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羽绒袄,黑羽绒袄

2021-06-20李广贤

躬耕 2021年5期
关键词:麻利羽绒

李广贤

在古渡镇,没人不知道麻利猴,但很少有人知道侯青山。

麻利猴住在镇里最繁华的慈恩寺街上,全镇一流的店铺几乎都聚集在这里。但他是唯一一个守著门面房而未做生意的人。

他家的两层小楼位于路北,紧靠着街面,屋后就是慈恩寺。遗憾的是,曾经香火旺盛的寺院里,如今只剩下一个老和尚了。

麻利猴自外地闯荡归来之后,已在这座看似破旧却依然坚固的小楼里住了十七八个年头。在这些年里,他几乎每天都要出两次门:早上一次,先进寺院,再去集市,而后提着寥寥的食材回家;日落前那次,是去慈恩寺后边的百木园散步。

起初,大伙只是注意到了他那细胳膊细腿的细身材,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暗地里称他为“麻利猴”。后来总算有人认出了他,并用手半掩着嘴小声告诉街坊:这是好多年前在S城上过小报头条的人,那儿有不少穿着时髦的年轻人都喊他“猴哥”。

早上不见,傍晚见。现如今,慈恩寺街两旁的生意人,不管是理发师、摄影师、糕点师,还是时装店的老板,早已对这个每天来去匆匆的身影习以为常了。每当他路过店铺门前,那身上的香薰之味总能飘入人家的鼻孔。然而最令人瞩目的并非他细瘦的形体,而是那身宽松的灰色衣服以及灰色芒鞋。只是他依然蓄着长发,大伙才不认为他出了家。再说,他每天在寺里待的时间也很少超过半个小时。有人这样猜测,却没谁尾随过去探个究竟。也有被进香者碰到的时候,却仅仅看到他空着手进了大殿,又空着手出来,连个头也没磕。怎奈老和尚是个口风极紧的人,任何人都打听不出一丁点儿东西。

尽管麻利猴看上去已有五十几了,那步子迈开来却如街头献技的小猴般轻快。他的一双似铁钩的手在身侧有力地悠甩着,再配合上那与众迥异的眼神,让他看上去给人一种紧张兮兮的错觉。满头的黑发早已失去了先前的光泽,额上一道深红的疤痕依旧刺人眼球。

偶尔遇到阴雨天,麻利猴会在自家二楼的窗户前坐下来。熙熙攘攘的街面上,各种各样的店铺里,进进出出着形形色色的人,透视出小镇的繁华。他能听出哪一种吆喝声属于哪一家固定店铺,也知道烤红薯与炒栗子是两个活动摊位。烤红薯的是个头发花白的黑老头,炒栗子的则是位有三分姿色的中年女人。可那馋涎零食的少年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一到夜深人静、店铺纷纷关门之后,便会有两位壮年男子带着扫帚前来打扫街面,其中一位的腿有点跛,得过中风一般。生计啊,生计。有时他会发出感叹。

清晨,洗漱过后,麻利猴通常会坐到窗前,泡上一杯只有在春夏两季才喝的龙井。一股新鲜的空气,满含着茶的味道,不时地拂到他的脸上。他享受着空气的抚弄,联想起春日的清爽。不大会儿,一个还算年轻的人,开着专用垃圾车来倒垃圾了。一个个绿色的垃圾桶,被机动装置提升至车斗上方,哗啦一声翻倒后,随即升腾起一股裹着酸臭的白烟。有时年轻人心情好了,会边倒垃圾边吹口哨,清脆的声音宛如百木园里的鸟鸣。

日落之前,只要不下雨,麻利猴会准时去百木园散步。到了那儿,他总是选择那片竹林旁的一张石椅坐下,在那儿聆听鸟鸣以及寺里传来的阵阵木鱼声。说不准哪一刻,他的眸子又会被白云吸引去,琢磨它究竟会飘向何方,那直愣愣的样子,好似一个光棍汉盯着一位美女。

百木园中有一方荷塘,麻利猴有时愿意在那儿待上一会儿,看锦鲤游弋,或者儿童抛洒鱼食。一次,他看到一个戴茶色眼镜的时髦女子弯腰掐了一朵荷花,很生气,想上前质问,结果嘴里只嘟哝出一句连他自己也没听懂的话。

