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原地区金腰带饰起源
2021-06-20常军成昕
常军 成昕
中国的腰带起源很早,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往往是用一根藤条、草绳或兽皮等来束腰。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财富积累、阶级分化,各个阶层的束腰带饰发生了明显的阶层分化。上层阶级的腰带多以丝绸、布帛、金、银、犀、韦(熟牛皮)、皮革等制作而成,其上再装饰各种珍宝,束于腰间,悬挂各种佩饰。商周时期中原地区的服饰多是深衣宽袍,且没有纽扣,也没有衣带,只是在里服的衣襟之间用一根小带子系结起来,来充当现代纽扣的作用。这种系结的小带子叫“拎”。《礼记·内则》云:“ 拎缨聂履。”郑玄注:“ 拎,犹结也。”而在深衣的外面,在腰部总束一根大带,把衣服包裹好,将随身的东西挂在这根腰带上。《论语·卫灵公》云:“子张书诸绅。”邢昺注:“以带束腰,垂其余以为饰,谓之绅。”许慎《说文》中说:“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绅即大带也。
金腰带即是在束腰的大带上装饰黄金打造的各种装饰物品。说起金腰带,人们最先想到的是西北少数民族部落的首领或酋长,用黄金装饰身体、兵器、马匹以象征权势、地位和权力的风俗习惯。比如2006年至2011年在甘肃马家塬地区发掘了一批战国时期戎狄贵族阶层的墓葬,其中高等级墓葬中出土了许多黄金饰品,尤其是出土了几副黄金腰带(图1、2),这为我们研究黄金腰带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黄金耀目的色泽与用铅锡青铜制作的青铜器都是金光灿灿、光彩夺目,但黄金的稳定性很好,它不像青铜器用久了会生锈失去光彩夺目的色泽,因此人们对黄金的喜爱、青睐由来已久。黄金在自然界中可以单质形态存在,可供人们直接开采,但是数量很少,所以黄金的拥有都集中在顶层贵族阶级手中。中国境内发现的早期金器主要集中在甘肃、青海、内蒙古、西辽河流域等地,主要是耳环、手镯等装饰身体的器型。商代的金器主要集中在安阳殷墟商王贵族墓葬区、四川省三星堆祭祀遗址区域和中国北部地区的贵族墓葬中。此时中原地区安阳殷墟贵族墓葬出土的金器主要以薄片为主,起到给其他器物的辅助装饰效果。西周时期的金器出土地点与商代大致相同,到了西周晚期,由于草原文化的兴盛,中原文化在经历幽王灭国事件的影响后开始衰败,黄金装饰品开始集中出现在山西、陕西、河南交界的黄河流域地区的诸侯墓葬中,例如:三門峡虢国国君虢季墓中的12件金腰带饰,陕西梁带村芮国墓地芮侯(M27号墓主人)陪葬近30件金饰品,山西曲沃晋侯墓地I11M8和M91墓中各出土了一套金腰带饰。这些金器的主要类型包括金泡饰、金环、金耳环、金手镯、金韘、金肩饰、金剑饰等,这表明西周晚期的周代贵族开始用黄金装饰身体,这些金器的器型虽然与欧亚草原地区流行的金器器型差别较大,但与我国西北地区的戎人部族首领墓葬中出土的金器类型十分接近,这很有可能是中原地区的能工巧匠才思敏捷地将中原地区的器物造型与西北戎人贵族的黄金制作技术用精湛的工艺技术相结合,制造出符合中原贵族喜欢的金器饰品。
