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拔4500米,邂逅“坚守的力量”

2021-06-21文_张

传媒评论 2021年1期
关键词:那曲浙江口罩

文_张 彧

我与那曲的缘分,源于一场“接力”。

2020年5月9日,浙江日报策划启动“接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型融媒体报道”,10支采访队伍奔赴省内外,采访小康路上干部群众接续奋斗的感人故事。当我接到带队领导的通知时,电话那头“西藏那曲”四个字,瞬间点燃了我身为记者的兴奋感。我意识到,这可能将是我17年记者生涯中经历过条件最艰苦的一次采访,但也有可能是最震撼人心的一次见证——

藏北那曲,海拔4500米以上,氧气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50%,年平均气温仅-0.9℃至-3.3℃。这座全球海拔最高的城市被很多人认为是寸木不生的“生命禁区”,也是当时身负8万多贫困人口的“贫瘠之地”。巧合的是,一批批浙江援藏人的足迹起点,也是在一个5月——1995年5月,肩负中央和省委的重托,浙江省第一批援藏干部抵达那曲。这是一场长达26年,且仍在继续的坚守。九批600多名浙江援藏干部人才一任接着一任干,让这支擦亮小康底色的火把永不熄灭。

越是宏大的时代与历史段落,越需要一个个体去讲述。我很好奇,是什么样的经历,让那些曾经年轻而鲜活的生命,选择了奉献和牺牲。所以,我们想去到现场,用自己的脚步、眼睛、双手去触碰这“改变”的力量。

于是,5月12日,我和4位同事从拉萨北上。春天和绿色渐行渐远,我们坐着火车走进与浙江杭州对口支援的那曲市色尼区,一个大国为实现全面小康而慨然行进的道道履痕,就此赫然入目。

在“那”里,比氧气更稀缺的是走出大山的机会

在去那曲前,我们组织了一场特殊的聚会——来自杭州多个批次的7名援藏干部人才,在浙江日报聚首。他们之中,最早的1998年就到了西藏,最晚的2018年回到杭州。这20多年来温暖绵长的帮扶回忆,在三个多小时的聚会里,汇成了生动的述说。

在这些故事里,我们发现了一张上世纪90年代的老照片: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上,在刚刚建成的那曲杭州希望小学,30多名藏族小学生,围着一块刻着校名的石碑,欢呼雀跃。对于这群孩子来说,这是梦想成真的一刻,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教室不再千疮百孔,他们红肿的手指有了可以安放的温暖。

这张照片的拍摄者叫魏尔平,他是浙江省第一批援藏干部。我见到他时,这张照片就静静地躺在他厚厚一沓的援藏相册里。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1995年初到那曲调研时,那个让他震惊的数字:当地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只有22.5%。“在那曲,当时平均每1500平方公里之内只有一所小学,如此低的入学率让我们看着心疼。”

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上,“那曲杭州希望小学”的石碑前,30多名藏族小学生欢呼雀跃。

于是1995年8月,一封援藏干部的求援信飞到了家乡:“每个杭州人少吃一根棒冰,少抽一支烟,省下的钱可以建三四所希望小学……”短短一周,225万元的善款从千家万户汇集,10所希望小学在那曲拔地而起,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的故事。

20多年过去了,浙江援藏干部当年点燃的希望的灯,是否照亮了孩子们通往梦想的门?带着这样的疑问与好奇,我们把第一个采访目标,定在了寻访这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上。很幸运,我们通过当地教育局找到了照片中当年的女教师格桑卓玛和当时的班长达扎旺堆。

如今已经退休的格桑卓玛,住在拉萨一处安静的小区里。看到这张老照片时,她百感交集,虽然时隔20多年,但她依然能清晰地叫出照片中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她告诉我们,从希望小学毕业后,当年的这些孩子有人经商有人从政,但更多的同学和她一样选择了成为一名老师。

今年35岁的达扎旺堆就是其中一个,他现在是那曲色尼区古露镇小学的校长,离自己的母校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和他相约,再次回到母校(如今已改建为香茂乡中心小学)。他走进一间课堂,珍而重之地将这张老照片展示给学生看:“那一年我五年级,和你们现在一样大。那一天,是我命运的拐点。”

