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强基,提质赋能
2021-06-20杜江
摘 要:随着“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建议的提出,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的要求也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文章立足于民办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针对该专业中理论类课程开设、教学以及体系建设问题,结合当下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民办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上的独有模式,尝试着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从中梳理出能够适合当下大语境下民办高职院校美术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规律与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理论课程;课程体系建设
基金项目:该论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办高职院校美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2019SJA0716)系列研究成果。
针对民办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理论类课程体系的建设,首先要从“两个定语”出发,即必须弄清楚“民办高职院校美术专业”以及“理论类课程”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传统的视角中,这两个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一定“悖论性”的,因此,解决这种悖论性就成为研究这个课题的当务之急。从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阶段布局来看,高职院校明显区别于本科院校,其教育教学重心往往在为社会输出专业性技能类或操作类人才之上,相对本科院校所重视的学术性与研究性,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载体就主要集中在应用型人才的培育上。在这种无法规避的指导性作用下,高职院校在学时总数以及课程性质比重方面就有着巨大的限制。按照教育部对于高职院校教学学时的指导意见,高职院校总学时中还包含公共基础性课程所占去的三分之一,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的毕业顶岗实习的一部分学时,同时加之高职院校3年的较短学制,综合起来,就不难看出,在除去毕业顶岗实习所占去学时之后,实际上留给学生们在校学习专业课的学时并不“富足”。而就是在这并不“富足”的专业课学时里,80%以上的学时是必须留给实践类、操作类的专业技能课程的。故而,理论类课程与高职院校教学的特点之间就产生了一种无法避免且又是令人可以理解的悖论关系。“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体系中需要不需要理论课程?”抑或“高职院校专业理论课程如何开设与教学?”这样的问题就成为了所有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因为仍然有一个我们无法忽视的问题存在:高职院校的生源总体质量问题。基于此,总的教学方针的限制性、具体教学环节实施空间的狭小性以及接受教育群体的“非亲和性”,三者综合起来,造成了当下民办高职院校美术专业(艺术类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以及体系设立的障碍。如何去应对这种看似“机能性”的障碍呢?
首先必须要明确在民办高职院校美术专业(艺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具有不可或缺性。 “十四五”规划在关于高等教育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内容中,就提出了“高质量”的发展模式,同时教育部门创新式地提出了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提倡提质赋能的方针。如何去理解这個“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对于“提质赋能”中的“质”与“能”又该如何去解读?笔者认为,应当跳出固有的逻辑模式,从整体上去把握问题。高职高专的技能培养必须要摆脱原来的低层次的、简单的、粗放的模式,进入到一个高层次、综合性、精准的全新模式,这样一种要求就迫使着我们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必须做出改变,必须要让学生深刻理解自己所在专业与其未来从事的相关行业的发展,以及这个专业本身的内涵与发展规律,否则就难以去应对未来的高要求。只有通过深刻的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方能让学生找准坐标与定位,了解专业的来龙去脉,从而做一个有知识内涵的行业从业者。与此同时,未来社会从业的要求也势必会水涨船高,除了对于专业技能水平的硬性要求之外,对于人品素养的软性要求往往就成为左右一个毕业生能否在职场迈出成功一步的关键,而这种人品素养抑或职业道德操守方面的知识,也正是相关理论课程能够给予受教育者最大红利之一。因此,必须要明确一点,即在高职院校的美术专业(艺术类专业)中,理论类课程体系的建设是极具现实意义的。那么如何去实现?笔者认为可以从纵横两个方面去做。
一、纵向性的深度建设
必须让原本在美术专业上“一清二白”的学生迅速走向专业化道路,理论课程的开设就承担着这样的引领作用。在上述内容中,不难看出民办高职院校美术类专业的生源相对而言是缺乏优势的。虽然几乎所有学生在入校之前都有过专业绘画培训的经历,都可以用“美术生”这个名称来涵盖,但必须正视的是,这样的美术生,绝大多数是为了应试而学习美术。根据入校后的调研报告结果,基本上所有的这些美术生都不了解自己所要学习的美术专业究竟是学什么内容。对于专业技法或创作,他们所认知的范畴仅仅局限在高中美术培训机构中所接受到的素描、水粉、水彩等简单方面,而对于专业性的油画、中国画、书法篆刻、综合材料运用等内容相当陌生,更遑论美术发展的历史、美术作品的赏析、美术教学等进阶内容。
举一个例子,在美术专业新生见面会上,笔者作为专业负责人与新生进行交流,在随便提及了一些美术领域最为基本的常识性内容时,例如:黄宾虹、吴昌硕是谁?北宋书法四大家中的“苏”是不是苏轼?文艺复兴是发生在意大利还是希腊?结果令人瞠目结舌,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思考很长一段时间后得出并不完整的答案。