晋侯墓地I11M8号墓出土金腰带饰15件一组(图3),位于墓主腰间。由铸造成形的垂叶形饰1件、虎头形饰1件、弧面扁环5件、扭丝状环6件、弧面扁框1件、扭丝状框1件组成,总重459.3克。垂叶形饰位于墓主左侧腰下,出土时背面朝上。其正面凸起,饰对称的近于镂空的点线纹,中央凸起虎头,背面有穿带鼻梁3道。高6.9厘米、宽4.1厘米、重60.4克。虎头形饰出土时位于垂叶形饰之上,正面造型与垂叶形饰上的小虎头相似,背面正中2横向穿带鼻梁1道。高1.5厘米,宽1.5厘米,重7.6克。弧面扁环位于墓主腰际两侧,右二左三,右侧倒置,左侧正置,形如小璧,但肉面呈弧面凸起,肉背则相应凹入。外径5.4厘米,内径2.9厘米。扭丝状框大多同弧面扁环一样位于墓主腰间,但在墓主背下还有1环,环形如金丝扭成,实为铸造。外径3.3厘米,内径2.4厘米,重24.8克。弧面扁框压于墓主身下,平面呈扁弧面的圆角长方形,外廓高2.7厘米,宽2.1厘米,重10.6克。扭丝状框也压在墓主身下,形如金丝扭曲而成的圆角长方形,外廓高1.8厘米,宽1.3厘米,重7.7克。I11M8号墓年代相当于西周宣王时期,据有关专家推测有可能是晋献侯。
晋侯墓地M91号墓出土金带饰6件,其中圆形4件,长方形2件,分别位于墓主腰际两侧。M91号墓年代相当于西周厉王时期,据有关专家推测有可能是晋靖侯。
2005年8月至2006年10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山西省曲沃县史村镇羊舌村南的岭上发掘了一处晋国两周时期的墓地,其中M1号墓的主人据专家推测可能是晋国两周之际的一代明君晋文侯。由于墓地经过盗掘,从留下的墓葬平面图可以看出晋文侯腰间有一副金腰带饰(图4、5)。
三门峡虢国国君虢季墓据有关专家推测可能是春秋早期的虢公忌父。推证其具体时间应为公元前715年至前707年之间。其墓中出土金器16件(图6),依用途可分为腰带饰与盾牌缀饰两类。
1.腰带饰
1组,12件。出土时位于墓主人腰部,应是墓主人腰带上的饰物,有三角龙形带饰、兽首形带扣、圆形环、方形环等。
(1)三角龙形带饰1件(图7)。呈等腰三角形,正面中部向上隆起,呈三棱锥体状,背面相应凹陷。沿底周围有外折边,并分布有8个方形小穿孔与1个长条形穿孔。器表面作两组单首双身龙形,顶端为浮雕式,头上有螺旋形双角,口旁一对獠牙,卷鼻,吐舌,双身。纹样间隙作镂孔形。锥体高1.65厘米,三角形底边长4.7厘米、高8.3厘米,器身厚0.2厘米。
(2)兽首形带扣3件(图8)。形状、纹样与前述铜兽首形小带扣相同。正面略鼓起,饰一兽首,背面相应凹陷,中部有一小横梁。长宽皆2厘米,厚0.3厘米。
(3)圆形环7件。器身为扁平体,正面均有两周凸弦纹,背面或凹或平。可分为大环与小环两种。其中6件大环的大小、形状、厚薄均相同,小环只有1件。
大环(图9),背面一周呈凹槽状。外径4.2厘米,孔径2.6米。
小环(图10),背面平。外径3.7厘米,孔径2厘米,厚0.3厘米。
(4)方形环1件(图11)。扁平体器身,背面平。正面有两周凸弦纹。外边为2厘米×1.75厘米,内孔为0.95厘米×0.7厘米,厚0.3厘米。
2.盾缀饰
4件。出土时位于椁室东北角盾牌的下面,与兽形、兽首形、圭形玉饰在一起,有小环与箔两种。
(1)小环2件(图12)。大小、形状相同。呈三股绳索扭结状。外径1.3厘米,断面直径0.23厘米。
(2)箔片2件(图13)。形状基本相同,长短略有差异。形状为卷成扁简形的宽条带状薄片。展开时的长度为6.9厘米,宽1.8厘米,厚0.02厘米。
陕西韩城梁带村于2005年至2007年发掘了一批芮国墓葬,其中M27是截至目前梁带村遗址唯一发现的带有南北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据考古专家推测为春秋早期偏晚阶段的芮国国君墓,M27随葬器物十分丰富,遍及椁室和棺内。棺内墓主躯干及身旁随葬大批精美的玉器和金器(图14),玉器有组玉佩饰、七璜连珠组佩饰、梯形牌组佩饰及璧、琮、玦、韘、戈、剑、兽面、柄形器、觹等150余件,金器有剑鞘、环、丝环、韘、三角形牌饰、兽面、龙、泡、牛首衔环等48件。
剑鞘1件(图15),出土于墓主腰部左侧。整体镂空,锋部呈三角形。正面纹饰分3组,每组雕刻有4条变体龙纹,背面有方格和三角形镂空,剑鞘两侧呈圆弧形,一侧中部有穿孔,端部背面有一带状穿孔。长18.7厘米,宽4厘米,厚1.5厘米。
