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各省份经济发展迅速为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2021-06-20孔亦舒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位次经济总量省市

孔亦舒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蔓延,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我国作为全球最早控制住疫情并率先实现复工复产的主要经济体,在困难重重中经济增长表现亮眼。在世界经济复苏前景黯淡,欧美经济遭受“二次疫情”冲击背景下,国际社会愈加关注我国经济形势和未来发展前景。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到2035年远景目标描绘了宏伟蓝图,提出了到2035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标。通过对比2013年和2019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包括港澳台)经济规模、人均GDP以及其他指标的情况,可以得出结论,在未来15年,我国有基础有信心实现这一重大发展目标。

一、我国相当一部分省份经济规模已经达到甚至超过诸多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排名跃居世界前列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已经从1978年的1.8%上升到2019年的16%。2019年,按年平均汇率折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4万亿美元,与世界排名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位的日本、德国、印度、英国4个国家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大体相当。

与此同时,作为衡量各地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各省级行政区GDP保持了中高速增长态势。2019年已经有14个省市经济总量达到全球GDP排名前30国家的水平,较2013年增加了5个省市,且31个省市中有25个省市对应的国家全球排名均较2013年有所提升,“一省敌一国”的态势日益明显。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大省,2013年已经与全球GDP排名第16位的墨西哥经济总量规模相当,但2019年经济总量达到1.56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了54.1%,赶超了韩国、澳大利亚等知名经济体,与全球GDP排名第13位的俄罗斯经济总量规模相当,排名位次再次上升3位。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第二大省,2019年经济总量较2013年增长了49.1%,达到1.44亿美元,与全球GDP排名第15位的澳大利亚GDP规模相当,排名位次也上升了1位。排名3—5位的山东、浙江、河南三省2019年除山东排名不变外,浙江和河南也分别较2013年提升了3个和7个位次,分别与印度尼西亚(全球排名第17位)、荷兰(第18位)、沙特阿拉伯(第19位)GDP规模相当。更为重要的是,虽然中西部省份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但后发优势明显,排名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广东、江苏等东部大省。以各国GDP规模和位次来对应各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全球排名,2013—2019年间我国有10个省市经济总量全球排名提升超过10位次,其中7个是中西部相对不发达省份(含海南)。六年间,西藏自治区经济总量对应的全球排名提升了20个位次,云南、安徽分别提升15和14个位次,重庆、贵州、海南、江西四省分别提升13、13、12和10个位次。

二、各省市人均GDP持续快速增长,相应全球排名位次大幅提升

相较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更能够准确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我国经济总量庞大,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如广东、河南等省份的人口均超过1亿人,超过了德国、法国等人口规模较大的发达国家人口总数。因此,完全可以将各省份的人均GDP和相对应的全球国家进行对比。

整体来看,2013—2019年,所有省份人均GDP水平所处位次均呈现大幅度的提升。2019年,我国已经由10个省份人均GDP达到了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的门槛,其GDP总量合计达68144亿美元,占我国GDP总量的47.8%(港澳台GDP按照惯例不计入我国GDP总量)。其中,排名最高的北京已经超过2.3万美元,与人均GDP排名第37位的斯洛文尼亚相当,超过了葡萄牙等欧洲发达国家,较2013年提升了24个位次;排名第二位的上海已经超过2.2万美元,与人均GDP排名第43位的捷克共和国相当,较2013年提升了18个位次;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达到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水平的东部发达省份也分别与人均GDP排名第47、52、53、56位的拉脱维亚、波兰、阿曼、罗马尼亚相当,较2013年分别提升了26、23、30和26个位次。中西部地区的诸多省份虽然人均GDP在全球范围内仍处60名开外,但排名提升十分迅速。如14个排名提升超过30个位次的省份,有13个是中西部省份,如贵州提升了41个位次,安徽、陕西、湖北均提升了37个位次,云南、重庆则提升36个位次,西藏提升了35个位次。即便是我国人均GDP最低的甘肃省,排名也提升了23个位次,和阿塞拜疆大体相当,明显高于印度尼西亚等经济体。