曾几何时,麻利猴也是颇为时尚的,在S城,留心的人总能在一些事件中看到他。由于职业性质的缘故,他经常戴着茶色眼镜出现在当地报纸的新闻里。可如今那些早已成了过往。

谁知入冬后的一个晚上,当他被街上的凄厉之声吵醒时,他却下意识地找起眼镜来。最后他只能两手空空,苦笑着摇头作罢,因为回到古渡镇后他再也没买过眼镜。

凄厉之声来自一盏贼亮的路灯下,是一个看不清年龄,穿着白羽绒袄与白裙子的女子对着空空的街筒子发出的,猛一听像是大喊大叫,细细辨别又像是与人争吵。奇怪的是,这声音有点似曾相识。

看样子是个受了刺激的人,抑或是脑子原本就有问题。麻利猴望着指空骂空的女子,暗自思忖。

已至寒冬,路面有积水的地方都结了冰。麻利猴忽然生出一丝担心来,真怕这个扰乱了他梦境的女子,一不小心在地上滑上一跤,把她那混乱的脑子摔出更大的毛病来。

过了一会儿,他坐了下来,两手托着下巴,两肘立在茶几上,那姿势有点像孩子等待出门的母亲。

二楼这个小茶室的里间有个卧室,相当安静,那曾经是母亲搂着他每晚入眠的地方。可是自从S城归来后,他每晚都睡在茶室内靠近窗户的小板床上。卧室的大床上,整齐地叠放着当年父亲与继母的被褥、枕头,和十七八年前没啥两样。有一回,他踌躇一下进去了。他发现上面蒙了一层灰尘,刚刚拿起鸡毛掸子,却又放下了。他真的不愿在那里多待一会儿,哪怕一分钟。

隔日后的深夜,这位冲着冷清的街筒子指空骂空的女子又出现了。此时的麻利猴躺在被窝里,已是昏昏欲睡。外面世界冷风刺骨,时不时有汽车呼啸而过,留下一声提醒路人躲闪的汽笛,聒得他的耳朵嗡嗡直叫。

长此下去怎么得了。回过神来后,麻利猴想。疯女子,你可曾想到,你惊扰了多少人的好梦?他披上被子,移步到了椅子里。唉,老子就要睡着了,你又来了。

街上杂乱的脚步声已经消失,常常都是坚持到最后的酒馆也打烊了。麻利猴打开窗扇,去寻找那黑暗中的身影。还是那盏贼亮的路灯下,穿着白羽绒袄与白裙子、挎着皮包的女子暂时不吭声了。但见她掏出一枚小镜子,往唇上涂起口红来。他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冲着窗外喊了一句:

还臭美呢,咋不冻死你!

一连好几日,女子都没出现,慈恩寺街算是恢复了常态。

电视机里依然播报着有关极寒天气的预报,并提醒人们注意添加衣服,防寒保暖。听人说,各大医院的走廊里都挤满了感冒者,以及心血管病病发的老人。

这么多个夜里,麻利猴几乎没有睡沉过,身子只要一沾床,那女子便会浮现在眼前。她到底去了哪里?是待在家中,还是去了别的地方?尽管他觉得自己可笑,还是忍不住要去这么想。所以当那女子再次出现时,他立马披上被子下了床。站在寒冷彻骨的街上的人儿,还是那件白羽绒袄、白裙子与那只皮挎包,既没戴围巾、帽子,也没戴手套。

不过一个傻子罢了。他自言自语道。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她冻死了,或者被汽车撞着了,关你屁事。

三四个刚从辣妹子火锅店出来的小年轻,朝着各自家的方向撒开了步子。这时,一位穿着毛领大衣的款爷,牵着一个穿黄色羽绒服小姐的手,跌跌撞撞地向好梦旅馆走去。

突然,一辆面包车从远处飞驰而来。就在此刻,麻利猴望见女子冲着款爷与小姐的背影大喊起来:闪开,快闪开!款爷听到了,猛拽小姐的手,靠到了路边。刚挪开,面包车“吱”的一声停到了他们身边。找死啊!司机留下一句清晰的骂声,遂又飞车而去。

