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书院文化传承的武汉青龙巷街区保护研究
2021-06-20余滢
余 滢
陈 铭
传统特色街区集中反映了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其保护规划工作是对历史文脉和人文风貌最直接的传承与延续。目前传统特色街区的保护主要侧重于物质环境空间和经济活力的改造提升,往往采用商业投入和旅游开发的措施来提升街区经济效益并带来外界游客的关注度,但这种方法过分强调商业效益而忽视了街区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历史空间形态重要方面。因此,考虑到现有困境,探索基于原住民生活保护与书院文化传承的可行思路,面对具体案例制定切实策略,不仅是专业学者研究的方向,也是政府和居民迫切关注的热点问题[1]。
1 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实问题
1.1 结合社区定量规划的保护
结合社区定量规划保护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社区建设”的概念,张杰认为以社区为基础的小规模保护改造具有精准性和灵活性,社区具体问题具体解决,针对社区未来定位方向提出不同的改造策略[2]。
十八大召开以来,习主席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谈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街区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体系中的特殊类型,其本身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应合理利用,进一步增强居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激发优秀历史文化的创造活力[3]。2014年武昌古城蛇山以北地区保护规划工作的启动,是武昌古城发展“两轴五片”计划的蛇山文化生态区部分,包含了首义文化、黄鹤文化、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兼收并蓄,根据各片区定位不同划分社区进行保护规划工作。2018年武汉市政府响应国家号召,提出打造武汉“历史之城”的建设构想,武昌古城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对街区文化的挖掘与保护意义重大。
图1 青龙巷街区位置优势示意图
1.2 结合居民传统生活的保护
结合居民传统生活保护历史文脉和特色场所,居住性的传统街区是以传统居民和传统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其较为完整地反映了一个城市传统的居住形态和民风民俗,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重要载体[4]。中国自唐宋时期起即出现了同时满足商业和生活的传统街巷,随着时代变迁不断更新演变,形成了具有地方形象风貌特色的传统街区。
20世纪下半叶,城市历史遗产保护对象由保护单体建筑转变为建筑群落,21世纪以来街区的保护从静态转向动态,对人居环境和街区文化的保护同等重视。意大利博洛尼亚中心区的保护案例中是提出“房子和人整体保护”的建议,注重精神空间和人性关怀[5]。在现代美学追求的统一性空间秩序中,很容易出现危改区,原居民被替代或整个区域成为某一类住宅区,扼杀了街区活力[6]。和城市中著名的历史街区相比,武汉青龙巷街区更像是历史文化村镇,地处闹市却安静地隐藏于其中,人口构成及社会秩序稳定,具有独特的生活方式、传统风俗、社区文化,是一个独具特色的传统聚落空间体。
1.3 结合遗址遗迹的保护
结合遗址遗迹保护文物遗址和历史文化遗址,城市传统街区文化遗址的有效保护使历史文化得到传承和延续,传统方法是单纯的保护,将文物建筑或历史遗址孤立起来,没有挖掘文化遗产所在地的街区文化环境特色[7]。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遗址隐藏在现代小区之下,城市中市政设施建设的发展速度和污染对历史遗址本身造成了破坏。针对文化遗址保护的困境,学者们总结出整体、连片和局部保护三种模式,将文化遗址结合景观环境保护再利用,在真实的场景氛围中旨在向人们展示街区历史与其承载的文化内涵,有传播文化和教育启发的作用[8]。
图2 青龙巷街区书院遗址分布图
图3 建筑主立面示意图(面对大门方向)
