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季度世界经济形势分析及全年走势

2021-06-20尹佳音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经济体债务疫苗

尹佳音

进入2021年,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社会经济发展逐步回归正轨,但经济增长仍面临新冠疫情带来的持续干扰。在新冠疫苗大范围接种之前世界经济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我国对外应积极拓展高水平经贸合作空间,有效防化贸易保护风险并通过提供抗疫公共产品帮助受疫情影响严重国家尽快走出疫情阴霾,对内需依靠中间品链式推动向价值链上游升级并继续推进制度型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一、世界经济形势现“三低三高”

202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均呈现出V型反弹态势,但年末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势头已有所放缓,就业、产出和需求已显现弱势,大宗商品贸易低迷、资本跨境流动严重受阻导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继续承压,经济增长整体表现欠佳,总体而言2021年全球经济形势将呈现“低增长、低通胀、低就业、高货币、高债务、高福利”的特点。

(一)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缓慢

2020年下半年新冠疫情在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二度暴发,但对社会经济冲击已明显变弱,四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为4.1%,较三季度下降近20个百分点,欧元区三、四季度GDP同比下降4.3%、4.9%,经济衰退程度再次扩大,其中四季度意大利经济同比下降6.6%,较三季度扩大1.6个百分点,日本GDP环比实际增长2.8%,较三季度增速明显放缓。

金砖国家方面,三季度印度经济同比增长0.4%,一举扭转了一、二季度衰退态势,但较2019年仍低4.3个百分点;三季度俄罗斯经济同比下降0.5%,而2019年同期为1.7%,四季度巴西经济同比下降1.1%,创2017年二季度以来新低。

据最新各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消费信心指数等先行指标来看,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恢复动力逐渐减弱。如3月美国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59.1,较2月下降0.4,消费者信心指数84.9,较2020年同期下降4.6,3月日本PMI较2月仅提升0.6,而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则较去年同期下降4.5,金砖国家上述先行指标也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二)主要经济体投资需求回暖,就业水平仍处低位

主要经济体内需仍较乏力,但投资需求复苏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支撑作用。四季度美国私人投资总额同比增长5.1%,三季度为-1.8%,随着美国疫苗接种速度加快和政府1.9万亿美元的援助法案获得批准,2021年美国投资对经济拉动力将进一步提升,欧元区四季度固定投资增长1.6%;日本四季度公共投资则较三季度提升0.6个百分点至1.5%。

就业方面,2021年2月美国失业率为6.2%,虽低于6.3%的市场预期,但仍为2020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欧元区失业率从去年11月起一直保持8.1%的历史高位,为去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1月日本失业率为2.9%,低水平的趋势仍在延续。除俄罗斯外,金砖国家失业率均微幅上调,但总体就业压力没有明显上升。

(三)发达经济体物价上涨缓慢,金砖国家通胀整体上扬

作为美联储确定通胀压力和货币政策趋向的重要参考指标,2021年2月核心PCE环比折年率为1.6%,显著低于2%的调控目标;欧元区通胀率继续维持在0.9%;根据日本央行数据,进入2021年日本核心CPI继续保持紧缩态势,2月录得通胀-0.4%,虽较1月通胀紧缩有所减缓,但短期仍无法摆脱通缩泥淖。

金砖国家方面,印度2月CPI同比增长5.0%,高于1月1个百分点,但远低于去年同期6.6%的水平;南非价格水平波动性较小,2021年初基本保持在3%左右,位于央行设定的3%—6%的目标区间内。俄罗斯物价指数呈逐月上升趋势,2月该CPI同比增长5.7%,接近2019年5月阶段性峰值,远超央行设定的4%的目标;2020年巴西通胀率为4.5%,高于当年政府管控目标中值4%,2021年1、2月该国通胀降至2.6%、2.5%。

(四)各主要经济体加息周期或将提前开启

2月美联储决定将利率维持在0-0.25%,以实现2%的通胀目标。年初欧日英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欧央行3月货币政策报告决定将再融资利率、边际贷款和存款利率保持在0、0.25%和-0.5%,3月日本央行決定将政策利率继续维持在-0.1%,英国央行委员会在2月一致投票将利率保持在0.1%。短期内各主要经济体大概率将延续货币宽松政策以达到稳通胀、促流动目的,但伴随美国经济迅速复苏导致全球资本再次流向美国市场,叠加美国巨额财政刺激计划产生的负面外溢效应,各主要经济体或迫于本国经济下行压力先于美联储提前加息,高利率货币政策大概率提前开启。

(五)各国继续出台救助措施稳经济复苏

为修复受疫情影响的社会经济系统,各主要经济体2021年初陆续制定财政救助计划,2021年3月11日美国会通过涵盖提供1.9万亿美元的《2021年美国救援计划法案》,为遭受疫情危机冲击的工薪家庭和中小企业提供救济,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期出台新一轮的经济救助方案,包括提供免息三个月的住房保障金,给予失业人员60%基础工资的政策补贴,设立低收入群体优惠利率贷款等。欧盟各成员国也将延续2020年末社会援助方案,包括延迟征税和降低社会保障金缴纳、政府支付低收入群体必要生活和医疗费用,以及确保企业流动性的一揽子财政措施。

(六)全球债台高筑或将伴随经济复苏逐渐缓解

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全球债务增长35%,债务占GDP比重也飙升至355%。截至去年9月,美国政府债务为26.9万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18.5%,公共债务占GDP比重由2019的79%增加到100%,欧盟债务增长速度较快,法国、西班牙和希腊的非金融部门债务占GDP比重同比增长50%,新兴市场债务占GDP比重从2019年的220%上升到2020年的250%,其中南非和印度的政府负债率增幅最大。但据国际金融研究所(IIF)预测,随着各国经济逐渐恢复,预计2021年各主要经济体的债务占比将逐渐下降。

