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的空间拓展与深化
——21世纪以来的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①世界大会回顾
2021-06-21○尹翔
○ 尹 翔
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Traditional Music,简称ICTM)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唯一的大型传统音乐组织,它旨在促进对传统音乐的研究、实践、整理、保存和传播,其内容涵盖各个国家民间、古典、流行及都市音乐和舞蹈。学会定期组织各种会议,其中每两年一届的世界大会是民族音乐学学科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学术会议。ICTM世界大会的议题设置充分体现民族音乐学学科的关注点与发展倾向,学会发布的《学会通讯》中的议题解释以及出版物《传统音乐年鉴》中收录的会议文章均对了解会议议题设置和讨论具有重要意义。②目前国内有关ICTM世界大会的论文多为针对单次会议的综述,相关英文文献除了单次会议综述外,暂只见对学会的“40年历史回顾”(Stockmann, Erich.The International Folk Music Council/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Traditional Music: Forty Years.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1988, pp.1–10.)和“50年历史回顾”(Nettl, Bruno.Arrows and Circles: An Anniversary Talk about Fifty Years of ICTM and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Music.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1998, pp.1–11.)等,针对21世纪以来的ICTM世界大会会议回顾论文暂缺。
本文基于对ICTM于2000年以来发布和出版的《学会通讯》以及《传统音乐年鉴》中涉及这二十年间举办的10届世界大会的议题解释和相关会议论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在ICTM世界大会的议题设置中,除了关注热点议题外,也充分显示出不同举办地的学术传统。地方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和学术贡献促使议题在空间上有所拓展,也保持了议题的多元特色。此外,尽管近年来热点议题少有新增,但是有关各个议题内部的讨论有所深化。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
一、2000年之前ICTM世界大会(部分)议题简要回顾
自1947年学会成立至2000年,ICTM共举办了35届世界大会。但由于时间久远、资料遗失等原因,在ICTM官网上仅公布了其中9届会议议题③由于篇幅限制,在此省略各议题对应的英文原文,特此说明。如需查找议题原文,可参阅ICTM官网“世界大会回顾”(Past ICTM World Conference)一栏,https://www.ictmusic.org/past-world-conferences,2021年2月1日。。(见表1)
表1 2000年之前部分ICTM(IFMC)世界大会议题
从以上9届会议议题设置中可以窥见学科在不同时期的特点与变化。例如1951年的议题中,强调对民间音乐的分析从“风格”“技术”以及“基本要素”切入。此外,强调“民间音乐的东西方”。1953年的议题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对“民间与大众”的讨论。1975年的议题中引人关注的是“即兴创作”以及“口传音乐研究的最新趋势”。1977年议题中出现了“教育、社会化”“民族认同”以及关注“民间音乐与其他音乐形式的相互关系”。1989年的议题中涉及“传统音乐和旅游”;1993年议题的关键词为“民族音乐学与社会”“家门口的民族音乐学”以及“变化的欧洲”。显然,“流动性”已然成为当时学科的关注点之一,民族音乐学也从最初关注“异文化”“远方的田野”转向“家门口的田野”。1995年议题中则直接出现了“迁移(migration)”“土著”“音乐所有权”“档案”这些关键词。1997年的议题关键词为“音乐和舞蹈作为身份标识”“数字技术和网络”“声像”“音乐边界”。1999年的议题关注到对作乐主体的人的研究,并涉及流行音乐的“全球化与地方化”议题。
在以上这些议题中,有不少议题至今仍然为学界所关注,并在2000年之后的世界大会议题中再次出现。例如“即兴研究”、“音乐的流动性”、“田野伦理”(“音乐所有权”)、“技术、大众媒体与音乐”等。
二、21世纪的ICTM世界大会议题分析
