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鹤庆县大麦生产发展

2021-06-19赵灿峰

云南农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增产增收科技推广大麦

赵灿峰

(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鹤庆县分校,云南鹤庆 671500)

大麦具有适应性广、早熟、丰产、稳产和抗旱、抗寒性等特性,且用途广泛,可粮、经、饲兼用,转化增值高。鹤庆县水利条件好、立体气候独特、土壤肥沃、生态环境好、科技推广体系健全、群众积极性高且种植经验丰富,发展大麦资源条件优越。

大麦是鹤庆县因地制宜调结构,扬长避短挖潜力的一大优势作物,种植大麦不仅解决全县大小春茬口矛盾、确保大春的适时移栽、全年粮食的增产增收,还带动能畜牧业、酿酒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基本情况

鹤庆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州北端,东与永胜县交界,南与宾川县、大理市相连,西与剑川县、洱源县接壤,北与丽江市毗邻。国土总面积2395 km2,耕地面积17 260 hm2,其中水田10 393.3 hm2,旱地6866.7 hm2;境内气候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干湿季节分明、夏秋多雨、冬春干旱;农业产区海拔1200~2400 m、年均气温14.1℃、年均降雨量1226.8 mm、年日照时长2425.3 h;全县海拔高差较大,分为低热河谷区、中暖山区和半山区、冷凉坝区,属典型的“立体农业”县。

二、发展大麦生产的必要性

鹤庆县海拔较高、气温低、霜期长,春季回暖迟、秋季雨量较多、降温早,“两头”低温是本县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一年两熟积温不足,大、小春茬口矛盾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大麦早熟、丰产、稳产和抗旱、抗寒性较强,不仅增产增收成效显著,而且促进了大春作物早栽早种(特别是烤烟的早栽),为大春作物赢得了10%以上的光合增产潜力,较好地解决了两季茬口矛盾,保证水稻的适时栽插,避开后期的低温冷害,确保全年粮经作物的持续、平衡增产。

三、发展大麦生产具备的资源条件

(一)水利资源

全县水资源十分丰富,有龙潭、水库20多个,还有漾弓江、落漏河、后山河等可利用的水资源。

(二)气候资源

全县地处低纬高原,太阳辐射强、辐射量多、光照足、光质好,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大麦的生长。

(三)土地资源

全县大麦适宜种植土壤为微酸性黑红壤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质地疏松,适宜栽种大麦土地达1万 hm2之多。

(四)生态条件

全县境内无污染严重的大、中、小型企业,空气、水源、土壤无污染,病虫害种类少、发生量小、农药用量少,有利于优质大麦产业发展。

四、发展大麦生产的科技基础

鹤庆县坝区是高产大麦的主产区,群众科技意识和商品意识较强,栽培管理经验丰富,科技推广体系健全。全县共有科技推广人员234人,其中高级职称106人,中职53人,初职75人;大专以上学历占88%,具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和科技推广能力。

五、发展大麦生产的市场前景

(一)为全县畜牧业的发展提供饲料

大麦饲喂的生猪瘦肉多、蛋白质含量高、肉质细致而紧密,便于腌制优质腊味品(火腿、腊肉、猪肝胙、里肉),饲养回报率高。鹤庆县是云南省商品猪基地之一,生猪生产已初具规模,2020年出栏肥猪83万头,目前发展势头较强。每年供给西藏、四川、香格里拉等地的商品肥猪50万头,可以说是县域以北地区的活猪仓库。而且随着丽江和西藏的不断繁荣,肉食品的需求量持续上升,全县生猪业近年来年增5万头的趋势在迅速发展,大麦需求及发展潜力较大。

(二)为全县酿酒业的发展提供工业原料

1. 酿制大麦酒原料。鹤庆县传统工艺酿制的大麦酒清香可口、回味甘醇,深受广大群众喜好,是占据全县及周边县市主要市场的中低档酒。县内生产规模较大的酒厂有西龙潭酒厂、西邑酒厂,而每生产1 kg大麦酒需要2.5 kg原料大麦,年生产大麦酒8000 t,则共需原料2万t。近年来,随着本县西龙潭酒厂的扩建、新老酿酒设备的引入和改进,家庭作坊的不断增多,酿酒业所需大麦原料亦呈逐年上升趋势。

2. 酿制啤酒原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素有“液体面包”之称的优质啤酒倍受青睐,市场销售始终呈上升的趋势,大理州啤酒厂、澜沧江啤酒厂等企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对工业原料的需求已成不可满足之势;利于全县发展规模化优质大麦生产实现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大麦产业化发展的格局。

3. 提供良种。在围绕农民增产增收,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大麦生产的过程中,良种尤为重要。全县在大麦生产中始终坚持以良种为龙头,不断扩大良种覆盖面积,目前全县大麦良种推广应用面积已达90%以上,生产的良种还外销大理市内和四川等地,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六、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全县种植大麦(特别是啤酒大麦)每亩要比其他小春作物增收200元,增收效果明显。

(二)社会效益

全县大麦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畜牧业和酿酒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了更广阔的创收门路;同时也为全省、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大麦生产提供良种。

(三)生态效益

全县大力推进大麦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有利于减少潜叶蝇的嗜好作物和繁殖场所,减轻对小春作物的为害程度,减少农药的施用量,保护有益昆虫。

七、结 语

鹤庆县大力发展优质大麦,推进大麦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是推动粮、经、饲三元结构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带动畜牧业、酿酒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烟区实行“双控一提高”后,实现全年平衡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县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猜你喜欢

增产增收科技推广大麦
流翔高钙成为增产增收“金钥匙”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龙杞3号良种繁育及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建设示范效果显著
乡村e站助力科技推广
世界和中国的哪些地方产大麦
助农亩均增产200多斤!徐闻和安镇公港村供销社携手广东恒兴共促虾农长效增产增收
Global interest in Chinese baijiu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河南科技推广体系
浅析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殖技术
梨树县发展农业机械化凸显成效