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博物馆馆藏文物文化传播能力的实践研究
2021-06-21蔡欢欢
蔡欢欢
摘 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们应当主动挖掘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将创新的传播方式加入其中,保证文物“会说话”“活起来”。通过使用新媒体与网络技术,不仅能够为文物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播提供更多方式,还能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通过探索博物馆馆藏文物文化传播的途径,可以对文物进行充分的保护,使得文物痕迹得到保留;通过优化展览方法,可以充分展现文物价值;通过提高讲解人员的综合能力,可以使观众更容易接受优秀传统文化,并且保证博物馆文物管理朝着创新化方向发展下去。
关键词:历史文物;文化传播;馆藏方法;博物馆
0 引言
博物馆馆藏文物文化价值研究是一个人们关切的话题,更多学者将其作为一个重要议题去讨论与关注。通过仔细地分析、研读,就能够发现在当前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中,存在“宏观叙述概括”这一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对文物进行研究过程中应当寻找全新的视角,提高文物文化传播能力,将其与时代发展牢牢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保证学术研究具备现实价值。
1 博物馆文物文化传播的意义、地位与作用
文化传播的质量与能力直接受传播者的价值观、文化观影响。一种文化想要具备极强的凝聚力与大范围的影响力,不仅要保证自身具备丰富的文化气息与文化内涵,同时也需要将更为强大的传播能力加入其中。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传播能力是随着时间的积累而产生的,其具备文化内涵的传导功能,利用展览、陈列等方式,对于观众的精神产生影响。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博物馆馆藏文化的作用与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文化传播主要意义
所谓文化传播,就是文化能够在一个社会中通过图像、文字、语言等多种媒介传入到另一个社会中,或者一个群体的文化会对另一个群体产生影响。文化传播过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传播,另一种是间接传播。博物馆文物传播文化采用的传播方式就是间接传播,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知识点、文化感念,但是可以通过文物的展示、介绍、陈列等多种方法,达到传播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文物是最主要的传播媒介。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图1)被誉为世界上第一个具备意义的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的出现对于现代博物馆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0世纪70年代召开的国际博物馆大会对于博物馆存在的价值、意义等进行明确说明,并且提出博物馆应当具备两大特征:一个是学术交流,另一个是文化教育与传播。在此次会议结束以后,博物馆所具备的文化传播作用受到人们的高度认可,因此也进一步推动博物馆文化传播功能更好发展。①
1.2 博物馆馆藏文物文化传播的地位
博物馆在收藏文物过程中,将古文化中的“古”和文物中包含的民俗文化、历史故事等,通过便捷、直接、及时的方式,呈现给广大观众。群众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近距离地与文物进行“交流”,保证文物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内涵,由此被观众所接受,同时也保证文物在传递文化信息时具备时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传播文化时,其不仅作为文化信息的输送者,更是对历史文化内涵进行重构的塑造者。文物被人们赋予全新的定义,其作为实施文化影响、构建历史文化特色的“传播者”,将自身作为桥梁,将文物讲解员作为载体,将更多的文化信息传递给群众,这也是时代赋予文物的特殊“任务”。①
1.3 博物馆文物文化传播的作用
1.3.1 对观众进行教育
博物馆中有着较多的藏品,因此博物馆也成为天然的教育场所。博物馆将这些文物聚集起来,使博物馆具备独具特色的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博物馆文物所承载的教育功能是开放式的,观众在参观博物馆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物,进行学习、欣赏,可以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吸收更多的传统知识,并且对感兴趣的文物进行深入的了解,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例如,香山文化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和特色,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和传承中,成了岭南地区的重要文化符号。博物馆在进行社会教育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图2)。
博物馆文物教育的开放性也建立在其有广泛的观众教育面,博物馆文物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极大的不同,它不要求观众具备极高的文化底蕴与水平,博物馆文物能够吸引各个层次、各种文化水平的观众,在欣赏文物时都能体会到文化知识的趣味性。博物馆中的文物是大自然给予人们的遗产,更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因此中小学应当对博物馆馆藏文物所具备的教育作用高度关注,将课程教育与文物教育相结合,保证学生能够亲临实境去感受文物、参观文物,这样必然会保证学生学习到更加立体化、多元化的知识。②
1.3.2 影响观众文化体验
