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有效落点,设计核心问题
2021-06-21梁晓伟
梁晓伟
[摘 要] 核心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化学习的有效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核心问题进行精心设计。核心问题的设计不能随意,而应该基于知识重点,设计核心问题;基于学习难点,设计核心问题;基于认识盲点,设计核心问题;基于方法落点,设计核心问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核心问题的实效。
[关键词] 小学数学;核心问题;设计落点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目标,在数学素养培养实践中,关键的落脚点在于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教师所提出的优质问题有利于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聚焦知识核心的问题能够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还能够驱动其深入思考。然而就当前的课堂教学实践来看,存在三种典型的不良现象:教师所创设的问题繁多,占据了学生的思考空间;问题过于零散,缺乏对关键知识的聚焦;问题的设置过于肤浅,不能就此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这些都是促使教师对“核心问题”展开研究的关键诱因。所谓核心问题,也就是每节课的教学出发点,可以是一个关键知识点,也可以由几个知识点共同构成,还可以是在解决大问题的过程中所延伸出的若干个小问题。因此,应基于以下四个维度对课堂核心问题进行设计。
一、基于知识重点,设计核心问题
数学知识大都潜藏于客观事物之下,需要层层剥离丰富的外在表象才能够触及其本质。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蕴含一定的本质知识,有的是教学重点,有的是学习难点,紧扣这些关键点设计核心问题,才能够使具体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有利于提升学习效能。而利用问题让学生们进行学习的方法,我们常常称之为是任务驱动法,这些有效的问题提出能够给学生们的学习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导方向,学生们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内容充分地运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对其个人能力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问题的设计也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一方面是来自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对课堂发展的设想,而另一方面是在课堂上结合学生们的具体表现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问题设计改进。
以“用字母表示数”为例,创设的核心问题紧扣教学难点,结合充满趣味性的情境导入“水里有多少只青蛙”,使学生初步了解用字母表示单个数字,然后变换其间的数量关系。当学生有了初步认知之后,通过“你能够用一个算式表示出青蛙的只数与它的嘴、眼睛、腿之间的关系吗”这一核心问题对教学进程形成引领,使学生可以通过解决问题自然地了解使用字母表示式子、展现数量关系等,不仅直击教学重点以及难点,还能就此形成更深层面的理解。
这样,基于知识重点处设计核心问题,就能够引导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本质内涵进行理解,从而促成他们数学学习的高效化。
二、基于学习难点,设计核心问题
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学重难点是课堂教学的重心以及关键所在,这一部分内容也是学生们在课堂上比较难扎实掌握的知识,更需要各位教师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师必须精准把握重点和难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核心问题,这才是激活学生思维最有效的催化剂,不仅可以有效引起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还有助于发展其创造能力及思维能力,保障数学教学质量。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而提出的核心问题,能够迅速且高效地实现教学预设。对于这些重点、难点问题的引导,也需要设置层层递进的环节,如果提出的问题都过于简单,对学生们的思维发展不够有利,而如果难度太大,也会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容易遇到问题,反而会影响其学习和进步的信心。所以问题难度的把握,对于各位教师来讲,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任务,各位教师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通过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实现个人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学的重點和难点就是要求学生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够自主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鉴于此我为学生设计了自主探究圆周长的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测量硬币的周长。学生分别选择了滚动法以及用绳测量,于是我提出问题:如果想要了解圆形跑道的周长,应该怎样做?是否可以选择相同的测量方法呢?在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中,我明确了核心问题:圆的周长与哪些要素相关?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之间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通过这两个核心问题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明确正确的探索思路。
可见,以教学难点设置核心问题,可以显著提升数学教学效能,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聚焦问题的核心所在,高效地掌握数学知识,成功地化解学习重点和难点,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基于认识盲点,设计核心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突破学生原有认知的局限设置核心问题。通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学生大都会因为原有认知的不足,萌发新知学习的动力,生发优化知识结构的现实需求。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面对自己不懂和掌握不够扎实的知识,如果我们能够给学生们一定的激励,就会对其探索精神的培养有很重要的帮助。如果教师创设的数学问题,能够立足于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就会成功地聚焦学生的思维,自然有助于提高其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敏锐地发现学生的认知盲点,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渴望,才能够结合有效的探索深入思考问题,不仅能够呈现宽广的思维空间,也能够对整节课的探究活动形成统领,促进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学的关键点在于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灵活运用。所以,我在教学实践中,首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要求学生结合多元的手段将其转换成已经学习过的其他图形,自主探索计算面积的方法。同时还设置了两个核心问题,所有的教学活动都紧扣这两个核心问题而展开:(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可以使用底×邻边的方法?(2)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结合学生的自主实验,我要求学生将其中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并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此时很多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显然与之前的平行四边形不同。就此我继续提问:同样是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为何在拼接时面积相同,但是在将其拉成长方形之后,反而出现了面积的改变?
以上案例中,核心问题的设置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盲点这一基础之上的。通过核心问题的引领,能够促使学生生发强烈的主动思考的欲望。可见,落实生本理念、把握认知盲点,以此为基础而设置的核心问题有助于提高学习效能,保障学习效果。
四、基于方法落点,设计核心问题
核心素养得以发展的关键体现就是学生可以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感悟数学思想方法,还可以做到举一反三,由此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正确的解题策略,不仅提升了应用意识,其创新意识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显著提升。这对学生们的能力发展是全新的要求,更是每一位教师在课堂当中应该实现的重要教学目标。学习永远不能停留在当前的阶段,应该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其后续的发展。教师很难一直跟在学生的旁边,对其进行知识渗透,更多的时候还需要他们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而自主学习更需要学生们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自主探索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从中领会转化这一数学思想。学生在经过交流和思考之后,得出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4种方法,就此我提出核心问题:这4种方法很显然都能够求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它们是否存在共同之处?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展开思考,虽然所使用的方法有所差别,但是其中都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将组合图形先进行转化,形成基本图形之后再进行计算。虽然所学习的是新知,但是经过转化之后就成了已经掌握的旧知,可见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其作用等同于桥梁。核心问题的提出能够起到显著的提纲挈领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也使其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
可见,教师需要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发掘,从中提炼出潜藏的数学思想,以此为基础设计核心问题,使其对学生思维形成正确引领,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核心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导向性作用,以此为驱动促使其深度思考。通过核心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方法,体会数学思想。在推动核心素养的发展方面,核心问题同样具有极其显著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