合体功能定位主要是指产业、社区和旅游功能空间的结合。在此基础上,对每个功能空间进行排序和分离。然后,通过集约利用土地,形成一个高度集成的小城镇综合体功能空间,并通过协调那些可以集成和聚合的功能空间来实现。通过对小城镇综合体功能空间的梳理和重组,可以得到小城镇综合体不同定位的不同功能组合模式。观光休闲农牧业类型包括七个功能区:特色生产区、观光区、生产体验区、文化展示区、旅游服务区、特色农家院、特色生活区。体验式农牧业生产包括五大功能区:特色加工区、制造研发区、科教展示区、旅游服务区和特色生活区。物流商务类型包括特色商务区、物流仓储区、交流体验区、旅游服务区和特色生活区。旅游服务类型包括旅游服务区、休闲娱乐区、文化体验区、特色农家乐区和特色生活区。文化旅游类型包括文化保护区、文化展示区、文化体验区、休闲娱乐区、旅游服务区和特色生活区。新能源产业类型包括七大功能区:新能源生产区、研发区、科技体验区、旅游观光区、旅游服务区、特色农家乐和特色生活区。每个小城镇综合体都有不同的特色产业,功能布局也不尽相同,从而形成功能高度集成的工业型城镇空间。

(三)共生理论与资源利用

“共生”是融合与汇集各种物质和信息能量,建立在多个微循环与多元化基础上的综合效能。它以生命为本源,超越了物理机械原理所能创造的功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资料不断丰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以生产和生活为导向的空间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由于结合生产、生活和一定服务水平的新空间建设需求不断涌现,因此,在城乡发展中,我们需要摒弃传统的没有灵活性的职能分工,摆脱传统工农业的束缚,构建一个生产、生活与生态高度融合的空间平台。

考虑到资源利用的效率,小城镇综合体应是一个产业高效融合的空间集聚区。随着工业与生活的高度融合,对等连接将摆脱传统的单调局面。“没有活力的城市”将在共生中向外转移,刚性规划下的严格分割也将被消除。小城镇综合体综合功能的划分与组合,实现了工业区与生活区的共生发展。在微型体验中,人们被大气污染、烟雾包围的情形将得到缓解,在工作之余可惬意地享受休闲生活(图2)。

三、共生理论之路网规划实证研究

湖南省衡阳市“金甲梨园”农业综合体就是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运而生的。它在规划过程中强调以人居为主体、村区合一、与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摒弃了以往为了旅游开发把村民赶出景区的非人性化做法。“金甲梨园”农业综合体也是一个产业集群,为了让单一产业避免遭受市場经济负面冲击,通过产业联动效应,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复兴乡村文化,让“乡愁”看得见,使农村更像农村。

“金甲梨园”农业综合体在路网交通建设规划中坚持共生理念,为综合体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服务。“金甲梨园”农业综合体交通主要包括高速公路、环镇公路和大量农村公路。高速公路自西向东穿行,紧靠综合体,在交通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环综合体公路局部路面没有追求整齐划一,而是依势而建,主要是观光路。村道路面质量较好,有部分破碎路面和沙石路面。虽然目前的路网为综合体的初步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但面临着道路体系相对不足的问题,无法满足未来的发展要求。因此,后期的调整施工、拓宽道路仍然是有必要的。前期规划中,在环“金甲梨园”农业综合体公路和既有硬化道路的基础上,还考虑了道路对道路和道路交叉口的切割作用,形成了“主干道—次干道—内部道路—电动车道”的路网。无论是从人均道路基础设施利用率还是从人均尾气污染排放来看,“金甲梨园”农业综合体公共交通都更符合黑川纪章强调的共生理念。

“金甲梨园”农业综合体内部交通流量限制方法主要是通过建立外部快速系统(“公交+私家车”)与内部慢行系统(“电动车+慢行”)相结合的交通组织模式。通过设置连续的非机动车绿道网络和3公里的环综合体旅游线路,连接主要功能区和活动中心。在慢行系统的空间布局中,根据各功能区所要求的子系统功能类型的特殊性和时间差异,形成“点—线—网”的慢行网络。“点”的建设为综合体慢行交通系统提供了基础。通过预留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空间,辅以休息座椅和路标等设施,在居民区中形成慢行交通核心。“线”由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的绿道和自然生态廊道组成,将工作区、商业区等与居民区联系起来。“网”是由居民区和休闲公园、商业街和各种集散地组成的网络,形成人车分离的休闲旅游线路。

在上述子系统的构建中,“金甲梨园”农业综合体对其空间形态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引导。综合体的土地利用布局呈现出“整体紧凑”和“点轴扩张”的共生空间格局。在空间子系统的构建中,注重建筑体量、色彩、形式、轮廓的表达,处理好建筑、人文景观与小镇自然环境的关系。根据现有村落的空间格局、基地的自然廊道和水系以及居民区的发展需求,根据不同的区域主题来对空间格局进行改造。规划区分为四大功能组别:原居民生活区、观光寄宿、养生寄宿、集体寄宿。景观道路起着连接各个区域的轴线作用,而环综合体公路和主要村道、步行道路起着纽带作用。“轴—群”规划结构的有机整合,提供了“山、水、农田、城镇”的空间格局。

四、结 论

通过对小城镇综合体的规划和“金甲梨园”农业综合体路网交通建设规划的研究,我们认为在小城镇综合体的建设规划中,利用共生系统理论,将综合体、其他城镇和具有关联关系的开发区视为不同的共生单元,遵循“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实施保障”的小城镇综合体规划方法,是促进城乡增长极和农村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合在产业支撑下建设小城镇农业综合体规划设计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衡阳市珠晖区茶山坳镇战略规划,深圳市城市优筑设计有限公司,2017.

[2]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8(乡镇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05:第348页.

[3]珠晖区茶山坳镇入选全国重点镇.中国衡阳市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2014-08-14].

[4]陈向东,刘志春.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观点的我国科技园区发展观测[J].中国软科学,2014(11):151-161.

[5]盛世豪.特色小镇引领区域经濟走向新常态[N].中国经济时报,2017-10-13.

[6]卓勇良.创新政府公共政策供给的重大举措—基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理论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6(3):32-36.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18ZDB033):湖南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路径与制度创新研究

(作者简介:邓奎,硕士,南华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产业、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共生理论发展规划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基于共生视角的财务战略拓展及实践路径研究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共生理论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