2000-2019年,ICTM共举办了10届世界大会,具体信息。(见表2)
表2 2000-2019年ICTM世界大会议题
续表
以上十届世界大会的议题中除了每一届固定的“新研究”外,共涉及46个议题。笔者在此将从“议题设置的地区因素”“新议题的出现”以及“热点议题总结”三方面分析与讨论。
(一)议题设置的地区因素
首先,在议题的设置上,可以明显看出议题与世界大会举办地的关联。这一特点在《学会通讯》中对相关议题的解释以及笔者于2019年7月在泰国参加第45届ICTM世界大会期间对ICTM执委、《传统音乐年鉴》前主编唐·奈尔斯(Don Niles)和ICTM执委、上海音乐学院萧梅教授的访谈和交流中得到了证实。
例如2001年在巴西举办的世界大会中列有“移民音乐和舞蹈的两个方向:到美洲以及从那里到世界”议题,显然这与举办地——欧亚非三洲移民集聚之地巴西相关联④参见First Notice: 36th World Conference of The ICTM (4-11 July 2001, Rio De Janeiro, Brazil).Bulletin of ICTM, 1999, 10, pp.4–5.。其余与举办地明显关联的议题还包括2004年在中国福建举办的ICTM世界大会议题设置有“中国传统音乐传播与变迁的解读”“音乐与基督教宣教”;2009年的“后殖民主义⑤“后殖民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历史学家们用来指涉“后殖民国家”或“独立后的殖民地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后殖民”一词从政治学领域转向文学和文化批评领域,文学批评家们用这一术语讨论殖民化带来的各种文化效应。参见万雪飞:《后殖民主义:历史与理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第69–70页。与我们学科的未来”⑥参见First Notice:40th World Conference of the ICTM (1-8 July 2009, Durban, South Africa).Bulletin of ICTM, 2007, 10, pp.15–19.(举办地:南非德班)以及2011年“大西洋的根源/路线”以及“声音生态学”⑦“声音生态学”是通过声音,反映生物体与其周围客观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它的产生最初与加拿大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环境问题专家R.默里·谢弗(R.Murray Schafer)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的“世界声景计划”(The World Soundscape Project,简称WSP)相关。参见矫英:《声音生态学理念下的〈声景〉期刊研究》,2013年上海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5页。(举办地:加拿大圣约翰)。⑧参见ICTM 41st World Conference First Notice and Call for Proposals.Bulletin of ICTM, 2009, 10, pp.13–17.
2013年在中国上海(上海音乐学院)举办的ICTM世界大会中的议题设置⑨参见42nd ICTM World Conferenc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Shanghai,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1–17 July, 2013).Bulletin of ICTM, 2011, 10, pp.14–15.更显示了与中国学术热点的关联。议题中包括充分反映中国学术传统的对“历史维度”的考量——“音乐历史的重审、重建和发明”;考虑到中国作为以汉族为主体,同时拥有55个正式承认的少数民族的多民族国家,设置了ICTM以往议题中未涉及的“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的呈现和再现”议题;以及与协办方之一的“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相关的研究议题:“仪式、宗教及其表演艺术”等。2015年在哈萨克斯坦举办的世界大会中,主办方设置了“在突厥语世界和其他地区中的音乐和新政治地理”议题等。
以上与举办地相关联的议题的提出,既显示出ICTM主办方即不同主办地及地方学术委员会持续为ICTM提供新的学术理念和讨论话题,同时也显示出民族音乐学大学科的发展与学科在地方的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新议题的出现
总览10届ICTM世界大会,新议题的出现及议题内涵的变化值得重点关注。在此,笔者希望通过呈现新议题出现的时间及议题解释中的关键词,初步分析它们出现的语境,以期对议题进一步理解的同时,探寻其背后反映的学科倾向。(见表3)
