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主题班会精品化建设的探究与实践

2021-06-20任佳迪

公关世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高职院校

任佳迪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学生的需求,调查高职院校主题班会开展现状,发现当前高职院校的主题班会的实施流于形式,学生收效甚微。学生对主题班会开展的满意度较低,且主题班会内容和形式单一化严重。基于此,本研究根据人才培养周期和目标以及高职院校的特点,合理设计主题班会内容模块,使主题班会开展更具有规范性,帮助学生教育效果有效提升,以此推进高职院校主题班会精品化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主题班会 精品化建设

主题班会,即通过集体引导,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用高尚的精神塑造学生,凝心聚力,进而形成优良的班风、学风,引领学生积极健康向上发展。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主题班会开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了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因此,对高职院校主题班会开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1.研究背景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教育广大青年要“立德树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2016年的全高校思政高職会议上习总书记明确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主题班会是高职学生素质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高职院校生源参差不齐,学生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开展以主题班会为向导的价值观教育尤为重要。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主题班会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它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第三,它是高职院校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学生管理的有力抓手。

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一线教师,主题班会的实施效果令人堪忧。主题班会无主题,无重点,无内容,无形式。班主任或班干部传达通知或宣读文件成为大部分主题班会的“标配”。主题班会的开展“形式大于内容”“班会5分钟,拍照1小时”成为一大痛点。因此,进行高职院校主题班会精品化建设的探究是重要且必要的。

2.文献综述

本研究以“主题班会”和“高职院校”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自2007年起就有研究者开始探究高职院校主题班会的实施与开展,且出现逐年递增的情况。通过研读相关论文发现,当前关于高职院校主题班会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主题班会与德育教育。主题班会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趋于多元化,传统主题班会模式已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主题班会的育人效果也呈下降趋势。部分研究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三维共育”为理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探究适合高职学生的主题班会形式,以达到育人的目的。张邵希以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三维共育”模式下创新主题班会的具体实践。王从容以立德树人为载体,探究高职院校主题班会要以人为本、科学开展、创新织形式,以达到真正的“立德树人”。王蓉霞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课程化体系、积极创新主题班会形式和方法、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知行合一”双评价标准等有效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主题班会教育,积极引导和培育高职院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主题班会与班风、学风建设。班风、学风建设是高职院校的重要问题之一,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有很多,加强学风建设的途径也有很多。孙婷婷、肖先举、李宗磊等探究了如何利用主题班会课这个主阵地带动学风建设。何翱从分析高职院校学风现状着手,在主题班会中设计与学风建设密切相关的焦点问题,引导学生多问善问,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良好班级学风的形成。

第三,主题班会的开展形式。主题班会的形式很多,但在高职院校主题班会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发现传统的说教式班会形式还是占据主体位置的。许多研究者从主题班会的开展形式出发,探讨了适合当代高职学生的班会形式。黄琳针对高职院校新生的基本特点,如学习背景、生活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有效采用竞赛式主题班会进行新生入校之初的教育和管理方法。黄娅提出“功能型主题班会”的概念,旨在解决目前主题班会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王新香、秦喆、林炳橼提出了体验式心理主题班会的概念,因其具有体验性、参与性、科学性与分享性等特点,可以弥补传统主题班会的不足。郭金林在对高职学生认知差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标准化主题班会的个性化主题,形成线上线下标准化主题班会资源库,通过“双主线”并进式标准化主题班会模式的研究,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四,主题班会课程体系建设。高红、刘建勇强调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在引导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身心健康发展、促进辅导员对学生的了解和自身职业成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尝试提出进行高职院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若干策略,以期增强主题班会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提升主题班会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王从容通过对高职院校主题班会现状调查,提出了主题班会课程体系的建设的初步建议。叶海、李宝珠通过合理的模块设计、内容设计、路径设计,提出如何推进高职院校精品主题班会建设。郭金林、戴振毅通过对当前不同发展阶段高职学生的特点及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设计分阶段的标准化主题班会模块,通过项目、任务确定班会主题,构建规范统一的标准化主题班会体系,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效途径。

以上国内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学生的需求、调查高职院校主题班会开展的现状。根据人才培养周期和目标以及高职院校的特点,合理设计主题班会内容模块,使主题班会开展更具有规范性,帮助学生教育效果有效提升,以此推进高职院校主题班会精品化建设。

3.研究现状

本研究于2018年10月对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共获取有效样本611份,其中大一学生样本42.18%,大二学生样本45.97%,大三学生样本11.85%。通过分析调研数据,得出以下调研结果。

第一,高职学生对主题班会课的必要性认可较高。

调查发现,有97.16%的学生表示了解召开主题班会的意义,99.53%的学生表示班级会定期召开班会;90.05%的学生喜欢参加班会,95.87%的学生愿意主动参加班会。以上数据说明,高职学生对主题班会课开设的必要性和价值认可度较高。

第二,高职学生对主题班会课的满意度较低。

调查发现,仅有5.69%的学生对当前主题班会的现状非常满意,分别有45.02%和1.9%的学生表示对主题班会“不太满意”或“不满意”。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当前主题班会的现状令人担忧,无法做到让学生满意。

第三,主题班会内容和形式呈现单一化。

调查发现,当前主题班会的主要形式多为“说教式”,占87.3%,班会的主要内容主要是“日常事务管理”,占93.84%。由此可知,当前主题班会呈现的特点是内容单一,形式单一。这些现状使学生逐渐对主题班会产生不满,如何使高职院校的主题班会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和创新,是一个现实问题。

4.研究结果

结合《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根据人才培养周期和目标,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合理设计主题班会内容模块,可以分为日常事务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十二个模块。同时,构建主题班会框架,并规划以年级和学期为线索的主题班会。同时,合理规划班会教学内容,梳理班会课程体系,统一制作班会教学课件和PPT。根据高职院校“2 年在校学习、1 年在外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在校大一学生每周进行1次主题班会,每学年 30 次;大二学生每两周进行1次主题班会,每学年20次;大三学生每月进行1次主题班会,每学年10次;总计60次。

本研究于2019年初完成课件的制作,并在陜西铁路高职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试点与应用。共选取大一、大二各5个、大三2个自然班级,共计12个班级作为试点班级。截止目前,在大一的试点班共开展了“两会精神知多少”“大学生创新创业动员”“榜样的力量”等15次主题班会;在大二的试点班共开展了“春季疾病防控与习惯养成”“把找工作当做人生的第一份正式工作”等9次主题班会;在大三的试点班共开展了“如何走过顶岗实习的倦怠期”“到基层建功立业、绽放青春之花”等5次主题班会。以上主题班会召开效果良好,形式丰富多样、学生课后反向热烈,对大学生起到了教育与引导作用。

本研究通过收集一手材料、发现问题,总结已有的班会经验,在总结与反思中更好地完善相关班会内容和课件。此外,在班会结束后,及时跟踪调查学生对当场班会的意见和反应,然后进行总结分析,深化学生认识,强化班会的教育效果。

本研究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项目编号2019fd-01,项目名称:高职院校主题班会精品化建设的探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叶海.高职院校主题班会精品化建设的有效路径探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0).

[2]王从容.高职院校主题班会现状与课程体系.科教导刊,2015(3).

[3]刘玲.高职院校主题班会的实施方法研究.文教资料,2013(10).

[4]刘立红.论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合的意义.科教文汇,2018(7).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高职院校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在主题班会中的创新应用
怎样开展主题班会
巧用主题班会,开展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