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期间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初探
——以某高职院校为例

2021-06-21邵洵肖敏

鄂州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新冠

邵洵,肖敏

(1.鄂州职业大学,湖北鄂州 436099;2.长江职业学院财经旅游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新冠疫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也给人们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惊吓、焦虑、恐惧、恐慌、无助等等情绪困扰着许多人。医学实践证明: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免疫力,能够帮助病患更好地接受治疗,加快治愈过程。及时宣传、普及情绪调整与应对方法,对需要人群开展心理疏导,做好心理防疫,是疫情防控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网络问卷调查,了解疫情期间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教育对策,以期提高高职学生“心理防疫”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一、疫情期间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主要是鄂州地区某高职院校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问卷由本课题组设计,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对新冠疫情的态度、疫情期间心理健康状况、应对疫情的方式方法等四个方面。问卷发布后有374名作了有效答卷。问卷题型为等级性选择题。

(二)结果与分析

1.问卷一般情况:在374 份有效答卷中,调查对象年龄在18-22 岁之间,其中男生71 人,占18.98%,女生303 人,占81.02%。大一学生322 人,占86.1%,大二学生6 人,占1.61%,大三学生46人,占12.3%.学生来自七个学院,具有代表性。学生生活所在地方面:大城市40 人,占10.7%,城乡结合部57 人,占15.24%,乡镇105 人,占28.07%,农村占45.99%。具有广泛性,可以了解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2.学生对新冠疫情的态度:对于是否关注疫情相关新闻,有99.2%的学生关注,只有2.41%的学生没有关注相关新闻。说明学生对于凶险的新冠肺炎,都非常关心,符合个体在应激状态下,会产生警觉,以达到自我保护的心理现象。在获取新冠肺炎资讯的渠道方面(多选题):电视新闻占87.43%、网络平台占95.99%、人言相传占39.04%、其他方式占24.33%,表明绝大多数学生知道从官方媒体中获取权威性的资讯,避免不实消息对心理产生不良刺激和影响。同时,网络平台的信息是海量的,难免鱼龙混杂,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甄别,减少因对病毒的不了解而产生恐惧、过度紧张等消极心理反应。被问到在疫情期间,是否会担心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只有7.75%的学生总是会担心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有12.03%的学生较担心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31.55%的学生一般担心自己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剩下约48%的学生则不担心自己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们对待疫情较理性,能客观分析的现状。

3.学生居家心理状况

从整体来看,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状况良好,这一结论可以通过以下数据总结得出,具体分析如下。通过设置题项“在疫情期间,我会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以调查疫情期间学生的情绪状况,发现只有1.07%的学生觉得完全符合自己,有6.42%的学生认为比较符合自己,有20.59%的学生认为比较不符合自己的状况,而46.52%(大约一半)的学生则认为自己在疫情期间完全没有闷闷不乐,情绪低沉的现象,具体数据见图1。从整体数据来看,疫情期间,大部分学生的情绪状况良好。

图1

通过设置题项“我在最近一段时间内没有食欲,体重明显减轻。”来了解疫情期间学生的食欲和体重情况,以通过学生身体的状况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结果显示只有0.80%的学生认为自己疫情期间没有食欲,体重明显减轻,有16.04%的学生认为比较不符合自己,而64.71%的学生则认为自己完全没有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的现象,具体数据见图2。通过这一数据可以看出疫情期间,学生的食欲情况较好,大部分学生没有出现体重明显减轻的状况。

图2

通过设置题项“疫情期间,我觉得生活有种失控感和挫败感。”对学生在疫情期间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有4.01%的学生对生活有种强烈的失控感和挫败感,有56.95%的学生认为一般般,而44.65%的学生则完全没有觉得生活有失控感和挫败感,具体数据见图3。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在疫情期间不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图3