达扎旺堆告诉我,来自浙江的援助给他们的人生划出了新的延长线。“被新学校影响的远不止照片上的这些孩子,多亏了浙江援藏的支持,我们才能顺利走出去。因为这份情怀,所以我也成了一个老师,也想帮助更多的孩子去实现他们的梦想,改变他们的一生。”像达扎旺堆一样被改变了人生轨迹的那曲孩子,已不可量化,但第一批援藏人洒下的“种子”,在之后8批援藏人的代续接力中逐渐长成了参天“华盖”——到2018年,那曲全市的适龄儿童、少年,小学、初中的入学率已分别达到99.77%、100%。

报道见报以后,也曾有几位企业的老总找到我询问,当地还缺点什么?能捐点什么?其实只有走到那片羌塘草原上,你才会发现,当地已经不缺校舍不缺课本,在那里,比氧气更稀缺的是让孩子走出大山的机会。

在拉萨那曲高级中学,我遇到了一位叫洛桑赤列的高三学生,他告诉我们说,他想上中国人民大学,想做一名和我们一样的记者,而种下这颗梦想种子的就是一年前来自浙江的援藏老师胡招。“胡老师告诉我们外面的世界很大,学习不是为了高考,而是一项终身的事业。”

首先,高校党建工作者要增强的思想觉悟与加大理论研究力度。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深入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去。值得格外注意的是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的再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全党的智慧结晶。为此,广大工作者要真学真懂真用,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实现学以致用,推动工作的最佳效果。

这样的“礼物”在25年的浙江援藏史中,不胜枚举。来自羌塘草原上“蝴蝶翅膀的那一下扇动”,往往就会改变一个人、一个家甚至一座城的命运轨迹。

在“那”里,缺氧不缺精神

那曲的大自然往往只有三种颜色,绿色的草,黑色的牦牛,白色的雪山。但只有亲身踏上这片被天空亲吻的土地,你才能真切地看到第四种颜色——一抹人心中的“高原红”,它是生命的底色,也是对坚守的礼赞。

浙江援藏指挥部进门处的墙上,两行红色大字格外醒目: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第九批援藏指挥部指挥长苗伟伦说,这两句话是前面几批一路传下来的。“我们不会换,永远不会换。”

初到那曲,刚在当地指挥部主持了一场云聚会,我的头就开始剧烈地疼痛起来,脚步也像灌铅一样变得沉重。在那曲,这样的高原反应(以下简称高反),几乎是每一个初到当地的人必经的一道坎。4500米的海拔,不仅营造着动植物的“禁区”,同样也在挑战着人类的身体极限。我问苗伟伦,是怎么克服高反这个问题的?他笑了笑说,自己“不敢高反”:“我们不是来旅游的,三年的时间我们要为这片土地留下些什么。我们不是只有55个人在战斗,我们的背后是5500万的浙江人。”

在那曲采访期间,我们需要每天插着鼻吸、吃了感冒药才能入睡四五个小时。但在采访中,我知道,这样的睡眠状况,已经很“幸福”了。援助当地医疗的刘景医生,因为高反而彻夜呕吐,但第二天仍然坚持吸氧来医院看诊。“也许你坚持一下,就能帮到更多的人,我们不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来的吗?”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12字,26年,600多援藏人,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书写它——

省科技厅选派的第一批援藏干部张家明,积劳成疾,于援藏结束返浙后病逝,年仅49岁;嘉兴选派的第六批援藏干部王卫东、干爱忠,遭遇车祸因公殉职,把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雪域高原;温州选派的干部叶朝胜、蒋献生,台州选派的医生戴罗勇,自愿连续两批参加援藏工作……

笔者(左一)正在采访退休的女教师格桑卓玛(右一)

在作家马丽华的《十年藏北》一书中还记载着这样一个感人的细节:“八名援藏干部集体开伙和活动的长桌边,摆着九把椅子,其中一把就是帕巴的。他哪一天不去心里就不踏实……”这把椅子只是一个缩影。正是这些援藏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让“老西藏精神”和“浙江精神”像两股沸腾的铁水,交融铸炼成永不摧折的钢。

浙江第八批援藏干部王世美说,他至今还记得当他们为当地学校成功挖通第一口水井时,全村人不停地用藏语说着“突吉切”(谢谢),“那种责任感,让你放不下这里。”杭州援藏女医生吴晗鹏花了整整两个小时,只为说服病患接受一项内分泌的普通检查,因为她坚信这是填补当地内分泌医疗空白的起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改变,也许是不远的未来,就能为当地的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

……

坚守,不仅沉淀了生命的重量,更提升了生命的质量。

在“那”里,锚定记者的自我价值

这些年,我们总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媒体的性价比太低,不如调转船头重新出发。我也曾经问过自己:为什么会选择坚守这份职业?是情怀还是习惯?

