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2021-06-21邓振锋聂辉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4期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邓振锋 聂辉

[摘 要] 随着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而工艺美术专业人才是文创产业发展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新建本科院校目前已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的半壁江山以上,对高等教育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新建本科院校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全国开设工艺美术本科专业的本科院校相对较少,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设立工艺美术本科专业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形成以產教融合为重点、工作室建设为路径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师资研究会委托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艺术设计类师资培养机制研究”(2019015)

[作者简介] 邓振锋(1977—),男,广西桂林人,硕士,桂林旅游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区域旅游经济研究;聂 辉(1976—),男,四川达州人,硕士,桂林旅游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影视动画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4-0093-04    [收稿日期] 2021-01-09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共计2740所,其中本科院校1272所,而里面的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不可小觑的力量[1]。所谓新建本科院校,是指教育部2000年以后批准设立的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的50%以上。1998年全国本科高校591所,十分之一在北京,二分之一以上集中在20个大城市,地级及以下城市很少有本科高校。与之前的本科高校布局不同,有225所新建本科院校分布在200多个非省会城市,很多新建本科院校成为当地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位于地级城市,甚至是县级市,他们生于地方,长于地方,与地方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众多新建本科院校要坚持服务区域发展的办学方向,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走与区域融合发展、特色发展之路,既要承担起新型大学“新使命、新道路、新成就”的任务,又要具备“地方性、应用型”的特点以支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同时还要满足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兜底线、促转变、提质量”的要求[2]。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国,底蕴丰厚,人文荟萃,有着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而工艺美术以及包含在内的民间工艺则如宝藏中的一粒明珠,独具魅力,经济效应明显,是文创产业发展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随着人民物质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工艺美术行业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但全国工艺美术本科专业布点相对不多,新建本科院校开设该专业具备一定的后发优势。本文将理论联系实践,以产教融合为重点,以工作室建设为路径,探索新建本科院校工艺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工艺美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一)背景分析

工艺美术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在体制上有了较大的变化,诸如雕塑、金属工艺、漆器、美术陶瓷、玉石加工等数以万计的品种,之前在计划经济模式中,都由各地工艺美术公司生产统筹。90年代后的改制使得一大批国有和集体企业转为民营,涌现出一些特色显著的明星企业,但更多的企业却面临着投资成本、教育研发等方面后继乏力,生产难以为继,技艺日渐消退的困窘。

随着现代工业设计的快速崛起,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都使工艺美术成为一个横向的多层面行业相关联的门类,无论是理念还是技艺都有了很大的跃升,再不是传统意义上小作坊式的家庭模式。尤其是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中,工艺美术以其高附加值、少污染、低能耗、多品种等优势,而成为“都市型工业”的首选,而随着计算机等现代高科技设计能力的形成,以工艺美术为核心的工业设计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化流程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同时,现代社会对手工艺技法回归的思潮,使得古老的工艺美术焕发了青春,并以其独特的魅力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社会发展和旅游文化产业的需求呼唤着工艺美术行业的振兴,但企业不景气、门类萎缩尤其是人才的匮乏与断档等因素导致了现代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缓慢,举步维艰。一方面是传统手工艺行业的式微,传统技艺的承继已十分困难;而另一方面,许多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手工艺产品如旅游纪念品等,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却远没有满足市场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文化特色鲜明的能够引起人们购买欲望的好产品,而深层次的症结则是优秀的设计和工艺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这个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二)人才需求的知识能力结构分析

目前全国工艺品行业的现状是地方特色的品牌过少、自主研发的产品不多,传统产品无特色、不美观、不时尚,没有专业人才研发新的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而在市场上销售的工艺品的情况同样堪忧,商品地域特色不鲜明,艺术表现形式不丰富,作品缺乏文化内涵,甚至在不同地区景点的旅游工艺品商店出现雷同的工艺品的现状。

