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白芝勇一名共产党员的追求
2021-06-22吉祥庆谢光德吴超
文 / 吉祥庆 谢光德 吴超
1999年,正值世纪交替,千年更迭,国内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件接踵而至:最高人民法院公开招考法官、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企改革的重大决定、建国50周年大阅兵隆重举行、澳门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一切预示着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正在崛起。
也正是这一年,白芝勇加入了中铁一局五公司,他怀揣梦想、求真务实、默默奉献,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到祖国铁路建设事业中。这位个头不高却健康敦实、言语不多却思路清晰、赞誉不少却仍然低调文雅的四川巴中小伙,带着他的精密测量小分队,历经十八年的时间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豪放幽默的黑土地、温软细腻的锦绣苏杭、风沙粗粝的大漠戈壁、神秘诡异的原始森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都有经过他精细测量而建成的道路桥梁和高楼大厦。十八年来,他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为工程建设提供着优质、精密的工程测量服务,先后荣获了全国最美职工、全国劳动模范、央企楷模等多项称号。就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中央企业系统(在京)代表会议上,白芝勇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白芝勇怀揣梦想、求真务实、默默奉献,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到祖国铁路建设事业中。
勤奋苦练、刻苦钻研,改变人生轨迹
1999年5月,刚从兰州铁路技师学校毕业的白芝勇来到中铁一局五公司广州东南西环高速公路项目。一进工地,他就被安排到钢筋班去拖钢筋。28毫米粗的螺纹钢堆码在一起,一条纹咬着一条纹,怎么使劲都拖不出来,每天把他折磨的精疲力尽。那个时候,受同事影响,白芝勇对精密测量产生了浓厚兴趣,日子久了,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做测量,一定要在测量上干出一点名堂来。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白芝勇如愿以偿地加入了精密测量行业,但此时的他清醒地认识到,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铁路建设者,要想改变自己的工作状态,要想在测量工作中有所建树,只有通过学习来改变自我。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上班十几年来,白芝勇的主要精力放在两件事上,一是工作,二就是学习。在工作之余,他从来不看电视,不玩游戏,十多年如一日地坚持学习,先后参加了全国成人高升专考试、专升本考试;自费购买了《控制测量学》《测量学》《GPS测量技术》《测量误差理论》等上万元的书籍;每天下班后,他把水准仪抱到办公室,利用地面、椅子、桌子形成高差,用钢卷尺将高差量出来,然后用水准仪去联系测量;面对进口仪器上古灵精怪的英文,他先对照说明书,然后查字典,把英文和译文都抄在一个小本子上揣在兜里,忘记了就拿出来看……即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即使因为学习而让生活拮据,他也一如既往地坚持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点滴积累之后,白芝勇最终达到了“手仪”合一的境界。2007年,他评上了测量工高级技师,从一名普通测量工逐步成长为了中铁一局五公司的精测骨干,成为了业内的佼佼者。
忘我工作、精确制导,奋斗创造价值
用形象一点的说法,工程精密测量就是工程人的眼睛,就是工程实体进展的方向盘,就是盾构施工的牵引线。如果再要把工程施工比作火箭发射,那么精密测绘人员的数据就是工程实体不断进展的“精确制导”。十多年来,白芝勇带领着他的团队将“精确”根植测量,把“精准”融入测量,让“精细”确保测量,用一组组数据调整、引导工程建设者按照设计要求不断将道路向前准确延伸。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隧道,全长3.6公里,是在建最大断面的过江隧道。在隧道出口,接收钢环以及外体已经建设好,留给盾构机出来的误差范围限定在五六公分内,这绝对是一个挑战。接到这个任务后,白芝勇在充分考虑沉降、偏压、潮涨潮落对基准点的影响情况下,首先采用即时基准点进行GPS定位。为了确保盾构机这个断面近180平米、长达80米的庞然大物按照图纸上设定的路线前进,白芝勇在原来预定一个测量环的基础上,增加了至少六个测量环,使得盾构机前行中的每一个控制点都得到了反复的运算和印证。为确保更加精确,白芝勇又辅以陀螺定向,将它与洞内交叉导线网测量进行了结合,从根本上有效降低了因人为操作和机械本身导致的叠加误差。故事到这里仍然没有结束,偶然间,白芝勇在图纸上看到了针对隧道施工专门设置的一条竖井后又来了劲:“这可是一个固定的测量对照点啊!”于是他利用竖井的位置,再引了一个GPS控制点,对经过这个控制点的参数再次进行复核检算。2015年7月,“天和号”“天和1号”孪生盾构机以刀盘周圈平均贴合接收钢环误差12毫米的高精度缓缓驶出长江南岸接收井,完成过江隧道贯通。
白芝勇善于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用自主创新和刻苦钻研进行多项技术改进和工艺提升,依靠高超、过硬的本领不断解决技术难题。
在精伊霍铁路北天山隧道的施工中,因为对面的施工很不正常,受命前来的白芝勇带领他的测量小分队进驻现场后,和测绘人员一起对测绘数据进行分析,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然后制订测量计划:改变在隧道两边设置基准点放线方法,采取由一条在隧道边一条在隧道中间进行放线;同时把进隧道测量的时间由白天改为晚上。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数据完全吻合。这时对面施工带队测量的某教授坐不住了,赶过来问原因。白芝勇解释:首先不能将两条基准点导线都放在隧道边,因为隧道施工中要使用模板台车、有风管等设备,势必会影响两条导线,使测量的误差值增大;其次,由于隧道地处天山山脉,内外温差、湿度差都很大,造成隧道内外光线在传递过程中产生折射现象。这对精确测量来说影响太大;再次天山山脉海拔高,空气透光性好,隧道外光线亮度很高,而隧道内由于采用的人工照明采光,加上空气流通不是很好,空气能见度较低,这种空气亮度差异影响了仪器的精确度。最后隧道内外温差大造成湿气上升流动,造成小范围内的光线跳动,影响仪器观测对点的难度,进而使得测量人为误差增大。解决后面三个问题,其实最主要就是解决光亮度差、温度差、湿度差的问题,晚上进隧道测量,自然而然就解决了。这一番话,令在场所有人心服口服。