2020年5月12日,浙江日报与西藏那曲市色尼区合办“云聚会”活动,让当年的援藏干部和那曲干部群众视频交流。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季叶海 周旭辉 摄

我很庆幸自己在这次采访里找到了答案:在那曲,你的坚守并不孤单,你能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里汲取继续走下去的力量。我搜索过浙江日报上的报道,早在1984年就有扶贫援建的稿件见诸报端。浙江省援藏干部第一次进藏时,浙报记者摇动着电话把手,将报道一字一句地传回;那时的住宿条件极其简陋,房间内还没有供氧。零下极寒的夜晚,冰棱就在离枕头不到一米的地方悬挂着,缺氧带来的头疼难忍,甚至让当时的记者不得不以头抵墙来缓减痛苦。

这样的路,前辈们,曾经走过;而今天,我们接续前行。“生命的禁区”不是只会生长贫穷,浙江援藏同样不是仅仅为了改变个体的命运。

5月14日,当我们走进西藏那曲市色尼区“精康”口罩厂时,这个海拔最高的口罩厂里有33位员工正在争分夺秒地生产着口罩。就在几天前,那曲市政府向这个诞生仅仅一个半月的口罩厂下了七万只口罩的新单,其中的一部分将捐献给尼泊尔。

这个口罩厂很特殊——从合作意向达成到顺利投产仅仅花了15天时间,同时,这又是一个打满了“浙江印记”的援藏项目,从原料到生产线,都是由第九批浙江援藏干部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一手促成的。它的投用不仅解决了当地15名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还将4位工人送往杭州学习培训,打造“留得住”的技术队伍。

25岁的索拉旺堆就是这些受益群众中的一员。他的自豪不仅来自“腰包又鼓了一点”,“我从来没想过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真的能做出口罩,而且还是从我自己的手里做出来的。”“扶贫也是扶志,你们真的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很真诚地向浙江省第九批杭州援藏工作组组长潘渭竖起大拇指。他摇了摇头说:“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需要你们的关注与报道。只有让更多人知道这条生产线,知道这里的情况,厂里的订单才会增加,他们才能继续拥有机会。”

这一瞬,我感受到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凝聚在笔尖。

需要改变的不止是那曲城的“容颜”,更有那曲人的“思考模式”。在当地幸福新村的揭牌仪式中,好几个牧民好奇地围着我们观看vlog的拍摄。当几分钟后,我将在浙江新闻客户端上刚刚刊出的稿件展示给他们看时,他们很惊讶,“就这么几分钟,这里的视频就能让全国人都看到了?”这一刻,我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的,是一种求变的渴望。短短几天的采访,我看到的不止是坚守的故事,更找到了职业的价值所在。对于记者来说,我们不该也不能只是成为一个过客,我们的笔力、脚力、脑力和眼力都将成为一次次改变的支点。

自那曲回来后,我与那里的联系也一直没断:从首批“色尼制造”防护口罩走出国门到首期海亮援藏班“云面试”、从那曲籍大学生异地就业的“杭州模式”到桐庐艺术作品的文化走亲,从浙江到那曲的故事,始终未完待续。

燃灯前行,暗处生光。也许我们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制造光,但作为一个记者,我们至少可以去传递这些将梦想照进现实的光芒。

我很荣幸能够在自己的采访生涯里,邂逅这样一个个关于坚守的故事。这不仅是浙江人在各地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援建“接力”,更是一次浙报人践行“四力”的传承。这场接力赛中,我们不只是旁观者记录者,更是参与者共情者。以平台为纸,“四力”为笔,记录中国实现高水平小康的进程,新时代的记者需要的不仅仅是表达方式的更新,更应有精神血脉的代际传承。

回忆里的春天也许会交替,激情燃烧的岁月也许会模糊。但我相信这段从“浙”到“那”的采访经历,会一直留在我的心里;这抹在那曲染就的高原红,也将永不褪色。

猜你喜欢

那曲浙江口罩
“浙”十年:品读浙江文化 见证浙江变迁
别了,没有树的那曲
Mother
Task 2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戴口罩的苦与乐
因为一个口罩,我决定离婚了
雾霾口罩
2016年7月西藏那曲持续性降雨天气过程分析
那曲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