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教学法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探析
2021-06-21盛佳妮
盛佳妮
常州市新闸中学,江苏常州213000
综合素质的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其中,体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提供了动力。新课标下,虽然学校越来越注重体育素养,希望增强学生的体育能力,但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体育的核心素养主要是体育意识、文化、品德和身体素质,在综合素质教育理念下,体育老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找出适合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真正做到体育与学习同时进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1 初中体育课堂的现状
1.1 教学方式落后,教学内容单一
大多数体育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重视对于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通过对于体育技巧的展示,让学生进行学习。教师教学生模仿,这种方式单一,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对于体育课程方面不重视、不积极。
1.2 观念较落后,学生兴趣不高
虽然我国的教育体制不断进行改革,不断宣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整体上,初中的体育观念仍然落后。由于步入中学之后,学生学业更为繁重,大多老师都将时间安排在文化课上,对于体育教学往往不重视。体育教学上,往往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学生的体育兴趣不高。
1.3 体育设施落后,体育文化传播不足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体育教学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但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设施落后的问题,只满足基本的体育诉求,很多体育项目老师只能做简单的介绍,而不能进行实际的操作,无法激起学生的体育兴趣。
1.4 学生主体性较弱,积极性不高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体育设施不完备,体育活动单一,体育时间分配较短等,学生主体性较弱,忽视学生差异性等导致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许多学生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锻炼,使得身体发胖,进一步降低了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1.5 师生互动少,教师之间合作竞争不足
传统的体育教学,一般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很少融入到一项体育运动的过程之中,大部分的体育热身运动和游戏环节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师生之间合作默契度较低。教师方面,教师之间很少进行合作和竞争,及时出现竞争,还会存在恶性竞争。
2 初中体育课堂的多元教学法
2.1 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一直以来,初中体育的教学模式都是先让学生进行热身动作,然后进行进本的体能锻炼,如跑步,接着学生进行自由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基本上只能锻炼到部分体能,而且比较枯燥,很多同学不愿意参与其中,因此也难以激起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体育教师应当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带领同学们投身到体育锻炼之中,增强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在体育游戏的欢声笑语中,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比如:踢毽子、拔接力活动等游戏,既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 创新教学场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设定的场景,能够活跃体育课堂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推动教学目标的完成。开展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设立不同的空间场景,让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中感受自己的角色,主动参与到活动之中,能够更深一步了解体育,爱上体育,并通过体育情境设定,与同伴之间合作交流,发散思维,进行思考,增强集体意识与团结意识,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奥运会的场景,让学生进行田径比赛,引入刘翔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运动的热情,提高学生运动的专业性和技能性。另外,也可以在其他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插入情境,比如说乒乓球练习,可以引入明星案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结合信息技术,丰富体育知识
由于学校的体育设施不充足,学生往往只能从老师的讲述中获得体育项目的知识,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向学生传递体育知识的目标。体育知识不单单指体育项目,也包括体育文化,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体育行为、技术规则方面的文化,也要向学生传递体育观念和体育思想方面的文化。尽管体育设施落后,但教师要利用好信息化技术,深入发掘体育相关的教学资源,了解学生的体育诉求,选择适合学生年龄阶段、能够培养学生兴趣、丰富学生体育视野的体育项目,让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了解更多实用性的知识,加深对体育的兴趣,丰富体育精神。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纪录片的播放,如《筑梦2008》《带你前行》等,让学生感受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激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或者教师利用微课进行体育知识讲解,将体育与健康相结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体育在生活上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4 设计多元体育项目,增强学生主体性,尊重学生差异性
传统的体育项目,无法满足学生的主体性诉求,无法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尤其是进入青春期以后的初中生,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突出,每个学生都对体育学习的项目和方法有着不同的认知和见解,他们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也渴望着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体育老师应该合理地进行体育项目安排,增强对学生的主体分析,注重差异化、个性化的教学,满足所有学生的诉求,让学生在个性化的体育运动之中增强兴趣。比如说,体育老师应当针对男女青春期发育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针对训练,而不是进行统一训练。这样的安排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体育锻炼的信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5 师生进行互动,树立体育品德
体育老师自身方面,要增强体育精神,与学生之间进行合理互动,不能单单是教师教学生学,体育项目具有全员参与的性质,在体育活动中,老师要参与其中,比如在热身期间,与学生一起进行跑步锻炼,这样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融合度,老师和学生更像是朋友。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学术钻研,与其他教师进行合作与公平竞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端正体育态度,深化体育精神。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组建线上线下的活动小组,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体育爱好,丰富自己的课余运动,同学之间相互分享、相互鼓励、相互监督、相互合作,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建立起互相信任的互相帮助的学习关系,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 结语
结合综合素质教育,对于中学体育教学,不仅从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思想方面需要改进,对于学生主体、学校和教师主体之间存在的问题也需要改进。本文对于这些方面均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结合了素质教育目标、学生主体性、差异性以及教师教学方法、师生之间的情感、体育知识与文化各个方面,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对体育文化和精神的兴趣,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初中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同时希望能够给研究者提供帮助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