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复习策略
2021-06-20吴鑫
吴鑫
摘 要: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整理,是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复习的意义应不完全指向应对考试,而应着眼于巩固、深化所学。特别是素养教育,不应在复习阶段完全放弃,而应充分利用复习的综合性特征,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素养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策略
复习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在教学告一段落时,教师应科学合理地组织学生进行复习。首先,由于没有小升初考试,小学的复习中,教师不应以应对考试为复习的理念,而应着眼于带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为其后面的学习发展打下基础。此外,在课程改革素养教育背景下,在复习环节放弃或忽视素养培养是不可取的。
下面结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的期末复习,就复习策略提几点建议。
一、借助思维导图使知识系统化
教材的单元并没有按知识类型进行排列。如,在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之后,是“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再后面是“用计算器计算”,到第七单元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数与代数、综合与实践、图形与几何是混着排的。这种排序方式,对教师没有什么影响,而对小学生,就会造成知识的散碎。他们不能独立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类,从而系统把握。这样,在解题或应用数学知识的时候,就容易因知识关联度低而出现思维卡壳现象。而教材虽然在最后设置了一个“整理与复习”章节,但这更类似于一张期末考试卷。虽然把教材所有的知识点都涉及了,但仍然不能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
针对这个问题,在带领学生复习时,教师首先不要急于进入细节,而应先帮助学生对整册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使之对所学有整体把握。比较好的方式就是利用思维导图。教师带领学生在笔记本上画出知识结构图:先分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三个大类,然后再往相应大类中去归并知识点。如,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等归于“数与代数”,将“轴对称图形”归于“图形与几何”,将“用计算器计算”归于“综合与实践”——这样,学生在复习时对照这个系统图,一目了然,就能真正把知识学系统,把书学“薄”。
二、把握学情突出复习重点难点
首先,复习的时间有限,根本就没有精力把教材从头到尾重新讲授一遍。如果教师不分轻重地带领学生进行“均衡”式复习,就会使复习的过程很“潦草”。有些学生对已经掌握得很好的知识点再复习,造成了时间浪费,而有些难点、问题点知识则因为复习得不深、不细,不能解决问题,复习也做成了无用功,还浪费时间。而且,花时间复习一些简单知识点,也会使学生产生无趣感、厌倦感,对学习情感也没有益处。因而,在带领学生复习的时候,教师就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了,应在组织复习之前就对学情进行分析,看看哪些是学生没有学到位的重点和难点,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得很好的易学点。然后,将主要精力放在突破难点、巩固重点、解决易错点上。至于其他知识可以一带而过。这样复习,轻重、层次分明,效率高,质量好。
比如“用计算器计算”“认识多位数”对小学生来说,一学就会,根本不是问题。这两个知识点,基本上不用花太多时间,甚至不用复习。而“确定位置”这个知识点,有一个易错点,就是确定坐标位置是从左往右数、还是从右往左数,有的学生還有些含混。这个需要重点提示和强化一下即可。而这一册中,学生学得最难、也最容易反复出错的是“运算律”部分。对这几个运算律,教师就可以花大量时间带领学生反复巩固。
三、避免应试思想注重素养培养
在小学教学中,没有应试压力,教师可以不必太纠结于应对考试——比如采用大量“刷题”的策略组织复习。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没有任何益处。特别是素养教育,教师都知道素养教育是一个核心任务,在教学时也会积极有效地落实。但一到了复习阶段,大多教师就会把素养教育放在一边,这当然是不应该的。而且,复习阶段对学生进行素养培养,还有其特定的价值,是在常规教学中不能落实的。比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创新能力等,在复习时,更便于组织实施。
比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单元中有个问题,“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多少?”可训练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多元思维来解决问题。到了复习阶段,教师可以把这个问题进行改编,“橡皮每包12枚,小宁和小春共有18包,小春比小宁多24枚,两人各有多少枚?”把多位数乘法也纳入问题中,增加难度。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素养培养方法在单元教学中显然是不容易组织的。
综上所述,在初、高中,在目前升学机制下将复习指向应试是无可厚非的。而在小学,因没有考试压力,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应将重心指向发展。在小学数学的阶段复习中,教师应把握三个策略或原则。第一是将知识系统化,第二是把握轻重、层次,第三是依然重视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文英.创造性设计小学数学复习课研究[J].才智,2017(15):125.
[2]王学智.浅析小学数学复习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9(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