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塬型“泛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探索
——以西安白鹿原城市公园为例

2021-06-20田达睿

华中建筑 2021年6期
关键词:白鹿原公园景观

田达睿

周庆华

雷会霞

长安自古山水形胜,渭河及其羽状支流源出秦岭、网盖关中,日积月累的河流冲刷与地质运动将广阔的黄土大原切割成众多条块状、阶梯状“台塬”。龙首、铜人、洪庆、白鹿、凤栖、少陵、乐游、神禾等十三原连同渭河、泾河、灞河、浐河等八水,构筑了关中地区人类世代繁衍的生态环境[1]。不同于世界上众多古都皆为丘陵环绕,“原”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独有的地貌景观。而这十三原中,白鹿原最高最大,地貌保存最完整,以雄浑壮阔而著称,可谓“浐灞之依附、南原之魁首”(图1)。

近年来,随着国家城乡统筹、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政策的提出,白鹿原先后被确立为西安市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服务城市,富裕农民,发展农村,城乡一体”的总体目标,白鹿原城市公园建设也被提上日程。在此背景下,本文依托白鹿原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实践,探索塑造台塬地貌特色景观的方法途径以及以“泛公园”为引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

白鹿原总面积约200km2,发端于秦岭,由东南向西北延伸。鲸鱼沟将其一分为二,北原名为狄寨,南原名为炮里。本次规划用地位于狄寨原北部,东接蓝田县,西临西康铁路,南至鲸鱼沟,北临灞河,用地面积约83km2(图2)。

1 识读白鹿原

1.1 古今价值

(1)白鹿原之魂:文明史书

白鹿原是一部文明史书,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久远基因,封存着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远古时期白鹿原上是茂密的森林,原下蓝田猿人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老牛坡与半坡文明在白鹿原北侧形成;随着人类的活动,耕地逐渐扩展,白鹿原森林逐步退向秦岭[2](图3)。周秦苑囿中见白鹿东来,始有白鹿之名;楚汉之争刘邦还军霸上,汉代陵寝文帝携妻背母,大宋狄将军驻军狄寨;一部《白鹿原》巨著,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缩影[3](图4)。可见,白鹿原孕育出人类的火种、见证了自然的演进,俯瞰着社会的变迁。

(2)白鹿原之韵:山水长卷

白鹿原自古以来就是一片生态净地和龙脉圣境,其如同一幅秦岭连接古城西安和渭河的山水画卷,描绘了从原始生态文明向人居智慧过渡的文明之旅。此外,西安十三原虽有离合,但形意相通,龙首(原)为头、铜人(原)为颈、洪庆(原)为背、白鹿(原)为腹,勾勒出龙形原脉,连同秦岭骊山,呈现出回龙望祖的风水格局,白鹿原正位于龙脉之地。

图1 西安山水格局示意图

图2 白鹿原公园规划设计范围

图3 白鹿原生态资源沿革

图4 白鹿原历史文化沿革

(3)白鹿原之美:雄阔高亢

台塬作为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原的形象和精神是大西安世界性标识中不可分割的符号。白鹿原古老、质朴,原上整体平缓宽广,奠定了大气平和的氛围;局部既有起伏的原野田园,形成开展疏朗的轮廓线,又有婉转绵延的沟壑水系,形成丰富多变的空间层次。由此塑造出白鹿原苍茫而幽雅、深厚而神秘的美学意境。

(4)白鹿原之机:空中“原”林

在大西安城市发展格局中,白鹿原处于秦岭北坡农业生态带与秦岭通向渭河廊道的重要交汇点,是城市东翼生态绿轴上的核心片区。随着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的深化,东部国际港务区、浐灞生态区等迅速发展,大四环和关中高速环线相继建成,白鹿原亦逐步由城市远郊区演变为秦岭楔入城市中心的生态廊道,其高台于古城侧翼,势如山城之交隔、秦岭之吻唇,将成为未来西安大都市腹地的空中“原”林。