4.学生应对方法的分析

疫情期间,增强体质和情绪放松是“心理防疫”有效的方式方法,本问卷从体育活动和调控情绪两方面对学生应对方法作了调查。

(1)学生体育锻炼状况

结果如下:图4 表示的是“在疫情期间,我有锻炼身体的习惯”这一题项统计的饼状图,图5 表示的是“在疫情期间,即使待在家里,我也会进行居家身体锻炼”这一题项统计的饼状图,图6 表示的是“在疫情期间,我每次锻炼的时间超过20 分钟”这一题项统计的饼状图。

图4 1-完全符合12.03%2-比较符合14.97%3-一般53.21%4-比较不符合15.24%5-完全不符合4.55%

图5 1-完全符合14.71%2-比较符合14.71%3-一般51.34%4-比较不符合15.24%5-完全不符合4.01%

图6 图5 1-完全符合13.37%2-比较符合14.44%3-一般44.65%4-比较不符合20.05%5-完全不符合7.49%

从以上数据表明:整体来看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一般,积极或比较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比率接近30%。出现此情况原因主要有:一是,也是主要的,现在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和频率、强度普遍不足,体育锻炼没有成为多数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二是,手机依赖现象不同程度地在学生中存在着,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

(2)学生缓解情绪的方法

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居家封闭给人们最大的心理冲击是情绪上的不稳定,紧张、焦虑、敏感、愤怒、抑郁等情绪最为常见,合理调控情绪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方面。从调查数据看,大部分学生选择音乐缓解情绪,占44.39%,其次有24.87%的学生通过向他人倾诉来缓解焦虑、敏感、愤怒、抑郁情绪,有13.64%通过运动减压的方式来缓解,统计图见图7。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选择音乐和向他人倾诉的方式来缓解不良情绪。

图7

5.学生居家学习情况

“停课不停学”,疫情期间的网课成为学生居家期间一个重要任务。通过设置题项“在疫情期间,我难以对学习提起兴趣。”对学生居家的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只有3.21%的学生在疫情期间,完全难以对学习提起兴趣,有9.09%的学生较难对学习提起兴趣,有48.93%的学生则认为难以对学习提起兴趣的状况不符合自己,具体数据见图8。由此可以看出,疫情期间,大约一半的学生能对学习提起兴趣,对学习保持兴趣才能身心愉悦地完成好自己的学业。

图8

同时通过调查发现,有80.75%的学生能按时签到、上网络课程;15.51%的学生按时上课,但投入不够;只有1.07%的学生在家混日子,根本不看网络教学课程,由此可见,学生居家上网课的情况良好。

6.学生对未来的愿望

此次疫情让人们更加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对未来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规划。本调查设置了“愿望清单”问题,通过调查学生对未来的“愿望清单”,见图9,有50.53%的学生未来的“愿望清单”是好好学习、顺利毕业;27.534%的学生未来的“愿望清单”是掌握专业知识,服务社会;17.65%的学生希望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没有学生选择游戏人生;2.67%的学生选择服务和帮助他人。

此调查表明:高职学生价值观和心态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比较理性地认识自己面临的任务和未来担当。积极进取的价值观,会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为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提供有力的心理支持。

二、干预措施与教育对策

经对本调查的所有心理健康状况相关问题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比率达87.19%,绝大多数学生情绪平稳、睡眠良好、食欲体重正常、无挫败感,对未来持积极态度。存在情绪不稳定和心理压力等轻微心理应激障碍的占22.91%。此数据分布符合“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心理状态是正常和健康的,有问题的只占少数”的规律。但是,对于这22.91%的心理应激问题学生要予以重视,同时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体育锻炼不足等现象要给予关注,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及其他途径进行心理辅导和引导,以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结合本课题组疫情期间所做的工作,提出以下对策:

(一)充分发挥《心理健康》课的教育主阵地作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课是对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维护心理健康能力,提升心理健康素养的重要渠道和主阵地。疫情期间,充分运用《心理健康》网课可以及时、有效、持续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心理防疫早行动。人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及时获取真实信息,是避免过度紧张、恐惧情绪,稳定心理,逐步应对的关键。在2020 年1 月底新冠疫情爆发,正式公之于众的时候,网课开始之前,本课题组成员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网络教学平台“通知”功能接连发布“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官方媒体推送的一系列预防流感、新冠肺炎的知识链接和疫情期间心理调适的帖子、视频等,共计12次。如:《防范流感 安全过年》《预防肺炎 大家转发》《非常时期 这样拜年》《疫情期间做好11 件小事》《非常时期保持良好情绪》《心理援助防疫情 莫恐慌》《抗疫战 心理健康指导手册》《疫情期间自我心理疏导与干预》《抗疫心态自检手册》等,并配上自己拍摄的阳光、花草等精美照片,转发至全校学生学习,累计阅读学习达79987 人次。通过这些链接、帖子,让学生们尽快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掌握基本的防护措施和基本的心理应对和疏导方法,对心理防疫,起到了预警和早期介入的作用。

切合疫情防控,《心理健康》 课要增强针对性。网课期间,《心理健康》结合防疫、抗疫迫切需要,教学中大量运用抗疫中真实的人和事,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活动,增强心理健康。例如,在讲“人际交往”内容时结合疫情防控,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课件、讨论等教学环节时,有针对性地把此次疫情中涌现出的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医护人员和一线工作者无私奉献、普通人之间互帮互助等感人事迹,融入教学中,强化学生团结友善、互帮互助、相亲相爱的人际交往,建立和谐、包容、宽容的人际关系,增强科学面对和战胜疫情的信心。学生在疫情特殊时期,懂得了更加珍惜亲情,学会感恩和互帮互助,也增添了内心的力量。

(二)多渠道开展心理咨询,进行心理疏导,提升学生心理品质

疫情期间,针对少数学生存在的心理应激问题,课题组充分运用网络跨时空的优势,多渠道开展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协助解决心理困惑。一是,与学校心理中心合作,开展心理咨询。疫情爆发后,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心理中心设立网上心理咨询平台,课题组心理咨询师参与其中。课题组第一时间把此次调查问卷相关数据,特别是学生存在的心理应激问题反馈给心理中心,以便咨询师初步了解相关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咨询,提高咨询效果。二是,咨询师个人开通网络咨询,开展心理疏导。课题组成员中具有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证的教师,运用QQ、微信、手机等网络工具和平台,开通个人网络咨询,让学生有宣泄不良情绪的出口,根据需要进行心理咨询,以缓解疫情带来的心理不适。三是,与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组织对接,拓宽学生心理咨询途径。疫情期间,各地都开通了“心理防疫”心理咨询热线,本课题组成员或组织、或参与其中,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推送热线,满足不同心理预期的学生的需要,实现学校、社会、个人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路径。

(三)多途径强化学生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体育锻炼不仅强身健体,更可以磨练意志品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健全人格,促进心理健康。本问卷调查关于学生疫情期间体育锻炼情况的数据表明:许多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不强,方式方法不够,运动量不足。这不利于学生宣泄紧张、害怕、压抑等不良情绪,减缓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改进措施:第一,学校切实抓好体育工作。学校各方面特别是学工、共青团、体育公共课部门要切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相协调、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开足、开齐、开好体育必修课或选修课,经常性地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尤其要注重培育体育类社团,支持开展个性化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学会和喜欢上1-2 项体育活动,感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增强体魄,塑造良好个性,助力心理健康。

第二,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活动的作用,丰富学生体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团体心理辅导兼有游戏和体育活动要素,通过团体活动使学生心理得到疏解,体质得到锻炼,身心两方面受到愉悦。一方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协会要把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制定团体活动方案、计划,通过心理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班会课等途径分步实施,活动应覆盖全体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活动的乐趣,增强运动意识。另一方面,心理健康课要充分发挥课程面向全体学生、课时有保证的课堂优势,在教学中引入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把活动项目化,设计精细化,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开展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其中,既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强化运动习惯,增进身心健康。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标志之一,高校要把学生心理健康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工部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等方面形成合力,共同为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持续努力。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新冠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