市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但遗憾的是当前我们许多工艺美术行业企业的设计人员观念陈旧,缺乏专业训练,工程或作品质量低劣,缺乏美感。在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充分挖掘我国优秀工艺美术资源并开发出反映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的地域性强的文创产品,具有重要的商业和人文价值,而要实现这个愿景,就需要高水平、高素质的应用型工艺美术人才。而设计观念的改变,材料的不断更新,技术上的不断突破,使得工艺美术人员能力结构的升级迫在眉睫。只有尽快提升工艺美术人才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教学层次,扩大知识容量,提升科研能力和应用能力,才能更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三)人才供给分析

快速发展的文创市场呼唤工艺美术高级设计人才市场的完善,对工艺美术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工艺美术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需求与供给间出现了极大的差距,到2020年末,全国只有85个普通高等院校开设有工艺美术本科专业[3],每年的本科毕业生不足万人,与工艺美术行业对人才所需的数量以及全国文创产业持续发展的现状相比,只能说是杯水车薪。部分本科院校用大一统的“艺术设计”取代了“工艺美术”,只是阶段性的开设工艺美术设计的课程,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专业方向,造成课程设置缺乏相对应的方向,无论是教学研讨和实践方面都欠缺专业的实质内容,使得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的工艺美术黯然失色。受大一统的设计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少能真正培养出能从事文创产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特别是旅游工艺品设计师、软装饰品设计师、珠宝设计师等人才更为短缺。

二、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与实践

本文以桂林旅游学院工艺美术专业的建设为例,探析新建本科院校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桂林旅游学院前身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85年,于2015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同年开设了工艺美术本科专业。

(一)产出导向,人才培养能力结构与行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工艺美术专业结合学院实际情况与学科的发展规律,适应少数民族地区非遗文化文创产业化需求,设置旅游工艺品、首饰设计两个培养方向以及相关专业能力体系,确定了人才培养定位。围绕学校的旅游特色,坚持大旅游学科理念,一方面强化艺术学科特色,另一方面加大与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的融合力度。以培养面向旅游工艺品、首饰设计等相关工艺美术行业企业及社会与市场急需的,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工艺美术产品策划、设计、制作、管理、营销、技术指导等综合职业素养,熟悉旅游文化以及中外优秀文化艺术特征及发展趋势,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胜任各类工艺美术产品开发、设计、研制与管理人员等工作岗位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二)创新模式,实施了工学交替、角色交叉的工作室制

为了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社会行业需求和学生专业追求,工艺美术专业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室人才培养方案,以“三阶段两模块”的形式组织教学。新生入学后第一学年共同在专业基础教学部完成规定的课程,第二学年后,依据学生志愿及学习成绩经双向选择进入两个模块中的其中一个模块,即:旅游工艺品设计模块和首饰设计模块,第三学年后经双向选择进入到相关工作室,进行专项项目教学。

工艺美术专业高度契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工艺美术专业品类多样性的属性,开设了陶瓷艺术、首饰设计、金属工艺、纤维印染和综合材料等5个专门化教学工作室,并执行“双导师工作室制”校企合作教学。每个工作室都要求有一个深度合作企业,通过“六共模式”让企业从教学管理、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全方位、渗透式的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强调人才培养对接产业链、科学研究服务创新链。每个工作室至少配备一名企业导师或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组建以工作室主任负责制的专业教师、行业大师、非遗传承人、文创企业负责人为核心的双导师教学队伍,参与课程设置、教学授课、毕业设计等重要教学活动。

(三)因材施教,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工艺美术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不断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一方面强调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实践环节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努力建构科学性与系统性相一致、实用性和针对性结合、原则性与机动性相补充、学术研究与市场前沿相融合、真实项目或虚拟项目进课堂,与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接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集中实践环节等四大模块构成,选修课占总学分比例20%以上。依托校政企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改革创新实践教学,大力推进“校中企”“企中校”项目,工学交替,真题真做,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毕业即能创新创业,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个性潜能的发展。