欧洲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视较早,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制定了相应管理方法,通过地上复原、原址展示、覆罩保护等方式充分调动民间和私人的积极性,并成立专家组以“国家建筑师”的名义提供保护建设的策略帮助[9]。中国的大遗址保护工作已将保持历史原真性与利用开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如旅游业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工业生产等充分利用遗产资源,由于规划的不合理性和不稳定性,这些城市建设都对遗址遗迹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2 青龙巷街区的历史文脉探寻
2.1 街区形成与发展
明清是武昌城定型完善时期,商业的发展推动廊坊制在城市成为新的行政区域制度,在1883年湖北善后总局刊印的《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中有记载:“自三国吴时始城江夏山。……青龙巷至察院坡曰崇文五,……通计城中分十八铺,城外分四隅。”文中所录青龙巷片区在中华路街辖域内。青龙巷街区位于湖北省武昌镇蛇山以北,是以江夏民居为中心,延续了夏口城墙走向的传统风貌片区。在武汉市政府2014年颁布的武昌古城蛇山北保护与提升规划中,将青龙巷街区划分为传统风貌片区范畴。
青龙巷的地形宛若游龙,听闻老居民说街巷头是一家只制作青龙灯的铺子,因此得名“青龙巷”。百年前青龙巷是热闹非凡的武昌中心,有蛇山登高、黄鹤楼下赏月、长江岸边散步,小店商铺沿街道向街心开门,商铺背后有曲折里巷进入住宅,动静分离,是闹市中的理想民居生活,延续了明清时期的基本格局[10]。
1889年张之洞实行新政,倡导武昌城的教育变革,大力建设学府和书院,留下诸多历史建筑。历史建筑与江夏民居和谐共处于青龙巷与横街相围的三角形地带,青龙巷街区文人气息浓厚,都市里的慢生活让人向往(图1)。
2.2 书院文化探寻
(1)张之洞与武汉书院
武汉高校众多,年纪稍长的武汉人才会
知道曾代表着武昌城千年文脉所在的青龙巷。晚清时期我国被迫打开国门,教育上的变革受到了诸多关注,武汉的书院在张之洞的主导下达到了全国领先的水平,众多书院在这里设堂聚集。
表1 经心书院现状勘测及破损状况
表2 圣救世主堂现状勘测及破损状况
图4 承重墙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5 建筑主立面示意图(面对大门方向)
图6 承重墙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7 青龙巷街区旧式书店遗址图
图8 青龙巷街区总体规划图(面对大门方向)
张之洞作为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奠基人,其思想理念的转变过程影响了书院办学的建立目标。早期鸦片战争后,1869年创办的经心书院遵循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捍卫旧学;中法战争后张之洞认识到了西方思想的先进性,1890年在经心书院原有基础上扩建创办了两湖书院;1901年,清廷采纳张之洞学院改为学堂的建议,全国各地学院都随之更名,经心书院与江汉书院一并改为勤成学堂,两湖书院更名为两湖师范学堂。1907年,张之洞开始对书院进行改革以培养新式人才,设立了存古学堂[11]。
(2)辛亥革命与日知会阅览室
以武昌为核心的首义红色文化,辛亥革命时期的武昌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光辉一页。青龙巷圣救世主堂牧师于1901年在青龙巷开办日知会阅览室,周边书院与科考的学生都来此阅读,关注交流国家政治走向。1903年刘静庵常来此地阅览,并与牧师成为好友,在宗教外衣的掩蔽下,集结爱国青年悄悄成立了以阅览读书活动为中心的反清反封建组织。1938年张难先等在日知会纪念碑上写道:“故日知会者,武昌革命之源泉也”[12],充分表明了日知会阅览室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武昌日知会作为首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原单位青龙巷小学停办后受到了政府的关注和重视,2008年因破旧坍塌后重新修复,如今成为残疾人康复活动中心,2012年公布为武汉市第七批优秀历史建筑。
(3)旧式书社
五四运动后,恽代英、林育南等人在横街头18号创办了利群书社,发行过《新青年》、《共产党宣言》等革命刊物,并经销毛泽东主办的《湘江评论》,令社会各界爱国青年兴奋不已,横街头出现一片热闹景象,书社于1921年毁于战火。从明清到武昌沦陷时期,横街头到察院坡一带的书店繁多,最盛时有五十多家;解放后,集中在横街头的书店剩下十余家,个体户书店依附民主路新华书店周边经营。青龙巷曾经书市如此发达,是因此处学堂书院众多,横街头上满是考生秀才,如今只剩泉之旧书社依然坚守在青龙巷48号[13]。
亚新地学社(旧址位于今民主路横街1号)历时五十五年,前身为武昌舆地学会,保存有中国各地各个时期的珍贵地图,后发展成为如今的中国地图出版社[14]。因青龙巷贡院学堂众多,为适应科举需要,此地段成为了印刷业书店的集中地,最繁华时曾有数十家(图2)。
