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足口病护理新进展

2021-06-20黄月积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5期
关键词:手足口病进展护理

黄月积

摘要:手足口病是儿科常见疾病,肠道病毒71型是主要诱发因素,病情迅速恶化,极易演变成危重型,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对此,本研究从手足口病概述、常规护理及并发症三方面护理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以此来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手足口病;护理;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232-02

小儿手足口病属于临床常见急性、传染性强的疾病,潜伏期一般为2~10天,病情迅速恶化[1]。由于患儿发病年龄较小,且手足口病从发病到严重间隔期间较短,给家属带来极大困扰。临床需对手足口病患儿及时治疗并配合有效护理方案,将疾病对患儿造成的损伤降至最低。本文主要探讨综合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现做如下综述:本文通过查阅近五年来关于手足口病护理治疗相关的文献,就手足口病护理的研究进行了如下综述。

1手足口病概述

手足口病被归为丙类传染类疾病,发病突然,传染性强,入侵人体的途径较多,常常在咽部或小肠粘膜的上皮细胞及淋巴组织处进行大规模的繁殖,属于隐性感染,极易出现特异性抗体[2]。然而,对于这一病毒,大多数幼儿因抵抗力较低,病毒迅速渗透到血液中而出现病毒血症,对各靶器官进行不同程度的侵犯,进而诱发感染。基于崔焱主编的儿科护理学[3]中由EV71感染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五期:手足口出疹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心肺功能衰竭期、恢复期,突然出现发热症状,手、足、口、臀等区域相继出现斑丘疹、丘疹、小疱疹等症状,并伴有食欲不振、流涕、咳嗽等不良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对神经系统造成威胁时,则出现精神不佳、嗜睡、头痛、烦躁等不良症状,严重者心肺功能被严重损伤,心率过慢或过快,呼吸急促,冷汗不止,四肢发冷,有的甚至咳出粉红色的泡沫痰。

2常规护理

2.1饮食护理

祖国医学[4]指出,湿热蕴毒、气虚阳脱是手足口主要诱发因素,因此,清热解毒、固脱开窍、養阴健脾是中医推崇的主要治疗方法。饮食方面,多食用雪梨、绿豆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多食用薏米、银耳等具有补气滋阴功效的食物,以此来缓解体内湿热、蕴毒,确保人体内环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从营养学角度分析,患儿应摄入清淡饮食,禁止食用辛辣、生冷食物,对患儿零食也应有所控制。黄珍康,沈碧强等[5]研究指出,相比于常规护理的患者,同时接受饮食护理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这充分证实了饮食护理的必要性。

2.2皮疹护理

对于手足口病患儿而言,皮疹是典型病症。一般情形下,皮疹会渐渐消退,不会损伤患儿皮肤表层及外表。如果患儿出现皮疹,且伴有疼痛、瘙痒等症状时,患儿无法忍受而不停地抓绕,使得皮损症状越来越严重,感染或留疤的风险较大。王菁,方静静等[6]提出,把金银花、青蒿、栀子置入水中慢慢煎熬,熬成药液涂抹在皮损地方,可有效缓解皮损及瘙痒症状,不久后皮疹便慢慢消失。同时,护理人员应嘱咐患儿及家属确保皮疹处皮肤始终处于干燥、清洁状态外,还应勤于修剪指甲,避免抓破皮疹而诱发感染。另外,在皮疹处涂抹上令皮欣、炉甘石洗剂等药物,以此来加快皮疹处皮肤的愈合。

2.3口腔护理

发病后,患儿口腔部位(舌、颊黏膜等)极易出现疱疹、溃疡等症状[7]。对此,临床护理中应加强口腔护理。嘱咐患儿定时漱口,维持口腔清洁,最好选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有效消除口腔细菌,避免感染。同时,基于患者口腔状况,积极调整饮食计划,必要状况下可食用流质、半流质食物,避免刺激口腔;若患儿口腔疼痛难忍、拒食导致摄入不足、及时给于静脉补液以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可局部涂抹或含服中成药康复新液。用餐时候,清洁消毒患儿餐具,避免交叉感染[8]。

2.4发热护理

发病后,患儿表现出发热症状,护士应采取科学措施降低体温,避免体温过高损伤脑组织或其他器官。对患儿的体温变化进行动态监测,体温一旦高于39℃,应进行物理降温(在患儿大腿根部、额头、颈部等大动脉处敷上冷毛巾;使用温水擦拭身体;腹股沟或腋下放置冰袋)或药物降温。如果体温降到38℃,不得使用冰袋降温。使用冰袋物理降温时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局部皮肤冻伤,退热时,高热患儿会流汗不止,护理人员应嘱咐家长及时擦干汗液,适时换衣,避免受凉;每隔半小时,护理人员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体温曲线图,做好交接班。如果物理降温不起作用,可采取中药擦浴的方式,把防风、薄黄、藿香、青蒿等药物熬制成药液,并进行浓缩体液处理,冷却到32~34℃时,则擦拭在患儿皮肤表层,促使药效直达体内,加快血液损坏,使得发热症状有所缓解[9]。

2.5心理护理

手足口属于传染病中的一种,大多数的家长对此并都不是很了解,再加上很多的媒体夸大宣传,使得家属情绪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对此护理人员应加强患儿家属健康教育,详细向他们讲解手足口疾病相关知识,增加家属对手足口了解,尽可能缓解家长的心理压力。然后向患儿家属讲解基础护理措施,让家属能够掌握手足口患儿日常饮食、生活中相关注意事项,要多多爱护患儿,家属要给予患儿更多鼓励,这样对于帮助患儿建立良好情绪有积极作用,可以大大降低患儿诊疗过程中哭闹情况发生。只有让患儿及家属保持良好情绪,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诊疗及护理,才可能最大程度上发挥治疗效果。