二、2021年世界经济展望

预计2021年世界经济将缓慢恢复增长,但仍面临新冠疫情带来的持续干扰,预计在新冠疫苗大范围接种之前世界经济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一)各主要经济体经济步入“慢回复”通道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21年世界经济增速为5.5%,较2020年10月预测值上调0.3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预期为4.3%,较去年1月的预测水平上调0.4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1年经济增速为6.3%,较10月预测值上调0.3个百分点。美国、欧元区、德国、日本、英国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为5.1%、4.2%、3.5%、3.1%和4.5%。世界银行1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预计2021年世界经济增速为4.0%;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经济形势和展望》中期报告也将2021年经济增速预设为3.4%。

(二)产业链回迁严重影响各国企业参与全球分工

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为确保“经济和战略上的独立性”所制定的鼓励跨国企业回迁本土政策在生产要素跨境流动严重受限的情况下效果并不明显,但仍有大批企业受相关政策影响将生产线迁回本土。预计随着新冠疫情对全球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影响逐渐弱化,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将再次鼓吹缩短产业链以防范因全球产业链再次中断风险,届时将对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带来极大冲击,并导致市场出现区域化倾向,严重影响各国企业参与全球分工,使经济效率遭受极大损失。

(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债务压力和金融动荡风险上升

疫情加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债务压力和通胀压力,巴西2020年货币贬值超40%导致外债形势显著恶化,南非也因债务负担恶化被穆迪下调投资评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不同步导致了各国宏观政策也不同步,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很可能率先转向,届时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资本外逃和汇率贬值风险将上升,则进一步加剧偿债压力,发展中国家发生债务危机和金融动荡的风险将不断累积,部分发展中国家有可能陆续遭遇主权债务危机。

(四)疫苗接种水平差异化导致全球经济复苏不同步

由于发达经济体新冠疫苗短期供需缺口巨大,为优先确保本国疫苗接种率,美、欧将大量疫苗留在本土,疫苗研发水平有限需依赖海外进口疫苗完成本国接种的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和欠发达地区疫苗接种工作推进缓慢。尽管我国抗疫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疫苗产能可完全满足国内市场,但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本国利益优先”的疫苗供应措施将导致新兴经济体和欠发达地区因迟迟无法完成大范围疫苗接种而造成经济复苏存在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复苏将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三、对策建议

面对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持续影响的严峻形势,我国应做好两手准备,对外积极拓展高水平经贸合作空间,防止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抱团发展造成我国外部环境恶化,对内应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谋篇布局,应对外部诸多不利因素对我国高水平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冲击。

(一)提供抗疫公共产品帮助受疫情影响严重国家尽快走出阴霾

针对新兴经济体和欠发达地区短期不具备疫苗生产条件的客观问题,我国应在进一步扩大对其开展疫苗援助力度的基础上,提升对外抗疫援助的多元化水平,例如实施专门的中医药援助方案、提升医疗防疫物资出口规模、继续加大核酸检测等我国相对优势环节的对外援助力度等,在保证本国疫情防控需求得以保障的前提下,尽可能为受疫情影响仍较严重的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和欠发达地区提供多元化抗疫援助,以帮助其渡过疫苗接种“真空期”,加快经济恢复速度。

(二)从依靠中间品链式推动向价值链上游升级

目前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在中间品制造环节已开始发力,而东盟、东欧在疫情暴发前已与我国形成潜在竞争,建议我国逐步由技术模仿向技术追随再向自主研发升級,尤其是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过程中沿着小类、中类、大类、门类逐级摸清我国中间品产业链存在的薄弱环节,通过“中间投入链条”来实现规模报酬递增的产业技术,在中间产品的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强度,加强中间产品生产的竞争力,摆脱对外国核心高技术零部件的进口依赖,让中间产品的直接出口成为中国国内增加值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提前谋划应对手段,防范贸易保护风险

随着下半年发达经济体经济的逐步恢复正常,其国内企业和我国出口企业争夺市场的竞争将再次趋于激烈,很有可能对此次疫情中我国凭借产业链完整性和抗疫优势市场份额上升的商品再次实施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保护措施。考虑到美欧经济结构相近,美国联合欧盟对部分我国出口商品实施贸易保护措施的风险将迅速上升。建议提前对发达经济体此次疫情中供应能力明显下降的商品进行跟踪梳理,对相关重点出口企业给予风险预警,并在证据准备、律师聘请以及开辟新的市场等方面做好提前预案,尽可能减少企业损失。

(四)继续推进制度型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结合我国由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的大方向,在服务业开放、竞争中性、知识产权保护、改善营商环境等领域持续深入推进制度改革,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将那些改起来难度较大、风险较高,需要“啃硬骨头”的领域,比如国企改革、环境保护、商业信息跨境流动等,放在自贸试验区进行压力测试,为我国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积累新经验、探索新路径,并积极推广部分地区先进成功经验,形成各地争创营商环境高地的良性竞争氛围,持续提升对高水平跨国公司的吸引力。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外经所)

猜你喜欢

经济体债务疫苗
抢购疫苗暴露全球不平等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工作图什么?
不知情配偶是否应承担另一方因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形成的所谓夫妻共同债务?
防患于未然的疫苗
债务危机离我们有多远?
新兴经济体分裂为三大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