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主题报道炼“城”记
——关于《隐形冠军·破茧往事》的几点启示

2021-06-21文_朱

传媒评论 2021年1期
关键词:隐形宁波冠军

文_朱 宇 易 鹤

重大主题报道既是新闻创新的重要抓手,也是检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标志。2019年下半年,宁波日报以全媒体形式策划推出“隐形冠军·破茧往事”系列报道,聚焦宁波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蝶变过程中的精彩片段,生动讲述“小而精”企业专注某一领域,克服重重困难和诱惑,最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或“卡脖子”技术,实现以小搏大、以弱胜强、弯道超车,努力从跟跑者、并跑者变成领跑者的故事,获得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宁波制造业的隐形冠军现象也引起了央媒关注。新华社调研组专程赴宁波蹲点调研,系统梳理推介宁波制造业转型发展的经验做法。在随后举行的2019年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上,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周济院士充分肯定宁波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建议宁波打造“中国隐形冠军之城”。

宁波日报关于单项冠军企业系列报道展现了极强的前瞻意识,选题精准、角度新巧、语言清新,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为重大主题报道创新做出了有益尝试,积累了经验。

策划源于前瞻性思考

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精心策划服务中心工作的重大主题报道,最大限度地开发新闻资源,唱响主旋律,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党报在激烈竞争的融媒体时代保持优势的“金钥匙”。

成功的重大主题报道需要周密精当的策划。宁波日报围绕制造业单项冠军群体进行的专题策划报道,以受众视角指导选题、以精心策划打造精品、以全面透彻成就厚重,充分体现了党报经济新闻报道的先导性,展现了前瞻意识、全局观念、战略眼光。

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公布了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名单,宁波有海天塑机和德鹰精密两家企业上榜。

作为制造业的硬核力量,单项冠军企业,代表着全球细分行业的最高发展水平、最强市场实力,是全球制造企业的第一方阵,肩负着维护国家产业链安全的重大使命。作为“中国制造2025”全国首个试点城市,宁波拥有数量庞大的隐形冠军企业和“小巨人”企业,这两类企业都是单项冠军的后备力量,肩负为“制造强国”和“供给侧改革”探路的重大使命。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笔者从一开始就高度关注国家单项冠军培育计划。

2018年开始,宁波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从一年前的两家猛增到15家,数量占全国总量的6.5%以上,位居国内城市第一。2019年,这一数字再次被刷新,达到28家,蝉联全国第一。宁波连续两年位居全国之首,具有样板意义。

此时,源于制造业之争、高科技之争的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升温。我们预判中美经贸摩擦短期内不会结束,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让更多企业成为单项冠军,将是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

多年来,宁波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业,加强自主研发,提升科技含量,致力于破解“卡脖子”风险,提出打造“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催发了宁波制造的澎湃动力,是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优秀代表。在当前形势下,以单项冠军企业为主体,剖析宁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有着特殊的意义。

基于多年的观察和思考,笔者意识到此时是报道单项冠军群体的最佳“窗口期”。2020年8月至10月,宁波日报在头版重磅推出了“隐形冠军·破茧往事”系列报道,报网端一体刊发了8篇深度报道及新闻短视频,从走出多元化陷阱、颠覆创新之路、海外并购、新制造、细分市场策略、快速产业化、集成创新、全球化等8个角度,剖析8家宁波民营企业的隐形冠军之路,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宁波日报《隐形冠军·破茧往事》系列报道的版面截图

甬派客户端第一时间发布《隐形冠军·破茧往事》系列报道

用讲故事软化硬核主题

新闻的发现有可能属于“无心插柳”,而采写新闻精品一定是“有意栽花”。面对这一重大主题,如何用“宁波方言”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发现,以前关于宁波单项冠军企业的报道也有过,但大多是围绕数量第一做文章,面面俱到,效果并不佳。

这组报道一个重要的创新点,就是化繁就简,用“小切口”讲好“大故事”。

加西亚·马尔克斯曾经说,对于新闻,比的不是谁发得早,而是谁发得好。我国新闻业不少观察者也认为,新闻行业的本质要求无外乎两点:一个是创造力,一个是深刻性,同时还要将这两点巧妙融入“讲故事”的技巧当中。