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文物的存在不仅能够影响文化舆论,更能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文物就好比是盛酒器,观众所接触到的文化信息、产生的文化印象都与饮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就会对观众文化体验产生直接影响。如果文物好比一套编钟,那么便为观众带来更多的禮乐知识体验。文物种类繁多,就会有不同的引领方向。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人们迎来了新媒体时代,文化就有了更加广泛的传播范围,文物也承担起文化主导作用,为主流文化发展指明正确方向。
1.3.3 提高观众的文化情感与审美层次
文物中的文化层次、文化气质,会直接影响到观众所具备的文化审美情况。在文物传递过程中,其所含有的文化底蕴,会对观众文化情感产生直接影响。想要提高观众的历史文化情感与文化审美,就需要文物讲解员付出更多的努力。讲解人员应当具备高质量、高层次的文化审美,这也体现在自身的内在美与文化气质中,将人格力量与文物文化内涵相互结合,可以获得相得益彰的效果,有效培养观众文化层次,并且帮助观众对于文物产生与众不同的情感。③
2 提高博物馆馆藏文物文化传播能力的有效方法
2.1 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主动保留文化痕迹
要想保证文物所具备的文化传播能力更加久远,那么就需要文物保护单位派遣专门的工作人员,采用定期维护与检查方式,保证对文物所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修复。在这一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构建相关的工作机制,对于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同时也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保证文物资源得到保护。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方法,包括下述几点:一是在开展维护工作时,应当具备统筹意识,主动着眼于全局。作为文物库房保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了解到文物维护不再是简单的修缮与处理,而是需要将全面、系统的勘查方法加入其中,并且从实际条件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维护方案。二是在推进文物维护工作中,应当保证由表及里,打破原有的粗略化维护方法。三是有效利用科学技术做好文物修缮工作,并且主动保留历史文化所残留的印迹。
2.2 对文物展览方式进行优化,全面展示文物文化价值
首先从立体化思路出发,主动打造充满个性化、立体化的陈列展览内容。在艺术展览过程中,立体化内在逻辑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多层次、全方面去展示文物所包含的价值。所以在推进文物展览工作中,要求展览策划人员打破原有的工作思路,将创新意识加入其中,保证文物展览工作以更加个性化、新颖化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
其次将数字化与文物展览相结合,打造充满时代特点的展览。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博物馆展览工作也朝着数字化方向转变,在文物展览过程中,要求其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主动将数字化展览模式加入其中,保证文物展览策划所具备的内在逻辑,朝着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下去。比如博物馆可以依托于抖音、快手、微信等多个网络平台,利用“H5”“微视频”“云直播”“码上看展”等方式,使文物之美得到传播(图3)。所以将数字化与文物展览相互结合,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方式,为博物馆服务大众、传递文化提供更多可能。
2.3 掌握文物保护方法,保证文物文化价值得到保留
作为博物馆文物藏品保管人员,笔者认为文物保护工作在馆藏文物文化传播过程中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在当前文物保护过程中,面对保护难、数量大等难题,如果不能尽快攻克这些问题,那么必然会导致文物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也会影响到文物文化传播情况。在文物保管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必须第一时间上报,同时利用电子文档形式,提交报告,并且附上合理性建议。在经过上级领导批准后,由专业维修人员对文物进行修复,由此可以在最大程度保证文物的完整度,避免出现损失。在保护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的保护方案,如果文物出现破损、被腐蚀等情况,那么就需要将有效的技术手段加入其中,避免后期出现严重的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工作人员也需要掌握文物保护知识技术,确定好受损文物的珍贵级别,随后與相关部门进行合作,更好完成修复工作。
2.4 将实际情况作为基础,更好开展博物馆文物文化传播工作
各个地区博物馆所具备的区域特征、服务对象有所不同,如果采用千篇一律的文化传播方式,就会导致其效果受到影响。作为博物馆工作人员,想要保证馆藏文物所具备的文化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在这时就要求博物馆应当将实际情况作为前提,着重分析与研究各个地区的特征,由此获得更加可靠、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开展博物馆馆藏文物文化传播工作中,需要制定合理的实施计划。博物馆服务的对象是人,要针对每个群体的特征,利用不同的文化传播方式,这样才能保证文化传播真正的作用得到发挥。
3 结语
综上所述,博物馆馆藏文物在文化传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能够构建文化内涵、传递文化信息、引领文化发展、影响群众体验,同时也能提高群众的文化情感与审美层次。所以想要提高文物文化传播能力,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对文物进行传播,使其文化印记得以保留。同时也需要改变原有的展览方式,将更加优化、创新的方法加入其中,使得文物文化价值得到充分展现。除此之外,各个博物馆在传播文物文化价值过程中,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位,从实际情况出发,将具备特色化、个性化的文化传播方式加入其中,才能找到最为适当的文化传播方法。只有做到上述几点,才能保证博物馆馆藏文物文化传播能力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