这傻女子竟有良知?他不胜惊讶。

款爷携小姐一消失在“好梦”里,女子仿佛又在街筒子里看到了她的“敌人”,于是手指着虚无的对方大声吵骂起来。

炉子上的水烧开了。麻利猴往紫砂壶沏茶时,发现晚饭时用过的筷子被遗忘在了茶几上。

四十年前,他还是少年的时候,就在楼下的餐桌上,继母手中的筷子时不时就会戳到他的手面上,敲在他的指节上,而他尽量让自己的手往她眼前送,因为只有这样那长眼的竹棍才不会找上他的头。父亲耷拉着眼皮,对这一切常常视而不见。不过他也有忍不住的时候,以摔筷子走人表达抗议。可父亲不知道,如此一来,儿子一双能轮换着使筷子夹菜的手,会更加遭殃。

每天进了教室,师生们都会惊讶于他双手的青紫。因此他在同学中成了一个最能干仗的人,尽管谁也没看到过他参与过打架。除了那个叫白洁的柳眉杏眼的女同学,真的没人愿意相信他。

禁不住老师和校长一而再再而三地盘问,他撂了书包,将“撒谎”的帽子抛于脑后,回到家中,掏出继母藏于枕中的钱,带上生母仅存的一张小照片,搭车去了南方。时至今日,他依然认为,不是他不愿对老师们实情相告,而是他实在说不出口。

不知过了多久,疲惫开始袭扰麻利猴了,于是他退至小板床躺下了。蚕丝被柔软而温暖,这是他刚到S城露宿街头时所不敢想象的。

冬日如水的月光,透過窗户与天窗涌入室内,漫上了小茶几,也漫上了里间的大床,将那儿的一切氤氲成了一汪柔和的银色。他回忆着自己当年走投无路时的日子,以及绝境逢生的时光,刚想入睡,忽然一个念头闪现在了脑际:既然月光能涤去岁月的灰尘,陈年恩怨还有啥理由存在下去?

直至一抹金黄爬上墙壁,照亮了镜框里那幅请照相馆放大的母亲的照片,麻利猴才起床。穿戴整齐后,他给慈祥的母亲鞠了个躬,这是他每日的功课。母亲在他七岁那年就病逝了,多亏了这张照片,才使他没将母亲的模样忘记。随后他着手做饭了。几天了,他终于感到饿了。他煮了两碗小米粥,炒了一盘绿豆芽,又煎了一枚鸡蛋,所有这些很快下了肚。待洗净锅碗瓢盆上的每一丁点儿污垢,他出门了,还是老路线。

去集市的路上,麻利猴惊讶的是,一街两行树上的鸟儿忽而多了起来,且叫声更加婉转清亮了。抬眼望去,就连镇中学门口那两棵雪松也高大浓绿了许多。还有校园里旗杆上迎风招展的鲜艳红旗,猎猎之声好不悦耳。不过,除了白洁的柳眉杏眼,母校留给他的美好记忆实在不多。当然,物是人非,就眼下的心境而言,相比于S城的喧嚣,他已觉得,单纯的故乡小镇更加适于自己。

冬至之夜,麻利猴为自己煮了普洱,然后把着他心爱的紫砂小壶站到了窗边。明净的月老儿已经挂在了高空,给路面上覆盖的一层薄霜镶上了银边,一时使得街道更加冷寂。

为啥没人管她呢?难道她就没个家?还有镇派出所,咋就不把她送进精神病院呢?他们就不担心哪日出了刑事案件?譬如俺,万一哪会儿把持不住了,将手中的壶砸到了她的头上咋办?这一刻,他甚至想起了在S城街头,将一啤酒瓶打碎在别人头上的情景。这十几年来,他还是第一次感到,暴力的情绪又如沉渣般在心头泛起了。罪恶,他自言自语。

声音未落,猛然间,窗外传来了噼里啪啦玻璃物的破碎声。麻利猴循声望去,恰巧看到路灯杆上另一个啤酒瓶的爆裂,碎渣落到了女子呆鹅一般的头上。

给俺花了这条老母狗的脸!一位披肩发指挥着两个光头冲向了“呆鹅”。

麻利猴把壶的手开始颤抖,他非常明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一瞬间,自己曾经干过的那些事重现了。他一口饮尽壶中的余茶,穿上灰外套,挺了挺身子,拎起那件几乎没穿过的翻毛大衣下了楼。