为了把宁波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故事讲好,笔者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一方面,我们用心做加法,尽可能把宁波制造业单项冠军的资料进行全面搜集、全面梳理、全面分析,我们发现,这些企业成功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堪”的往事。正是因为他们正视不足、奋起超越、百折不挠,才最终练就了硬核实力。

当素材积累到足够多以后,我们开始精心做减法,把一切与主题不紧密的统统去掉,抓住最有料部分深入采访、认真写作。一家企业只讲一个故事,代表一条成功经验,时间轴上则截取“破茧时刻”,极大地增强了叙事张力。

比如作为开篇报道的舜宇集团。1984年,舜宇创始人王文鉴带领8名高中生和6万元贷款,在4间破旧的瓦屋厂房里创办了余姚第二光学仪器厂(舜宇集团的前身)。历经风险挑战,30多年后,舜宇成为“巨人后面的巨人”,其玻璃镜片和车载镜头的销量稳居世界第一,手机镜头、手机摄像模组的销量稳居世界第二,市值早已超千亿元。事实上,舜宇对主业的专注,并非都与生俱来。曾经有一段时间,舜宇跟很多企业一样深陷多元化陷阱。一系列与主业不相关的新项目曾一度把企业拖到了悬崖边缘。痛定思痛,王文鉴决定做“减法”,通过关、停、转,迅速砍掉了与光学无关的项目,清理和撤销与主业无关的企业及工厂,一门心思扑在光电产品的发展上。专注才有力量,笔者以《多元化陷阱边的断臂求生》为题,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揭示其坚守主业是在最艰难情况下作出的最关键的抉择。报道通过先抑后扬、设置悬念、情绪转换,使受众有听故事的欲望,加强了新闻的传播效果。

新闻内核越硬,故事的切入点越要“软”。密封件属于关键“小零件”,在船舶、核电及军工等各个领域的建设中均有应用,特别是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主密封环。作为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的重要保障,密封件的生产工艺曾被国外公司垄断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笔者采写单项冠军企业天生密封件公司时,大胆创新,一开场就以画面感强烈的现场描写,把受众拉到了故事中。“励行根连夜驱车,到达秦山核电站时已是凌晨3点多。从加拿大全套引进的重水堆加料装置出现故障,此前,20多名加拿大专家历时一个多月也拿不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事态紧急,无奈的中方技术负责人只能深夜向远在宁波的励行根求助”。在宏大而专业的新闻背景之下,最引人入胜的终究还是人的故事。写作中,记者聚焦励行根“一条筋”的个性,走别人不愿走的路,在细分领域一门深入,最终打破国际垄断,创造了奇迹。为了增强故事的现场感、连贯性和完整性,通篇采用细节描述加人物引语的写作手法,用镜头般的白描为读者还原惊心动魄的破茧往事。

精彩故事之下,展现出了重大主题的核心风貌,既打动人心,又引发思考。

舆论引导力要落地见效

重大主题报道的力量主要体现在感召力上,要在党委政府有所考虑,全社会还没有引起重视时,进行超前引导,进而凝聚全市共识。

“小而精”一直是宁波制造业企业的鲜明印记。长期以来,宁波诞生了一批“隐形冠军”企业。其中在全国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已达140家。这些“隐形冠军”主要聚集在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等领域,还有部分“隐形冠军”拥有全国领先的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

随着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力度的加大,笔者意识到宁波制造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一定要走单项冠军之路。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隐形冠军·破茧往事”系列报道推出后,立即引起宁波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分管副市长立即要求相关部门加大政策研究和支持力度。2019年10月15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在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周济院士认为,做优做强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是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链水平的主要措施之一。宁波作为制造大市,积极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除了培育世界一流大企业,还应该引导更多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打造中国隐形冠军之城,为国家制造强国战略承担更多使命,作出更大贡献。

2020年7月2日,宁波市委、市政府召开部署会,明确提出全力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制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不少企业会后评价,在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宁波旗帜鲜明地提出打造单项冠军之城,喊到了企业的心坎里,让大家更加坚定了扎根实业、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总之,新闻媒体要做到让党和政府满意,让群众满意,先导性、前瞻性、富有感召力的新闻报道一定不能少,而且还要加强。只有这样,新闻报道才能发挥引领作用,形成强大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隐形宁波冠军
抢跑“抢”来的冠军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郁闷的冠军
没有冠军的赛跑
隐形药水
“0感无暇” 隐形妆
喜相迎
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