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实验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2021-06-20徐熙钰
徐熙钰
【摘要】科学探究能力是要能根据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以及结果的交流和讨论的能力,而生物实验教学是发展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望,更谈不上对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改变教学策略,创新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科学探究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层面,其中科学探究能力要求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要具备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而对于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实验教学却没有被老师利用好,实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一、生物实验课堂现状
(一)教学模式单一陈旧
生物实验课堂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其中,也能更好的发展学生自我探究能力,但是当前的生物实验教学很多都是教师讲完原理和步骤,演示实验操作,学生模仿老师的操作,实验课学生是参与了,但是仅仅停留在模拟实验操作上,教学效果不好,学生的思维、科学探究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二)教学内容过于局限或简化
許多学校的生物实验开展都是完全依照课本教材,甚至有些实验由于条件有限都无法开展,学生所能够参与的实验非常有限,还有很多实验被简化和割舍,导致实验教学开展的教学内容非常有限,不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自然也达不到培养探究能力的目的。
二、如何落实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一)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有效的提问
科学探究起始于问题,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现在很多的课堂教学依然是老师主讲,这样不利用学生提出问题,而让学生提问题也不是老师说现在开始提问,就能把问题提出来的,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一些真实的问题情境,设计好问题串,积极的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比如在“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这个实验中,有个小组做的对照组的种子并没有发芽,在设计种子的萌发条件的实验问题时,就可以以“为什么有的种子为什么没发芽?”作为一个引导问题,再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出真正要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水分不足会影响种子的发芽吗?光照影响种子的发芽吗?”,又或者进一步的探讨“不同植物的种子所需要的水分一样多吗?光照对不同植物的影响一样吗?”等等。激发学生提出不同的有价值的问题才是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开始。
(二)发现生活中的实验素材,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上有许多的实验内容,如果老师一味的让学生按照教材的实验方案来进行,未免有些枯燥无趣,如果能有效的整合教材实验,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并搜集整理自己身边的实验素材,或者尝试改进实验装置,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的积极性。比如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课本所用到的实验材料是天竺葵,但天竺葵校园可能并不常见,与其去买盆现成的盆栽回来取叶子,不如让学生先去搜集自己身边是否有可以用来做实验的材料,在实验过程中会发现有些植物叶片可能达不到想要的实验结果,在发现不同叶片的效果不同时,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叶片做不出想要的效果?到底哪种叶片的效果更好呢?在找到效果较好的叶片时,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叶龄的叶片实验效果是否一样呢?或者在不同季节的实验效果是否相同呢?在教师不按课本完全来进行实验时,或许能引发更多的探究欲望和热情,而这个过程也自然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三)以科学史为载体,感悟科学探究
生物科学史是生物探究的缩影,我们要利用好教材中的经典素材,让学生在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科学探究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比如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这个实验时,需要学生设计实验检测二氧化碳是否真的是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学生可能明白需要控制自变量二氧化碳的有无,如何控制呢?教师介绍氢氧化钠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后,学生就想到要用氢氧化钠,但是用材料用具呢?学生可能是没有概念的,所以在这里教师如果能用光合作用的科学史为载体和依托,分析光合作用发现史的经典实验,学生在感悟和体验科学家的探究思维的同时,还能理解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装置原理,学生在此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设计出一个类似的装置,或者对装置进行适当的改进,从而完成实验的探究。
(四)进行二次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创新设计
二次探究是指在基础实验教学的基础之上,进行探究性实验,因为在第一次实验时掌握了基本的原理和操作技能,二次实验就会有更多的时间花在对实验本身的思考和探究上,比如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学生完成实验的操作后知道搅拌和滴加唾液的作用,那学生可能会进一步想到搅拌速度的快慢是否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呢?滴加唾液的量的多少又是否会影响馒头分解的快慢呢?学生又会想知道为什么发烧时会觉得吃啥都不香甜呢,温度对于馒头的分解会有影响吗?于是产生了想要探究不同温度对馒头在口腔变化的影响,又或者想要知道哪个温度是影响变化的最佳温度呢?又或者米饭、馒头等不同物质在口腔中的变化一样吗?在有了一次实验的经验作为基础,学生的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学生在有了初步的问题后,各小组之间可以进行表达交流,老师适当指引,学生的思路会被再次打开,想要探究的问题更多了,此时不妨让学生说说他想要探究的具体问题,如何来完成这个实验探究,可以进一步讨论实验设计,探究方案等。在这个二次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发,科学探究能力同样也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总之,教师在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时,要更新教学理念,综合各方面的素材,多反思多总结,精心准备实验教学,借助实验教学的契机多给学生创造科学探究的情境,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江巧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2016(41):45.
[2]吴觐宇.提高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中学 生物教学,2017(08):26-27.
[3]陈春红.核心素养下的生物实验教学[J].求知导刊,2017,(29):1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