待走到街面的时候,女子的皮挎包,还有她的小梳子、小镜子、口红、眉笔等,已被扔得满地都是。而她正躺在地上,被胖瘦两个光头按着手脚,任由披肩发骑着发泄。

当看到麻利猴立在面前的时候,施暴者不情愿地站了起来,无限鄙夷地将目光投向了他。

你算啥东西?找死不是?披肩发骂过,光头们逼近了麻利猴。

麻利猴将翻毛大衣丢到女子身上,啪啪转动了两下脖子,脸上露出了冷笑。想当年,他在S城街头对一群地痞流氓展露拳头时,被一位女老板看上后收留了,并将他交给了一位猴拳大师。两年后,他便成了令不少人望而胆寒的人物。为报恩,他自此跟她做起了保镖。直到有一天,恩人忽然对他说,兄弟,跟了我十几年,你眼中的仇恨依然没消,我真怕你哪天闹出人命来。听姐的话,归隐老家去吧。当天,他便带着女老板给的密码箱上了火车。回到古渡镇后,他才发现,父亲与继母已经归西。

明月下的慈恩寺街上,麻利猴两个拳头里的筋骨正找回昔日的记忆。出手的那一刹那,他明显地感到自己没有以前的速度与力道了。可当他全身腾空两手猛抓前方时,冲在前面的瘦光头还是应声趴到路上,做出了满地找牙状。紧接着,他一式猴子弹爪找上了胖光头的左腮,还没等对方反应过来,又一式偷摘仙桃找上了对方的裤裆,随之那人表演起了就地打滚。披肩发见势不妙,撒腿钻进一个胡同,跑了。

找牙的瘦光头与打滚的胖光头总算相扶着站起来,哎哎哟哟地叫着逃离了。这时,对面服装店的门打开了,中年女店主走近蜷曲着的女子,将翻毛大衣拎起,为其穿在了身上。

俺叫爱英,已在您家的对面开了十多年的服装店。女店主向麻利猴做了自我介绍。

麻利猴定了定神,回说,熟悉你,俺叫侯青山。

叫爱英的女店主赶忙调整了一下激动的呼吸:知道,知道,俺知道您就是当年S城的猴哥,俺不止一次在报纸上看到过您的大名与照片呢!

老了,老了,俺如今就像一枚陈年核桃,一摇哗哗响了。

不,您风采依旧,一点儿不老。

受伤的可怜女子要捡拾她的挎包,忽然坐到地上剧烈地咳嗽起来。

还是俺来吧。爱英说着蹲了下去,将小木梳、小镜子、口红、眉笔等一一捡起,装进了皮挎包。

这时,麻利猴弯腰抱起了依然在咳嗽的女子,说,她是女的,还是到你店里为她清理伤口吧?

麻利猴的话其实是多余的,没等爱英答应,他已进了服装店。

罪过。麻利猴用女子的眉毛夹子把她脸上的几粒碎玻璃夹出后,竟道了一声。

爱英方才还在佩服梦中男神的手稳与心细,转眼又为他的悲悯情怀惊讶了:一条街的人都说您是俗家弟子,俺一直都不信,现在看来是真的了。

麻利猴只是微微一笑,既没肯定,也没否定。为伤口涂上碘伏后,他洗了洗手,出了门。大约一刻钟后,他端来了一碗鸡蛋汤。女子一直没有说话,但她却用双手恭恭敬敬地接过了热气腾腾的碗。

窗外照进了第一道曙光,正好照在女子被清洗干净的脸上:还算白皙的皮肤,依然细细的眉毛,清纯与忧郁并存的杏眼,但是眼角生出了细密的皱纹。也是五十几的人了,苗条早已被清瘦取代,昔日的美貌,除了眉眼依稀保留着,其余如同被标本制作者夹在书页中的干花,鲜艳无存了。尽管如此,麻利猴还是看清楚了,眼前的女子真的太像一个人了。其实在给她夹碎玻璃时,他就基本确认了,只是这道曙光更加坚定了他的判断。

你叫啥?麻利猴不由自主地问道。

女子只是用写满悲凉的眼神盯了他片刻,随后便拿起一缕头发默默地缠绕自己的手指来。这一动作他好生熟悉:少年时代,在北旧湖为她跳进湖水捉小鱼时,在电影院逃过检票员向门外的她招手時,她的反应无不是如此。