表3 2000-2019年ICTM世界大会中的代表性新议题
(三)热点议题总结
2000-2019年的ICTM世界大会的议题中,除去每一届的“新研究”,共46个议题。尽管这个数量较为庞大,但经过分析,笔者认为其中部分议题可以归为同类,同类议题出现的次数(标注在每个议题后的括号中)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20年来国际上民族音乐学学科的热点。此外,同类议题中关注点的变化也代表着一定的学科趋势,具体如下:
1.音乐、宗教、仪式与宇宙观(5)
2004年 音乐与基督教宣教
2005年 音乐、舞蹈和伊斯兰
2007年 宇宙学及其与音乐和舞蹈的关系
2013年 仪式、宗教及其表演艺术
2017年 音乐、舞蹈、宗教政治和宗教政策
以上五个议题紧紧围绕着音乐与宗教及仪式在行为与观念上的关联,反映出大议题“音乐、宗教、仪式与宇宙观”的不同面向和视角。
2.音乐表演研究和身体研究(5)
2004年 舞者与音乐家在表演中的互动
2009年 情感、精神和体验
2011年 通过运动凝视重新思考民族音乐学
2015年 音乐、舞蹈、身体和社会
2017年 在民族音乐学和民族舞蹈学中探索音乐分析和动作分析
以上议题的出现与“表演研究”“身体研究”有紧密联系。这部分议题由强调“舞者与音乐家的互动”这一由研究对象引发的问题开始,2011年的议题设置中将人类学和视觉艺术领域的“凝视”概念引入“运动研究”,强调的是“谁看,从什么角度看”的问题,思考运动的广义含义,包括对音乐时空观的考量。2015年的“音乐、舞蹈、身体和社会”更是强调了身体政治,强调了表演的社会性,考虑“表演建构性别”等议题。
3.新技术、大众媒体与流行音乐(4)
2001年 技术、大众媒体和音乐舞蹈表演
2007年 流行音乐和舞蹈以及新兴技术
2009年 重新认识当代世界中的“大众”和“传统”
2017年 民族音乐学、民族舞蹈学和数字人文科学
上述四个议题强调新技术和大众媒体的影响。尤其是2017年数字人文科学视角的引入意味着技术发展对学科研究方法和关注视角的影响。的确,这两者间一直有着紧密联系。
4.音乐传播、流动与变迁(4)
2001年 移民音乐和舞蹈的两个方向:到美洲以及从那里到世界
2004年 中国传统音乐传播与变迁的解读
2007年 通过非正式教育和正式教育传播音乐和舞蹈
2011年 大西洋的根源/路线
本部分议题关注音乐传播和流动,既囊括了移民音乐研究(2001、2011),自然地理环境下的音乐流动(2004、2011),也包含新技术影响下的新传播(2007),还关注了音乐传播和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变迁问题。
5.社会参与、研究合作与应用民族音乐学(3)
2001年 研究者与研究社区之间的关系
2005年 应用民族音乐学和民族舞蹈学
2011年 对话知识的产生和表征:含义和伦理
以上三个议题都涉及“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关系”。2001年的议题是对田野关系尤其是伦理道德的反思,2005年的“应用民族音乐学”则强调“学者创造性地运用他们的知识和理解来激发对研究对象的关注和认识”,而2011年的议题则引入“知识生产和表征”相关问题的讨论。
6.学科方法论与学科历史及展望(3)
2001年 从特殊走向一般再返回
2009年 后殖民主义与我们学科的未来
2017年 ICTM70年:过去、现在与未来
以上三个议题关注的是学科历史和方法,是本学科的基本论域。对“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思考产生于学科内部,是学科在积累了相当数量的个案研究之后的反思与讨论。而“后殖民主义”视角的引入受到了政治学、文化批评学的影响。“后殖民主义作为一个理论批评策略的集合体,其特质就在于它对殖民主义的检讨深入到了‘文化的层面’。它既要对殖民主义赖以运作和发挥效力的意识形态机制加以分析和批判;又要将这一批判性视域引入现时代全球权力的结构中,以质疑全球化时代下新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并从文化和知识层面探寻对抗的可能。”⑬同注⑤,第69页。显然殖民化带来的各种文化效应是民族音乐学学科关注的重点。
7.声音研究与声音生态学(3)
2011年 声音生态学
2011年 声音研究的跨文化方法
2015年 声音环境:从自然和城市空间到个人聆听
在民族音乐学界,自20世纪70年代R.默里·谢弗关注声响环境(sonic environment)并由此引申出“声音景观”(soundscape)概念,至80年代斯蒂芬·菲尔德(Steven Feld)的“音声意义学”(acoustemology)企图开发对声音感知的研究理论,以及学界自80年代以来持续对“声音与环境”关系的关注,都属于民族音乐学的声音研究范畴。以上三个议题都强调对声音的跨文化研究,包括声音观念研究、声音与空间的互动以及声音生态学。
8.音乐与政治(2)
2005年 音乐、舞蹈和战争
2015年 在突厥语世界和其他地区中的音乐和新政治地理