忠诚企业、乐岗敬业,成就人生梦想
工程测量在本就艰辛无比的建筑施工行业中,也算是个苦差事,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是常事,吃咸菜、方便面,甚至饥一顿饱一顿也时有发生。只有心怀甘于奉献的精神,才能不受影响,把工作做得如此完美。
十八年来,白芝勇先后参与了30多条铁路、公路和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线路复测、工程精测工作,他与他的测量小分队北达极寒之地,西到沙漠戈壁,南至崇山峻岭,东抵大海之滨,用心血和汗水,用自己“奉献企业,快乐自己”的理念,凝聚成一项项精确的测绘成果,一次次地诠释了“最美”的含义。
2004年5月,刚做完阑尾手术不足十天的白芝勇,就主动请缨赶到缺测量人手的西汉高速公路项目进行工程复测。在跨过汉江一条不知名的支流时,由于用力过大拉扯到了伤口,钻心的疼痛使白芝勇本能地收脚,结果人一下子掉进了水里。回到驻地后他伤口感染,痛得彻夜难眠,只能用白酒暂时消炎包扎,但第二天又照常起来继续工作。6月的东北,整日穿行于一人多高的玉米地里,身上被玉米叶子划出一道道血痕,因为汗水的浸蚀,好似一条条毛毛虫在身上爬来爬去,痛痒难忍。他们早上6点出发,带上烧饼、咸菜,背上几十公斤重的测量仪器,每天徒步至少在20公里以上。白天外业辛苦一整天,晚上吃完饭马上又进行内业整理,复核、计算数据,有时凌晨一两点才能上床躺一会,第二天又照样出发。2008年1月雪灾,白芝勇在京沪高速铁路线上做二等水准复测。为了加快进度,他们天天在结了冰的河上爬来爬去。遇到冰薄的地方,一不小心就会掉到水里,真的是寒冷刺骨,衣服也没办法换,爬上来还得继续工作……
这些年来,类似的经历不胜枚举。白芝勇坦言,作为工程施工的先遣部队,翻山越岭、渡河穿林确实受苦遭罪,但当看到一座座隧道贯通、一条条公路铁路通车的那一刹那,他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自己的辛苦付出都得到了收获和满足,觉得所作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也是应该引以为豪的。这就是对奉献最美的诠释。
示范带动、开拓创新,体现“工匠”价值
“一花引来百花开”,白芝勇把个人理想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他的先进事迹蕴涵了“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精神内涵,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展示了新时期工人岗位成才之路。
白芝勇善于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用自主创新和刻苦钻研进行多项技术改进和工艺提升,依靠高超、过硬的本领不断解决技术难题。他参加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在长大隧道洞外控制测量的应用”研究,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对台缙高速公路苍岭隧道等7个重点工程项目进行了控制测量,有效提高了工程测量劳动效率。他和同事们在武广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开展了“竖井定向测量系统应用技术”的研究和运用,采用“双投点、双定向”技术,成功解决了浏阳河隧道3#竖井长距离开挖正洞高精度贯通的施工测量难题,提高了横向贯通精度,节约成本40多万元。2010年10月,该成果获全国第三届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优秀奖并被广泛应用。他参加的精测队QC小组在“提高CPⅢ平面控制网测量效率”项目中取得显著成绩,被命名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2013年,“白芝勇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白芝勇带领工作室成员完善内部建设,从制度体系、责任文化、学习团队、班组管理等方面积极打造“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现代企业新型工作室,取得了“一种改进的高速铁路CPIII标志”、“精密测量仪器防风篷”等9项国家专利,这些专利在工作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方法的缺陷。他和团队完成了向莆铁路高盖山隧道4号长斜井辅助正洞快速施工技术研究、测量设备管理系统的开发2项科研成果,通过在新开工的项目的应用,提高了项目施工周期,节省了施工成本。同时还在省部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篇、完成了工艺工法5项,这些创新成果在测量生产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提高了测量成果质量和测量效率,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工作室”也获得了“陕西省十佳职工创新工作室”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称号。现如今,他又开启了“劳模带徒”旅程,决心将自己的精神和技能在年轻一代的职工中不断传递、持续播撒开来。
作为一名企业的职工,白芝勇用敬岗乐业谱写了一曲曲华丽乐章,在本职工作上发光发热;作为一名高级测量技师,白芝勇用实际行动雕刻了一幕幕不朽传奇,在测量事业中熠熠生辉;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白芝勇以坚定的信念践行了一条条庄严承诺,在职工群众中广为讴歌。“万丈高楼平地起”,白芝勇的今天得益于他对工作的“较真”和对自己的“较量”,更是对骨子里信仰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