就在此刻,房檐上的一只小鸟用颤音叫了几声,似乎是为她诉说内心的忧伤。

您认识她?麻利猴的神色让爱英起了疑问。

麻利猴尴尬地摇了摇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刚才那个逃进胡同的披肩发,该是一只占据鹊巢的斑鸠。

您的判断也许是对的。

我该走了。你最好让她在店里打个盹儿。

俺听您的,侯哥。爱英忽然间改变了称呼。

麻利猴回到自己的楼上后,随即站到了穿衣镜前。莫非是这道紫疤让她认不出俺了?他将食指放到额头上,自言自语道。

直到有人敲门,麻利猴才从梦中醒来。

侯哥,我是给您送大衣的。那个女子走了,她是趁俺不注意的时候溜出门的。让俺想不到的是,她不仅没穿走您的翻毛大衣,临走前还将她的那件染了血迹的白羽绒袄塞进了俺的垃圾桶。

哦,是吗?他下楼打开了门。谢谢你!他对这位叫爱英的女店主拱了拱手。

这天下午,麻利猴出去散步的时候,上身只穿了件毛衣,没穿那灰色的外罩。待太阳落尽之后,他拐进了一家羽绒服专卖店,左挑右选,最后选了一件白色的穿在了身上。

大叔,要是您穿,我觉得还是这件黑色的更合适。年轻姑娘微笑着说。

咋啦?俺就不能穿白色的了?他忽地沉下了脸,吓得人家不敢吭声了。

进了家,他非常小心地将羽绒袄叠好,装进从店里带回的专用塑料袋,放在了堂屋的沙发上,似乎不准备再穿了一样。之后,他上了楼,煮上茶,坐进了窗前的椅子。灯光里,他伸出那双青筋暴露、关节粗大的手,审视了良久,忽而低声嘟哝了一句,像是从胸腔深处发出来的:是对还是错?

一转眼半月过去了。一个十年陈普洱饼子就要煮完的时候,该出现的人依然没出现。每个夜都是那么漫长,漫长得足以使人的黑发变白。自小到大麻利猴从未感到这么焦虑过。

冬至这天,当暮色转为夜色的时候,麻利猴做出了一个决定:就在今晚,如果再不出现,俺就把这个窗户关掉,不到明春决不会再打开它。然而,他找来锤子与钉子后,奇迹出现了:女子还是穿着白裙子过来了,只是上身换成了一件破旧的红袄,而且怀里多了一个鼓鼓的大塑料袋子,她的目标也不再是那根路灯杆子,而是他家的门口。

喂,你好!他探出半个身子,招了招手,随即缩回来,快步下了楼。

他摁亮堂屋里的电灯,开了门。谁料外边连个鬼影子也没有。难道刚才那只是个幻觉?他想走到街心去寻找,刚一迈步,被一个软乎乎的东西绊了一下。低头一看,竟是方才女子怀里抱的鼓鼓的大塑料袋。

他只得拿进屋里。打开一瞧,竟是一件羽绒袄,黑色的,似曾相识。他忽地想起了沙发上放着的那件白色羽绒袄。快速地掏出来,放在了一起:一黑一白,一样的品牌!

日子依旧流水一般过,只是那件白色的羽绒袄久久没能找到它的主人。

慈恩寺街上熙熙攘攘,街坊们还是在每日早晚才能看到匆匆穿行的他,路线不改,只是大家发现,无论春夏,还是秋冬,麻利猴只穿黑色的衣服了。

当第二年的冬天到来的时候,爱英再也忍不住了,将她那日深夜拍摄到的“路灯下英雄救美的故事”制作成短视频,发进了朋友圈。她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个被她起名为《猴哥,猴哥》的短视频,竟然一下子火了起来。转眼之间,慈恩寺街的街坊们对麻利猴的称呼起了变化,私下议论时,开始侯青山长,侯青山短了,似乎一梦醒来又都想起了他的大名,再呼外号就是对身边的英雄不敬似的。

只可惜,这个短视频侯青山没法看到,因为他没买手机。

猜你喜欢

麻利羽绒
灵感跃动
母亲的心愿
街头羽绒也时髦
我们班的“袁麻利”
填上恰当的带有数字的俗语等
羽绒棉没有绒
为羽绒产业把脉
普通羽绒与经蓬松剂处理下脚料羽绒的性能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