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的新型政党制度

2021-06-20孟伟斌

公关世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孟伟斌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规律的认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形式之一,政党协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要素,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建设 政党制度

一、新型政党制度的提出

全国政协联组会上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背景之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同具有竞争性、争霸性的西方政党体系截然相反,有机联同国家、民主党派、社会无党派人士多方互动,是充斥合作理念的非竞争性政党制度。

二、新型政党制度的文化底蕴

中国千年的政治体制早已形成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凝结了中华民族内在精神和价值内核的政治文化传统。什么样的文化基础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政党制度体系,中华民族融入骨血的“和合”意识时刻涵养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文化,在重视各政党间的利益、思想等“异”的同时强调“和而不同”,组建政党间团结合作、协商共建的统一战线,民族本土上的文化为新型政党制度提高了丰富的思想根基和理论来源。

(一)“天下为公、民为贵、和合”的文化意识孕育了新型政党制度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施政逻辑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天下为公、民为贵、和合”的文化意识。十九大强调一切工作都要坚持党的领导,便是出于中国共产党“为民”“护民”“爱民”的本质,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由理论理想转为现实。共产党贯彻落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民主贯穿人大代表选举、决策、监督各个环节,从人民内部选出切实保障人民自己利益的“权利代表”,真正落实人民的合法诉求。中国共产党执政、允许各民主党派参政的政治文化表现出中国政党“德治”的思想内涵,生动演绎了“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治理格局。

(二)“民本思想”滋养新型政党制度的生命力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生命力还滋养于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本思想”之中。“民为贵,君为轻”,这句话或许在现今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不太适用,但是“为民”仍是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的首要要素。中国共产党从民本思想出发在执政过程中将人民放在首要位置,更成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思想基础。不同于西方政党的高高在上、党派的利己性,中国政党制度高度关注民生、集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多种力量,共同反映民众利益心声、深入群众很好地将党和人民联系在一起,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政党的参与下将集体协商的政策方针结合各地实际推行落地,实实在在地为百姓谋福利。

政党不同不代表没有“相通之处”,不代表不能合作、和谐共存,中国新型的政党制度在“天下为公”“民为本”的中国文化根基中实现了多党利益的共通,构建了和谐共生的多党合作、协商关系。

三、新型政党制度的历史渊源

(一)何种政党制度适合中国

民国初年,封建的清王朝统治在辛亥革命中被取代,昔日的君主专制制度演变为西化的议会制和多党制。在盲目推崇“多党”“分权”“民主”理念的作用下,社会各方试图组建起为自我发声的政党,致使该时期政党团体的数量急剧增长,党派对执政地位的争夺日益激烈却忽视了对社会发展、人民整体利益的谋划。社会终日处于言辞争辩、政党互斥、利益纷争之中,混乱的社会现状证明多党制难以适应于当时的中国,只得换做他法。后期以蒋介石为首的政党出于反对多党统治、谋求一党专政的目的,组织“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否认其他政党的合法性强调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特权式利益,对异党进行界限明确的划分,无情地迫害他党成员。“一党专政”的政党道路忽略了中国多民族、多阶层、利益多元的实际,难以获得多数人的认同,故而不可避免地被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否决、推翻。面对多党制、一党制的历史实践的失败反馈,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都被迫思索什么样的政党道路才是真正适合中国、益于中国的选择?

(二)新型政党制度是人民的选择

这种选择上的困境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得以清晰,是继续走国民党维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独裁路,还是选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建新型的联合政府的民主合作之路?这“两条道路”成为政党制度选择的决策结点。基于该时期国民党表现出的双面性,即明面上承认其他政党的合法性,肯定他们的执政地位,但本质上却始终对异党进行围剿消灭政策,公然撕毁停战协议。国民党之外的党派意识到一党制专制的本质和固有的劣性,对其打击其他先进分子的野心行径发出强烈抗议,转变各自的政治态度。加之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理论,用抗日战爭、解放战争证明了团结施政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故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反复比较后认定专政的一党制难以在中国扎根落户,只有联同各方智慧才能推动中国发展。1948年,其余党派表明愿意响应“五一”口号,同中国共产党一齐奋斗,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向着社会稳定、建国立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由此多党合作制得以确立,向世人宣告了我国是切实关切各个政党利益、保障各个政党权益的社会主义民主国家。至此表明,我国在一党专政、多党执政、多党合作的道路选择中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多党合作制,这是由历史和国家实际、人民意愿共同决定的,亦是被时间和国家治理效果所检验的正确抉择。