1.2 现状问题

(1)植被分布破碎、生境品质不佳

基地内现状植被以樱桃园和麦地为主,分别占规划用地面积的35%和20%,樱桃园主要集中在北坡和原面中部,麦田主要集中于原面的西部和东端;鲸鱼沟、西坡和北坡分布有成片的林地,约占总用地面积的18%;葡萄园、苗圃、西瓜地、菜地等以不规则斑块状散布于樱桃园和麦地之间(图5)。可见,白鹿原上的植被种类、比例以及分布均缺乏合理安排,自然生境类型与品质欠佳,导致生态景观破碎化问题逐渐加剧。

(2)现状建设无序、风貌特色受损

位于白鹿原西侧的大学城、中部的狄寨镇等主要建成区在空间布局、尺度、形态等方面仍沿用常规的城镇建设模式,与白鹿原作为大型开敞空间的定位和原面平坦开阔的地貌特征不符。此外,分散在规划区内的64个行政村中,有11个历史文化村、5个民俗文化村、12个农业示范村,但建筑以普通砖房和土房为主,总体上缺乏传统风貌和地域特征,使白鹿原古朴、雄浑的气质特征受到一定影响。

(3)资源利用不足、社会经济发展滞后

白鹿原上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尽管旅游资源优势突出,但旅游产业发展滞后,未能给当地村民带来经济效益。此外,由于城、原空间分离、经济关联较弱,规划区内剩余劳动力供给持续减少、半城镇化人口比重增多,导致原上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与原下差距较大,城乡融合程度较低。

1.3 未来需求

与世界其他著名城市公园不同,白鹿原既有自然生态、文化遗址、农业景观,也有城乡生活,其未来定位与发展诉求具有多元性。因此,以白鹿原城市公园建设为契机,规划预设以下战略预期。

(1)探索城乡统筹的新途径:大公园带动模式

白鹿原上拥有五万农民、七万师生,加上未来新增的旅游和居住人口,白鹿原既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城市生态公园,又是一个城乡社会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地区。在这一特殊地区以保护农业和生态为前提,以城市公园群为触媒,激活产业、促进就业,探索大公园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推进城乡双赢共进的新途径[4]。

(2)优化西安城市空间格局:城、原一体协同发展

白鹿原作为连接秦岭与西安的纽带,是大西安山水格局和功能结构中的重要板块,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5]。因此,白鹿原的发展定位应从城市宏观层面出发,以保护山水生态安全格局为前提,既要深度挖掘白鹿原综合资源潜力,调整产业结构,融入大西安整体发展战略,也要协调白鹿原与主城之间在功能、交通、视线、景观等方面的关系。

(3)凸显台塬地貌景观特色:自由格网+自然斑块

白鹿原位于大西安东部生态轴上,被浐、灞两河环绕、遥望渭河,是展现山水长卷、文化史书内涵的重要载体。以秦岭生物资源、农作物等为依托构筑生态林地、麦浪等景观形象,以自由格网叠加自然斑块的农业大地景观表达白鹿原空间肌理,凸显台塬地貌平缓的绿色网络特征,展现生态文明基因的发展历程。

2 规划白鹿原

2.1 总体构想:探索“一加多”的泛公园模式、确立新的城原关系

以“原”这一独特地貌为主体形象,以城市公园为载体,打造大西安腹地山水汇聚的郊野型旅游服务基地,构建大西安新的标识区和城乡统筹探索的示范地。

图5 白鹿原规划区用地现状图

白鹿原的资源条件使其具备营建以黄土台塬为依托的地质公园、以历史文化为背景的遗址公园、以乡土民俗和地域文化为载体的农业公园、以及以生境恢复为目标的生态公园等多个主题公园的潜质,考虑到原住民、大学城师生和外来游客不断增长的生活与服务需求,规划将白鹿原整体作为包含城乡生产、生活职能的一个泛城市公园,其内部分解为多个不同景观主题的子公园,从而构成一个融合农业大地景观与城乡社会、以泛公园母体和多个主题子园为框架的“一加多”城市公园新模式(图6)。