(四)与时俱进,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工艺美术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拓思路,采用了项目驱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校内实训及校外实践等方法,每学期邀请工艺美术大师进校进行展演,举办国际训练营邀请境内外行业大师进行线上线下教学,给学生创设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开展翻转课堂、体验式教学及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主动搜集资料并系统整理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的,掌握学习方法。重视网络资源建设,建有《旅游纪念品设计》《摄影摄像基础》等在线共享课程,进行课程作业、毕业设计展示的线上虚拟展厅,适合于艺术专业教学特点的二级学院网络教学信息平台。

(五)质量至上,成了较完善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对标国家专业标准,出台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制度,涵盖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专业建设、质量评估等方面。基于本科教学要求与行业、产业需求,严格把控教学质量。与学校教学平台共同构建了由教学制度系统、教学组织系统、教学监督系统和教学信息反馈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了校、院和教研室三位一体,职能部门与督导员共同监控,师生共同参与的全过程监测体系。坚持企业、行业主动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课程和毕业设计引入合作企业开展评价,注重对创新创业能力、知识转化能力以及职业技能方面的评价。建立了与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持续跟踪反馈机制,听取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认可度、毕业生对学校改进教学的建议。

三、新建本科院校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尽管新建本科院校有着一定的后发优势,但师资水平不高、教学科研平台不足、教学内容和管理处在转变期等后发劣势也非常明显,因此为加快新建本科院校工艺美术专业的建设,实现跨越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坚持融合发展,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

工艺美术专业要坚持与地方特色结合,与所在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学科交叉融合,以区域文创市场需求为导向,研究相应的能力结构,优化培养方案,实施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行业需求导向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建设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打通非遗文化传承人、工艺品研发基地、文创产业企业、文化产业园等之间的联系,真正实现校政企产学研用多方深度协同,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企业。从新治理体系构建的角度,打通文创产业、旅游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体系之间的联系,人才培養规格进一步适应文创产业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和融合化的发展要求。

(二)加大建设投入,满足教学科研场地需求

工艺美术专业由于其教学特点,实施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需有较高的教学场地要求,并需要较大的成果展示空间,所需设备相对比较庞杂。如开发地方文创产品,更要建设大师工作室和产品研发基地。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加大工艺美术专业建设投入,尤其是要满足教学、研发场地需求,才能进一步发挥后发优势。

(三)革新師资建设,促进教学科研工作转变

新建本科院校多是在高职高专的基础上建立而来,因此会存在教师教学科研工作向本科标准转变的过渡期,而工艺美术等艺术类专业师资的这一转变过程更显困难。因此,要做好外引内培,推行双导师制,运用多种途径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可以建立适合本专业特点的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尽快达到本科教学水平合格标准。

(四)构建特色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工艺美术专业应建设线上“金课”,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广泛共享,各工作室课程交流,促进学生更全面发展。打造虚拟仿真“金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改革和课堂革命。加强企业项目融入工作室课堂教学,实施“角色交叉复合”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过程职业化、教学环境情景化、教学成果评价社会化,建成有效的创新创业“金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名单[EB/OL].(2020-07-09)[2021-01-04].http://www.moe.gov.cn/jyb_xx

gk/s5743/s5744/202007/t20200709_470937.html

[2]瞿振元.新型大学“新使命、新道路、新成就”合格评估“兜底线、促转变、提质量”[EB/OL].(2016-04-07)[2021-01-04].https://www.chtc.edu.cn/ghc/2016/0408/c1545a

46033/page.htm

[3]中国科教评价院.工艺美术专业排名——金平果2020年中国大学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EB/OL].(2020-03-15)[2021-01-04].http://www.nseac.com/html/261/682663.html.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l of Arts and Crafts Professionals in Newly-built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ENG Zhen-feng, NIE Hui

(School of Arts and Design, Guilin Tourism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6,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f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cultivate new growth points of national economy, enhance the soft power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ople's life. The arts and crafts professionals are an indispensable for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At present, the newly-built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half of the number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For higher education and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ir position and role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However, the number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undergraduate arts and crafts majors is not many.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rts and crafts major in new-built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a certain advantage of latecomer by building a talent training model emphas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taking studio construction as the path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newly-built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ts and crafts major; talent training model

猜你喜欢

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管理工作现状及思考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