2.6健康教育

护士以患儿家属为宣教的重点对象,耐心地讲解护理知识,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护理细节交待清楚,使之知晓如何帮助患儿加强锻炼,将其免疫力提高等。郑莉,张明明等[10]提出,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疫情爆发的主要场所,托幼机构应纳入临床健康教育对象中,以宣传栏、黑板报、音像、宣传单的方式广泛宣传手足口病危害性、传播途径、防控方法,提高管理人员、教师及保育员的重视,规范开展检查,及时发现手足口病儿童,并对园区进行全面消毒。

3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3.1神经系统的观察与护理

对于手足口病而言,病情恶化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神经系统被损伤,对此分析神经系统情况对病情判断尤为关键[11—13]。对此,护理工作中我们应重点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嗜睡、烦躁、萎靡、肢体抖动、抽搐、瘫痪、呕吐等症状。陈雪[14]研究指出,对于手足口病病情发展判断而言,意识形态是关键性指征,对此,应密切观察患儿瞳孔、意识、呼吸等方面。同时,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脑脊液检查、腰椎穿刺、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等一系列检查,并严格按照医嘱开展工作[15]。

3.2呼吸系统的观察与护理

患者出现肺水肿或肺出血是诱发手足口病患儿死亡的关键性因素。郭钰[16]指出,入院后应协助患儿接受胸部X线片检查,对肺部情况(湿罗音、呼吸音)进行重点检查。同时,接受血常规检查及病毒指标检查,重点监测血糖,可有效预防危重症状的出现。维持呼吸道通畅,动态监测心肺功能,重点调节缠绕式血氧饱和度探头的松紧度,保证松紧恰当。另外,勤于更换探头测量部分,避免压迫损伤局部皮肤[17]。

3.3循环系统的观察与护理

俞丽娜,朱春燕等[18]指出,EV71肠道病毒是手足口病的主要诱发因素,患病三五天后便會出现疱疹,且同时存在心率加快、血压骤升、血氧饱和度降低等循环系统不良症状。对此,若正处于急性期,护士应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各种治疗及护理集中开展,减少探视陪护次数,避免影响患儿休息,降低心肌耗氧量,进而缓解心脏负担[19]。如果治疗过程中患儿出现乏力、心律不齐、面色苍白等症状时,应迅速通知医生,积极配合处理。另外,张娜[20]指出,当患儿出现循环系统异常时,应迅速吸氧,以此来增加血氧饱和度,有效改善心肺功能。

4讨论

EV71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病情发展迅速,可短时间内发展为重型或危重型,出现不良后遗症,对小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积极护理干预尤为重要。在护理过程中加强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重点加强监护,早期识别重症早期征象,积极治疗,实施针对性的整体护理及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病例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护理已取得较好研究进展,可以为临床提供指导与借鉴。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可从多个方面着手开展护理工作,以此来延缓其病情进展。随着临床研究不断发展,其在手足口病护理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形成了一定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目前,手足口病护理研究虽已取得一些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虽然临床研究普遍采用了随机对照原则,但是研究随访时间较短,缺乏后期跟踪随访,可靠性受到影响;二是,相关护理操作缺乏统一参照标准,操作手法不一,影响判断;三是,对于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的作用机理研究较少,临床观察研究远大于实验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中,本人建议:临床观察研究增加随访时间,并进行循证医学的系统研究。建立统一规范的操作标准。积极开展实验研究,深入分析各护理方法作用机理,从而形成规范、统一的手足口病护理方案。

参考文献

[1]徐爱丽.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21,16(08):161-162.

[2]程相果.早期康复护理对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患儿恢复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06):1064-1065+1078.

[3]崔焱.儿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房晶.整体护理干预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3):164-165.

[5]黄珍康,沈碧强,陈积.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1,45(02):167-168+171.

[6]王菁,方静静,刘钰洁.前瞻性早期护理干预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研究,2021,29(01):191-192.

[7]惠玲,韦梅.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贵州医药,2020,44(12):1988-1989.

[8]李秀娜,马东基,王中敏.人文关怀联合择优集成四化护理模式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依从性和护理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24):3160-3163.

[9]崔星辰.优化护理方案对手足口病患儿皮肤恢复程度及护理配合度的影响[J].皮肤病与性病,2020,42(06):920-921.

[10]郑莉,张明明,李燕,吕飞,徐一丹,余行,蓝英.双香草汤剂口腔应用和外用涂擦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前瞻性临床疗效评价[J].海峡药学,2020,32(11):111-113.

[11]孔洁,孔祥凤.系统化护理在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手足口病患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1):3955-3958.

[12]赵晓凯.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指导对小儿手足口病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皮肤病与性病,2020,42(04):602-604.

[13]李倩雯.风险防御管理模式对手足口病患儿溃疡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J].皮肤病与性病,2020,42(03):456-457.

[14]陈雪.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6):84+90.

[15]李宁,蒋瑛子.早期预警护理在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疾病转归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7):185-187.

[16]郭钰.持续性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9):165.

[17]赖辛娇,罗国琼,卢志莲.儿科手足口病患儿主要照顾者心理干预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2):195-196.

[18]俞丽娜,朱春燕,李玉,潘剑蓉.自制警示性护理标识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不良事件、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07):126-128.

[19]焦丽君.对EV71感染所致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循证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05):256-258.

[20]张娜.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中的效果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01):65+69.

田东县人民医院 531500

猜你喜欢

手足口病进展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2020
奥司他韦口服联合阿昔洛韦乳膏外用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分析
360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
April Fool’Day愚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