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检测在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

2021-06-22罗琼湘李焕夷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2期
关键词:压差动脉血乳酸

徐 烁,罗琼湘,李焕夷

(河源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 河源 517000)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休克是脓毒症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液体复苏疗法是临床上治疗脓毒症休克的首选方法。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是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早期液体复苏治疗期间的一项指导指标。临床医生可根据此指标的水平判断患者组织灌注的情况和氧气的供需情况[2]。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被认为是液体复苏治疗的辅助性参数,可用其对治疗期间患者微循环的状态实施动态评估[3]。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检测在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期间河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28例,女性22例,其平均年龄为(59.86±3.22)岁。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接受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发生脓毒症休克者;2)基本资料完整者[4];3)家属签署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者。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合并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2)疾病处于终末期者[5];3)合并有认知功能障碍者。

1.2 研究方法

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抗感染、吸氧、输血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均使用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对这些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治疗。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2021301〕的用法是:按照每分钟8~12 μg的剂量为患者滴注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的混合药液。当患者的血压达到预期值后,保持每分钟2~4 μg的速度为患者滴注此药液。在对这些患者进行液体复苏前及液体复苏后6 h,分别监测其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计算其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采用血气分析仪对这些患者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进行测定,同时监测其心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检测其动脉血乳酸的水平。根据这些患者治疗后28 d的存活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36)和死亡组(n=14),对其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及乳酸的清除率进行比较。乳酸的清除率=(入院时动脉血乳酸水平-液体复苏6 h后动脉血乳酸水平)/入院时动脉血乳酸水平×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液体复苏前及液体复苏6h后这些患者各项监测指标的比较

在液体复苏前及液体复苏6 h后,这些患者的心率、中心静脉压相比,P>0.05。液体复苏6 h后,这些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均高于液体复苏前的水平,P<0.05;其动脉血乳酸的水平低于液体复苏前的水平,P<0.05;其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小于液体复苏前的水平,P<0.05。详见表1。

表1 在液体复苏前及液体复苏6 h后这些患者各项监测指标的比较(± s )

表1 在液体复苏前及液体复苏6 h后这些患者各项监测指标的比较(± s )

(%) 动脉血乳酸(mmol/L)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mmHg)液体复苏前(n=50) 102.26±10.15 75.84±4.15 8.89±0.16 68.11±1.11 5.56±0.23 5.86±0.22液体复苏6 h后(n=50)101.98±8.74 86.65±4.27 8.91±0.55 70.05±1.12 3.17±0.21 4.07±0.18 t值 0.147 12.837 0.247 5.646 22.154 44.528 P值 0.883 0.000 0.806 0.000 0.000 0.000组别 心率(次/min)平均动脉压(mmHg)中心静脉压(mmHg)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2.2 不同预后的患者相关监测指标的比较

存活组患者的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小于死亡组患者,P<0.05;其动脉血乳酸的清除率、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均高于死亡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预后的患者相关监测指标的比较(± s )

表2 不同预后的患者相关监测指标的比较(± s )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存活组 36 3.21±0.25 27.41±2.26 71.20±0.18死亡组 14 7.54±0.18 11.25±2.13 51.52±0.11 t值 58.969 23.053 3.097 P值 0.000 0.000 0.003组别 例数 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mmHg)动脉血乳酸的清除率(%)

3 讨论

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病情危重,其死亡率较高。早期液体复苏疗法是临床上治疗脓毒症休克的首先方法。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早期液体复苏治疗,能够改善其体内组织灌注的情况,纠正其组织缺氧、缺血的状态[6-8]。目前,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治疗的方法逐渐趋于规范化。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相关指标的监测可确保其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次研究对比了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前后各项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液体复苏前和液体复苏6 h后,这些患者的心率、中心静脉压只发生了轻微的变化。液体复苏6 h后,这些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其动脉血乳酸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对进行液体复苏的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发现,存活患者的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小于死亡的患者,其动脉血乳酸的清除率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均高于死亡的患者。这说明,动脉血乳酸的水平、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是否改善与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存在相关性。

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是血液流经组织器官时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分压在中心静脉血和动脉血中的差值。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的正常值范围为≤5 mmHg。若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值增大,表示人体内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增加,或二氧化碳的清除量减少。当机体发生感染性休克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炎症因子。此时,组织细胞处于高代谢的状态,这会导致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增加。脓毒症休克患者组织器官的灌注量不足,可出现循环障碍,使其体内二氧化碳的清除量减少,导致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值增大。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是反映人全身氧代谢情况的重要指标,可以评价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治疗的效果。既往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后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70%,其死亡率可明显降低[9]。脓毒症休克患者会出现微循环障碍,其毛细血管的分流可出现异常,且可伴有线粒体功能障碍,这些因素均会导致组织细胞无法充分地利用氧。因此,即便血液中的氧输送量减少,有的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仍会>70%。

在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治疗的过程中,联合监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和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监测效果。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可作为监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的补充指标。如果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5 mmHg,且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70%,提示其组织细胞的复苏充分。如果此病患者的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6 mmHg,但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70%时,提示其组织细胞依然存在缺氧的情况。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将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检测应用于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中的效果较为理想。

猜你喜欢

压差动脉血乳酸
勘误声明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在线处理脱丁烷塔压差高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产乳酸链球菌素的乳酸乳球菌的等离子体诱变选育
超声测定胎儿脐动脉血流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研究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二维气体动力学中压差方程的特征分解和简单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