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滨州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2021-06-20路来军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零售额增加值全市

路来军

2021年一季度,面对冬春疫情考验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滨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七个走在前列、八个全面开创”的目标定位,聚力“83”工程,保持攻坚状态,工业和投资较快增长,消费持续回暖,就业和物价总体稳定,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受2020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主要指标同比增速较高,呈现不同于往年的特征,扣除基数影响,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多数指标好于全省平均或位次靠前。

一、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显示,一季度我省生产总值1805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0%,列全省第5位;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1.1%,两年平均增长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79.2亿元,同比增长4%,两年平均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6911亿元,同比增长19.6%,两年平均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10465.3亿元,同比增长18%,两年平均增长5.7%。

二、农业生产总体平稳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7亿元,同比增长5.5%。猪牛羊禽肉产量13.8万吨,同比增长15.8%;猪出栏58.25万头、牛出栏13.55万头,分别同比增长50.2%、28.4%。主要农产品产量平稳增长,蔬菜瓜类总产量25.8万吨,同比增长4.8%,水产品产量2.98万吨,同比增长26.4%。

三、工业生产稳步回升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9%,列全省第15位,低于全省平均增速4.6个百分点,与全省差距较1—2月缩小5.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8.4%,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0位。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4%,股份制企业增长18.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8.6%,私营企业增长25.5%。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制造业增长22.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7%。从行业看,纺织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8.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7%,支柱行业拉动有力。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4.2%、32.2%。从企业看,241家企业产值增幅超过100%,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8%。累计产值过亿元的企业238家,产值合计同比增长29.8%,拉动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25.5个百分点。从产品看,精制食用植物油,服装,轻革,钢材,汽油,石油沥青同比增速均超过20%。从效益看,今年以来我市工业品价格持续走高,有力支撑了1—2月全市工业利润增长340.5%,列全省第3位。

四、服务业生产增势良好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5.9%,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26.2%,两年平均增速为12.3%。从行业看,10个行业门类有9个正增长,其中,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幅超过10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7.7%,增幅比1—2月提高5.9个百分点,新兴服务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从企业看,季度营业收入过亿元的8个企业同比增长86%,对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为58%;2020年底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07家,在库企业个数同比增长37.7%,新增企业对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为31.2%。

五、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96亿元,同比增长32.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列全省第6位;两年平均增长4.7%。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49.06亿元,同比增长44.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列全省第8位;两年平均增长5.2%。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1.51亿元,同比增长33.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8.46亿元,增长30%,城镇消费好于乡村消费。从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181.87亿元,同比增长31.8%;餐饮收入18.09亿元,同比增长44%。从消费商品看,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9个商品类别同比增速超过40%,其中升级类商品增势强劲,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智能手机类、新能源汽车增速较高,分别增长139.8%、130.4%、250.7%。从消费方式看,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1.12亿元,同比增长227.4%,占限额以上零售额的比重为2.2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5个百分点。

六、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列全省第2位;两年平均增速为11.1%,高于全省平均4.7个百分点。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8.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7.9%,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为3.1:32.6:64.3,第三产业投资占比较全年同期提高5.3个百分点,投资结构不断调优。从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2%,列全省第6位,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4.8%。从投资领域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8.4%,制造业投资增长31.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8.6%。房屋新开工面积1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3.4%;商品房销售面積8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2.8%。从动能转换看,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57.4%,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69.1%,均列全省第5位。“四新”投资同比增长3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46.4%,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七、外贸形势逐步好转

一季度,实现进出口总额233.4亿元,同比增长15.9%,列全省第15位。其中,出口102.4亿元,同比增长33.8%,列全省第12位;进口131亿元,同比增长4.9%,列全省第12位。3月份,实现进出口92.5亿元,同比增长38.3%,列全省第9位,其中出口41.1亿元,同比增长25.5%,进口51.41亿元,同比增长50.5%,进口和出口增速分别全省第7位和第8位。

八、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一季度,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86亿元,同比增长25%,列全省4位。其中,税收收入49.62亿元,增长28.1%,列全省第4位。

九、市场运行稳中向好

一季度,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56万户,同比增长21.58%;其中企业7064户,同比增长38.56%,企业总数达12.9万户,市场活力持续释放。金融市场平稳运行,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656亿元,较年初增长6.2%;本外币贷款余额3049.3亿元,较年初增长5%。物价运行基本平稳,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

十、民生保障稳固有力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11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31.8%,城镇登记失业率2.56%,低于4.5%的年度控制目标。民生改善支出稳步增加,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教育财政支出分别增长14.2%、28.4%、26.3%。

滨州市经济运行稳健、开局良好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正确决策,得益于全市上下“干、拼、抢”的共同努力。疫情发生以来,紧紧围绕“山东走在前列,滨州担当什么;富强滨州建设,百姓得到什么”,以“双型”城市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克服种种困难走出低谷、迈向前列,从“六问八策”到“七富七强”,再到“七个走在前列、八个全面开创”,目标路径更有精度,发展成色更有纯度。下一步,将坚定不移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靶向施策,强化重点带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统计局)

猜你喜欢

零售额增加值全市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2016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近9000亿元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最畅销的玩具是哪些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0%
2015年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