2.2 产业支撑:构建“共生体系”的产业发展思路、助推城乡融合

基于总体战略和现状产业情况,充分挖掘白鹿原本底优势,在城乡统筹理念下探索“四区融合”模式,建设活力创新的产业示范区、独具魅力的生态景观区、亲近自然的主题休闲区以及舒适宜人的人居生活区;同时,依托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特色工业为辅助、2.5研发产业为尖端、旅游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共生思路,构建由都市农业产业群、特色加工产业群、2.5研发产业群以及旅游产业群、文化创意产业群等组成的产业体系。其中,2.5产业群主要聚焦于秦岭植物迁地保护及苗木培育、梅花鹿养殖、农业食品和环境科学基因技术研发等方面,逐步形成大秦岭生物资源保护与研发基地。

2.3 生态优先:叠加“多维度”生态安全需求,修复台塬景观格局

图6 白鹿原泛城市公园模式图

图7 白鹿原规划区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图

图8 白鹿原整体空间意向图

图9 规划区空间结构图

图11 规划区鸟瞰图

规划遵循生态优先原则[6],从水土保持与地质安全、原边生态保护、历史遗产环境保护、河流廊道生态保护、游憩廊道保护和乡土农业景观保护六个维度分别构建高、中、低三种不同等级的生态安全区域,叠加形成“综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并以该生态安全格局作为规划设计的前提,明确适宜建设的地段,实现对白鹿原地区的全域全类型用途管控(图7)。同时,以保护基本农田为前提,结合鲸鱼沟、灞河等水体保护与水土保持的需求,将原边地带的村庄、农地等逐步恢复成生态林地和经济林苗圃,形成连续的带状林地,强化原坡沟壑绿色网络与原面生态廊道的联系,由此形成农业景观绿色基质、群落单元绿色斑块、林地苗圃绿色廊道为一体的景观格局。

2.4 空间布局:依托“复合格网”的空间肌理,烘托原面形象气质

(1)概念构思

规划充分认知原的唯一性,深度把握白鹿原资源价值,为呼应台塬地貌“平阔大气”的形象,从广袤起伏的田野和林地中提取“网”这一特征要素,并衍生出叠合林带和农田阡陌的生态安全网、融合麦浪水系的特色景观网、连接功能区的道路交通网以及持续发展的动态生长网等体系,形成复合网格骨架,并根据现状环境与起伏的微地形加以拟合、曲化,由此生成与农业大地景观相适应的空间形态基底。在此基础上,以鲸鱼沟为整体白鹿原的主脉,以现状沟壑向两侧延伸建立生态廊道,用起伏的网状绿脉构筑白鹿原上的整体空间意向(图8)。

(2)空间布局

基于白鹿原总体意向、基地生态安全格局、现状建成情况等先决条件,构建“绿网为底、核心引领、片区环绕、村镇点缀、轴线串接”的空间结构(图9)。

首先,延续整体白鹿原格网化的形态,形成渗透整个规划区的绿色网络,该网络构筑了联系鲸鱼沟、原坡及原面生态系统的重要廊道;在自由网格骨架中依托道路和农田阡陌肌理布局各类用地,创造多层次的特色景观,并满足动态生长与灵活划分用地的需求。其次,通过对基地中部狄寨镇的改造,增加旅游服务设施,采取多种投资经营方式,建立狄寨古镇旅游服务中心;在东月路西部设置白鹿原公园主门户,承担集散、接待引导等职能。另外,在狄寨镇周边设置旅游主题公园、农业种植及观光区、村镇生活区、高校教育培训区(现状已建)等功能片区;在各片区内以点状形式布置各类主题村镇和新型社区居民点。最后,以东月路和景观水系为东西主轴连接主入口服务区、狄寨古镇、小说原型村文化体验区等重要节点,并向东延伸融入整体白鹿原体系(图9~10)。