韘2件(图16),出土于墓主右手部。矮斜筒状,正面如鼻头状突起,断面呈椭圆形,且中间斜倾向下向后纵向起一棱脊,脊上部突起有一穿孔,侧面有一近方形的扳突,背面外突呈浮雕鹰首状,尖喙,圆眼作穿孔。长5厘米,高2.3厘米。
龙形镂空环13件,皆发现于墓主腰部。据其形态和纹饰,可分为三型。
A型6件(图17),环体扁薄,正面呈连体双龙相背向盘曲,背面平齐。环身饰变体镂孔有珠重环纹。直径6.9厘米,厚0.25厘米。
B型6件(图18),环体扁薄,正面亦呈连体双龙相背向盘曲。环身素面,微弧。背面平齐。直径5.4厘米,厚0.15厘米。
C型1件(圖19),环体扁薄,正面呈连体双龙形,龙身盘曲呈环体,二龙皆有丫形角,“臣”字眼,眼目凸出,长鼻上卷,吐舌下弯,獠牙下弯前翘,体躯饰变体有珠重环纹。背面平齐。长4.7厘米, 宽4.2厘米。
三角形牌饰2件(图20),出土于墓主腰右侧。平面呈三角形,中部隆起,呈三棱锥体,背面相应凹陷,沿底边一周有外折框边,其两长边上有8个两两相对的小穿孔。器表为一组单首双身镂空龙形,纹样的间隙皆作镂孔。底边长5厘米,高8.7厘米,厚1.2厘米。
兽面4件(图21),出土于墓主胸腹部。器身正面呈兽首形,并向上隆起,背面凹陷,设一横梁。长2.2厘米,宽2.2厘米,厚0.6厘米。
M27墓葬形制巨大,随葬青铜礼器七鼎六簋,还有48件金器和成套的乐器,并且M27墓位于整个墓地的东南区,东南区出土的墓葬都比较大,随葬器物多,因此考古工作者认为M27必为芮国一代国君。《左传·桓公三年》记载:“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故逐之,出居于魏。”据有关专家考证,M27墓应为春秋早期的芮伯万之墓。
金文中常记载“王”经常对有功之臣赐予铜,记为“赐金”。赐金就是指赐给铜料,大臣受赏赐之后,将所赐之铜铸成青铜礼器,铸铭以记事,并歌颂王的功德,是很普遍的。如“利簋”铭,就记录了王赐“利”金,后用作宝尊彝的事实。用青铜原料做的铜器在颜色上与用金做出来的器物都是金黄色,因此有的诸侯王也用青铜器来代替黄金作腰带饰,达到君王对黄金的需求。比如虢国墓地国君虢仲墓就出土了用6件绿松石环、1件绿松石兽面和1件青铜三角龙纹带饰(图22)做成的腰带,三角龙纹带饰出土时尖部略残。锥体高1.6厘米,三角形底边长4.1厘米,高7.3厘米。器身底部呈等腰三角形,正面中部向上隆起,呈矮三棱锥体,背面微凹,沿底部一周有外折框边,其上分布有5组10个小穿孔。器表饰镂孔龙形纹,因锈蚀较甚,纹样不很清晰。据有关专家考证,虢仲是两周之交时扶植周携王的虢公翰。另据作者考察,虢季墓里也出土了一件青铜制作的三角龙形带饰(图23),形状、纹样与金三角龙形带饰(图7)大致相同。
金腰带饰的出土地点几乎都是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国君墓葬中,而且从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看,最早的金腰带饰出现于西周厉王时期的晋靖侯墓葬中,虽然晋靖侯的金腰带饰有些简单,但这明确了这个时期周人开始用黄金装饰腰带,西周宣王时期的晋献侯墓葬出土的金腰带饰比较华美,数量也比较丰富。两周之际的晋文侯、虢公翰墓葬中也有类似的金腰带,但是由于社会的动荡,这时候的社会财富被犬戎所洗劫,因此有些诸侯不得不用和黄金同样颜色的青铜器代替。两周之际,二王并立,犬戎、周携王、周平王三方势力在周朝故土相互攻伐,草原民族势力崛起,占领关中大部分地区,草原的优势文化慢慢渗透进周人的上层贵族阶层。此时晋文侯帮助周平王确立正统,攻灭周携王,撤退到桃林塞以东,经营洛邑。在这个历史阶段,虢公忌父和芮伯万当诸侯国君时期用黄金装饰腰带达到了顶峰,虢公忌父墓出土16件金器,芮伯万墓出土48件金器,这无不显示了中原和草原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原地区的黄金带饰基本趋向了统一,一般都会有圆环、方环、兽面带扣、金三角龙形带饰等。