可以看出,在中国高中美术教育阶段中,专业学习是单一的,理论与技法教学是相脱节的。而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的学生,未来就业方向主要是面向中小学美术教学、美术培训机构、美术展览机构以及绘画创作,这些工作的共同的特点就是,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美术创作能力,更需要对美术专业的发展有个准确的掌握。
基于此,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的理论课程的设置,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符合美术逻辑发展的由易入难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纵向深度建设。即从大一开始优先设置基本概念性质的史论课程,如中国美术简史、西方美术简史,打下一定的概念性积累后,从而对于东西方美术的发展有一个基本梳理,能够确保学生在今后的“专业交流”过程中做到没有“视听与表达障碍”,进而使得他们的理论基本功得到强化,也就是所谓的“强基”。在此基础上,大二的阶段,开始设置美术方法论的教学,如美术教育学、艺术学概论等。此类课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性或专业理论指向性,在深度与高度上更进了一步,使得学生在大一所积累的基础性知识得以初步应用,并能够将两年所学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最后到大三阶段,就是综合能力的释放,对于学生自主学习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就达到了在校期间的峰值,开设诸如美术批评、书画赏析、现当代艺术等课程。此类课程自由度高,对于知识体系的要求也提高到更高的层面,可以视为三年理论与实践学习的综合性交叉,学生要用自己的话去指导自己的画,再用自己的画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最后再用自己的文字去评价自己的创作。最终这个纵向的课程建设,在三年的专业教学过程中就形成了一个有效的闭环,无限循环下去,也会在学生将来的专业发展中形成更大的闭环。这也正是之前所提及的提质赋能中的“质”的一个方面。
二、横向性的广度拓展
高职院校美术专业(艺术类专业)的一线从教者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一种趋势,即随着社会需求层面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中的专业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不断综合化、交叉化、复合化的专业模式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随着当下网络信息的不断进化,看似传统的美术专业无论是在创作题材、创作手法还是创作观念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众对于绘画的认知,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画刷与画布、毛笔与宣纸。数位屏、iPad与压感笔,毛发、布料乃至塑料与纸面的结合,每一项新的突破都在拓宽美术专业的领域,可以这么说,很难定义高职院校里的美术专业与设计类专业之间的区别,或者说,在当下这个大文化语境下,美术专业在与其他专业的不断交融与碰撞中慢慢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基于此,美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就必须要尊重这一时代现实。而尊重的首要一点即是要去看清这种现象,理论课程的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正是如此。
在大一到大三的时间段中,立足于本专业的从业需求,在充分重视专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我们尽可能地将美术专业的学习在横向上展开,大致上可以分为三大类课程:史论类课程、鉴赏类课程、學术类课程。在恪守好本分的画室创作的同时,通过课程的设置,将学生的学习面拓宽,如开设美术教育学课程让美术生成为师范生,从画室走向课堂,放得下画笔,拿得起教棒,画得了画,做得了PPT,从静默的绘画创作走向字正腔圆的课堂表达。同时还可以通过课程中关于师德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环节的教育进行一个提升。开设现当代艺术、美术批评课程等,让美术生成为社会观察者抑或美术批评家,站在历史与时代的层面去冷静观察社会与美术之间的联系与影响,最终养成一个在不停创作的过程中能够保持不断思考的良好习惯。在这样的设置之下,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就会形成一个立体的三维(如果加上专业创作技能课程,即可视为四维)课程体系模式,最大限度上使得学生的知识没有盲点与死角,这正是“提质赋能”中的“能”,能够最终让学生在新的就业领域中更具竞争力,具备更强、更具可持续发展性的能力。
以上,是笔者作为民办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在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上的一点思考。总体说来,民办高职院校美术专业乃至整个艺术类专业教学中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绝非一日之功,文中所提及的只是一个小的层面的尝试,想要在整体上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课程体系模式需要一个漫长的摸索与实践过程。时代在变,学生的群体在变,教育本身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要想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时代,对教育者或是受教育者来说,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与能力,积极顺应这样的历史潮流,真正做到纵横强基与提质赋能,从而开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新篇章。
作者简介:
杜江,硕士研究生,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设计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史论、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