本部分的两个议题都属于“音乐与政治”的范畴。它们的分别提出与会议举办地以及国际局势相关,体现了民族音乐学学科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9.音乐与视觉媒体(2)
2013年 音乐和舞蹈“展映”
2015年 音乐文化的视觉表现
早在1997年,ICTM世界大会就出现了“传统音乐和舞蹈研究与表现中的声像”议题,关注传统音乐和舞蹈研究中的声音和图像。而2013年和2015年出现的这两个议题则关注到新的视觉媒体手段——影像。除此外,ICTM世界大会中也多次出现影像展映单元。2015年7月,ICTM还成立了“视听民族音乐学研究小组”。这体现了技术发展对学科的影响,此外,对音乐表演整体性的关注,而非纯粹记录声音文本的学术追求也使这一手段的运用具有合理性和适用性。
10.传统的现代性(2)
2009年 节庆、比赛和竞赛
2011年 土著现代性
以上两个议题都属于“传统的现代性”议题,其中“节庆、比赛和竞赛”强调这种新的表演语境的产生对传统表演形式的影响,它们是现代化的产物。
11.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
2005年 音乐和舞蹈的复兴、重建和振兴
2017年 音乐与舞蹈的遗产与想象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强调音乐传统的保存、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上两个议题强调了音乐和舞蹈的“复兴”以及“遗产与想象”的问题,属于传统音乐文化保护的子议题。
除了以上重复出现的议题外,在ICTM世界大会中出现过一次的议题包括:
乐器研究:“乐器作为音乐系统的见解”(2004年)
地方民族音乐学传统:“民族和地方民族音乐学传统”(2007年)
性别研究⑭“音乐与性别”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益受到关注,“ICTM音乐与性别研究小组”成立于1987年。:“音乐和舞蹈中的男性气概”(2009年)
民族音乐学的历史视角:“音乐历史的重审、重建和发明”(2013年)
音乐与少数群体:“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的呈现和再现”(2013年)
民族音乐学视角下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民族音乐学、民族舞蹈学和教育”(2013年)
个人研究:“音乐与舞蹈的创造者”(2015年)
三、议题内涵的深化:以《传统音乐年鉴》文章分析为例
笔者通过对2000-2018年《传统音乐年鉴》中的十本世界大会专刊⑮《传统音乐年鉴》世界大会专刊的出版时间为年会举办的后一年,本文涉及的十本专刊的出版时间为2000、2002、2005、2006、2008、2010、2012、2014、2016和2018年。由于笔者写作本文时,2020年刊未出版,故不在本文综述范围内。收录的90篇会议论文⑯在《传统音乐年鉴》中,会议论文设有“主题演讲”(KEY NOTE)和“文章”(ARTICLES)两个专题。的分类阅读,旨在分析文章中体现的各议题内部的丰富层次和讨论空间,以及在前后20年的时间内,各议题在方法论或研究视角上的转变。由于篇幅原因,在此笔者仅介绍“学科建设与学科方法论”版块的重点文章,并以“音乐与身份认同”议题为例讨论议题本身的发展与内涵的深化。
(一)“学科建设与学科方法论”重点文章介绍
在“学科建设与学科方法论”的相关文章中,马克·斯洛宾(Mark Slobin)主要针对术语在不同语言中的实际内涵做了深入讨论,他强调对术语内涵的正确理解。此外他还指出一些会议讨论存在“欧洲中心”和“过多关注公共事件”等问题。⑰参见Slobin, Mark.Multicultural Metamethods: Lessons from Visby.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2000, pp.166–173.安东尼·西格(Anthony Seeger)以“刀切割香蕉的不同角度”隐喻“研究音乐的不同方法和视角”,他认为:1.尽管运用不同理论和方法分析音乐所得到的结果不同,但这些都是现象的一部分,最好将它们并置呈现;2.对音乐不同角度的研究会超过对它的一般定义,“理论切割”帮助我们理解音乐;3.或许某些音乐事项无法凭借已有的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现象可能存在于所有方法之外,甚至在我们定义的音乐主题之外;4.我们常忽视音乐无形、感人的力量;5.音乐被理论解剖的同时即可以让人们思考其中含义。⑱参见Seeger, Anthony.A Tropical Meditation on Comparison in Ethnomusicology: A Metaphoric Knife, a Real Banana and an Edible Demonstration.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2002, pp.187–192.