三、参考其他指标,我国很多省市的发展水平要高于和其人均GDP相近的国家

除人均GDP外,工业基础、基础设施、科技研发能力、教育水平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因素。在考虑这些因素之后,我国很多省市的真实发展水平要较人均GDP更高。以科技研发能力为例,2019年江蘇、浙江、广东的研发强度分别达到2.79%、2.68%和2.88%,明显高于人均GDP相近的国家拉脱维亚、波兰、罗马尼亚的0.63%、1.21%和0.51%。2019年江苏、浙江、广东的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6417亿美元、3851亿美元和6312亿美元,在信息技术、机械装备、汽车等领域拥有多个极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而拉脱维亚、波兰、罗马尼亚等经济体第二产业增加值仅为65.5亿美元、1707亿美元、704亿美元,除波兰在机械、电子等制造业具备一定竞争力外,拉脱维亚和罗马尼亚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均很弱。从基础设施看,江苏、浙江、广东的主要城市均已通达高铁、机场,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而拉脱维亚、波兰、罗马尼亚等经济体根本没有高铁。从教育水平看,江苏、浙江、广东三省最优秀的高等院校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在QS大学排名中分别排名第124位、53位、263位,而拉脱维亚、波兰两国最知名的高校仅排名701位(里加技术大学)、321位(华沙大学),而罗马尼亚最知名的Babes-Bolyai大学更排名800位之后。即便是人均GDP相对靠后的四川、甘肃等省份,其真实发展水平也要高于人均GDP相近的国家。如四川、甘肃的研发强度分别为1.87%和1.26%,显著高于塞尔维亚和阿塞拜疆的0.92%和0.18%。四川大学在QS排行榜中处于第531—540位之间,兰州大学在QS大学排行榜上也榜上有名,而塞尔维亚和阿塞拜疆无一高校列名这一榜单。

四、各省市完全有能力协同发力,推动我国实现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标

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我国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难度不大。目前国际学术界对于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水平并无权威的定义,参考世界银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以及公认的澳大利亚、韩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属于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水平,2035年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基本上可以实现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2019年我国人均GDP为10261美元,要在2035年达到2万美元以上,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则年均名义增速只需要保持4.3%以上,而2013—2019年我国人均GDP名义增速(按美元值计算)高达6.5%,即便未来十五年我国经济增速呈现阶梯式下降趋势,将通胀和汇率因素考虑在内,保持4.3%甚至更高增速完全没有问题。从东部发达地区来看,人均GDP基数高、增长动力足。2013年北京、上海人均GDP就已超过世界银行中等发达国家的门槛(12745美元),江苏也已经基本达到这一门槛,但2013—2019年仍然实现了年均7.8%、7.7%和6.6%的高速增长,广东、福建等东部省份也呈现出同样的发展特征。当前东部沿海是我国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优质高端要素的核心聚集地,营商环境全国甚至全球领先,在以创新为引领的发展模式带动下,东部地区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从中西部省份来看,人均GDP增速快、未来增长潜力足。2013—2019年,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5%的省市共有14个,其中10个分布在中西部,贵州、云南、西藏、安徽和湖北等五个省份增速超过8%,且2019年陕西、湖北、重庆人均GDP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呈现出明显的高增长趋势。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持续推进,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等硬环境和营商环境等软环境大幅改善,西部地区依托自身丰富的矿产资源、劳动力资源、生态资源等特色优势实现发展崛起的潜力逐步释放,也将为我国人均GDP的提升和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持续注入动力。

五、分类施策,推动实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标

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基础、要素禀赋差异巨大,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因此要立足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高质量发展策略,共同推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一是东部发达地区争先进位,成为推动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占人均GDP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银行的高收入国家水平,且深度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无论从供给侧和需求侧都属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的角色。这些地区要立足现有的发展基础,继续面向全球集聚优质生产要素,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全面提升和弥补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短板”,以供给结构升级促进自身乃至全国需求结构结构和总量增长,率先实现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乃至一流发达国家水平,成为我国人均GDP迈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主要支撑力量。

二是中西部经济基础较好的省市,要加速做大经济规模,加速提升在国内大循环中的地位。中部六省、东北三省和四川、重庆、陕西等西部相对发达的省份虽然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但这些省市制造业基础较好,教育科研资源相对充裕,劳动力较为丰富且素质持续提升,内需增长潜力巨大,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撐区。这些省市应在巩固现有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上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乃至全球的先进产业溢出,依托自身优势科技资源在重点领域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有效扩大供给规模并提升供给层次以满足当地乃至国内需求的迅速增长,持续提升其在国内大循环乃至国际循环中的地位,不断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三是相对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提升在新发展格局中的不可替代性。新疆、内蒙古、西藏、宁夏等地区虽然技术、资本、高素质人才等要素相对缺乏,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但能源、矿产、森林、草原等资源丰富,在保障我国能源资源供应、改善生态环境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旅游、养老等高品质需求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这些地区应立足自身的特色优势,通过加强对口支持合作等方式将自身的优质要素和东部发达地区乃至全球的技术、高素质人才等优质要素紧密结合,不断做大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优质供给,实现自身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提升供给体系和国内需求适配性的有机统一。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外经所)

猜你喜欢

位次经济总量省市
第二步:圈定备选院校
浅谈高考志愿填报方法之位次法
“列”义释疑
满洲里市“十二五”社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十三五”展望
中国省市名称重新设计(二)
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看中国社会位次的变化
云南省综合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经济总量及经济结构研究
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有望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
2012年1~12月中国花卉出口省市海关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