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在衡量了民国初年多党制的混乱纷争、国民党一党制专制独裁的弊端之后,对政党制度进行扬弃、制度解构重建而成的贴合中国政治实际的新型混合型政党制度,融合了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集体智慧。中国崛起的客观事实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一“人民选择”的合理性、正确性。

四、新型政党制度的现实基础

政党制度处于上层建筑的框架之中势必要适应于我国的经济基础,以政治文化反映我国的经济结构。“公有制经济主导、非公有制经济并存”使政党制度在经济基层就奠定了“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倾向,表现出显著的多元混合的特点,具体来说,我国秉承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发展的理念,承认一国的经济基础可以由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经济混合而成,国家的所有制结构并非仅局限于一个类型、一个体系,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可以并存,不会改变国家性质,我们要做的就是分配好各政党的权力和利益。

在公有制经济和按劳分配中强调了社会主义的性质,要明确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明我国政党必须先在国家层面上有一个主导性政党治理来保障广大人民利益,但是又不能忽视其余部分的合法权利,由此代表人民整体的中国共产党、统筹兼顾自身利益需求的各民主党派,合作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的混合式政党形式,这也解释了两党制、多党制或者一党制为何难以适应我国的原因,决定了我国政党制度不能搞难以兼顾多数人利益的西方多党轮流执政、一党专政。从经济结构、阶层构成的角度来看,我国存在多种的经济成分,亦存在代表相应利益的阶层和分配需求。行为追溯于对利益的追求,各个政党都试图为自身谋划更好的发展道路,一旦利益分配不当就会引起社会纷争。中国人员众多、社会组成复杂、多种阶层长期并存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在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上关注各民主党派的参政地位和利益追求,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中最大范围地保障各个政党成员、无党派人士的利益。

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坚持在施政过程中“不换党不换人”,积极呼吁其余党派参与国家事务,力求集中集体智慧的同时兼顾党派间的监督制衡,以多党合作推进政治共识、促进党派和谐,实现了一党执政而不独裁,多党合作不竞争,互相督管不排挤的理想政党状态。

五、新型政党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走向新境界

十九大报告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特有的实施策略,协商民主融进在政党、人大、政府的民主实践,成为融入共产党血脉的“政治手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中国关节结点,中国共产党出于团结各方的目的主动地同其他党派进行协商、会谈。建国后,共产党不断增设类同全国政协双周座谈会、人大协商、参与式座谈、听证会的协商形式,以提案、政党类别为分类标准进行专题协商,实现协商高效化。在人大协商制度推行的过程中强调立法、决策、监督,着眼大众难题,化解现实矛盾。

日前,经济体制改革、一带一路等政策、倡议等均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多党积极协商得出的。民主党派的广泛参与为政策的确定、实施提供科学、民主性保障,新型政党制度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走向新境界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多党合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18-3-5(0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會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8-10-28(01).

[3].孙佳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的沿革[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2:28-32.

[4].孙存良.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制度逻辑[J].参政党理论研究,2019,1:17-20.

[5].刘意,钟德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创新发展及基本经验[J].党政研究,2019,3:81-89..

[6].黄天柱.新型政党制度视域下的无党派人士:中国的理论与实践[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0,5:9-24..

猜你喜欢

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期林业企业政工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协商民主政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高度契合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践途径
当代社会政治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从《论十大关系》看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及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