图10 规划区总平面图

图12 公园体系规划

图13 天湖公园透视图

图14 基因谷生态公园总平面图

图15 南枝白村透视图

2.5 景观营造:“划片、引水、对望”,塑造特色高地景观

从大西安山、原、城一体的视角出发,通过“景象成片、饮水点睛、城原互望”等策略,突显白鹿原纯净、广袤、古朴、隐逸的都市旷野形象,策划登鹿原、望秦岭、瞰长安、游仙境的景观主题,展示山水长卷,翻阅历史篇章,感受白鹿原的丰厚魅力(图11)。

(1)景象成片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整合现状种植分区、遮挡视觉干扰因素、提纯成片大地景观,营造多个集中成片、分季节时段的大型景观地貌,如苍茫的麦浪景观区、火热的万亩樱桃谷、绵延伸展的秦岭生态林、宁静幽深的鲸鱼沟水域森林、灞河沿岸柳树生态带以及天然沟壑区等将成为白鹿原上绿色空间的主角,营造春季桃花满原,夏季麦浪翻卷,秋季原坡染红,冬季白鹿飞雪的四季动态意境。

(2)引水点睛

依据八水绕长安规划中的区域水网体系,提出利用李家河水库及水厂退水等作为水源、引水入原的设想。规划台塬水系与鲸鱼沟水系呼应并联通形成水网,在门户区和狄寨古镇等节点适当拓宽水系形成小型湖面,营造台塬湿地水景,适度展现白鹿原的灵动与活跃气质,丰富白鹿原形象内涵,并为农业和绿化景观用水提供补充。

(3)城原互望

规划注重城、原之间互为对景的视觉效果。一方面,在白鹿原西坡广植黄栌、红枫林,形成白鹿原迎向城市主方向的鲜明景象。此外,在现状大学城大体量建筑群周边密植高大乔木,弱化其对白鹿原整体景观天际线的干扰;另一方面,在原边的主题公园、特色景观区等设置登高眺望的观景设施,提供俯瞰城市、远眺秦岭的视点。

2.6 旅游策划:注重“主题式和地域性”体验,打造旅游新景点

规划以建设大西安新的标志性景区和公园型旅游度假中心为目标,基于“一加多”城市公园模式,提出一个旅游服务中心、一条旅游主环线、六大主题公园、八大主题活动的旅游体系,并与临潼、浐灞、秦岭等周边旅游项目相衔接。

基于白鹿原上分布的不同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白鹿原基因谷生态公园、旅游门户天湖公园、汉陵历史文化公园、南枝白村农事体验公园、鲸鱼沟竹海水域公园、万亩樱桃都市农业公园六大主题公园。此外,策划元宵节灯会与龙狮会、清明节踏青祭祖、金秋鹿原风筝节等节庆活动,以及白鹿原樱桃采摘节、农事体验节、西部影视文化节、关中霸上跑马节等地方特色活动(图12)。

3 设计白鹿原

“规划白鹿原”通过独特的空间布局与景观营造,形成原上开合错落、幽密疏朗、光影变幻的整体空间艺术序列。其中,天湖公园、汉陵历史文化公园、基因谷生态公园、南枝村农事体验公园、狄寨旅游服务中心等成为点缀总体格局的重要节点,其因面临不同问题而需要采取差异化的设计策略和手法。

3.1 天湖公园:打造地标性入口服务区

天湖公园位于白鹿原西部二道原上,大学城南侧不仅是白鹿原公园的主要入口服务区,也是展示白鹿原形象的重要门户。首先,在上原爬坡的“S”形路段加强林木种植,营造幽闭神秘的先导空间氛围;穿越密林后驶上二道原,通过广种麦田营造舒展开阔的麦野这一白鹿原标志景象;平静的天湖水面、制高点阅城塔以及台地覆土形式的游客中心等入口标识点缀其中,与麦地梯田背景融为一体,共同形成特色鲜明的白鹿原门户空间形象(图13)。