从黄金制作技术上看,这些纹饰精美的金饰品使用了多种黄金制作工艺。龙纹三角形金饰(图3、5、7、20)经相关专家研究为黄金范铸器,说明当时已掌握了浇铸黄金的技术。芮伯万墓出土的镂空龙纹金环(图17)采用了浮雕加镂空透雕技法,使卷云形尖角、龙张口露獠牙、龙鼻造型极为夸张。芮伯万墓出土的镶金玉韘(图24)脊上镶有金质鹰首,玉韘筒壁一侧有方形孔,当用于镶制金质扳突,说明当时已经掌握了黄金与玉器的榫卯和镶嵌技术,俗称金镶玉技术。三门峡虢国国君虢公忌父墓出土的箔片经专家考察发现经过锤锻加工、錾刻处理。
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中原地区“春秋五霸”还未出现之前,中原文化区域周边地区发生持续性的干旱,并逐步导致旱灾,致使北方、西北及东北草原的荒漠化,草原地区的游牧民族戎狄东迁南进于中原,压迫周王朝以及中原地区的华夏各国。另一边南方楚国逐渐强大,此族为九黎之后裔,虽然与华夏族在早期有过接触,但是并不属于中原民族,且被中原之国视为南方蛮夷。北方戎狄与南方蛮夷在同一时期共同压迫中原诸国,形成南北夹击中原地区各国的局势,把中原各国的生存空间压缩到了极限,他们的入侵让连年混战的中原各国无力抵抗,所以战乱越加严重并持续向周边扩散。在这种严峻的外部形势下,管仲辅佐齐桓公首霸中原,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借周天子号令联合统领华夏列国来抵御周边蛮族及夷狄的入侵。此时,中原地区各国礼崩乐坏,草原强势文化渗透进中原各诸侯国的贵族阶层,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组织率领华夏族联盟,存卫救邢,伐戎拒楚,打退了进逼威胁中原的夷狄蛮戎,使中原华夏族各国免于被夷狄游牧民族所蹂躏。因此孔子高度评价齐桓公、管仲的“尊王攘夷”政策:“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中国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孔子认为若不是有管仲,我们现在都要披头散发改穿蛮族的服装了。孔子非常适时地总结了周人的贵玉精神和人本思想,为玉赋予了十一种优秀品德,从而彻底改变了人们用玉的内涵,将其完全笼罩在一种人文主义的光芒下,洋溢着一种高尚的道德感和丰富的伦理精神。在孔子看来,美丽的玉石,由于上天的恩赐,自然地凝结了与君子美好品德相符合的十一种品德。这些品德,是君子的终身追求和比照、学习的最高境界。
君子比德于玉,玉器已不仅仅是身份的象征、王权的代表,还是道德高洁的化身。君子均应佩玉以洁身明志,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佩玉之风,亦由此盛行。
春秋中后期,古代中原地区相继进入五国霸天下的文明复兴、百家争鸣、思想家集中出现的璀璨时期。孔子学说“君子比德于玉”的文化盛行,人们又开始了“德玉”文化的禮制时代。那些身佩玉饰的君子,行动时姿势更为恭谨,即使是连走路的步幅都会有所限制。举手投足间,让玉器碰撞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音,净化人的灵魂,传达出最高的礼的内涵,并让整个社会规范在有节奏的声音中走向和谐与有序。人们对于玉器,已由一种盲目的崇拜演变成了理性的崇敬,并使其文化内涵显得愈加丰富和厚重。从此,中原地区用黄金装饰腰带的历史在周代逐渐湮灭了。
(责任编辑:屈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