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6-20谭海波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兴趣应用数学

摘 要:数学是小学的基础性课程,是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学科,是人们生活、学习、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文化。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学习时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优化以往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提高其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兴趣;数学;应用

数学是小学的基础性课程,是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学科,是人们生活、学习、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文化。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特点,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与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育家卢俊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课堂上自制力差,学习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学习兴趣不能持久,学习数学时兴趣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设计和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时要遵循小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只有把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

一、创设和谐情境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创设和谐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手段。如在小学一、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形式要新颖,寓教于乐,以增强学生主动學习的兴趣。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情景中可根据物体的功能进行分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活动遵循了学生的认知主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不由自主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学生在观察图片、操作图片中可以根据事物的性质或功能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获得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出发,灵活地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进行探究的学习问题。如在学完长方体的认识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正方体的认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复习时,应在习题中对括号进行灵活多变的设置,并且让学生对这些习题展开思考,若是学生出现理解上的错误或困难,教师就应当及时展开讲解,引导学生在明确错误原因的基础上认识小括号或中括号的作用,然后再布置类似的习题,让学生进行对比练习。这样学生不仅会知道为什么用小括号或中括号,而且知道应在什么时候使用小括号或中括号。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使学生对混合运算的顺序清楚、扎实。

三、利用知识的关连性,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

小学数学各个知识点之间有相关联的特性。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生活事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知识迁移和整体感悟提升,让学生知道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学生在这样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可以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将来获得优异的成绩。

四、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沟通所学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小学阶段的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思维能力各不相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沟通所学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整体上引导学生分析与理解,引领学生学会梳理所学数学知识,深化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数学知识之间相关联的特性对不同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时,要有意识地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从长方形的面积入手,引导学生说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平面图形的面积,让学生系统理解已学平面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还能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面积之间知识的相互转化,真正理解和剖析平面图形面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再复习立体图形表面积知识,使学生深刻理解平面图形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两个小学数学最重要的板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

总之,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打好基础对学生极其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优化以往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充分激发学生内在学习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提供更多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究数学学习的精神,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积极性,提高其数学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习惯,探索出适应学生数学学习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

[2]李晓东.小学生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谭海波(1979—),男,山东威海人,本科,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环山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兴趣应用数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