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放置时间对静脉血液标本与末梢血液标本中血小板及白细胞检测结果的影响

2021-06-22毕瑞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2期
关键词:末梢白细胞计数

毕瑞云

(北京市社会福利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85)

静脉血液标本常被应用于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的检查中。末梢血液标本常被应用于血型检测、快速血糖检测及快速血常规检查中[1]。使用静脉血液标本与末梢血液标本进行同一项检测的结果可存在一定的差异。静脉及末梢血液标本均可用于血糖检测中[2]。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不同放置时间对静脉血液标本与末梢血液标本中血小板及白细胞检测结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北京市社会福利医院进行体检的45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恶性肿瘤患者。2)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等血液疾病者。在这些体检者中,有男24例,女21例;其年龄为18~59岁,平均年龄为(38.36±9.15)岁。

1.2 方法

分别采集这45例体检者静脉血与末梢血各3份作为血液标本。采集静脉血的方法是:采集体检者6 mL的静脉血作为血液标本。将静脉血液标本置于非可替塑胶真空采血管中,轻轻摇晃试管后待检。采集末梢血的方法是:用一次性末梢血采血针对体检者的指尖进行穿刺,采集其300 μL的末梢血作为血液标本。若采集末梢血时体检者的血液不能流出,可轻轻挤压其指腹。用一次性微量吸管将末梢血吸出,将末梢血液标本放置于含有浓度为5%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的抗凝离心管中,轻轻摇晃试管后待检。对体检者进行血小板和白细胞检测的方法是:在采集血液标本后即刻、将血液标本分别放置10 min、30 min时,采用Sysmes-xs500i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质控品对体检者进行血小板和白细胞检测。

1.3 观察指标

采集血液标本后即刻、将血液标本分别放置10 min、30 min时,比较这45例体检者静脉血液标本与末梢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计数。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放置时间的静脉血液标本与末梢血液标本中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的比较

在采集血液标本后即刻、将血液标本分别放置10 min、30 min时,这45例体检者静脉血液标本中的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其末梢血液标本中的白细胞计数,P<0.05。在采集血液标本后即刻,体检者静脉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计数高于其末梢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计数,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放置时间的静脉血液标本与末梢血液标本中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的比较(×109/L,± s )

表1 不同放置时间的静脉血液标本与末梢血液标本中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的比较(×109/L,± s )

采集位置 例数 血小板计数 白细胞计数即刻 放置10 min时 放置30 min时 即刻 放置10 min时 放置30 min时静脉血液标本 45 253.14±21.31 255.23±21.69 256.36±21.55 7.52±2.20 7.36±2.35 7.19±2.09末梢血液标本 45 223.48±22.64 250.39±22.24 251.02±22.18 10.32±2.36 9.86±2.08 9.94±2.18 t值 6.399 1.045 1.158 5.822 5.344 6.108 P值 0.000 0.299 0.250 0.000 0.000 0.000

2.2 不同放置时间体检者静脉血液标本中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的比较

在采集血液标本后即刻、将血液标本分别放置10 min、30 min时,体检者静脉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相比,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放置时间体检者静脉血液标本中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的比较(×109/L,± s )

表2 不同放置时间体检者静脉血液标本中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的比较(×109/L,± s )

时间 血小板计数 白细胞计数立即检测时 253.14±21.31 7.52±2.20放置10 min时 255.23±21.69 7.36±2.35放置30 min时 256.36±21.55 7.19±2.09采集血液标本后即刻与放置10 min时比较 t值=0.461,P值=0.646 t值=0.333,P值=0.740采集血液标本后即刻与放置30 min时比较 t值=0.713,P值=0.478 t值=0.730,P值=4.468放置10 min时与放置30 min时比较 t值=0.248,P值=0.805 t值=0.363,P值=0.718

2.3 不同放置时间体检者末梢血液标本中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的比较

在采集血液标本后即刻体检者末梢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计数低于放置10 min及30 min时其末梢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计数,P<0.05。在采集血液标本后即刻、将血液标本分别放置10 min、30 min时,体检者末梢血液标本中的白细胞计数相比,P>0.05。详见表3。

表3 不同放置时间体检者末梢血液标本中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的比较(×109/L,± s )

表3 不同放置时间体检者末梢血液标本中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的比较(×109/L,± s )

时间 血小板计数 白细胞计数立即检测时 223.48±22.64 10.32±2.36放置10 min时 250.39±22.24 9.86±2.08放置30 min时 251.02±22.18 9.94±2.18采集血液标本后即刻与放置10 min时比较 t值=5.688,P值=0.000 t值=0.981,P值=0.329采集血液标本后即刻与放置30 min时比较 t值=5.829,P值=0.000 t值=0.793,P值=0.430放置10 min时与放置30 min时比较 t值=0.135,P值=0.893 t值=0.178,P值=0.859

3 讨论

目前,关于采集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细胞检测存在的差异已得到临床上的广泛认同[3]。不同抗凝时间的末梢血液标本对血液细胞检测的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在血小板检测中,抗凝时间不足可导致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发生假性聚集。在采集体检者末梢血的过程中,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可导致末梢血液标本发生血小板聚集的现象[4]。在严格遵循末梢血采集操作标准的前提下,也难以排除因挤压或穿刺所致的组织液混入血液标本中的情况。在不考虑末梢血、静脉血本身血细胞指标差异的情况下,这两种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仍存在一定的差异[5]。相关的临床研究显示,采集静脉血进行各项血液指标检测获得的数据更为准确。末梢血采集具有疼痛感轻、采集方便等优势[6]。在本研究中,在采集血液标本后即刻、将血液标本分别放置10 min、30 min时,这45例体检者静脉血液标本中的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其末梢血液标本中的白细胞计数,P<0.05。其原因主要在于,在采集末梢血时会混入微量的组织液,而混入组织液会导致血小板的形态立即出现变化,使血小板周围形成丝状伪足,数个不同的血小板伪足会相互聚集并形成血小板假性聚集体。血小板假性聚集体与淋巴细胞的体积相近,在进行血小板检测时该物质不会被溶血素溶解,进而会被血液细胞分析仪识别并计入到白细胞的计数中,使白细胞计数升高[7]。采集更为接近体循环的静脉血进行白细胞检测,可获得更为接近实际值的白细胞计数。在本研究中,在采集血液标本后即刻,体检者静脉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计数高于其末梢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计数,P<0.05。将血液标本分别放置10 min及30 min时,体检者静脉血液标本及末梢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计数相比,P>0.05。在采集末梢血时可能混入组织液,并可因进行穿刺、挤压时动作缓慢等因素导致血小板聚集。故在采集血液标本后立即进行血小板检测,末梢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计数会低于静脉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计数。放置10 min后,末梢血经抗凝可逆转聚集的血小板,解除血小板相互缠绕的伪足,使血小板恢复均匀分布的状态。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不同的放置时间对静脉血液标本中白细胞、血小板检测的结果及末梢血液标本中白细胞检测的结果无影响。与采集末梢血液标本后即刻进行检测相比,将末梢血液标本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检测,检出的血小板计数更高。

猜你喜欢

末梢白细胞计数
古人计数
白细胞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这样“计数”不恼人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向区域创新体系“末梢”发力
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