韦慈朋(J.Lawrence Witzleben)关注“表演视角”如何塑造并继续塑造民族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家的思想和理论观点。他回顾了学界对“表演实践”的关注并详细举例阐述“表演视角”的引入为具体研究所带来的益处,还在文末列举了不同国家尤其是东亚国家对待“表演”和“研究”的态度,并强调“表演作为方法论”的重要性。⑲参见 Witzleben, J.Lawrence.Performing in the Shadows: Learning and Making Music as Ethnomusicological Practice and Theory.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2010, pp.135–166.蒂莫西·赖斯(Timothy Rice)认为目前民族音乐学至少涉及三种类型的理论:社会理论、音乐理论和特定的民族音乐学学科的理论。对理论未经修改的引用会混淆民族音乐学理论的本质,并且是不明晰、不安全的。民族音乐学理论与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主题以及有关音乐本质的一般理论有关。⑳参见Rice, Timothy.Ethnomusicological Theory.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2010, pp.100–134.他的另一篇文章则讨论了民族音乐学对于“困难时期和困难地区”的研究。作者提出三个问题:1.对困难时期和困难地区的研究是否会改变我们的理论方法?2.我们建立在相对和平和稳定的环境中的无数研究,对改善冲突、暴力、疾病和社会混乱能否有帮助?3.对困难时期和困难地区的音乐研究是否会对我们研究人们作乐(music making)的本质及音乐性产生影响?此外,他还提出六个主题:(1)音乐、战争和冲突;(2)音乐、难民和少数族群研究;(3)音乐、疾病和治疗;(4)音乐,尤其是悲剧(悲乐);(5)音乐、暴力和贫困;(6)音乐、气候改变和环境。㉑参见Rice, Timothy.Ethnomusicology in Times of Trouble.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2014, pp.191–209.
中国学者沈洽在文中讨论了音乐形态学的术语问题,他指出西方古典音乐理论术语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并举例说明西方音乐术语无法适用于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分析,继而提出了“地方性术语”的问题。他在文中详细讲述了中国的“音”和“音腔”概念,并在文末列举了中国和韩国的音乐术语来说明“地方性术语”的大量存在,并期待国际学术界的关注以及进一步研究。㉒参见Shen Qia, and Translated by Catherine Ingram.Facing the Predicament of Wordlessness: When We Speak of Certain Musical Sounds.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2014, pp.22–42.
(二)“音乐与身份认同”议题的深化讨论
尽管“音乐与身份认同”这一议题在近20年内未被ICTM世界大会明确列入,但是根据笔者对《传统音乐年鉴》的阅读发现,它实际上仍为21世纪的热点议题。例如在默尼克·吉鲁(Monique Giroux)的文章中,作者指出:“2007年至2017年间,《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刊载了7篇题为‘身份’(identity)的文章,《传统音乐年鉴》则刊载了3篇。2017年,在爱尔兰举行的ICTM世界大会上,有19篇论文的题目包含‘身份’一词,而在美国的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举行的民族音乐学会(Society for Ethnomusicology)年会上,也有13篇论文的题目包含‘身份’。”㉓参见Giroux, Monique."From Identity to Alliance": Challenging Métis "Inauthenticity" through Alliance Studies.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2018, pp.91–118.由此可见,“身份”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学界的热切关注。
“音乐与身份认同”议题常涉及跨境民族、移民与离散群体等。例如詹妮弗·C.波斯特(Jennifer C.Post)关注1991年哈萨克斯坦“跨境民族遣返计划”中的哈萨克族群体的“音乐与民族认同”问题。㉔参见Post, Jennifer C.Performing Transition in Mongolia: Repatriation and Loss in the Music of Kazakh Mobile Pastoralists.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2014, pp.43–61.古善熙(Sunhee Koo)关注韩国和中国朝鲜族音乐的比较研究:在韩国努力保留传统音乐的同时,中国朝鲜族通过发明新的乐器和人声风格创造自己的民族音乐。文章旨在讨论身份认同对于传统音乐保护和发展的影响。㉕参见Koo, Sunhee.More Than Two Koreas: Cultural Intersection and Chinese Korean Musicians in Contemporary South Korean Music Scenes.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2014, pp.1–21.还有托马斯·所罗门(Thomas Solomon)针对阿塞拜疆和挪威两国的音乐实践讨论“基于共同历史想象的集体创造力”和身份认同问题等。㉖参见Solomon, Thomas."The Land of Our Origin": Music and History in the Norway-Azerbaijan Connection.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2016, pp.115–135.