3.2 汉陵公园:陵寝风貌保护与重塑

白鹿原上的窦皇后陵、薄太后陵以及北坡的汉文帝霸陵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基于对三座陵寝及其周边环境整体保护的思路,规划提出打造汉陵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的设想,并通过视线分析、植被塑形、景观设计与游线组织等策略,保护和展现汉代陵区的历史格局,以低平、开阔的空间形态营造汉陵区苍茫、肃穆、古远的历史景观意境。

窦后陵位于白鹿原西北地势最高处,俯瞰四周,薄太后陵西临二道原原边,与窦后陵遥相呼应。设计提出“围绕陵寝的圈层种植”模式:即陵寝核心保护区内种植灌木、草本等浅根系植物以确保遗址安全,外围通过松柏等植被规整密植的方式标示西汉陵区四向对称的布局特征,在二陵之间的缓冲地段保留并恢复大面积开敞的麦田,控制开发建设,确保二陵之间的视线通达。

3.3 基因谷生态公园:原边生态修复与利用

黄土台塬的边缘往往具有较强的生态敏感性和脆弱性,原边地带的生态修复与利用具有探索价值,规划在基地南端紧邻鲸鱼沟的原、坡边界处打造基因谷生态公园,建立原边生态环境修复的示范地(图14)。

依托秦岭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规划在基因谷生态公园中设置秦岭植物种子基因库及苗木繁育基地、生境展示及科普教育基地、廊道生态保育带等功能区。其中,生境展示及科普教育基地包括山地生境、台塬生境、湿地生境及河谷平原生境等原始环境的营造展示区,向大众科普关中地区典型的生境类型。同时,通过生境营造再现远古时期秦岭植被覆盖白鹿原的历史情景,感受白鹿原自然环境的演替,局部辅以浓缩展示先民的农耕痕迹,隐喻人类文明进化与自然的关系,展现生态基因与文化基因的共生。

3.4 农事体验公园:小说原型村历史文化再现

位于规划区东部、紧邻狄寨路的南枝白村和南枝魏村是陈忠实小说《白鹿原》中白、鹿两家的现实原型,现状村落整体保留较为完整,规划对村落风貌进行一定的整治,打造具有传统特色的民俗村。空间上通过梳理村庄公共开放空间、增添历史景观要素,将牌坊、麦浪景观等特定历史时期的场景和符号在原型村中进行适度表达;文化上传承和保护当地民风、民俗和乡音,并通过戏剧、老腔等表演艺术形式集中展现(图15);产业上结合周边农田林地,通过植入农事体验、假日农场等特色项目;最终形成集居住、旅游、商业等多重功能为一体的新业态农事主题公园。

结语

白鹿原作为大西安城市结构、生态系统以及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步由单一的游憩功能转向承担城市多元复合功能的重要载体[7]。规划设计从“泛城市公园”的复合概念出发,基于台塬地貌的生态本底,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协调城乡融合发展、完善产业体系、修复生态环境、营造特色生境等角度探索了白鹿原城市公园建设的路径与模式,以提高人们的休闲生活品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彰显城市的人文关怀[8]。

举目环顾,丘陵起伏,草莽幽幽,鹿群悠然自若,古朴的村镇隐匿于林间。我们期待沉厚苍茫的白鹿原迎来新的历史篇章!

资料来源:

文中图片均为作者绘制、拍摄。

猜你喜欢

白鹿原公园景观
WANG Xiaoping.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Renaissance or Rehabilitation?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在公园里玩
白鹿的精神——再论《白鹿原》的人物形象
谢赫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