3 青龙巷街区书院文化遗存现状
3.1 经心书院
经心书院原有建筑风貌尚存,部分门窗更换成现代防盗门窗,墙体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传统砖木结构、部分山墙保存良好,石砌月门、斗拱、木雕花饰等依旧精美(表1)。平面功能上居民自行改变空间分隔,加建了卫生间和厨房,建筑现用做公安人员居住,传统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达不到房屋基本规范要求,存在严重的房屋结构安全隐患,建议根据历史建筑相关管理条例进行保护修缮(图3~4)。
3.2 圣救世主堂
圣救世主堂经历了多次外立面翻修,其建筑风貌、建筑结构、建筑构件基本保留,因长期无人打扫清理,教堂后庭院杂草丛生,外墙表面有污损,承重柱表皮脱落,部分窗构件破损严重(表2)。现用做活动展示中心,建议修缮建筑门窗,还原前庭后院的环境意象(图5~6)。
3.3 旧式书社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公私合营、人民公社运动,私营的书店淘汰,横街当时的13家书社都依附于民主路新华书店周围。横街东侧部分的拆迁使新华书店、利群书社、亚新地学社没了踪迹,只剩下民主路对面的两家个体户书店和武昌老居民对它的怀念与回忆(图7)。
4 以利用遗址为主的文化场所塑造
4.1 修建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不同于一般的室内展示博物馆,其在整体保存保护区域特色空间环境和文化载体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对区域文化的整体保护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15]。北京东四胡同博物馆建筑群位于历史文化街区内,馆内展品都是从街坊居民手中征集而来,还原了四合院传统风貌和老北京文化。整个传统特色街区是一个流动性的生态博物馆,通过街区的整体建筑风貌、民俗生活场所、历史文化基址的牌坊介绍等综合的展示,让人们行走其中仿佛在重温历史,回顾陈年往事。
利用圣救世主堂建立印刷博物馆、文化博物馆等可供街区居民游览参观的小型博物馆,通过博物馆的不同表现形式向居民和外来游客展示街区传统文化、人文历史、建筑风貌,传说故事。在历史基址上修建牌坊并作简单的介绍,让人们游走其中对历史文化感同身受(图8)。
4.2 书店产业的复兴
青龙巷丰富的书店行业早在明清时期已人人皆知,民国时期有三十多家书店分布在察院坡与横街头两条街巷,直到辛亥革命后逐渐搬迁或倒闭。街区传统书院文化的传承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纽带和重要载体,河南开封书店街延续了传统街巷的肌理结构,以大宋文化为背景,以古旧书籍文化为主题,以明清建筑为风格,将书店产业保留至今,是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街区[16]。民主路至横街一带是推广城市文化名片的最佳地段,也是形成小而美书店集结的合适据点。由政府主导,鼓励居民创办武汉老字号产业和文创类业态嵌入经营,连接粮道街美术文化氛围,打造文化景观墙,形成一条书店文化街。
4.3 建设遗址公园
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的建设造成横街部分建筑拆除,未来城市规划发展计划在空地上建设公园。青龙巷街区建筑密度大,公共活动场所匮乏,以及横街头独特的书店文化,因此,在横街以东区域配合地铁站出入口建设纪念性遗址公园最为适宜且必要。通过对历史基址的还原、街巷空间优化整合、老物件的展示、历史人物的研究和再利用,让人们走在其中真实体验到街区百年传统文脉的沧桑变化,充分调动居民的参与性与创造性,这种直观真实的文化表达形式将传统文化以生动深刻的形象保留下来[17]。
街道的名称中承载了城市的历史记忆,以政治人物名字命名的如胡林翼路,以官府衙门命名的如户部巷,还有一些以街市行店命名的如开封书店街。在横街头建设公园时,可运用街区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命名公园,建立历史人物雕塑,通过设置标牌的方式描述街道,使居民产生街区归属感。
结语
面对旧城更新与历史保护之间的矛盾,本文尝试通过文化遗址重塑的方式探索街区保护途径,尽最大努力保留还原拥有市民共同记忆的地方。为避免街区文化载体和原住民的消失,保障居民根本利益和改善人居环境是最有效的方式。然而,对于城市更新中传统特色街区文化传承与延续问题,还需展开更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积累,同时期待青龙巷街区涅槃重生。
资料来源:
文中图表均为作者自绘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