斯科特·V.林福德(Scott V.Linford)关注乐器与身份认同的问题,并强调认同的多样性、可变性和关联性。作者在文章中通过社会学家玛格丽特·萨默斯(Margaret Somers)的叙事身份范式(该范式强调叙事生产的关系和本体论特质),以个案讲述具体乐器在不同地区、国家以及跨国的身份叙事,它们彼此有区别,也有联系。作者认为身份不是先验社会的象征,而是由叙述所决定。他在文中强调认同主体的复杂性等。㉗参见Linford, Scott V..Stories of Differentiation and Association: Narrative Identity and the Jola Ekonting.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2016, pp.94–114.
而上文提到的默尼克·吉鲁在本议题的研究方法论上有所突破。他强调联盟研究(Alliance Studies,即引入多重关系,考虑亲属关系、关系、历史和社区的整体网络框架)重新定义身份的可能性。作者反思以往研究的局限性,他认为“联盟视角”可以摆脱“真实/不真实”的二分法。例如他认为正是联盟造就了梅蒂斯民族,梅蒂斯人的身份并不是拥有一份特定的个人特征(血统、文化能力等),尽管这是梅蒂斯人的一部分。他们与人、与土地、与亲人、与地方的关系才是梅蒂斯发展和延续的核心,这些关系界定了土著民族。作者在不同的语境和关系空间中分析梅蒂斯人的身份及其表演实践。作者认为,“联盟研究”具有在国家乃至全球背景下理解本土音乐的潜力,并有助于我们对处于复杂联系和关系中的地方、国家和全球的不同层次的身份问题做出更丰富的分析。㉘参见Giroux, Monique."From Identity to Alliance": Challenging Métis "Inauthenticity" through Alliance Studies.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2018, pp.91–118.
从以上文章中可以看出,在以往关于“音乐与身份认同”的探讨中,常强调“一对一”的二分法原则,例如斯科特·V.林福德在文章中剖析了这一常见的研究路径——“某一乐器通常由某一特定社会群体所独有,并逐渐作为身份的象征,成为与其他群体相区分的标志”。而随着对这一议题的逐渐深入,“身份认同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也逐渐被研究者意识到。他们开始思考身份形成过程的能动性和权力关系,而不局限于身份界限和以往“一对一”的二分法。例如默尼克·吉鲁倡议的“联盟研究”即强调多重关系下重新定义身份的可能性。
四、总 结
(一)议题的空间拓展
在对ICTM世界大会议题的分析和比较后,笔者认为其议题设置充分体现出不同会议举办地的学科特点和传统,这也是地方学术委员会学术贡献的体现。地方民族音乐学不断为大学科的发展注入新力量,这一点也尤其体现在由承办方设置特定主题的ICTM“学术研讨会”之中。
(二)热点议题的延续和深化
在近20年来的ICTM世界大会中,议题设置并未出现明显转向。一些热点议题仍被关注,例如“音乐、宗教、仪式与宇宙观”“音乐表演研究和身体研究”“新技术、大众媒体与流行音乐”“音乐传播、流动和变迁”“社会参与、研究合作与应用民族音乐学”“音乐与政治”“音乐与视觉媒体”“声音研究与声音生态学”“传统的现代性”“个人研究”“地方民族音乐学传统”“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民族音乐学视角下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乐器研究”“性别研究”“民族音乐学的历史视角”“音乐与少数群体”等。
但是,在具体议题内部的讨论则有所深化,尤其强调议题的复杂性和其中的多重关系与流动。此外,在研究方法上,比较研究仍然被广泛使用,这常常由研究对象的性质所决定。但是宏观研究以及纯理论研究的文章数目与个案相比为数较少,这也是民族音乐学学科注重个案研究的特点使然。
(三)中国作者及与中国相关的研究
1.中国学者的文章
在2000-2018年《传统音乐年鉴》十本世界大会专刊的90篇会议论文中,由中国学者写作的文章有6篇,分别是:曹本冶和薛艺兵《在中国的研究活动:国家报告》㉙Tsao Penyeh and Xue Yibing.Research Activities in China: Country Report.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2000, pp.150–156.,王小盾和孙晓辉《唐代乐部:汉代到初唐的音乐传播》㉚Wang Xiaodun and Sun Xiaohui.Yuebu of the Tang Dynasty: Musical Transmission from the Han to the Early Tang Dynasty.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2004, pp.50–64.,齐琨《音声表述的宇宙观:长江流域汉族聚居地丧葬仪式音声比较研究》㉛Qi Kun.Sonic Expressions of Cosmological Awarenes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uneral Rituals Among Han Chinese Living in the Yangzi River Valley.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2014, pp.159–169.,沈洽《面对失语的囧境——当我们言说某种音乐声时》㉜同注㉒。,翁柏伟《阳刚中国与阴柔西方:徐克〈黄飞鸿〉电影中的音乐互文与文化再现》㉝Weng Po-wei.Masculinized China Vs.the Feminized West: Musical Intertextuality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in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I And II.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2014, pp.140–158.与王樱芬《国际民间音乐学会(IFMC)、桝源次郎、黑泽隆朝和他们的台湾音乐唱片》㉞Wang Ying-Fen.IFMC, Masu Genjiro, Kurosawa Takatomo, and Their Recordings of Taiwanese Music.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2018, PP.71–90.。
以上6篇文章的关注对象和视角涉及学科研究现状、学科方法论、历史文献研究、仪式音乐研究和电影音乐研究(性别研究)。
在中国学者乃至东亚学者的文章中可以明显看到对历史维度和文献研究的重视。此外,中国学者的研究对象都是中国音乐,这一特点在本综述中有明显体现。
2.与中国相关的研究
除了以上6篇中国学者写作的中国音乐研究文章外,还有6位外籍学者(包括华人学者)的研究与中国相关,包括关注美国火奴鲁鲁清明节的弗雷德里克·刘(Frederick Lau)㉟Lau, Frederick.Serenading the Ancestors: Chinese Qingming Festival in Honolulu.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2004, PP.128–143.;讨论华人街戏曲表演与当代新加坡文化美学塑造的李童顺(Lee Tong Soon)㊱Lee, Tong Soon.Chinese Street Opera Performance and the Shaping of Cultural Aesthetics in Contemporary Singapore.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2002, PP.139–161.;关注古巴华人社区唢呐的罗兰多·安东尼奥·佩雷斯·费尔南德斯(Rolando Antonio Pérez Fernández)㊲Fernández, Rolando Antonio Pérez.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 the Corneta China: Two Divergent Paths in Cuba.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2014, pp.62–88.;聚焦中国内蒙古著名马头琴演奏家和作曲家齐·宝力高与马头琴改革的夏洛特·德·伊夫林(Charlotte D’Evelyn)㊳D' Evelyn, Charlotte.Driving Change, Sparking Debate: Chi Bulag and the Morin Huur in Inner Mongolia, CHINA.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2014, pp.89–113.;讨论昆剧《千里送京娘》中的中国戏曲与两性关系及政治的林萃青(Joseph S.C.Lam)㊴Lam, Joseph S.C.Escorting Lady Jing Home: A Journey of Chinese Opera, Gender, and Politics.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2014, pp.114–39.以及关注韩国和中国朝鲜族音乐比较研究的古善熙㊵同注㉕。。
这6篇文章中有4篇涉及与中国相关的移民社群和跨境民族音乐文化比较,2篇关注中国境内的音乐文化,即昆剧和马头琴。此外,从上述6篇中国学者的中国音乐研究和6篇国外学者的中国音乐研究的对比中也可以大致看出不同学术群体不同的关注点以及涉及的不同议题。这与学者的身份背景和研究对象有关,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学者们看待和研究中国音乐时的不同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